- 相關推薦
千百年后誰還記得誰——遺失的建康古城散文
韓磊和姚貝娜的一首《千百年后誰還記得誰》歌曲,讓我想起天水曾經(jīng)出過隗囂,敢于和光武帝爭奪天下,隴南西和有一個仇池國,硬是在南北朝的亂世,大國林立之間,縱橫捭闔,維持著國祚,而在隴東,赫連勃勃成了人見人怕的兇神,那么在河西呢?會有著怎樣的梟雄在青史留名?
作為一個高臺人自然喜歡我的故鄉(xiāng),所謂有山秀媚,有水悠長,讓人情愿勾留一生,對于河西的風物,我卻一直有所忌憚,害怕被那彌漫在天地之間的蒼涼洪荒的感覺吞沒。因為駱駝城,讓我想到在電影《東方不敗》里出現(xiàn)過的一首詩: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皇圖霸業(yè)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每次念誦它,我眼前便會想象這樣的場景:坐在一堆篝火前,拿出燒酒羊肉,幾個稍顯落魄的江湖漢子品評過往的英雄人物卻豪情萬丈,逸興橫飛。
魏晉南北朝時期,留下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歷史,也是一段低谷;蕡D霸業(yè)!為了它,忍看中原板蕩,神州陸沉。
從張掖市到高臺縣城,所看到的風景我想命名為豪邁。
遠處逶迤的祁連山在正午陽光的照射下,越發(fā)顯得高大崔嵬,而海拔最高處的山頂已經(jīng)是皚皚的白雪,像聳立的刀鋒無法逼視,山麓和荒灘戈壁田野相連處,在空氣中一直浮動著一層灰白色的東西,起初懷疑是大風刮起的沙塵或者霧霾,實際上就是一層干干凈凈的霧靄而已。公路兩邊的近處,有大片大片的蔬菜大棚和已經(jīng)枯黃還沒有收割的玉米稈,在隨風起舞的荒草中,羊群像是白色的花朵隨意撒放在那兒……
牧歌和田園的不同意趣在這里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駱駝城又名建康古城,位于高臺縣城西南20公里處。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是國內現(xiàn)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古代文化遺址,遺址周圍有城南墓群、大型土墩墓群和五座窯遺址。
北涼,(397-439年),十六國之一建立者為段業(yè),401年,沮渠蒙遜斬殺段業(yè)自立。 沮渠蒙遜也不是一個目光遠大的政治家,但是毫無疑問是一個高明的軍事家。他不可能建立一個國祚長遠的國家,卻能在短時期內獲得一系列的軍事成就。沮渠蒙遜屢次出兵擊敗并立的南涼,并幾次進圍姑臧。410年,南涼禿發(fā)傉檀被迫放棄姑臧,退回樂都。412年十月蒙遜離開了他發(fā)跡的建康郡駱駝城遷都姑臧,稱河西王。421年沮渠蒙遜滅西涼,取得酒泉、敦煌,據(jù)有河西走廊。433年四月,蒙遜死,子牧犍繼位。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牧犍出降,北涼亡。隨后,魏軍又攻克張掖、樂都、酒泉等地,皆留將鎮(zhèn)守。至此,北魏統(tǒng)一了北方。西晉末年以來歷時135年的十六國時期結束。
北涼亡于北魏后,沮渠無諱率殘部曾將建康郡的大量百姓帶往高昌。南北朝后期,建康郡人口驟減,土地荒蕪。隋再次統(tǒng)一天下后,在地理志中已無建康郡之名。
可以想到多次遭遇大戰(zhàn)的駱駝城當時箭矢如雨、槍戟如林的驚悚慘厲景象。
現(xiàn)在看到的駱駝城是黃土夯筑的大城,它雖殘,但氣度猶在,遠遠地看,它像一道游弋的龍蛇讓冬日的荒原一下子生動起來。站在城墻上向四邊而望,感覺到了這座古城的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勢。往西,地理上一一陳列著酒泉、嘉峪關、陽關,漢唐時西北的險關要隘遙遙相望;向北,皚皚祁連雪峰形如一道天然屏障;向南,合黎山峻嶺高聳,又一道屏障;向東,一馬平川的河西走廊平疇沃野,如詩如畫;駱駝城恰如嵌在河西走廊咽喉的一把鎖,扼三川,鎖兩洲,固若金湯。
明代詩人沈青崖,這樣想像漢唐時的駱駝城:“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風景繪屯莊。兩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紫燕銜泥穿曲巷,白鷗沖雨過橫塘。當年畫舸中流處,談笑行兵寄羽觴!钡莱隽笋橊劤峭舻姆比A景象,以及周邊水清樹茂,阡陌縱橫的美麗田野風光。
北魏滅北涼后,曾經(jīng)一度成為這個地方小政權都城的建康郡,直到260余年之后,駱駝城再次在青史興盛起來。武則天代唐后的大周證圣元年(公元695年),建康郡成為軍事要塞,武威道總管王孝杰奉朝廷令在此置建康軍,在此駐軍5300多人,戰(zhàn)馬500匹,成為河西節(jié)度使下轄的重要軍鎮(zhèn),是保障絲路暢通、保衛(wèi)大周及大唐西北邊防安全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唐大歷元年(公元766年),駱駝城陷于吐蕃,也許從那時起,曾經(jīng)富甲一方,人民攢聚的大城在最終讓漸起的風沙磨去了最后的榮光,此后籍籍無名,自河西陷于吐蕃至明代近700年,該地先后被吐蕃、回鶻、黨項、蒙古等游牧民族所占據(jù)。建康郡陷落后,遺址周邊成為游牧場地,可能用來圈養(yǎng)駱駝, 因此得名。
《駱駝城的黃昏》中曾這樣詠嘆過:“一座在紙上發(fā)黃的城邦,沒有駱駝這性靈的低嚎,有誰能夠給我們引路呢?我們甚至找不到你的門檻和殿堂,敲不響你府衙前的大鼓。我們是迷失在街巷里了吧?我們是被懸空在吊檐上了吧?也許,我們就在一口古井的邊沿上徘徊。這是危險的時候。你的睡眠總是被驚擾。流沙已經(jīng)由西北角爬上了你的胸口;那些野麻和堿蒿子,已經(jīng)堵住了你的耳朵;那些就地起洪的泥流,已經(jīng)灌滿了你的七竅。”
古人有時很豁達,超然生死,“哪兒的黃土不埋人”“人死如燈滅”;有時卻又很狹隘,主張“視死如生”,厚葬殉葬的風氣正由此而生。始皇帝不但活著權傾天下,死后也不想失去帝王權勢,兵馬俑就是明證。他們總想著把生前的榮華富貴帶到棺材里去,弄一口好棺材,修筑堅固的陵墓,以求不朽。這座墓葬也沒有逃脫盜墓賊的光顧,慘遭洗劫,但幸運的是,墓室墻壁上的壁畫像磚卻躲過一劫。
這座邊塞皇城,在黑河的臂彎里,像一條豐腴、壯碩的游魚,弄潮作浪,縱游八極,很是不凡。這座城池對于后來的高臺,恰似黑河游魚的魚眼,點活了幾千年的歷史。
【千百年后誰還記得誰——遺失的建康古城散文】相關文章:
誰言行游近,蒼茫過古城的散文10-06
你是誰散文10-08
誰與我同行散文07-11
為誰而容散文10-07
駐足,誰與花香散文10-06
誰遺落了流年散文10-06
忘卻我是誰散文10-05
你是誰的眼散文10-10
誰許我未來散文10-07
你為誰落寞散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