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問芳菲散文
前些日,跟貼靈芝50公里徒步后的微信,說:我沒人陪伴,也沒走那么遠(yuǎn),只隨意的沿河岸走,有涼風(fēng),清波,賞景漫思的心。當(dāng)時在河岸走,便想起了梅花。若知道梅園何處,那時便會尋了去。
想到梅花,自然因維倩曾提說去梅園的事,后來我們走錯道兒了,也就與梅花未能謀面。沒幾日,維倩念著梅花,又動議:去梅園吧?
我想,此時節(jié)的梅花該動芳菲了。雖無雪,單看滿園花事,也夠受用的吧。
非我想像的那么遠(yuǎn),梅園近在咫尺,竟是在生態(tài)園的附近。難免有些詫異,多少次去過生態(tài)園,也多少次都從它身旁經(jīng)過,竟不知它就是梅園!之后想,這與我經(jīng)過它的季節(jié)有關(guān)。我那時多在春天去看生態(tài)園似錦繁花,卻很少其他季節(jié)去。這梅園雖也有繁盛花事,但我不在它花事的季節(jié)里來,它也就沒引起我注意。再者,這梅園不過10多年經(jīng)營吧,尚沒有虬枝如蟠古梅,更多的是植株不大的新植的臘梅、綠梅、紅梅,因沒有那種除了花期之盛而還能算得上難得的風(fēng)景的梅樹,自然沒引起我特別的注意。
梅園呈開放式,沒有花墻相隔,面積不小,“園內(nèi)”有拱橋、流水、樓閣亭臺,古風(fēng)古韻。這是應(yīng)該的,有梅處,豈能缺少古雅。只是它仍不是故園,新是一;我第一次來,下一次可稱故園。而又讓我怔忡的,是故園總有風(fēng)雨著許多的往事,讓人懷想和動情,而它沒有,或許因為我,或你,以后會有。
其雖不為故園,那時一處亭旁的梅樹前,我還是想起了《彩云歸》中的一句唱詞:“故園今又動芳菲”。
它確是動了芳菲,臘梅正使勁地盛開,只是綠梅、紅梅還多含苞,僅得陽光多的枝條零星綻開一些。這偌大梅園,確也有幾株花開得多的,但與整個梅園那么多梅樹相比,它們單槍匹馬的綻放,還是掩不住許多冷清。
我們無疑來的早了。杜甫說:“勸君莫問芳菲節(jié),故園風(fēng)雨正凄其。”可憐他的時節(jié),正風(fēng)雨凄其呀!我們來時沒有風(fēng)雨,陽光很好。只是我們確實不知梅花正開得怎樣。
倒是記得今冬一次踏雪尋梅,那時已有梅花雪中艷艷。這又過了多天,梅花不正應(yīng)盛開了嗎?可這梅園的梅——只有這樣自我安慰,此次是先來問芳菲的。只是之后,下次再來,別錯過了盛花期。一朝等待,是一季,而若人,錯過了,也就錯過了一生。
好在我們并沒遺憾,依然不舍那一枝一朵的綻放,聞香、留影,幾乎美壞了自己。這讓我想起我的詩《我的桃花》中的句子:“乍暖還寒的春日很好/桃花不至于一起怒放/含苞的留待明日/綻放的是對我今日的聊慰”,而今天的梅花,不也如此?
這梅園,問得芳菲,為你,我已期許,在你正開得最美時,我們相遇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