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槌聲悠悠散文
童年似夢,轉眼逝去。
我的童年是伴著母親的槌聲度過的。那魂牽夢繞的槌聲,是那樣的讓我銘心刻骨,永世難忘。
過去,由于農(nóng)村生活貧困,人們鋪蓋的被褥在每年的秋季必須進行漿洗。漿洗的原料:一般常用土豆粉子或苞米查米湯。漿洗方法:先將拆下的被褥里、面用清水洗凈晾干,根據(jù)被褥里、面的吸漿量,放上相應的漿湯,輕輕揉搓均勻,再晾干。這時用清水呈霧狀進行噴射,使之達到潮乎程度疊好,由兩人各執(zhí)一端進行拉拽,撐開褶皺,然后再疊好,放在槌被石上,用棒槌進行反復槌打,待槌好后,再和被褥棉花套縫合。這樣進行漿洗的被褥不僅好洗,而且經(jīng)久耐用。
每逢金秋八月,母親除了縫補、洗涮、喂豬、做飯等家務活外,每天都是起早貪晚,槌起槌落,累了,母親用手巾擦去臉上的汗水,稍歇息一會兒,接著又繼續(xù)槌下去,有時手磨起了血泡,也還是要堅持把活干完。那時,不懂事的我看著母親整天像敲大鼓似地槌被,感到非常好玩,有時趁母親歇息不在的時候,便偷偷拿起棒槌學著母親的樣子槌上幾下,這時母親一旦看見,輕則一頓臭罵,重則要挨上幾巴掌。我家的這套槌被工具,已經(jīng)傳了三輩子,母親視它為傳家之寶,每次用完總是把它精心地保存起來,以待再用。
母親的一床麻花被面整整蓋了50年,上邊補丁摞補丁,宛如老和尚的百衲衣,它不知凝聚了母親多少汗水,它濃縮了母親大半生的艱辛與勤勞。心酸的往事不堪回首,漿洗被褥是貧窮的標志,是苦難的象征。幾十年后的今天,是黨的富民政策,使我家告別了土屋,住上了樓房,購買了洗衣機,又看上了彩色電視機。漿洗被褥的年月已一去不復返了。每當我們拆洗被褥時,母親總是拄著拐棍兒站在洗衣機旁,出神地聽著洗衣機那“嗚嗚……嗚嗚……”作響的聲音,看著那一件件洗得干干凈凈的被褥,張開那缺牙的嘴笑了,笑得那樣開心!笑得那樣甜蜜……槌聲悠悠,送走了過去的歲月;機聲陣陣,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槌聲悠悠散文】相關文章:
嘀嗒聲散文10-05
悠悠奔途散文10-06
關于悠悠長大了的散文10-06
悠悠石磨聲聲情散文10-06
心路悠悠散文(精選6篇)04-24
悠悠細雨歸心去散文10-09
悠悠紫藤情網(wǎng)絡散文10-06
嗩吶聲里散文10-05
紅塵過往歲月悠悠散文10-05
山鄉(xiāng)小住樂悠悠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