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日記15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數學日記1
在三年級的數學活動月的時候,我們年級是比賽二十四點,在那個時間段,我經常和媽媽在一起玩二十四點。
有一次,我們的.牌是7、8、4、8。我突然間想起來,有4就要有6,那就是:8/8=1,7-1=6,,4*6=24。我媽媽笑著對我說:“還有另一種方法。”我想了想,忽然,我靈機一動:7*8=56、4*8=32、56-32=24。媽媽又問:“那4、10、10、1呢?”我又想,有4就要有6,可是6求不出來怎么辦?媽媽說了一句:別鉆牛角尖。讓我恍然大悟,不用乘法,我用加法:4*1=4、10+4+10=24。
媽媽笑了笑,說我一點就通,很聰明,讓我心里美滋滋的。
經常算二十四點,可以讓我的計算能力有所提高哦,大家也來試一試吧!
抽水式馬桶的節(jié)約方法
四年級數學日記2
看到好多人都寫去香港,但是沒辦法啦。.。.。.
2月4日那一天,我們做火車到達了香港,因為第二天要去海洋公園玩,所以我們去了超市買零食吃。我們買了面包、飲料和一點水果,花了86元港幣,港幣與人民幣的匯率是0.8094,也就是一元港幣約等于0.8元人民幣。那港幣86元折合人民幣就是86×0.8=68.8(元),我們買食物花了68.8元人民幣。
第二天,我們一家三口和我表弟他們一起去了海洋公園玩兒。之前我媽已經網上訂好了門票,港幣225元,折合人民幣就是225×0.8=180(元),所以一張門票是180元人民幣。
四年級數學日記3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乾隆皇帝便贈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里,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知識性。
四年級數學日記4
我們現在使用的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那么,在沒有阿拉伯數字的時代,我們用什么表示數字呢?
遠古時代,為了記下獵物的多少,人們用石頭或結繩計數,比如獵到3只野兔、5頭野豬,就在屋內擺上3個石頭,在繩子上打三個結。
但是,漸漸地,人們發(fā)現這種方法不實用了,因為結繩子很麻煩,石頭容易丟失,數據會不準確。
人們在生活中漸漸地發(fā)現了一種新辦法:用手指計數。比如:獵到6只山雞,就伸出6只手指。這種辦法過不了多久,人們發(fā)現雙手手指不夠用了,超過十就沒有辦法表示。人們很快就想出了一種新的`辦法:用符合表示數。
就是這些符合演變成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數字——阿拉伯數字。這些數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
四年級數學日記5
一天,有一位老師想測試一下他的學生數學學的怎么樣。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數學課時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紙,在上面寫任意的4個數,我敢說每人寫的數中有兩個數的差可被3整除!”同學們不信,于是老師便發(fā)紙。不一會兒,大家都寫好。
當同學們一個個念所寫的數時,老師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兩個數。沒有一個同學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兩數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任意一個自然數被3除,余數只能有3種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數按被3除后的`余數分類,只能分為3類。
而老師讓同學們寫的是4個數,那么必然有兩個數的余數相同。余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大數減小數),所得的差,當然能被3整除!同學們明白后紛紛向老師投去欽佩的目光。同學們,你們不想試一試嗎?
四年級數學日記6
一天,有一位老師想測試一下他的學生數學學的怎么樣。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數學課時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紙,在上面寫任意的4個數,我敢說每人寫的數中有兩個數的.差可被3整除!”同學們不信,于是老師便發(fā)紙。不一會兒,大家都寫好了。
當同學們一個個念所寫的數時,老師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兩個數。沒有一個同學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兩數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任意一個自然數被3除,余數只能有3種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數按被3除后的余數分類,只能分為3類。
而老師讓同學們寫的是4個數,那么必然有兩個數的余數相同。余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大數減小數),所得的差,當然能被3整除了!同學們明白后紛紛向老師投去欽佩的目光。同學們,你們不想試一試嗎?
四年級數學日記7
最近,我們科學課學了“快與慢”一課,這課這課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們知道小汽車是自行車和摩托車中行駛速度最快的一種,它10秒鐘可以行駛20xx米(2千米或公里),而摩托車只能行駛1000米(1千米或公里),自行車就只能行駛100米。我們學校操場跑道有200米,如果小汽車跑的話:20xx÷200=10(圈)相當于1秒一圈,如果摩托車行駛的話:1000÷200=5(圈)等于兩秒一圈,而自行車行駛的.話:100÷200=0。5(圈)得20秒才能跑完一圈(好象有點不可能)。
小汽車行駛的真快,不過,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比小汽車行駛速度更快、更有用、更安全的車誕生的!
四年級數學日記8
個月前,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3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家有一本1250頁的字典,有24個英文字母開頭的部分,媽媽問我:每個字母的'部分大概占整本書的幾分之幾?我想了一會兒,解題思路是1250除以24約等于501250除以50等于1250分之50約分為25分之1答:每個字母的部分大概占整本書的25分之1。媽媽獎勵了我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數越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
四年級數學日記9
這一天,我剛上完廁所,在沖水的.時候,我發(fā)現,已經沖干凈了還在沖水,我想:太浪費了吧。所以我一天都在想這個問題。就在這時,我看見一個冰紅茶的瓶子,我可以把瓶子灌滿水和沙〔等于500ml〕,放入那個水箱中,這樣就可以占去500ml水,這樣即可以沖干凈又可以節(jié)約一部分水資源,真是一舉兩得。
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數學,數學很好,它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變得很靈活,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讓我們的生活豐富起來。
四年級數學日記10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新聞,說是人的心臟與人的拳頭是一樣大的。今天,我就來量一量自己的拳頭,也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臟多大?墒俏覀兊娜^是不規(guī)則的`物體應該怎么量呢?我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借助水來量,因為在我們實踐課上借助水量過土豆呢!
我找了一個地面半徑為4厘米,高9厘米的空心圓柱,我在里面放滿了水,然后把拳頭放進去,水面立刻上升,我再把拳頭拿出來。水面立刻從9厘米降到了4厘米,我再用“4的平方×3.14×(9—4)”得計算求出了自己拳頭的體積,約為251立方厘米。
我測完拳頭體積之后,還不能確定是不是正確,于是我又用了一個實驗來證明,結果算出來是250立方厘米,與上次算出來的相差不大。
這個實驗告訴我,只要自己敢于去探索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實踐出真知!”
四年級數學日記11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建鄴區(qū)少年宮組織的“星光杯”科技冬令營活動,我們的任務是做航空模型飛機,在制作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了很多地方用到了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
先將機翼用尺子刻三條平行線,線要求和邊垂直,再把它放到桌子直角處,用力折一下,使兩端上翹與水平部分呈120°角,這個地方就用到了“角”的知識,我偷偷地樂著。老師告訴我們,角度把握的好能使飛機飛的時間更長一些。
做尾翼時,先把它的一頭粘上雙面膠,再把它粘到水平尾翼上面。一定要記住,粘的`時候垂直尾翼要垂直粘在水平尾翼上,要不然飛機就飛得不高,飛得不穩(wěn),很快就會掉下來了。
飛機很快就做好了,老師帶領我們到學校大操場上試飛,我的飛機在測試過程中飛了12秒04,老師表揚我的飛機做的很好,我太高興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學會了制作動力模型飛機,在制作過程中它不僅培養(yǎng)了我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讓我發(fā)現了數學無所不在。
四年級數學日記12
兩個月前,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3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我家有一本1250頁的字典,有24個英文字母開頭的部分,媽媽問我:每個字母的部分大概占整本書的.幾分之幾?我想了一會兒,解題思路是1250除以24約等于501250除以50等于1250分之50約分為25分之1答:每個字母的部分大概占整本書的25分之1。媽媽獎勵了我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數越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
四年級數學日記13
今天,我從書上看到一道很有意思的題目,現在介紹給小朋友。
小趙、小丁、小張分別就是教師、醫(yī)生與律師,只知道:(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2)小張與教師不同歲;(3)小趙與律師是朋友,你能推斷誰是教師,誰是律師,誰是醫(yī)生嗎?
根據(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與(3)小趙與律師是朋友,可以推斷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所以小趙是醫(yī)生,再根據(2)小張與教師不同歲與小趙就是醫(yī)生可以看出小張是律師,所以剩下的`小丁是個教師。
這道題目很簡單,我運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據條件(1)與(3)就可以看出,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以次類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們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決一切難題,想不到從數學中也能得到樂趣。
四年級數學日記14
一天,有一位老師想測試一下他的學生數學學的怎么樣。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數學課時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紙,在上面寫任意的4個數,我敢說每人寫的數中有兩個數的差可被3整除!”同學們不信,于是老師便發(fā)紙。不一會兒,大家都寫好了。
當同學們一個個念所寫的數時,老師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兩個數。沒有一個同學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兩數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任意一個自然數被3除,余數只能有3種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數按被3除后的余數分類,只能分為3類。
而老師讓同學們寫的是4個數,這么必然有兩個數的.余數相同。余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大數減小數),所得的差,當然能被3整除了!同學們明白后紛紛向老師投去欽佩的目光。同學們,你們不想試一試嗎?
四年級數學日記15
今天,我從書上看到一道很有意思的.題目,現在介紹給小朋友。
小趙、小丁、小張分別是教師、醫(yī)生與律師,只知道:(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2)小張與教師不同歲;(3)小趙與律師是朋友,你能推斷誰是教師,誰是律師,誰是醫(yī)生嗎?
根據(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與(3)小趙與律師是朋友,可以推斷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所以小趙是醫(yī)生,再根據(2)小張與教師不同歲與小趙是醫(yī)生可以看出小張是律師,所以剩下的小丁是個教師。
這道題目很簡單,我運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據條件(1)與(3)就可以看出,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以次類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們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決一切難題,想不到從數學中也能得到樂趣。
【四年級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日記10-25
數學的日記07-03
四年級數學日記(精選49篇)08-31
精選四年級數學日記3篇03-30
【精選】四年級數學日記3篇03-31
精選四年級數學日記4篇04-25
【精選】四年級數學日記四篇03-04
有關數學日記01-14
數學日記范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