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學生拜年日記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最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在春節(jié)時期親戚之間交流感情的活動,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下面由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學生拜年日記,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篇一:三年級學生拜年日記
初一在外婆家,11個人團聚,說著一年里天氣好了壞了,運氣棒了差了,衣服新了舊了,家人哭了笑了,喜了悲了;電視里很多人穿紅戴粉在喜氣洋洋的樂聲中舞動;窗外兩個特大的燈籠高掛;菜十分豐盛,一如往年。甜羹幼滑,水果繽紛,果香米香酒香,熱氣騰騰地濃縮在一個大碗里。外公說,新年甜蜜順利。
然后去奶奶家,七大姑八大姨的,我也認不清,便按年齡亂叫一通。朱文杰特別神氣地特別油嘴滑舌地叫長輩,心安理得的收著壓歲錢,似乎他比大腕還大腕,嘴中一字抵百元。如果真是這樣他或許還會“福如東!敝惖恼f一大串,拿更多的壓歲錢,然后不可一世地在哥哥我面前顯擺。我告訴他“壓歲錢不是最重要的,說話要真心”之類時,他嗤之以鼻:“反正我的'壓歲錢比你多。”
走來走去,在北侖的城鄉(xiāng)間游走著拜年。敲門見人,進屋放下大包小包,寒暄。
這就是我的拜年,我記憶中春節(jié)拜年的縮影。
篇二:三年級學生拜年日記
今天是大年初二,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帶我去箬溪拜年,箬溪是媽媽的老家,太公、舅公、舅婆、叔婆都在那里,還有我的好朋友——楊振南。
我們先去了太公家,看看年老的太公,太公今年已經88歲了,但他的行動還是很敏捷的,我就祝他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我們接著去了楊振南外婆家,楊振南的外婆是我的叔婆,楊振南見我來了,就要和我一起放鞭炮,可我是個“膽小鬼”,連鞭炮都不敢放,楊振南就讓我大膽一點,只要方法正確,就不會傷到人的。慢慢地我的膽子大起來了,就加入了那些在放鞭炮的小朋友的隊伍中了。
在那里,我還學會了一樣新本領——燒火:就是用火鉗把柴挾進灶膛里,別以為它那么簡單,其實也有竅門的',柴要架得空一點,如果太實的話,火就會滅掉的。在鄉(xiāng)下,大家大多都是用木柴來燒飯的。柴灶雖然沒有煤氣灶方便,但柴灶做的飯更加好吃呢!
新年到鄉(xiāng)下拜年可真好玩呀!
篇三:三年級學生拜年日記
昨天早上,我和爸爸吃過早飯就去揚州給干媽干爸拜年。在路上爸爸問我"你準備買什么禮物給你干媽和干爸呀?"我說"就買他們喜歡的吧"。不一會兒,我們到了揚州,干媽已經在橋頭等我們了。爸爸要到超市買禮,干媽說"不要買"。爸爸還是買了。到干媽家的路上,干媽買了一次性杯子。
到了干媽家,向干爸問好"祝他新年工作順利",干媽早已給我準備了可愛的禮物和厚厚紅包。等我喝過牛奶,干媽問我到哪去玩?我就要到京華城玩。干媽怕我乘公共汽車暈車,就叫了一個的。到了那兒,正好是吃午飯的'時間。我就吃了漢堡之類的食物。然后我的朋友毛毛也來了,一起吃了午飯。干媽點了我喜歡吃的菜,我吃了很飽。
吃過飯后,我們就玩了。先劃船,我聽爸爸說"這條河很深,注意安全",我就覺得很可怕,玩了一會就上岸了。毛毛被她爸爸接走了,真掃興。然后我們又玩了碰碰車,晃來晃去的。爸爸說"時間不早了",干媽一直把我們送到站臺還說"歡迎我們再來玩",多好的干媽呀!
昨天,我雖然暈車,但依然玩得很開心。
篇四:三年級學生拜年日記
正月初二的早晨,天空下著綿綿細雨。我和媽媽還有小姨一起,拎著葡萄酒等禮品去舅舅家拜年。我們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地鐵站,坐上了地鐵二號線。地鐵里的乘客大多都帶著大包小包的禮品,我想:他們也是去拜年的吧。正對著我座位的移動電視里播放著冬奧會的開幕式,整個地鐵車廂里洋溢著一派節(jié)日喜氣洋洋的氣氛。
一眨眼的工夫,地鐵駛過了11個車站,到了目的地——北新涇站。剛一下車,“鈴鈴鈴”媽媽的'手機響了,原來是外公抱著15個月大的小妹妹來迎接我們了。出了車站,只見小妹妹張開小手,搖搖晃晃地向我們奔來,我趕緊拿起手中的玩具遞了過去,小妹妹一把抱住玩具,親熱地叫了一聲“姐姐”。
舅舅家離地鐵站很近,出地鐵一會來就到了。舅媽拿出各式各樣的糕點和水果來招待我們。舅舅和外公拿出兩個厚厚的紅包塞到了我的手里,我高興地說了聲:“謝謝!”。接著,我們去了舅舅家附近的一家飯店吃了中飯,舅舅點的菜有魚、肉、蝦等等,味道好極了,我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三年級學生拜年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生拜年日記01-05
拜年的日記10-22
拜年的日記11-10
三年級拜年日記01-05
小學生拜年日記15篇01-29
小學生拜年日記12篇01-21
小學三年級拜年日記01-06
關于拜年日記11-02
寒假拜年日記10-09
關于拜年日記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