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電影《寄生蟲》觀后感2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寄生蟲》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電影《寄生蟲》觀后感1
這幾天看完韓國電影寄生蟲,在這僅寫下自己的感受。
剛開始兒子代替自己的好兄弟去富人區(qū)做家教,服兵役兩年+高考考了幾次都沒考上,于是偽造學歷靠著高考的那幾年備考經驗就去了,一個真敢教一個真敢學,在此嘗到甜頭之后,想到一同住在地下室的親人,幾經曲折想方設法把他們都調到富人區(qū)來工作。
中間發(fā)生了很多事,比如說社長大人不喜歡別人逾越自己的線,認為司機跟自己只是最普通的雇主與傭人之間的關系,沒有必要以朋友的口吻來關系自己。窮人的父親認為富家的妻子是一個好妻子,是因為她善良,而自己的妻子的一句話也是電影的核心之一,“有錢而且善良,有錢所以善良”“錢是熨斗,能把一切東西都熨平”所以在這里畫一個問號,是因為有錢得變得善良么
常年住在地下室與富人區(qū)的小別墅形成鮮明的對比。下大雨的時候地下室時最慘的,所有的水都堆積在地下室,印象深刻的是窮人家的姐姐為防止馬桶茲水,坐在馬桶上抽著廉價煙的無奈;相反富家人天氣好與不好沒什么大礙,生活依舊過得沒差。最后刺死社長大人的是有味,一個在地下室待了四年的人,社長鄙人的眼神徹底擊垮了窮人父親最后的掙扎,沖動的刺向社長,社長大人一家永遠不會知道有味道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多么大的恥辱。
看完影片,階級很難去跨越,善良本身是什么,很多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這幾天看完韓國電影寄生蟲,在這僅寫下自己的感受。
剛開始兒子代替自己的好兄弟去富人區(qū)做家教,服兵役兩年+高考考了幾次都沒考上,于是偽造學歷靠著高考的那幾年備考經驗就去了,一個真敢教一個真敢學,在此嘗到甜頭之后,想到一同住在地下室的親人,幾經曲折想方設法把他們都調到富人區(qū)
來工作。
中間發(fā)生了很多事,比如說社長大人不喜歡別人逾越自己的線,認為司機跟自己只是最普通的雇主與傭人之間的關系,沒有必要以朋友的口吻來關系自己。窮人的父親認為富家的妻子是一個好妻子,是因為她善良,而自己的妻子的一句話也是電影的核心之一,“有錢而且善良,有錢所以善良”“錢是熨斗,能把一切東西都熨平”所以在這里畫一個問號,是因為有錢得變得善良么
常年住在地下室與富人區(qū)的.小別墅形成鮮明的對比。下大雨的時候地下室時最慘的,所有的水都堆積在地下室,印象深刻的是窮人家的姐姐為防止馬桶茲水,坐在馬桶上抽著廉價煙的無奈;相反富家人天氣好與不好沒什么大礙,生活依舊過得沒差。最后刺死社長大人的是有味,一個在地下室待了四年的人,社長鄙人的眼神徹底擊垮了窮人父親最后的掙扎,沖動的刺向社長,社長大人一家永遠不會知道有味道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多么大的恥辱。
看完影片,階級很難去跨越,善良本身是什么,很多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這部評分的電影果然是不走尋常路,整部電影劇情離奇,人物刻畫深入,甚至連每一個細節(jié)都極其注意,最后的結局更是讓人叫好,果然是一部高質量電影。
但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是他劇情背后的象征意義,一家人依靠“精湛”的表演技能,混進了一家高收入家庭,當上了寄生蟲的生活,盡管手段很卑鄙,帶著欺騙,帶著狡詐,但整體來說“表演”的很讓富人家庭沉浸其中。直到另一個“寄生”家庭的出現(xiàn),讓整部電影進入了黑暗而離奇的情節(jié)之中,最終的惡性殺人事件,直到最后靠著摩斯密碼隱蔽交流的劇情,都讓人感覺到窒息。
相信韓國人看這部電影非常有感覺,因為據(jù)說韓國目前現(xiàn)在的社會狀態(tài)就是兩極分化極其嚴重,而且階級性讓人瞠目。電影中富人家庭的男主人討厭窮人身上味道的細節(jié)描寫讓寄生家庭的男人迸發(fā)出撕心裂肺的瘋狂。尤其是在富人家庭沉浸在雨后天
晴,美好生活之中,寄生家庭的自己的家卻已經被大雨淹沒,什么東西也沒有留下來,仿佛窮人家庭只能在見不到陽光、窗口被人撒尿的地下室生活,即使寄生生活也是藏在沒有人知道的地下暗室之中。
這難道不是社會的一種象征意義么不愧說韓國是一個人性非常慘烈的社會,社會處于長期的兩極分化,矛盾一觸即發(fā),當寄生蟲的尊嚴被一次次打破以后,血腥的反抗就成為一種必然。
而我們不都是這種寄生蟲么我們寄生于我們的社會,寄生于某個公司,甚至寄生于某個家人身上,我們看似光鮮美麗,甚至有一種高大上的生活尊嚴,但如果寄生狀態(tài)崩塌,或者自己寄生的狀態(tài)被踐踏,甚至被侮辱,即使你覺得你的寄主是一個好人,那也要面臨著你對這個不公平社會的反抗,而這種反抗可能是無聲的,可能是一觸即發(fā)的,甚至是“正能量”般的“出人頭地”就像最終電影中兒子的“偉大”計劃。
如果一個社會,底層人士沒有通暢的上升渠道,或者上升渠道極其狹窄,“寄生蟲”就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有一天反而徹底毀滅寄主。
電影《寄生蟲》觀后感2
韓國電影《寄生蟲》的情節(jié)比較離奇而且驚悚。
長期居住在地下室的金基澤和他的老婆兒子女兒一家人,全部失業(yè)在家,靠糊一些快餐店的紙盒子維持生計,但就是這種活計都做得勉勉強強不能達到驗收標準。兄妹倆蹭著別人家的WiFi,在時斷時續(xù)的手機網絡上查詢是否有應聘的通知消息。好運似乎突然降臨到兒子基宇的頭上,他的朋友介紹他去一個富裕的社長家做家教。他把自己偽裝成海歸博得了社長太太的信任,卻偷著和社長的女兒談起了戀愛,緊接著又編造謊言把妹妹基婷引薦給社長的兒子做圖畫老師。他們兄妹倆用卑鄙下流的手段使毫不知情的社長辭退了自己的司機,社長太太辭退了家里融洽相處了四年多的女傭,金基澤和他的老婆也先后登堂入室,一個開起了豪華的私家車,一個成了打理家務的女傭。一家四口皆大歡喜地大把大把賺起了社長家的鈔票。但是好景不長,正當身份大轉變的四口人趁著社長一家人外出露營,得意忘形地在社長家的客廳里大吃大喝大鬧嗨皮到最高潮的時候,前女傭的到來打破了他們的'美夢,識破了他們的詭計,并揚言要報警。更讓人意外的是,社長家的地下室里還長年累月住著一個靠女傭老婆偷運食物賴以生存的欠下巨款被人追殺的男人。這仿佛又是一條充滿隱患的“寄生蟲”,后來他窮兇極惡地殺害了基婷,并用石頭把基宇砸得頭破血流差點成一個傻子。在爭斗中最先喪命的是先前的女傭,她被辭退前的嫻雅和辭退后的卑微再到發(fā)現(xiàn)真相后一副極端丑惡兇狠的嘴臉完成了一系列的大變臉,她對基澤一家的羞辱和勢不兩立的決然,是她命喪黃泉的前因。
世間不相信因果報應的人,都是還沒有得到那個最后的“果”,或者確實已經得到卻不知道反省的人。不知道反省的人總是把責任歸咎于別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運氣不好,全部是一堆客觀原因;罨眯置脼榱藬f走前女傭,惡毒地用水蜜桃絨毛去暗害過敏體質的女傭,致使她氣喘咳嗽大發(fā)作,被女主人懷疑患有肺結核。這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最后也得到了報應。
影片里的窮人和富人之間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富人對窮人的鄙視,窮人對富人的憎恨,都是矛盾最后被激化的根本原因。居住在地下室里的窮人身上散發(fā)出的不潔氣味兒,是社長一而再再而三提及的嫌惡。他和社長太太或明或暗表示出的優(yōu)越感,是貧困階層的人無法忍受的。這種階層矛盾的激化最后以基澤狠命刺向社長胸口的那一刀,達到最高潮。那是長久憋屈后的本能發(fā)泄,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一事件是怎么發(fā)生的,他只看見了昏迷的基宇滿頭鮮血和在地上垂死掙扎的基婷胸口不斷擴大的殷紅。社長臨死也不知道基澤為什么會給自己一刀,他眼中的基澤是一個言聽計從、穩(wěn)重溫和脾氣好得很的下屬。殺了人的基澤只能長期躲在社長家的地下室里,像見不得陽光的老鼠那樣靠深夜出來偷些冰箱里的食物維持生命。這也是他的報應。
基宇恢復了正常,他幻想著掙很多很多的錢,買下那所社長太太一家已經搬離的“兇宅”,讓父親走出陰暗的地下室,在一片和暖的陽光中,他們終于能夠相擁在一起。
金錢至上的社會里,“錢”就是唯一的信仰,擁有很多很多的錢,就是大眾的夢想。
毫無同情心和道德感的基婷死了,她結束了自己窮人的短暫生命,不知道下輩子是否能投胎到一個富裕的家庭,再也不用偽裝不用提心吊膽地過生活,那時候不知道她是否會善良一些,作為一個富家女也能有一點悲天憫人的情懷,更加可愛一點溫暖一點同情心多一點?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身教勝于言教。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思想,所以不要總是指責孩子,父母首先應該反省的是自己。
基宇和基婷的行騙是和自己的父母事先策劃好了的,或者說兒女來策劃父母極力配合。夫妻倆還把兒女的騙術引以為豪,并置身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促使悲劇的腳步一步步更加接近最慘的那一幕。他們毫無原則性的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沒有善良的同情心只有本性的兇殘惡毒,都潛移默化地傳給了自己的兒女,最后的家破人亡也是他們的報應。
所以要相信因果報應,種瓜不可能得豆,你希望孩子怎么樣首先自己就要怎么樣,你的道德標準就是孩子的標準,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讓人信服。
我們要像植物那樣積極向上,抗拒一切向下引拽的負能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總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往下拉扯著,消極墮落沉淪下去仿佛比積極樂觀努力向上更容易。
社長和社長太太深夜的一場親熱戲揭示了一個真相,外表光鮮身居高位一慣正兒八經的社長內心也有向往低俗的陰暗角落,賢妻良母似的社長夫人渴望著放縱,人的本性都具有掙脫束縛變成另一個更加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自己的沖動。人性與生俱來的惡藏在每個人的體內,靜候著窺探著騷動著,等待一個蠢動的機會。所以說“善惡就在一念之間”,看你是用善戰(zhàn)勝惡還是被自己的惡吞沒。
清貧而善良和富貴而悲憫同樣使人尊敬,最可厭惡的是窮且卑劣或富且驕淫。
窮或富不是評價一個人的關鍵詞,重點是人品。窮人可以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處境,過上力所能及的生活;富人也可以通過修身養(yǎng)性來達到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富有,或者樂善好施運用錢財回報社會。這樣,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生活也會更加幸福。
【電影《寄生蟲》觀后感】相關文章: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后感(通用30篇)07-16
《寄生蟲》觀后感11-28
寄生蟲觀后感11-30
《寄生蟲》觀后感01-06
《寄生蟲》觀后感3篇03-21
寄生蟲觀后感3篇02-25
《寄生蟲》觀后感7篇04-18
(推薦)寄生蟲觀后感10篇11-17
天堂電影院電影觀后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