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2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3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1
如果每個中國的老師都像克拉克老師樣,那中國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上個星期學校組織老師灌看了熱血教師,片子中無時無刻都在閃動著智慧教育的光芒。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蔽蚁胛粌(yōu)秀、稱職的教師,除了要有豐富的知識外,還必須具有信心、愛心、誠心、耐心和對教育事業(yè)的堅持,這樣才有可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支持和愛戴。片子中克拉克老師用他自己的幽默風趣,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鼓勵孩子們去追尋自己的夢想,用家庭喚醒孩子們對親情的渴望,他信心十足不放棄每個學生,他用敏銳的目光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他用充滿熱情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教學方法教育著每個頑皮的學生。
我覺得我們老師在班級和學生管理方面可以向克拉克老師學習下幾個方面:
一、嚴格管理班級常規(guī)。教師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來管理學生,因為我們是家人。
二、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拋棄不放棄。讓每個孩子都有追尋夢想的舞臺。
三、因材施教,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鼓勵支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發(fā)揮,那么學生也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我想作為名教師,只要有對工作的熱情,有對學生的愛心和耐心,能夠多反思,求創(chuàng)新,你就能成為名好教師,雖然不能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你能在學生的心目中得到認可和尊敬,就已經(jīng)足夠了。
2022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2
當我看過了電影《熱血教師》后,感覺很受鼓舞。故事中還原了美國“最佳教師”羅恩·克拉克的許多真實感人的例子。用自然流暢的紀實手法描述了他對教育的獨特見解。
我也更加意識到,教師這個神圣的職責,不只是教書,更是育人。不僅要教授學生學業(yè),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學生中遇到困難或難題時,善于捕捉教育時機,用敏銳的目光洞察學生的心理,用心去開導學生,愛學生的一切,教學生怎樣變得更優(yōu)秀。
如果能帶著像克拉克老師這樣的十足信心,充沛精力以及風趣幽默去走進課堂和學生的內心世界,那么“辦法總比問題多”就不難兌現(xiàn)了。
讓我們來回憶下劇中的情景片段,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剛來這所學校,這個班很明顯問題很多,但他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在開始上課前他就已經(jīng)開始了他的工作—成為這個班的老師,對每個孩子負責。
他去家訪,深度的了解每個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和他們所遇到的不同教育問題,然后針對不同的情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他這種善于與家長溝通,走進學生生活的教育方式的確值得我學習。
在了解了不同學生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后,在面對這樣一個難教的.班級,克拉克并沒有被現(xiàn)實問題所難倒,還是一腔熱血地繼續(xù)努力想各種辦法讓這個班的每個學生發(fā)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剛開始根本不理你,自己玩自己的,你在他們眼里如同一個非?尚Φ娜恕.斂死巳ブ苯痈嬖V他們應該怎么做時,他們不斷的挑戰(zhàn)老師的忍耐極限,如果是我,我覺得很難應對,我想我會崩潰。但辦法在他那里怎么那么多,那么有效?我想我必須學會像克拉克那樣反思,“辦法總比問題多”要想更多的辦法才行?死瞬]有抱怨和退縮,反而很耐心的跟他們講規(guī)則,紀律,講禮節(jié),同時沒忘記教授知識,這些滲透在他的每個教育細節(jié)中。
2022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3
《熱血教師》影片講述了一名優(yōu)秀教師克拉克老師帶領一群“無藥可救的后進孩子”走向成功的故事。毫無疑問,克拉克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教育者。我覺得他能夠超出其他教師的最關鍵的地方,就在于他有“把學生當做活生生的人”這樣的一種“人本理念”,在于他每每遇到棘手問題時,都一定認真地思考了孩子們到底需要什么,喜歡什么。
記得有這樣一則寓言: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讓行人把大衣脫掉。北風想:這次我一定能贏。于是,北風施展威風,只見北風怒號,氣溫驟下。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以抵御北風的侵襲,任憑北風怎么吹,行人只把大衣越裹越緊。北風終于敗下陣來。而南風則不同,它徐徐地吹,暖暖地吹,行人覺得溫暖,于是解開衣扣,脫掉大衣來享受這和煦的春風。
南風與北風都想讓行人脫掉大衣,采取的方法不同而收到的效果也很不同。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親切的語言、耐心的態(tài)度、真誠的關懷遠比責罵與懲罰要好得多。
教育是溫暖人心的'事業(yè),教育面對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靈魂,它需要教育者在育人的過程中,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深入學生復雜多變、奇妙無窮的心理世界,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教育是內外呼應的過程。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心領神會。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教師要真正了解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體會學生的喜怒哀樂,摸透學生的脾性,以便與學生的心弦對準音調,使學生的心弦與自己說的話發(fā)生共鳴。
教育是一門溫暖的功課,溫暖自己,溫暖兒童。教育的魅力在于喚醒,喚醒學生,也喚醒自己。
克拉克老師的事跡的確令人鼓舞,愿我們教育人,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多一份寬容與克制,面對沉甸甸的生命與靈魂,做一個溫暖心靈、點亮人生的教師,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