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也說無為

時間:2022-10-07 18:32:39 感悟人生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也說無為

  聽了很久羅博士講課,這天最后對無為有點領悟了。興奮之余,想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大家,以此拋磚引玉,供大家批評討論。道家講無為,是要拋卻自身的私欲雜念,使事物自然按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運行,以做出正確的選取和決定,從而到達“無為而無所不為”!兜赖陆(jīng)》中的“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修除玄鑒,能無疵乎?”“天門啟合,能為雌乎?”就是在講這個道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在應對抉擇的時候,思考的因素越多就會越糾結。現(xiàn)代教育告訴我們思考事情要全面,但是沒有人告訴我們就應怎樣思考全面。其實,抓住重點才能抓住全面,如果能夠放下自身的私欲,就能夠從全局出發(fā),從公利出發(fā),從道德出發(fā),做出正確的選取其實是不難的。

  實際上,世界運行的真理是一樣的。儒家、法家和佛家提出的不同理論我認為也是從不同的角度論述這個真理,只但是側重點不同,最終還是殊途同歸。禪宗講的心如明鏡臺,也是講要透過看空以持續(xù)一顆清明安定之心,以到達明心見性的狀態(tài),是一種“無為”;法家講要制定政策規(guī)則使事物按其運行,盡量減少人為干擾,是一種“無為”;儒家大師王陽明心學中的“致良知”亦是講要去除私欲的蒙蔽,以使心中的智慧顯現(xiàn),幫忙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亦是一種“無為”。

  其實,儒家講“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是這個道理,“有所不為”是在自己的名利上要無為,而“有所為”則是要為他人為,為國計民生為,透過仁義道德為,即“無求而為”,也是另一種好處上的“無為”。

  因此,我對“無為”的理解是,不是真的什么也不做,而是要以“無為”的心態(tài)做,更多地為眾生做,才能正確地做,長久地做。因為人一旦拋卻了私心雜念,就能夠做出正確的事情,而正確的事情恰恰是貼合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

  《易經(jīng)》講一陰一陽之謂道,是事物發(fā)展的終極規(guī)律,體此刻陰陽消長,物極必反。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哪個不是正在經(jīng)歷著不斷此消彼長,盛極而衰的過程呢?西方也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上帝在關掉一扇窗子的時候還會打開另一扇窗子,其實也是講這個道理。越是為自己追求名利,名利反而會離你越遠,不為自己為,上天反而會垂青于你。正如《易經(jīng)》中謙卦所講的“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這是恒古不變的真理。

  感謝羅博士和小編寶寶們辛勤的耕耘,我們的領悟是你們的功德。以上所云是我的個人愚見,如有錯誤還請羅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也說無為】相關文章:

也說姑媽10-05

也說江湖10-06

也說瘋狂10-06

也說鄉(xiāng)愁10-08

也說許晴10-06

也說聊天10-07

也說父親10-07

也說愛情10-06

也說自由行10-06

也說幾句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