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采集實習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息采集實習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采集實習報告1
俗話說的好:實踐是真理的試金石。學校是學習理論的好環(huán)境,社會則是我們實踐的場所。這個暑假我第一次走上了社會這個大舞臺,我通過網絡得知盱眙農商行正在招募在校大學生,進行為期40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報名,我有幸加入盱眙農商行三河支行,進行了這次社會實踐活動。
此次活動從7月10日開始至8月20日結束。這次活動主要是要求我們這些大學生依據我們采集到的問卷調查內容,進行收集整理,最后把采集到的這些信息做成電子檔案。
實踐活動的第一天,在葉行長的帶領下,首先從街道的門市開始,起初,我們都比較害羞不好意思問,后來經過幾家的采集之后,我們便自己獨自開始了挨家挨戶進行詢問,在進入門市后,我第一時間介紹了自己是盱眙農商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身份,通過聊天讓他們明白了我們此次活動的目的以及采集的信息能夠為他們以后到農商行辦理業(yè)務提供哪些方便,以便我們能夠更好的采集到信息。隨著接連幾家的采集,我們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在向剛開始那樣緊張,不好意思之類的,大約半個小時左右我們便采集了6戶信息。自己感覺很開心,順利的采集,讓我充滿了成就感,點燃了我繼續(xù)走訪的熱情。就這樣結束了上午的工作。
下午,沒人帶領我們,我們5人分成2個小組繼續(xù)開始上門進行挨家挨戶的采集信息,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并沒有上午采集的那樣順利,因為在沒有人帶領我們的情況下,居民的防范心理比較嚴重,而且除去上班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與小孩滯留在家,這時上門拜訪不僅打擾了他們的休息,也容易引起他們的戒備心理,有的'人雖然請我們進門但一但我們的提問涉及道他們身份證和銀行賬號的時候他們便不愿意提供給我們,這樣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及大的困難,后來我們回來總結經驗,針對我們遇到的問題做出了新的方案。
接下來到每個分場都由每個分場的小隊長帶領我們一起進行采集,這樣給我們的采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5人全力投入到信息采集中去,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就這樣我們順利地完成了分場的任務。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學到了太多在書本中學部到的知識,它教會了我人與人之間應該怎樣交流,怎樣去與人交流,更讓我明白了實踐才是與社會交流的第一方式。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有了實踐,認知才能更加的全面。我想這也是盱眙農商行組織這次打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目標。目的只為了提高我們社會實踐的能力。
信息采集實習報告2
實習名稱:基礎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綜合實習實習時間:20xx.6.220xx.6.12
專業(yè)班級: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xx0801)姓名(學號):xxx
20xx年6月13日
校園遙感影像地圖制作
使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Ⅲ》實驗資料中的“校園影像圖”。校正校園影像圖:校園影像圖.jpg?梢岳煤娇沼跋駡D進行校正,F(xiàn)盤的“遙感實驗數(shù)據”中,SPOT52.5米數(shù)據“spot5-20031xx3”。
一、實習時間
實習時間為20xx年6月7日~12日,6天。
二、實習目的
(一)加深對GIS編輯系統(tǒng)的了解并熟練運用;
。ǘ┻M一步熟練ERDAS軟件的應用,掌握影像校正的方法;
。ㄈ⿲W會GIS和遙感的綜合運用,能簡單繪制圖片和輸出圖片;(四)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五)使學生對遙感應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增強專業(yè)信心和決心。
三、實習內容
1.根據影像實地調(一)調查內容
。1)校園周邊主要道路、建筑、單位名稱;
(2)校園內主要道路、廣場、湖、建筑、地物名稱,部分地物邊界;(3)校園邊界;
。4)新增地物補測。(二)調查結果
。1)校園東為長城路,南為春陽路,西為中城路,西北為209省道;北有董村,西有古廟頭村,東南有億路發(fā)陽光景園,南有大潤發(fā)和城陽實驗中學。
(2)校園內主要道路由北向南:東苑東路,文博東路,文昌北路,書苑東路,文博北路,書苑西路,文昌東路,學苑北路,學苑東路,學院西路,文昌西路等具體位置標注見附頁圖片。廣場有知音廣場,虹子廣場。另外有虹子湖、體育場及教學區(qū)、宿舍區(qū)、辦公樓等具體位置見附頁圖片。(3)附頁紅色單線即為校園邊界。
。4)新增地物西苑樓房兩棟、西苑花園。2.內業(yè)處理
。ㄒ唬┯跋裥U
1、使用ERDAS軟件進行影像校正第一步:顯示圖像文件
首先,在ERDAS圖標面板中點擊Viewer圖表兩次,打開兩個視窗(Viewer1/Viewer2),并將兩個視窗平鋪放置,操作過程如下:ERDAS圖表面板菜單條:Session→TitleViewers。然后,在Viewer1中打開需要校正的圖像:校園影像圖.jpg。在Viewer2中打開作為地理參考的校正過的SPOT圖像:spot5-20031xx3.img。
第二步:啟動幾何校正模塊
Viewer1菜單條:Raster→GeometricCorrection→打開SetGeometricModel對話框
→選擇多項式幾何校正模型:Polynomial→OK
→同時打開GeoCorrectionTools對話框和Polynomial
ModelProperties對話框。在PolynomialModelProperties對話框中,定義多項式模型參數(shù)以及投影參數(shù):→定義多項式次方(PolynomialOrder):2→定義投影參數(shù):(PROJECTION)→Apply→Close→打開GCPToolReferenseSetup對話框
第三步:啟動控制點工具
首先,在GCPToolReferenseSetup對話框中選擇采點模式:選擇視窗采點模式:ExistingViewer→OK→打開ViewerSelectionInstructions指
示器
→在顯示作為地理參考圖像panAtlanta,img的Viewer2中點擊左鍵→打開referenceMapInformation提示框→OK
→此時,整個屏幕將自動變化,表明控制點工具被啟動,進入控制點采點狀態(tài)。第四步:采集地面控制點
GCP的具體采集過程如下:
1、在GCP工具對話框中,點擊SelectGCP圖表,進入GCP選擇狀態(tài);2、在GCP數(shù)據表中,將輸入GCP的顏色設置為比較明顯的黃色。
3、在Viewer1中移動關聯(lián)方框位置,尋找明顯的地物特征點,作為輸入GCP。4、在GCP工具對話框中,點擊CreateGCP圖標,并在Viewer3中點擊左鍵定點,
GCP數(shù)據表將記錄一個輸入GCP,包括其編號、標識碼、X坐標和Y坐標。5、在GCP對話框中,點擊SelectGCP圖標,重新進入GCP選擇狀態(tài)。6、在GCP數(shù)據表中,將參考GCP的顏色設置為比較明顯的紅色,
7、在Viewer2中,移動關聯(lián)方框位置,尋找對應的地物特征點,作為參考GCP。8、在GCP工具對話框中,點擊CreateGCP圖標,并在Viewer4中點擊左肩頂巔,
系統(tǒng)將自動將參考點的坐標(X、Y)顯示在GCP數(shù)據表中。
9、在GCP對話框中,點擊SelectGCP圖標,重新進入GCP選擇狀態(tài),并將光標移回到Viewer1中,準備采集另一個輸入控制點。
xx、不斷重復1-9,采集若干控制點GCP,直到滿足所選定的幾何模型為止,爾后,沒采集一個InputGCP,系統(tǒng)就自動產生一個Ref.GCP,通過移動Ref.GCP可以優(yōu)化校正模型。
按照此方法在校園影像圖,按由外到里的采點方法在路的拐點,典型地物的邊角以及其他地物明顯的'特征點,至少采集15個點。第五步:計算轉換模型
在控制點采集過程中,一般是設置為自動轉換計算模型。所以隨著控制點采集過程的完成,轉換模型就自動計算生成。
第六步:保存幾何校正模式
在Geo-CorrectionTools對話框中點擊Exit按鈕,推出幾何校正過程,按照系統(tǒng)提示,選擇保存圖像幾何校正模式,并定義模式文件,以便下一次直接利用。
第七步:檢驗校正結果基本方法:(1)同時在兩個視窗中打開兩幅圖像,一幅是矯正以后的圖像,一幅是當時的參考圖像,通過視窗地理連接功能,及查詢光標功能進行目視定性檢驗。(2)利用ERDAS軟件的重疊顯示,上層圖為校正后的圖,下層圖為spot5-20031xx3.img。根據顯示比較兩者的疊合程度,完成檢驗校正。(二)校園影像圖制作
1、校正后的TIFF格式的圖轉化為MSI格式的地圖。方法:打開GIS子系統(tǒng),空間分析→圖片轉換→輸入數(shù)據→選擇格式TIFF→OK2、圖像矢量化:(1)打開GIS子系統(tǒng)→圖形處理→輸入編輯→鼠標右鍵編輯子系統(tǒng)窗口左側“工作臺”,打開操作菜單,添加校園影像圖.MSI。(2)鼠標右鍵編輯子系統(tǒng)
窗口左側“工作臺”,打開操作菜單,分別單擊新建點、新建線,出現(xiàn)“輸入先建項目文件名”窗口,確定路徑,分別起名存儲點、線文件并在文件前面打“√”。3、對圖像進行點面編輯:(1)制作線文件方法及內容有:右鍵單擊“輸入編輯”
窗口,點擊打開工具箱
分別編輯校園界線:青農大邊界、東西苑、
主要道路(包括校園周圍主干道、校園內主干道以及虹子河)道路用雙線和主要地物邊界線(體育場,虹子湖等)注意:道路、河流用雙線編輯,體育場用橢圓線編輯,其他線編輯均用單線。另外要合理利用顏色搭配使顯示明顯。(2)制作點文件方法及內容有:點擊
圖標,選擇子圖(或注釋),單擊子圖號選擇子圖符號,設置高度為20、寬度為20和子圖顏色,確定。在圖像各點處點擊,繪制地物符號,點位符號,地物注記等具體內容見附頁圖及注釋
4、整飾。
圖名:青島農業(yè)大學校園影像圖圖框:雙線框
圖例:道路、點位符號類型
圖框外:制作人與時間,姓名學號時間
5、圖件輸出:在程序主菜單,單擊圖形處理輸出,單擊文件打開工程,打開校園影像圖.MPJ文件。單擊文件編輯工程文件,彈出“工程文件管理器”對話框,雙擊工程輸出編輯菜單,打開“工程輸出編輯”對話框,選擇A4,單擊按紙張大小設置按鈕,確定。“MAPGIS輸出子系統(tǒng)”窗口,單擊菜單光柵輸出生成JPG圖像,彈出“設置輸出位圖的分辨率”對話框,設置[分辨率]為“72”,“RGB”模式,確定。即完成輸出校園遙感影像地圖:JPG格式,分辨率為72,RGB,A4
6、提交結果:點線文件、影像地圖。
四、實習總結。
通過此次實習加深了對遙感應用的認識,了解了GPS使用方法,熟悉了遙感數(shù)據的選擇與研究區(qū)域背景資料的搜集與整理流程,熟悉了遙感數(shù)字圖象基本處理方法和掌握遙感地圖的制作過程。及再次鞏固了MAPGIS軟件的應用,而且有初步學習了ERDAS軟件的應用。對地理信息系統(tǒng)相關軟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前總是在問遙感怎么應用,GIS有沒有學習必要,通過這幾日的實習,覺得遙感和GIS都是很有趣的操作,對將來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從心理上給予一定的動力,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同時,也越來越發(fā)現(xiàn)選擇土管專業(yè)的正確性,覺得自己未來一定能在這一領域大放異彩。
其次,此次實習中存在這很多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內業(yè)處理上。如剛拿過圖來,不知要干什么?遇到問題先想到的是求援。然后接下來的操作也是錯誤百出。最嚴重的一點問題是:知識掌握不牢固。像圖像矢量化、圖形輸出,本來是實驗課上學過的內容,但到了實際應用時手忙腳亂,浪費了大量時間。這提示我,在以后的課堂上要全神貫注去學習,還要多復習學過的功課,否則則是白學一遍。
最后,實習使我們對在平時學習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了實際中,在實習中復習了知識,了解了本門課程的主要學習任務。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更深清楚了自己該做什么,該側重什么的學習。
總之實習學到了很多,掌握了很多技能的應用!
【信息采集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實習報告06-28
護士采集核酸的心得11-04
田園大采集作文10-06
信息技術實習報告14篇06-12
精選信息工程專業(yè)實習報告3篇07-05
關于信息科實習報告4篇10-07
信息技術實習報告三篇10-07
關于信息中心實習報告4篇07-19
精選電子信息工程的實習報告四篇06-14
信息工程專業(yè)實習報告合集6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