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只怕不抵抗》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只怕不抵抗》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學習演唱《只怕不抵抗》,進一步激發(fā)愛國熱情。
2、聆聽《救國軍歌》中,感受隊列行進的音樂特征并進行表演。介紹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教學重難點:
了解感受進行曲的音樂特征
教具學具:電子琴
教學方法:采用情境教學法、演示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并欣賞了歌曲《紅旗頌》,這節(jié)課再聽一首愛國歌曲《救國軍歌》。
1、初聽歌曲《救國軍歌》設問:為什么提出“槍口對外”?なι交流有關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從而進一步理解歌詞“槍口對外”含義。
2、再聽歌曲《救國軍歌》
設問:這首歌在音樂上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在音調、節(jié)奏上、風格上……去討論。(學生討論,教師歸納進行曲隊列歌曲特點:音調高昂激越,節(jié)奏鏗鏘有力。)
3、在歌曲《救國軍歌》音樂聲中,做隊列操練,步伐要體現音樂的特征——威武、雄壯,展示抗日隊伍的勇敢前進的形象。
4、教師小結:介紹這首歌是冼星海從法國歸國后于1936年開始創(chuàng)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還專為孩子們寫了這類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傳最廣泛的一首,這就是今天學習的內容。
二、寓教于樂:
1、初步聆聽范唱《只怕不抵抗》,學生感受旋律
2.再次聆聽范唱。設問:誰能把歌詞內容記住?聽后,說說歌詞與歌曲的情緒。
3.板書歌詞、再聽一遍歌曲范唱。
3.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它的強弱規(guī)律是怎樣的?誰能用動作來表達一下?
4.學唱歌曲:
(1)齊讀歌詞
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如何讀歌詞才好聽
(2)輕聲的學唱歌曲
、侔鍟1—10小節(jié)歌譜,教師范唱曲與歌各一次。
②學生自學,學會后相互唱給旁座的同學聽,并相互糾正。
③教師范唱11—17小節(jié)三遍,并提問:
誰的記憶力最好,能準確地唱出?
、苡靡陨戏椒ㄔ賹W唱第二樂段10小節(jié)。
、莅训谝、二樂段連起來完整的唱,并在歌譜需要唱的強的部位涂上實心黑圓點。
、藿處熓痉陡枨詈笠痪洹2⑻釂枺
誰的記憶力最好,能準確地唱出?
(3)分段處理歌曲:
第一樂段表達了一種什么情緒?學生回答,學生表達,師再處理。(天真活潑)
第二樂段表達了一種什么情緒?學生回答,學生表達,師再處理。(堅定有力,表達了對敵人的仇恨)
這兩部分的力度有什么區(qū)別?師范唱對比,讓學生總結回答。
第二樂段和第一樂段有什么關系?師范唱,學生對比回答。
(4)有感情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三、創(chuàng)編音樂活動:
1、歌表演
根據歌曲內容分組討論設計歌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2、綜合表演:請同學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歌曲
四、完美結課:
愛祖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我們少先隊員應時刻銘記的話題,希望同學們以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愛我們的祖國,去維護世界的和平,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我采用聆聽并演唱在二年級學唱過的《時刻準備著》,把學生帶入抗日戰(zhàn)爭的年代,我用課件圖片力求讓學生始終沉浸在戰(zhàn)爭年代的氛圍中,讓他們把自己本身就當作兒童團里的一員。
在新授過程中,我遵循音樂新課程改革中“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并將這一模式貫穿于整個教授新歌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三遍的聆聽后讓學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緒,并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兒童團員們不畏強權,英勇殺敵的戰(zhàn)斗精神。之后,讓學生采用自主式學習方式,自己來學唱歌曲,自己找難點并且大家一起解決,在歌曲難點兩句“不怕年紀小,只怕不抵抗”我采用對比的方法,劃拍視唱歌譜,加上四二拍的強弱感,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解決難點。把歌曲學唱會之后,我讓學生通過理解歌詞的意思不同來處理歌曲,并且能用歌聲恰當的表達出歌曲演唱情緒。
【《只怕不抵抗》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教案的教學反思04-27
掌聲教案及教學反思08-14
小班教案及教學反思01-30
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04-07
《魚》教案及教學反思06-27
《走》教案及教學反思06-27
《手帕》教案及教學反思06-27
蘋果教案及教學反思06-27
音樂教案教學反思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