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時間:2024-07-25 18:20:00 教案 投訴 投稿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必備)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必備)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交流活動,發(fā)現身邊的榜樣。

  2、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培養(yǎng)欣賞他人、取長補短的交往和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交流活動,發(fā)現身邊的榜樣。

  【教學難點】

  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培養(yǎng)欣賞他人、取長補短的交往和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為你喝彩,贊贊贊

  1.小朋友們,近期學校雛鷹電視臺要錄制一期“校園小明星面對面”節(jié)目,小記者們已經行動起來,開始在校園里尋找身邊值得喝彩的人和事,從中評選出“校園小明星”,邀請他們到校園電視臺做客。今天,咱們班有個小朋友就接受了小記者的采訪,知道他是誰嗎?看,這就是小記者拍攝的照片(出示學生在校園里撿拾紙屑的照片)

  2.咱們也來采訪一下這位主動撿拾紙屑的小朋友:當時,前面的小朋友看到紙屑都走開了,你為什么想到把它撿起來呢?

  3.師生互動交流:小朋友們,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

  4.看來,大家都覺得他是個愛清潔、講文明的好孩子,值得我們學習。教師要獎給他一顆“文明星”,讓我們一起為他喝彩吧!

  二、火眼金睛,看看看

  1.其實,我們班上像他一樣棒的小朋友還有不少呢,讓我們一起“火眼金睛,看看看”。

  2.請大家在“成長小腳印”中尋找我們身邊值得喝彩的小朋友吧。

 。1)播放電子相冊“成長小腳印”(播放校園生活中值得喝彩的瞬間短

  片:上課專心聽講的,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寫作業(yè)時坐姿端正的,打掃衛(wèi)生時認真細致的,幫助老師管理班級的,收發(fā)作業(yè)的,主動幫助同學的,排隊快靜齊的,做操動作到位的,主動問好的,午餐光盤的……)

  (2)你發(fā)現哪些小朋友的.表現值得你喝彩?

 。3)指名交流。

 。4)教師相機引導,頒發(fā)獎章。

  3.小結:剛才小朋友們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找到了很多值得我們喝彩的小朋友,有的多才多藝,有的能夠主動幫助別人,有的上課遵守紀律、積極發(fā)言,有的打掃衛(wèi)生很認真,有的能幫助老師管理好班級……真了不起!

  第二課時

  一、明確活動要求

  1.上節(jié)課,我們找到了身邊許多值得喝彩的小朋友,還推薦他們成為我們班級的“小明星”。大家為他們感到高興嗎?

  2.可是,他們還只是咱們班的“小明星”,要想讓他們成為學校的“小明星”,得讓全校同學都了解他們。我們分小組來制作幾份小報,張貼在校園的櫥窗里,向全校同學介紹我們班的“小明星”,讓大家都來向他們學習好不好?

  二、確定小報內容

  1.出示“為你喝彩”小報樣稿,介紹制作的方法和注意點。

  2.出示班級“小明星”的相關素材,供各小組選用。

  三、小組制作小報

  1.小組分工。

 。1)每個小組有六個小朋友。我們先要分工,讓每個小朋友都有事情干,都能干好事。那么怎么分工呢?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和愛好進行分配:有的同學表達能力強,可以讓他負責組織材料,寫稿子;有的同學書寫認真,可以讓他負責抄寫;有的同學美術好,可以讓他負責畫畫;有的同學做事細致,可以讓他負責畫線、剪貼……

  下面請小組長來負責分工,小組成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主動承擔任務。

  (2)各小組自主分工。

 。3)下面請小組長來領取大白紙、剪刀、水彩筆、長尺、固體膠和你們組需要的小朋友的照片。

  2.學生制作,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1)版面要活潑。要想把小報出好,光有字和照片可不行,還要畫上漂亮的花邊或者圖畫等。

 。2)板決要清晰。(出示樣稿)每個板塊之間可以用花邊或彩色線條隔開。

 。3)要確定報名。小報得有報名。我們的報名就叫“為你喝彩”。報名要特別醒目,大大的、彩色的、漂亮的,一般寫在最上面。

  (4)要注意整體效果。小報的四周都要空一點,安排得太滿可不好看哦。

  四、評選優(yōu)秀小報

  1.各小組展示制作完成的小報,組長介紹小報的內容和制作體會。教師表揚在制作中表現突出的同學。

  2.教師宣布獎項設置和評獎方法。

  評獎方法:將制作好的小報張貼在黑板上。根據所設獎項,由學生自己張貼“選票”。

  3.組織學生投票,公布獲獎名單。

  4.教師向獲獎者頒獎。

  5.獲獎者領獎,談感受或者收獲。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與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通過活動與自然交流,引導學生與自然共同成長。整體上引導學生理解人與整個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感受大自然對人類慷慨贈與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通過繪本進行感恩教育,使學生懂得“飲水思源”。

  【教學過程】

  一、小手拉大手,追根溯源。

 。ㄒ唬┰姼鑼耄R誦《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暢談對詩歌的領悟。

 。ǘ┎贾萌蝿。

  讓學生共同探討圖例中呈現的內容,從自己的吃、穿、住、行、學習等方面,選定合適的生活用品或學習用品,自由結成小組,與爸爸媽媽一起追根溯源,尋找他們的“老家”。大手牽小手,表達感恩。

  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上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成果。

  二、教師點評、引導。

  暢談感受,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自然表達感謝之情。大自然中的快樂。

  師:在大自然中,我們收獲了很多東西,也感受到了很多快樂。大家一起談一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活動室感受到的快樂吧。

  三、齊誦小詩。

  在引導學生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關注小詩中的細節(jié),感受與自然親密接觸時美好愉快的心情。

  四、繪本共讀。

  閱讀《大自然的語言》,總結單元,延伸至課外。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樣愛護花草。

  (2)培養(yǎng)獨立觀察、得出結論的能力。

  2.情感與態(tài)度

  (1)喜歡和同學在一起觀察討論,與同學友好相處。

  (2)喜歡花草樹木,能夠保護花草樹木。

  3.行為與習慣

  養(yǎng)成喜歡觀察、努力探究的良好行為習慣。

  4.過程與方法

  根據教材提供的素材確立活動主題,激發(fā)探究花草秘密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培養(yǎng)獨立觀察、得出結論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樣愛護花草。

  2.難點

  (1)培養(yǎng)獨立觀察、得出結論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樣愛護花草。

  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搜集怎樣愛護花草的資料。2.課件。

  學生準備1.課前了解身邊的花草樹木,知道它們的特點和名字。

  2.跟家長一起走進公園,了解怎樣愛護花草樹木。

  教學過程

  一、走,看花看草去

  1.師:同學們,你們經常去公園嗎?有沒有看到美麗的花草樹木?

  學生回答:我們經常去公園。我們看到公園里有很多美麗的鮮花、小草、樹木,還有銀杏樹……

  2.我們一起來讀一首詩歌:大樹有生命,花兒有生命,小草也有生命。它們會發(fā)芽,會開花,會結果。種子落在地上,又長出新的嫩芽……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師:讀完這首詩歌,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都見過哪些草、哪些花?

  學生回答:見過綠蘿、槐花、月季花、牡丹花、柳樹、楊樹、小草、菊花……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讓我們一起走進公園去看一看吧!(教師播放教材第23頁圖片,學生在老師點撥下說出花草的名字)

  【設計意圖:老師從孩子們熟悉的花草樹木入手.幫助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并熟悉自己身邊的花草樹木,發(fā)現我們的周圍有這么多的花花草草!

  二、愛護花和草

  教師展示課件,內容如下:

  公園里的花好漂亮,采一朵帶回家吧!

  好漂亮的草坪,進去玩會兒吧!

  發(fā)現了一盆花,我拿回家吧!

  草坪上開滿了鮮花,摘一朵吧!

  把書包掛到小樹枝上,然后就可以在周圍玩了!

  師:這些做法對嗎?

  學生分組討論,積極發(fā)言。

  師:大家討論好了嗎?讓我們一一作出判斷,歡迎同學們盡情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再次一一展示課件,引領學生判斷這些做法的對錯并說出理由。老師鼓勵學生說出不對的地方并糾正應該怎樣做)21教育網

  教師小結:漂亮的花摘下來就會枯萎,也不能讓別人欣賞了。同時,我們不能隨便把公共場所的花帶回家,也不能隨時到草坪上玩。另外,小樹正是生長的時候,把書包掛到上面,樹枝都壓彎了,小樹會很生氣的。因此,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

  (展示課件)師:接下來我們再分組討論一下應該怎樣愛護花草。

  提示:給小樹澆水;植樹;看到小朋友摘花應及時阻止;看到小朋友踐踏草坪應及時阻止。(學生討論并得出結論,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主動觀察、討論、得出結論為主,鼓勵學生參加小組討論并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正義感。】三、花草面前要小心

  教師: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花和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別樣風景,我們和花草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受到傷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展示教材第25頁的圖,引導學生逐一展開討論)

  學生根據圖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

  師小結:圖一表明有些花草的'莖上長有刺,用手觸摸的時候要注意觀察,以免劃破手。

  圖二表明個別小朋友對花粉過敏,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等癥狀;ǚ圻^敏的小朋友要注意在花開的季節(jié)或周圍有過敏的花時,戴上口罩。

  圖三表明還有一些特殊的草是有毒的,要多跟爸爸媽媽溝通,也可以多問老師,看看哪些草的葉子有毒,是不能用手采的。

  師:知道了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學著種些我們喜歡的花草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觀察、討論等方式提高探究能力,從而增加知識量!

  師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花草的知識,懂得了怎樣愛護花草,知道了種植花草過程中的一些基本常識。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種些自己喜歡的花和草,比一比誰種的花最漂亮!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4

  主題目標:

  1.了解世界其他國家兒童的節(jié)日,形成初步的國際意識。

  2.樹立對不同種族及其文化的友好態(tài)度。

  3.提高收集資料的能力。

  活動時間:三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有趣的各國兒童節(jié)

  活動準備:

  1.教師課前了解一些其他國家的兒童節(jié),并收集一些外國兒童節(jié)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學生課前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其他一些國家的兒童節(jié)。

  活動過程:

  1.直接導入:

  除了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許多國家還有自己的一些有趣的兒童節(jié)。

  2.資料介紹:

  教師出示其他一些國家兒童節(jié)的'圖片資料并介紹,或者請來外國小客人介紹自己國家的兒童節(jié)。

  3.自由交流:學生進一步交流自己課前了解的資料。

  4.要點:

  盡管一些國家的兒童節(jié)的時間和活動有所不同,但它們都包含著人們對兒童的關心和美好期望。

  活動要求:

  注意要求家長配合學生做好課前收集資料的工作。

  活動拓展:

  回家給家長講講自己課上了解到的有關國外兒童節(jié)的新知識。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請讓我來認識你

  教學重難點:提高收集資料的能力,樹立對不同種族及其文化的友好態(tài)度。

  活動準備:學生課前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各種方式初步了解國外兒童的生活和學習。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

  你知道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了解外國小朋友嗎?

  2.集體交流:學生交流各自了解國外兒童的方法、途徑以及所了解的各種情況,教師將一些好的方法寫在黑板上,如:詢問父母、查閱書籍、看電視、上等,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外國小朋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世界意識。)

  3.要點:

  了解外國小朋友的方法很多,試試這些方法,看看能了解到什么,并與同學們分享。

  活動要求:

  引導學生通過交流各種資料,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外國小朋友。

  活動拓展:

  要求學生在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進一步了解國外小朋友的生活、學習等各種情況,學習他們的一些好的東西。

  第三課時

  活動內容:我們都是一家人

  教學重難點: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世界兒童親如一家的關系,并動手繪一幅畫,表達對各國小朋友的友誼和祝福。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詩朗誦《世界兒童是一家》的磁帶。

  2.學生準備彩筆和紙。

  3.師生課前共同收集一些中外兒童友好交流的照片資料。

  活動過程:

  1.直觀導入:

  出示中外兒童友好交流的照片資料,引出“各國兒童走到一起來”的主題。

  2.資料交流:

  師生一起交流介紹各自資料。

  3.要點:世界兒童親如一家。

  4.兒歌欣賞:

  閱讀、欣賞教科書第50頁的兒歌《世界兒童是一家》。

  5.繪畫活動:

  學生用畫筆表達出對外國小朋友的印象和友誼。畫完之后,如有時間,可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活動要求:

  1.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對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樹立正確、友好的態(tài)度。

  2.如有條件,可以組織兒童對兒歌進行表演或創(chuàng)編。

  活動拓展:

  1.舉辦一個“世界兒童是一家”的主題畫展。

  2.如有條件,可以通過絡與國外小學進行長期的聯系,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喜歡喝同學在一起,體驗和同學一起玩的愉悅,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

  培養(yǎng)初步的群體觀念和合作意識,懂得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

  2、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和樂群品質。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加深對大家一起玩的快樂體驗,從而形成樂群的'品質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課間十分鐘同學們玩的很開心吧!你們玩了什么游戲?都是跟誰一起玩的?

  學生暢談自己玩游戲時的快樂

  師根據學生的故事提煉總結

  二、觀看動畫片,理解和同學一起玩耍的快樂

  教師播放動畫片,學生觀看,在相互交流感受與體會。

  三.游戲

  1、通過游戲來讓學生理解不遵守規(guī)則就會產生矛盾。

  2、小組交流解決麻煩的辦法。

  四、教師總結這堂課。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感知“家”的含義,知道家庭成員的構成及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

  (2)通過講述家庭生活中的親情故事,培養(yǎng)表達能力和組織語言能力。

  2.情感與態(tài)度

  通過了解家庭成員的構成和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家庭成員的工作、愛好和習慣,萌發(fā)對家人的敬愛之情。

  3.行為與習慣

  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yǎng)成整潔的好習慣。

  4.過程與方法

  通過訪問,了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產生對家人的敬愛之情;通過講述親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感知“家”的含義,知道家庭成員的構成、稱呼、關系,了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

  2.難點:通過講述親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

  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幻燈片、音頻資料(如歌曲《可愛的家》《讓愛住我家》)。

  學生準備:與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家庭錄像、反映家庭生活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聆聽歌曲,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播放歌曲《可愛的家》)

  教師引導學生給這首歌曲取名字。

  學生聽歌曲并給歌曲取名字。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點撥: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家,我們的家庭可愛、溫馨、美麗。

  2.師:我們都有一個家,你家里有幾口人?你長得像誰?

  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發(fā)言。

  師小結:我們同學中有的長得像媽媽,有的長得像爸爸,還有的長得既像媽媽又像爸爸,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走進家庭了解自己的家人,加深對家人的認識,體會家庭帶給我們的溫馨!

  二、共同交流,了解家庭

  1.聊一聊“我的家人”

  師:每個人都有一個家,在家里有很多我們的家人,你的'家里還有誰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我的家人”。

  (出示教材第35頁的兩棵大樹)師:你的家里還有誰?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追問。

  追問1:你的家人里有姑媽(姨媽)嗎?她是你爸爸(媽媽)的什么人?

  追問2:你的家里有伯伯嗎?他是你爸爸的什么人?

  追問3:你們家鄉(xiāng)把爸爸的哥哥叫做什么?

  追問4:為什么伯伯、大爺都是爸爸的哥哥呢?

  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回答問題。

  師小結:他們都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個成員,我們都有血緣關系,是一家人。伯伯、大爺都是對爸爸哥哥的稱呼,只是因為我們生活的地方不同,叫法不同。

  2.讀兒歌,認家人

  (課件播放兒歌)

  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爸爸的媽媽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媽媽的爸爸叫姥爺

  媽媽的媽媽叫姥姥

  媽媽的兄弟叫舅舅

  媽媽的姐妹叫姨媽

  教師領讀,學生齊讀兒歌。

  3.游戲:我來問你來答。

  教師拍手問: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學生回答:爺爺。

  學生問,老師答。

  學生之間互相問。

  師小結:一家人就像枝繁葉茂的大樹一樣,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一家人。

  【設計意圖:通過填圖、兒歌、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稱呼,明白家庭中的一家人應該相親相愛!

  三、尋找家人的“影子”

  師:剛才,我們討論了家庭成員之問的關系、稱呼,那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家人的“影子”呢?

  請小朋友們在自己身上尋找家人的“影子”,并跟自己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分組討論,在組內分享。

  教師請善于表達的學生在班內分享自己的發(fā)現。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我們的身上會有家人的“影子”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小結:我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主要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四、讓愛住我家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擊鼓傳花話家人”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聽鼓聲傳花,鼓聲停,花傳到誰的手里,誰就來介紹自己的家人。

  活動提示:學生可以邊展示圖片邊介紹自己的家人。

  師小結:聽完你們的介紹,老師發(fā)現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

  師:在這么溫馨的家庭里,肯定經常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請把你家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吧!

  學生在小組里講述自己家的故事,從組中推選出一名講得最有趣的同學作為代表發(fā)言。

  各小組推選出來的代表結合照片、圖片、錄像,講述自己家里有趣的事情。

  師小結:我們的家多么可愛啊!我們的家充滿了快樂,我們要愛我們的家。(播放課件:歌曲《讓愛住我家》)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家人,回憶在家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感受家人的愛無處不在,從家人對自己的關愛中了解家庭的溫馨。】

  師小結:同學們,我們都有一個家,在這個家里,住著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個家充滿了歡樂、充滿了愛,我們要愛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我們的家!

  板書設計

  我弟弟

  伯伯爸爸叔叔舅舅媽媽姨媽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合作,體驗合作的意義和樂趣,培養(yǎng)樂于合作的意識。

  2、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有效合作的方法和技巧,樂于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培養(yǎng)善于合作的`能力。

  3、指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學會欣賞別人及自己的優(yōu)點與長處。學會取長補短,相互配合。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學會在合作中取長補短、相互配合。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為啥合作不下去》

  1、教師結合教材第64頁講故事《為啥合作不下去》

  師:聽完故事之后,你們能幫他們分析一下,為什么他們會合作不下去呢?(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生:他們在演課本劇是,每個人都搶著演孫悟空,都不想演豬八戒。他們都只顧自己,所以合作不下去。

  師:看來,合作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想法。那應該想著什么呢?生:要想著這是我們小組的任務,不能只顧著自己出風頭。師:是的,在合作時,我們應該想著大家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出示教材64頁的小兒歌)

  2、開展游戲活動。

  二、開展比賽活動

  1、老師想邀請同學們一起參與一個有趣的比賽——記數字。比賽要求同學們在10分鐘內記憶屏幕上的24個數字。每個小組如果有一份答案正確,就算小組集體獲勝。

 。▽W生根據指令開始游戲,教師巡回觀察,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都各自嘗試獨自記住24個數字。)

  教師提示:可以一人記一行,大家分工合作。

  2、教師檢查活動結果

  3、總結:當我們遇到困難,每一個人都沒辦法獨立解決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想到合作。

  4、開展第二輪游戲活動

  5、交流游戲結果

  6、分別采訪勝利小組和失敗小組的經驗

  7、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三、教師總結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8

  教學目標:

  ⒈通過觀察和查找資料,了解曾經發(fā)生在我國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擦私馊祟悶閼獙ψ匀粸暮λ龅牟恍概吞剿鳌⑷〉玫慕涷灪统煽、采取的預防和預報措施。

  ⒊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英勇抗災的可貴精神品質,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學時間:4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同學們,如果我們關注新聞報道,就會發(fā)現,地球上每年都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地震、洪水、臺風、瘟疫……它們像兇殘的魔鬼,肆虐地摧毀人類的家園,甚至會奔走人們寶貴的生命。那么當災害降臨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二、教學活動

  活動準備: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圍繞一種自然災害展開專題研究。

  活動一:地震災害

  ⒈讓學生用文字描述或圖片展覽的方式介紹地震發(fā)生時會出現的情況。

 、仓袊卣鸫笫掠浖霸斐傻娜藛T傷亡和財產損失。

 、畔茸寣W生借助資料,用列表的方式編寫中國地震大事記,然后用表格或圖片等方式對資料進行歸納和數字統計。

 、谱寣W生通過閱讀相關事例、親歷者筆記等,感受地震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創(chuàng)傷。

 、持笇W生閱讀《中國地震帶分布圖》,看看哪些地區(qū)易發(fā)生地震、自己的家鄉(xiāng)是否位于地震帶上。

  活動二:洪水災害

 、币龑W生閱讀《中國河流分布圖》,讓學生通過地圖認識到我國是一個河流眾多的國家,也是一個有重大洪災隱患的國家。

  ⒉教師可參與“資料庫”,或收集有關資料,展示近年來我國發(fā)生的重大洪水災害,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一個洪水頻發(fā)的國家,以及洪水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

  ⒊在認識洪災危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分析造成洪水泛濫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除客觀原因外,人為對植被、河道的破壞是重要原因。使學生認識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產生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⒋除此這外,學生還可以說說其他常見的自然災害。老師可展示課本P39圖片,讓學生對教材中提到的自然災害及其危害有一個初步認識。

  活動三:調查家鄉(xiāng)的自然災害

 、弊寣W生說一說本地存在哪些自然災害,其中頻繁發(fā)生或造成嚴重損失的自然災害有哪些。教師確定幾種自然災害作為學生調查的問題。

  ⒉指導學生分成小組,每組選擇一名成員擔任組長。根據課本P40的調查提綱,指導學生開展調查活動。

 、糯_定調查內容。調查哪種自然災害?災害發(fā)生的時間、表現和危害有哪些?本地采取了哪些防災和抗災的措施?

 、拼_定調查方法和組內的分工合作。誰負責訪問?誰負責查找圖片和文字資料?誰負責到實地進行考察?

 、菍φ{查得來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或填寫調查表。

  災害調查組調查表

  組長:

  組員:

  調查內容

  調查方法

  調查結果

  我們的思考

  ⒊組織學生交流匯報調查情況并展示調查報告,教師加以總結。

  活動四:災害預防預報有良方

 、弊寣W生說一說他們知道的預報預防自然災害的方法和手段。

 、殴糯A防預報自然災害的工具和手段有哪些?

 、朴心男╊A防預報自然災害的'高科技手段?

 、侨藗冊谌粘I钪校偨Y了哪些預測自然災害的經驗和諺語?

  ⒉在出示課本P43的照片之后,教師可補充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程岢鲇懻撛掝}:你怎樣看待自然災害?懂得自然災害雖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是人類可以認識自然規(guī)律,并利用各種工具和手段來預測、預防自然災害,以減少損失。

  活動五:災害中的自救

  ⒈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選擇易發(fā)生的自然災害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演練內容。

 、湃绻A報將有地震或洪水發(fā)生,你和家人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迫绻卣鸢l(fā)生時,你正在高層的樓房里,你該怎么辦?如果你正在電影院里看電影,這時你該如何辦?如果你正在馬路上,這時你該如何辦?

 、侨绻胶檎蚰憔幼〉姆课菀u來,你和家人應如何躲避洪水?

 、热绻恍冶缓樗畤В銜氤鍪裁崔k法來求救或保住性命?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壓住了,在等待救援人員到來時你應該如何做?

  ⒉除了展示教材P44——45的圖片外,老師還可以補充相關資料。

 、程岢鲇懻撛掝}:面對自然災害,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外,還必須具備什么品質?為什么?說說你知道的實例。

  活動六:災害無情人有情

 、背鍪綪46圖片,讓學生感受災難發(fā)生時,可以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關懷和支持。

 、沧寣W生說一說他們從各種媒體上了解到的,有關某地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國內國外救助的情況及感人事跡。

 、忱蠋熆偨Y。幫助學生認識到雖然自然災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人類可以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支預防它們,雖然自然災害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和痛苦,但人們相互救助的溫情可以減輕災區(qū)人們的傷痛。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9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樂于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初步體驗作為集體生活中一員的快樂。

  2、行為與習慣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戲中的規(guī)則、紀律,初步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3、知識與技能

  通過參與各種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4、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開展與同學、老師的交往活動;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老師和同學

  1、老師作自我介紹,與同學交朋友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學校,成為一名小學生。我是你們的班主任老師,我們以后會在一起學習語文、品德與生活等知識,做各種有趣的游戲。你們遇到困難也可以來找我,我會幫助你們的,我們還會成為好朋友呢!(老師走下去和同學拉拉手)

  2、放多媒體圖片,給學生引見4個小動物

  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幾個好伙伴,他們是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和創(chuàng)創(chuàng)鼠,聽說你們上學了,他們也想和大家成為新朋友。你們愿意嗎?瞧!他們來了!大家歡迎!

  (4個學生戴著頭飾上場,作自我介紹,向各小組問好)

  康康熊:大家好!我是康康熊,你們看我多健康,我是來和大家交朋友的!樂樂猴:大家好!我是樂樂猴,我非?鞓,我也是來和大家交朋友的!愛愛鴿:大家好!我是愛愛鴿,我很有愛心,我也是來和大家交朋友的`!創(chuàng)創(chuàng)鼠:大家好!我是創(chuàng)創(chuàng)鼠,我很愛動腦筋,也喜歡搞創(chuàng)造,我也是來和大家交朋友的!

  同學們分別說一說4個小動物的名字,和小動物們問好。

  3、同桌同學相互認識

  小朋友們你們已經認識了倪老師,和4個小動物。你們之間還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新朋友?

  (啟發(fā)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認識)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鉤,成為新朋友。

  4、學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1)老師出示自己的名片給學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學生按老師的方法、步驟學做名片。

  (2)誰愿意把自己做好的名片給大家看一看?(適時點評)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交換名片,老師指導交換名片的禮節(jié)

  (3)在書上記下同桌的名字和電話,相互認識。

  5、唱兒歌

  教唱兒歌:拍拍手、拉拉鉤,我們成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鉤,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二)——做游戲,愉快地結識新朋友

  老師講解一下兩個游戲:找朋友,網小魚的游戲方法和規(guī)則,

  教唱網小魚的兒歌。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邊唱兒歌邊做游戲,

  老師也加入游戲中。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0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體驗分享的快樂,激發(fā)樂于分享的情感。

  2、引導學生學習分享的方法與技巧,在生活中會與人分享。

  3、幫助學生了解分享的原則,學會在分享過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學重難點】

  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分享的技巧與方法,倡導分享但不強求必須分享一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師:教師出示一塊椰子糕,問:這是什么?想吃嗎?

  生:這是小紅在海南旅游時給同學們帶回來的椰子糕。

  師:大家都知道啊,請品嘗過的`同學舉手。

  師:(小結)我們雖然沒和小紅一起去過海南,但我們和他一起品嘗了當地的美味,這就叫分享。

  二、讀繪本,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分享。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繪本,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哪些行為是分享行為,在教學過程中喚起已有的生活經驗,不斷明晰分享的概念。

  三、連環(huán)畫。

 。ń處煶鍪具B環(huán)畫)

  (一)體育課下課了,明明口渴了水杯卻不在身邊。樂樂把自己喝了一口水的水杯遞給明明,可是明明拒絕了。

 。ǘ窐房匆娏崃嵴蚪蛴形兜乜匆槐緯,想讓玲玲分享一下,可是玲玲也拒絕了。

 。ㄈ窐沸伦隽艘粋樹葉貼畫,他想分享給大家看,結果被甜甜不小心給弄壞了。

 。ó嬅娑ǜ瘢簶窐肪趩实卣f:“分享一點都不快樂!”)

  師:樂樂為什么會覺得分享不能帶來快樂呢?你們愿意幫助他嗎?

  (學生交流分享,在此過程中,教師借機引導。)

  和人分享時,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學生交流后,出示教材中的兒歌,總結提升。

  四、教師總結。

  教師根據本節(jié)課的重點進行總結。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1

  【教學目標】

  1、做事情有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2、初步養(yǎng)成做事認真細致的習慣。

  3、知道要認真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

  4、學習使用交流、討論等方法,體驗探究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知道要認真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初步養(yǎng)成做事認真細致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馬虎”。

  (一)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新朋友,看看他是誰呢?我們一起跟馬小虎打招呼吧!

 。ǘ⿴煟航裉祚R小虎要去種樹,愿意跟他一起去嗎?

 。ㄈ⿴煟赫l來講下這個故事呢?

 。ㄋ模⿴煟耗銈冋J為馬小虎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朋友?(引導學生回答馬虎、粗心等。)

 。ㄎ澹⿴煟合耨R小虎這樣,做事不認真,粗心大意,沒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馬虎。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給他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呢,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因為馬小虎做事情太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馬虎。

  二、探究活動。

  (一)聯系自身——捉馬虎。

  1、尋找學習上的小馬虎。

 。1)師:小朋友,其實小馬虎這個小毛病也來找過我們每個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找找吧!請大家仔細想一想,從開學到現在,你在學習上有沒有像小馬虎一樣不認真、馬馬虎虎的?(教師引導學生找馬虎。)

  (2)師:我們先來做小老師,給別人找找作業(yè)上的小馬虎吧。(學生批拼音作業(yè),找出錯誤的地方,上臺來請同學訂正。)

 。3)師:請作業(yè)正確的學生舉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說說怎樣才能做到不馬虎?

 。4)師:請打開你們的語文、數學作業(yè)本,找一找自己作業(yè)本上的小馬虎。(把學生分成

  四人小組交流,大家互相提個醒,以后改正這些馬虎的小毛病。)

 。5)師:剛才我發(fā)現我們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業(yè)本上的小毛病,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時的作業(yè),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馬虎嗎?(出示學生錯誤作業(yè),學生找馬虎。)作業(yè)本上的錯誤都是我們馬虎造成的,我們以后做作業(yè)可不能再馬虎了,一定要認真檢查呀。

 。6)師:馬虎這個小毛病有時很狡猾,有時候要別人提醒或要用時才會發(fā)現呢!仔細想一想,從開學到現在,你有沒有忘記過做值日?忘帶過小黃帽?有沒有忘了帶文具來上學?

  教師總結: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再現這么多學習上的馬虎。學習上有了小馬虎,會影響我們的成績,我們不知不覺還會養(yǎng)成馬虎的壞毛病。以后我們可不能馬虎呀。

  2、找生活中的小馬虎。

  (1)師:小馬虎不僅來到我們學校,有時還會跟著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到家里,再仔細想一想,在家里,你像小馬虎一樣做過馬虎的事嗎?

 。2)師:你能找出他們馬虎的表現嗎?這樣有什么不好?

  教師總結:看來,我們生活中的小馬虎真不少呢,以后可得細心點,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呀!

 。ǘ┌駱訉小笋R虎。

  1、師:一次次小小的馬虎不但影響了我們的`學習,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同學們,你們愿意和馬虎做朋友嗎?要不要做小馬虎?

  2、師:剛才我們找到了這么多學習生活中的小馬虎,那我們怎樣才能克服馬虎呢?你們有沒有好辦法?(引導學生說出認真、不粗心。)

  3、師: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馬虎做朋友,都想做個細心的小朋友,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其實啊,在我們身邊就有好多做事認真的小朋友。請你為細心的小朋友帶上小紅花,并說一句表揚他(她)的話。

 。ㄈ┯螒蚩简灐氄J真。

  1、師:小朋友,嘴上說說做事不馬虎是很容易的,但真的要改掉馬虎這個小毛病卻很難,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傳悄悄話”,老師要考考你們,看你們是不是真的做到不馬虎了。(學生分組玩游戲。)

  2、師:老師想知道你們說了什么悄悄話,其他組的小朋友也想知道。請每組最后聽的小朋友來說下你們說的悄悄話。

  3、師:小朋友們想想:什么原因使我們游戲失敗了呢?(引導學生說出不仔細、不認真。)

  4、師:勝利的小組來說下怎樣才能做好這個游戲。

  5、師:做游戲時,聽的時候一定要認真。還要記住,說的時候要說清楚。還想再玩一次嗎?有沒有信心勝利?希望大家能向勝利的小組學習,做到“聽仔細、說清楚”,相信你們也會成功。(再玩說悄悄話的游戲。)

  三、總結收獲,感悟提升。

  師:小朋友們,馬虎的危害可真不小!馬小虎終于找到了做事不馬虎的秘訣,他編了首兒歌送給我們,提醒小朋友以后做事可千萬不能再馬虎了,大家一起跟老師讀一讀吧。(教師出示兒歌:小朋友們聽分明,馬虎的危害可不輕。做的事情放心上,認真仔細不要分神。做完記得要檢查,才能做到不馬虎。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長大干啥啥都行。)

 。◣熍氖肿x后,師生再讀一遍。)

  師:只要記住認真、仔細,我們一定能行。

  四、拓展延伸,指導生活——鞏固好習慣。

 。ㄒ唬⿴煟盒∨笥眩瑒偛盼覀冏鲇螒驎r要想做到不馬虎就感覺很難了,要想養(yǎng)成不馬虎的好習慣那就更難了,如果小馬虎再跑出來找我們做朋友,你們還會理他嗎?

 。ǘ⿴煟豪蠋熡袀好主意,今天老師送大家一朵“七色花”,你們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把你以前的小馬虎填寫在花瓣上,如果你改掉了這個壞毛病,就在這個花瓣上涂上你喜愛的顏色,等你把小馬虎全都改掉了,那你的花就變成了神奇的“七色花”。然后把花拿到學校里來,我們把它貼在教室的墻上,看誰的“七色花”開得最早,開得最艷。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懂得人體姿勢與身體健康、精神面貌之間的關系。知道有精神的樣子體現了人的精神面貌,欣賞精神面貌佳的人。

  2.技能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珍視自己的儀態(tài)、儀表,能在公共場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潔有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觀看閱兵視頻,感受大國精神,通過看課本圖片,感受身邊的精神,愿意做一個有精神的小學生。

  教學準備:

  1.解放軍閱兵視頻

  2.教學課件

  3.教具:詞語卡片、獎勵小花兒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解放軍閱兵視頻

  師:1.(互相問好)同學們的聲音真好聽,就讓我們用這好聽的聲音讀一讀我們今天的課題吧!

  2.同學們讀得真好聽,真有精神!你們看,這是什么?——好多美麗的花兒。這節(jié)課呀,我們就來“送花兒”比賽,這些花兒叫“精神之花”,顧名思義,哪個組的小朋友有精神,精神之花就插到哪個組的花瓶上,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哪個組花瓶上的精神之花最多最漂亮,你們準備好了嗎?

  3.你看,誰來了?(播放解放軍圖片)沒錯,來了一群特別有精神的解放軍叔叔,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有精神的。(播放解放軍閱兵視頻)

  一邊播視頻,教師一邊解說:你們瞧,這一群群威武的解放軍叔叔,他們抬頭挺胸、精神抖擻、步伐整齊,代表了我們中國軍人的精氣神。你聽,他們的聲音響亮、口號有力,正是有了他們才保衛(wèi)了我們祖國的安全。

  5.師:(1)看了視頻,你們覺得解放軍叔叔精神嗎?(精神)

  (2)從哪里看出來的?(整齊、抬頭挺胸、口號聲音響亮)

  板書:整齊、抬頭挺胸、聲音響亮

  6.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解放軍叔叔有精神的樣子,好嗎?(好)全體起立,聽口令,立正—(1、2)向右看齊—向前看—立正(1、2)師:老師看到同學們抬頭挺胸的樣子,聽到你們響亮的口號,老師覺得同學們真有精神!請你們把掌聲送給自己!

  小結:解放軍叔叔是我們祖國的守護者,他們走得那么整齊,多有精神!代表了我們中國軍人的精氣神。那么我們小學生平時有精神是什么樣的呢?(過渡)

  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有精神”,做一做。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6頁,仔細觀察圖片,想一想,你覺得圖上的小朋友有精神嗎?哪些地方有精神?同桌之間可以輕聲討論一下。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些小朋友很精神?(預設學生回答:站著的同學筆直、整齊、衣服整潔、眼睛明亮,真精神;升旗手抬頭挺胸、走路整齊,真精神。

  3.還有哪些樣子也精神?聰明的孩子已經發(fā)現了,課本第七頁有,來,哪個孩子來說一說?(認真地讀),請你拿著課本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怎樣認真地讀。讀我們的課題《我們有精神》,請全班孩子一起拿起課本,像這位同學一樣有精神的,認真地讀我們的課題。

  4.孩子們,你們真棒!真有精神!請你們繼續(xù)看書,想一想還有哪些樣子有精神?(高興地唱)對,我們還可以高興地唱,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臉上帶著笑容,唱得多開心呀!那孩子們,我們也來高興地唱一唱,好不好?

 。úシ乓曨l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一邊唱一邊做動作,要求:自信,高興地唱)請孩子們全體起立,立正,孩子們站得直直的,抬頭挺胸,真精神,老師希望你們唱的時候能聲音響亮,面帶笑容,那樣就更精神了,你們準備好了嗎?(播放歌曲視頻,全班高興地唱)

  5.哇,孩子們唱得真的太有精神了!有精神不僅讓別人賞心悅目,得到別人贊美,關鍵是能夠讓自己自信。瞧,一個個精神的寶貝坐得端正,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好美,好棒,真精神!

  6.除了認真地讀,高興地唱,還有哪些樣子有精神呢?(響亮地說),哪個孩子來展示一下“響亮地說”?請你用自信的聲音,響亮地做一個自我介紹。同學們,你們覺得精神不精神?掌聲在哪里?

  三、游戲互動——送笑臉(數字課堂)

  1.看了孩子們那么有精神,有一群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要來展示一下他們的精神了,老師請你們當當小裁判,請你們評一評他們的精神,好不好?請同學們腰挺直,手放平,做有精神的小裁判。

  2.播放數字課堂視頻——笑臉送給誰?

 。1)先來看看第一幅圖,你們覺得這些小朋友怎么樣?舉手告訴老師,你覺得他們精不精神?你們覺得他們站得怎么樣?很直他們站如松,再看看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笑容,說明他們在高興地唱,你們覺得他們的表現自信不自信?(自信),我們同學們上臺表演的時候有沒有像他們一樣?如果你們沒有做到,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加油啦!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勁兒。這些小朋友表現這么有精神,那我們應該給他們送上笑臉。

 。2)我們再來看下一幅圖,你們覺得這個小女孩表現怎么樣? (有精神)所以我們給她送上笑臉。

 。3)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小男孩,你們覺得他表現怎么樣?(沒精神)從哪里看出沒精神?(趴著看書)對呀,趴著看書不僅沒精神,而且對我們的眼睛傷害特別大,對我們的脊柱傷害也特別大,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能學他趴著看書哦!同學們,你們記住了嗎?(記住了)所以我們能不能給他送上笑臉呀?(不能)

 。4)再看看這幅圖,你們覺得這些小朋友表現怎么樣?(很精神)從哪里看出精神?他們坐得怎么樣?(很端正)他們讀書的時候聲音怎么樣?(很響亮)所以我們應該給他們送上笑臉。

  四、了解“有精神”的價值!都怪拿孛堋

  師:1.同學們的表現真是太棒了!剛才啊我們班悄悄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知道是誰嗎?我們一起數三聲把它請出來吧(1、2、3)原來是超人豬豬!同學們好!剛才超人豬豬都給同學們鼓掌了!豬豬說:“何老師,有精神好是好,可是一直這樣,多累啊,我,我想躺下看書!

  2.原來啊,超人豬豬堅持不了了,他覺得“有精神”太累了,你們是不是也這樣認為呢?瞧,有的同學已經趴著看書了,你們覺得這樣好不好呢?

  3.為什么不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是怎么說的?——《脊柱的秘密》

  4.看了《脊柱的秘密》,我們也來摸一摸我們自己的脊柱,看看是直的還是彎的?同桌再互相摸一摸。你們覺得超人豬豬這樣的表現好不好?(不好)它這個沒精神的樣子會傷害我們身體的脊柱,對不對?我們給它做一個榜樣吧!坐端正是怎么做的?你們這個樣子真精神,超人豬豬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它也做好了,你們看,它的脊柱也是直直的。

  五、如何堅持每一天都有精神?

  1.師:剛才我們知道了脊柱的秘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我們班的“精神王”吧。每天都按照表格上的要求做的'就獎勵自己一個笑臉。

  2.現在每個孩子的桌面上都有這個表格,請你們給自己的精神評一評吧!

  3.請一個孩子上來跟大家說一說你哪些方面有精神,能得笑臉。

  六、結束

  1.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有精神可以表現在“整齊、聲音響亮……”這些外在的精神,還知道這些外在的精神可以讓我們獲得“自信、不怕困難、樂觀”的內在精神。我們還可以通過每天給自己送笑臉的方式鼓勵自己,讓自己堅持每天有精神。

  2.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老師給每個組的同學都送上一朵精神之花,在同學們的努力下,每個組的花瓶都盛開著美麗的鮮花。老師希望同學們能把這樣的精神面貌一直保持下去,好嗎?

  板書設計: 我們有精神

  整齊 整潔 自信

  抬頭挺胸 不怕困難

  聲音響亮 樂觀

  面帶笑容

  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的自控力較弱。在生活中,學生覺得沒必要時刻都精神,那樣會感覺很累。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兩點,第一,有精神的生活和學習是健康的表現。第二,當自己看到別人不精神時的感受是什么,換位思考,當別人看到自己不精神的時候,又會有何感想。這樣一來,學生就比較好理解有精神的意義和價值,也有動力堅持。課堂上我嘗試著把學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給學生充分的空間,適當點撥,適當引導,讓他們明白了有精神的孩子人人夸,有精神的孩子更自信,有精神的孩子是健康的表現。自己應該每時每刻把最美最精神的樣子展現給大家!

  不足之處:

  1.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積極。

  2.學生的知識面不夠廣。

  改進措施:

  1.我們要多提問學生,應多關注學困生。

  2.要多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爭取做到寓教于樂。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親近身邊的動物,對自然界有共在感。

  2.培養(yǎng)對自然的好奇心,樂于探索,提升珍愛動物生命的意識。

  3.在愛護動物的同時,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與自然共在的美好情感,提升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生命意識,并用于指導實踐。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喜歡的動物

  1.伴隨著英文歌曲《兔子舞》節(jié)奏感很強的旋律,教師不斷地變換動作并提問:這是什么動物?學生一邊跟著模仿不同動物的動作,一邊說出:小狗、養(yǎng)、老牛、小袋鼠、孔雀、兔子、大象等動物名字。

  2、小組內討論自己喜歡的動物。

  二、我和我的動物朋友

  1、正因為這世界有了這么多生機勃勃的`動物朋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和美好,所以我們要善待動物朋友。抽生說說你與動物的故事。

  2.小組內交流,然后,推薦學生上臺講自己與動物的故事,介紹

  自己最親密的動物朋友。

  3.教師總結發(fā)言。

  三、怎樣才是真喜歡

  1、閱讀繪本《我和小蜻蜓的故事》,請學生暢談感悟,相機引導學生談談“假如自己就是那只小蜻蜓,會想說什么?”

  2、看圖引導學生進行充分交流,教師相機提示了解動物習性的重要性,并滲透喂養(yǎng)動物的方法指導。

  四、別讓自己受傷害

  1、播放視頻資料《在野生動物園擅自下車,被老虎咬傷》。

  2、分組交流自己遇到的或知道的因與動物接觸而受傷的事,教師相機加以指導。

  3、請學生在課后繼續(xù)探究與動物相處還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珍愛生命要從抓緊時間開始,培養(yǎng)他們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和抓緊時間做事的態(tài)度。

  2、初步養(yǎng)成抓緊時間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養(yǎng)成抓緊時間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初步養(yǎng)成抓緊時間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續(xù)編故事,感知拖拉

  1、播放課件《夢游拖拉國》。

  2、組織討論,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

 。1)歡歡在長跑比賽開始后,看到后面的運動員有的還在脫衣服,有的還在系鞋帶……接下來,他會怎么做?(指名接力回答)

  (2)同學們注意到了嗎?歡歡是在早上快到7點的時候,還在美美的夢鄉(xiāng)里,夢到了參加拖拉國的長跑比賽的。那么,你們覺得歡歡平時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他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會怎樣表現呢?

  (3)如果你們去參加拖拉國的長跑比賽,你們會怎么做?

  3、小結:拖拉國的運動員,由于平時養(yǎng)成了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壞習慣,所以在比賽中也很拖拉,說明拖拉出不了成績,辦不成事情。看來做事拖拉的危害真不小,我們可不能成為拖拉國的成員。

  二、七嘴八舌,認識拖拉

  1、播放學生在家庭中做事拖拉的視頻,提問:從這些同學的行為中有沒有看到你的影子?

  2、在你的學習和生活中,有過做事拖拉的經歷嗎?結果怎樣?

  3、父母在你做事拖拉時提出批評,當時你是怎么認為的,現在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結:我們不能把做事拖拖拉拉認為是一種小事,是一種小節(jié)。如果經常做事拖拉,變成了一種壞習慣,就會影響你的健康成長,影響你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甚至讓你追悔莫及。

  4、讓我們繼續(xù)看課件:“假如做事拖拉……”

 。1)當發(fā)生火警時,假如消防員出警拖拉……

  (2)當搶救病人時,假如醫(yī)生救治拖拉……

  (3)當莊稼成熟時,假如農民收割拖拉……

 。4)同學們從新聞媒體中都看到過許多驚心動魄的場景,如當洪災發(fā)生時,當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時……下面就請同學們根據課前從新聞媒體上獲得的信息,說說如果做事拖拉會造成什么樣的嚴重后果。(隨機出示:時間就是——生命、豐收、產品、勝利等)

  第二課時

  一、猜謎導入

  1、出示謎面:一匹馬兒四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嗒嘀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2、揭示謎底:小鬧鐘。

  3、聽一聽鐘表的嘀嗒聲,看一看鐘面不停轉動的指針,你想到了什么?

  (揭題:做事不拖拉)

  二、聽一聽——家長眼中的“我”

  1、我們做事是不是拖拉呢?課前老師制作了“家長眼中的我”——學生做事拖拉情況調查表,發(fā)放給家長填寫。我們來看一看家長們是怎么填的。

  2、隨機采訪學生:家長的話說得對嗎?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如果你存在做事拖拉的現象,你準備怎樣改正?

  3、在這件事情上,家長表揚和肯定了你,能珍惜時間,不拖拖拉拉。請把你為什么要這樣做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做—做?——爭當時間小管家

  1、同學們,你們放學后要做哪些事情呀?

  2、從同學們的回答來看,放學后要做的事情確實也不少,怎樣安排更合理、更緊湊呢?

  3、“體驗館”中有一張安排表,大家來給自己放學后要做的事排排隊,學習管理自己的`時間。

  4、小組討論交流:誰的安排比較合理,誰的安排還需要再進行調整?

  5、小組推選代表交流,說說這樣安排的好處。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們要學會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專心做事,這樣就能把放學后的時間有效利用起來,休息好,學習好,活動好,做時間的小主人。

  四、讀一讀——《明日歌》里明道理

  1、播放課件,誦讀《明日歌》。

  2、理解這首古詩的大意,了解“蹉跎”的意思是光陰白白地過去。

  3、課件播放故事《寒號鳥》。

  4、讀了古詩《明日歌》,又聽了寒號鳥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結:同學們,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今日事,今日畢”。珍惜時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作為祖國的小花朵,我們要弘揚這種傳統美德。

  五、與拖拉說拜拜

  1、組織“與拖拉說拜拜”主題活動。

  2、小組討論,確定展示形式,推選代表進行展示,介紹“珍惜時間,告別拖拉”的收獲。

  3、根據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學習同學介紹的做法和經驗,進行梳理歸納,每個學生整理出“我的收獲”。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5

  教學設計理念

  口語交際活動離不開具體的交際情境,學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產生語言的動機,然而,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又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具體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交際的情境中學會觀察、傾聽和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效率的關鍵。本次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是把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寫一寫?梢悦鑼懰蓯鄣臉幼樱梢詫憣懰腥さ纳盍曅,也可以把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fā)生的趣事寫下來。在設計本堂課時,我力求做到:一是要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特點及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fā)生的趣事進行口語交際,激發(fā)他們交際的興趣和熱情,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

  教材分析:

  《可愛的動物》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中的一次口語交際訓練。通過此次口語交際活動,既可以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在交際的過程中還能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動物趣事,從而激發(fā)學生了解動物的興趣和親近動物、愛護動物的情感。這次口語交際安排說和寫兩項內容,說與寫內容相同、要求相近,體現了說寫結合的'思想。學生在交流、寫話、再交流的過程中逐漸進步,使說與寫的能力不斷提高。

  四、教學目標:

  1、主動參與互動交際活動,有主動交際的欲望和口語表達的信心。

  2、學會在互動交際中使用禮貌用語,能在交際中基于表達的需要認真聽,大聲講。 3、能有條理地介紹動物的特點,包括樣子、習性、本領、趣事等。

  4、能通過對動物的了解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友好情感。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條理地介紹動物的特點,包括樣子、習性、本領、趣事等。

  教學難點:在活潑開放的交際形式下,能把話說完整、表達清楚。

  六、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多渠道搜集的動物圖片和知識信息

  七、教學過程

  四、總結 。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教案03-17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05-17

《道德與法治》教案03-22

道德與法治一年級教案02-11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案03-29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3課《我不拖拉》教案09-30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01-12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03-13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案02-03

《道德與法治》教案(通用20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