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6篇(薦)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使幼兒樂意參加散文詩欣賞活動,體驗作品的優(yōu)美意境(活動重點);初步學習文學作品中的擬人化表現(xiàn)手法,豐富詞匯的使用,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雨聲錄音、鋼琴曲《秋日的私語》、繪有插圖的自制大書《秋天的雨》(一段文字為一頁)和配合閱讀的背景音樂;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初步了解秋天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及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活動過程
一、聲音導入,激發(fā)興趣
老師播放雨聲的錄音,請幼兒猜想這是什么聲音,然后小結(jié),導入活動主題——秋天的雨。
點評:引子開門見山,指向性明確。老師引導幼兒從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大膽想象、表達,并激起他們對下一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期待。
二、整體欣賞,初步感受
老師播放鋼琴曲《秋日的私語》并將其作為背景音樂富有感情地朗誦一遍散文詩《秋天的雨》,提問:“這首散文詩的'標題是什么?”“詩里都說了些什么?”“聽了這首詩后你有什么感受?”
點評:幼兒在傾聽時,腦海中會涌現(xiàn)出與生活經(jīng)驗有關的表象幫助理解作品。老師引導幼兒傾聽散文詩,使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新形象,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做好準備。
三、分頁欣賞,感知理解
第1頁
老師請幼兒集體閱讀自制大書的第l頁,同時配以輕柔的背景音樂,引導幼兒以視聽結(jié)合的方式感受作品的優(yōu)美意境,然后提問:“為什么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大門?”請幼兒自由回答。在討論的同時,老師幫助幼兒理解、豐富散文詩中的詞匯“溫柔”,然后小結(jié):“原來秋雨過后大自然產(chǎn)生了很多變化,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新事物、新景象。”
第2頁
老師帶領幼兒配合音樂閱讀大書的第2頁,引導他們在富有色彩韻律變化的畫面中感受秋天的美,然后提問:“為什么說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呢?”“‘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五彩繽紛’造個句嗎?”請幼兒回答,然后小結(jié):“秋天到了,植物的色彩變化很大,好像都換了一身新衣服,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豐富的季節(jié)!
第3頁
老師帶領幼兒配樂閱讀大書的第3頁,提問:“為什么秋天的雨有好聞的氣味呢?”“這氣味是從哪里來的?”“你還聞過哪些好聞的氣味?”請幼兒回答,然后小結(jié):“秋天到了,各種水果、農(nóng)作物都成熟了,散發(fā)出了誘人的香味!
第4頁、第5頁
老師帶領幼兒配樂閱讀大書的第4頁、第5頁,提問:“秋天的雨真的有一只金色的小喇叭,給大家?guī)硪皇棕S收、快樂的歌嗎?”請幼兒回答,引導他們感知自然界的季節(jié)變化,感受豐收后人們喜悅的心情,并初步了解擬人的文學表現(xiàn)手法。
點評:老師將散文詩的內(nèi)容巧妙地制作成帶有插圖的大書,將文字內(nèi)容轉(zhuǎn)換成生動形象的畫面,使幼兒調(diào)動多種感官,在作品欣賞與生活經(jīng)驗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尋求它們的相融共通,使文學的虛擬性和生活的真實性有機結(jié)合,讓幼兒接納、理解并喜歡。在閱讀的時候,老師還播放了背景音樂,意在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讓幼兒更好地欣賞、感受散文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四、完整欣賞,大膽表達
老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大書,然后一起朗誦作品內(nèi)容。老師提問:“你們最喜歡散文詩里的哪一句話,為什么?”
五、自主閱讀,拓展延伸
老師將自制大書《秋天的雨》投放在語言區(qū),請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繼續(xù)探索、交流。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認識半點,能正確辨認并叫出它的名稱。
活動過程:
1、出示大鐘面,認識半點:
教師出示大鐘面,把分針、時針分別撥至8:30、9:30幼兒平時在幼兒園游戲、運動、學習等活動時間。
教師報時間,幼兒撥時針、分針。
2、學習認識半點:
——“假如現(xiàn)在是10:00點,在鐘面上怎樣表示呢?”
(1)、幼兒討論、嘗試撥鐘,教師告知正確的表達方法。
(2)、幼兒聽教師報時間,撥出相應的半點。
(3)、請個別幼兒演示。
3、看卡片撥半點:
教師出示卡片,幼兒撥相應的半點。
4、幼兒書面練習:
幼兒做《認識半點》的練習,教師觀察指導。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shù)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shù)字的位置。
了解12個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jù)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zhuǎn)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近視眼造成的原因及給生活帶來的不便。
2.懂得保護視力的基本常識和方法。
3.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4.通過教學引導幼兒認識眼睛構造、用途。
活動準備:
戴眼鏡的小貓圖片、眼鏡、保護眼睛的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戴眼鏡的小貓。
師:今天教室里來了一位客人,它是誰?大;考吧.幼,師網(wǎng)出處小貓怎么了?小貓為什么要戴眼鏡?
2.欣賞故事。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故事,故事里就告訴我們小貓為什么戴眼鏡?
(2)欣賞故事師:小貓的眼睛怎么了?
小貓的眼睛為什么看不清?
小結(jié):有這么多的行為會使眼睛生病,眼睛生病了給小花貓的生活帶來了那些不方便?
3.討論:近視眼會給小貓的生活帶來哪些不便?
4.戴假眼鏡感受不便之處。
師:小花貓的眼睛生病了,給它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副眼鏡,請小朋友戴一戴感覺一下。
小結(jié):戴眼鏡不但不方便而且還不漂亮5.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做相應的動作糾正不良的坐姿。
小結(jié):除了在行為方面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在飲食方面也起到可以預防作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哪些食物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
6.操作練習。
請你來找一找正確的用眼方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潔工為我們大家服務
2、把分開的心形圖畫粘貼起來,
3、用感恩的心情去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清潔工的`錄相。
2、剪刀、畫筆、油畫棒、紙。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師: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一段錄相
錄相看完了,誰能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清潔工在掃地,在打掃衛(wèi)生,在檢垃圾。
師:那你們想一想,要是沒有這些清潔工阿姨,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
幼:很臟,垃圾很多
師: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很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么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
2、欣賞各類感恩的賀卡
提問:這些賀卡給你怎樣的感覺?
你最喜歡上面那些圖案?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3、示范、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1)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張老師已經(jīng)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2)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干,可以做出不樣的?
4、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5、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說出一句感恩的話。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的學習在于激發(fā)探索興趣,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磁鐵具有磁性,能吸住鐵制品,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多。本活動通過讓幼兒親自操作做實驗來感受磁鐵的磁性,激發(fā)參與科學探究的熱情。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集中觀察、感受磁鐵的磁性,初步建立科學概念;鐵制品能被吸引。
2、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磁性;了解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3、培養(yǎng)樂于探究的品質(zhì),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磁鐵;各種不同材質(zhì)的材料(塑料積木、回形針、小剪刀、鐵釘、布等);玩具車
活動過程:
1、導入:魔術表演——把條形磁鐵裝扮成“魔棒”放在同樣裝有磁鐵的`玩具車前,奇跡發(fā)生了:小車可以隨“魔棒”前進或后退。
師:小朋友想知道老師的“魔棒”是什么做的嗎?我們一起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磁鐵,磁鐵為什么能吸引或逼退小車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磁鐵的奧秘吧!
2、認識各種形狀磁鐵,并請小朋友幫磁鐵起名字。
出示長條狀、u形、圓形磁鐵,小朋友發(fā)揮想象起名字
3、了解磁鐵有磁性,通過做實驗探索。
教師準備裝有各種不同材質(zhì)物品的托盤和兩個標有1號和2號的杯子。讓小朋友通過用磁鐵做實驗一一證明,能被吸起來的放1號杯,不能被吸起來的則放入2號杯子。
。1)請2——3名幼兒上前面一手取磁鐵一手取托盤中的物品演示給大家看,并把實驗結(jié)果歸好類。
。2)教師取一樣物品讓幼兒先猜測實驗結(jié)果是能被吸住還是不能被吸?然后教師演示給小朋友看,證明實驗結(jié)果。
。3)請小朋友手拿磁鐵在教室里操作,找找教室里能被吸起來的東西。
小結(jié):磁鐵有磁性,能吸起鐵制品。
4、再次通過動手操作,初步了解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
。1)教師首先介紹磁鐵上有兩種顏色一端紅色,一端藍色,讓幼兒了解磁鐵有兩級:南極和北極。
(2)請幼兒做實驗,親自感受:當兩個磁鐵的同極(兩個紅色端或者兩個藍色端)慢慢靠近時,兩磁鐵是相互推開對方,總會調(diào)轉(zhuǎn)方向的,而當異極相遇時,兩者是緊緊吸住對方的。
小結(jié):磁鐵的具有“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點。
5、幼兒交流。磁鐵具有神奇的力量,在生活中小朋友見過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鐵:指南針、鉛筆盒……教師搜集相關圖片通過多媒體演示給小朋友看,如:磁懸浮列車、冰箱門、手機等等。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guī)律,結(jié)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huán)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nèi)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shù)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4.得出結(jié)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建立正確概念
1.教師操作演示:一只鐘兩根針都指在12上;一只鐘時針撥到1上,分針撥到12上;另一只鐘時針撥到12和l的中間,分針撥到6上。
2.提問:①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半點時,分針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1點半時,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shù)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①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②結(jié)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五、教師總結(jié)時鐘的有關知識內(nèi)容
六、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fā)幼兒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的用途)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的圖片,讓幼兒簡單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嘗試探索知識的興趣
師:古時候沒有鐘,人們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聰明的叔叔阿姨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鐘、工藝鐘、手表、懷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好好學習,長大后也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美的鐘和表,好嗎?
【延伸活動】
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活動反思】
《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shù)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shù)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jù)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zhuǎn)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jié):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shù)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xiàn)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jīng)走過的數(shù)字4,有沒有走到數(shù)字5上,所以現(xiàn)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shù)字時間,自己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xiàn)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藝術教案:歡樂秧歌_大班藝術教案07-06
大班綜合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綜合教案07-06
大班其他教案:圣誕賀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單的斑鳩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綜合教案:好吃的雞蛋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有趣的輪子_大班其他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水果拼盤_大班綜合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