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選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學習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移動身體,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身體動作的表現(xiàn)力。
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新的動作,從不同角度思考,獨立或合作設計完成動作要求,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新技能。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培養(yǎng)合作互助的精神。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各類數(shù)字卡裝扮的數(shù)字園,草地、雷區(qū),電網(wǎng)等障礙物。
活動重點:
想辦法運用不同部位移動身體。 活動難點:設計并完成腳不沾地移動身體。
活動過程:
。ㄒ唬蕚浠顒
1、在音樂伴奏下師生進入場地進行走、跑、跳、蹲、扭動身體等熱身運動。
2、交流活動。
提出問題:“剛才我們都用了身體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動作?”(腳走跑、腿彎、屈膝、手動、腰彎、臀扭等) 。師生共同小結身體不同部位的.作用。
。ǘ┨剿骰顒
1、自由探索身體的移動方法 。
1)幼兒一次探索。
教師:“我們的身體各部分可以做很多動作,現(xiàn)在,請你們用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把你的身體移動到老師身邊?”(幼兒迅即走或跑),師生交流。
2)幼兒二次探索:自己移動身體的方法。
教師深入提出問題: “如果不用小腳,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腳移動身體嗎?”:教師啟發(fā)幼兒多角度思考:“大家試試看,還可以用什么部位移動身體,比比誰的辦法多!惫膭钣變邯毩L試或自由選擇同伴合作,教師觀察、啟發(fā)、引導輔助,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以語言點撥、肢體動作、表情激發(fā)保持幼兒活動興趣。
交流分享,相互學習移動方法:請個別幼兒示范有代表性的腳不沾地移動身體的動作,集體練習。如手膝著地挪動、手膝爬、同伴扶助倒立走、橫躺滾、葡匐前進、翻跟頭等。教師親切地幫助個別動作發(fā)展差的幼兒。
3)幼兒三次探索:兩人合作移動身體的方法,享受合作學習的愉快。
教師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好的方法及時請幼兒交流分享。如牛耕田、螃蟹走
2、游戲:奇妙的數(shù)字園
、僖陨衩氐目谖羌ぐl(fā)興趣:“小朋友學會了這么多的動作老師決定跟大家做一個游戲--巧至數(shù)字園。在這個奇妙的園子里,掛滿了各種數(shù)字,小朋友想去奇妙的數(shù)字園看一看嗎?用什么方法上路呢?”
、趲熒懻撊(shù)字園的方法:過草地(坐后撐或膝蓋走),經(jīng)過地雷區(qū)翻個跟頭向前走或繞曲線走,經(jīng)過電網(wǎng)小心觸電(匍匐前進或爬行等)。教師與個別動作發(fā)展差的幼兒合作,協(xié)助其到達目的地。
、塾變河蒙逃懞玫姆椒ǖ竭_數(shù)字園,歡呼勝利,并欣賞各類數(shù)字。
(三)放松活動
1、以問激趣:“數(shù)字園真奇妙,我們的身體能變成數(shù)字吧?”幼兒單獨或相互合作,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數(shù)字。
2、小結:“我們的身體真靈巧,會做那么多有趣的動作,還能腳不沾地做高難度動作,所以我們要愛護身體的每一部分!
3、結束:“我們的身體累了,該休息了,現(xiàn)在回家吧!蓖變阂黄鹱呋鼗顒邮摇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操作等活動,讓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服裝,并能大膽講述各種服裝的特征及用途。
2、認識幾種有特殊功能的服裝,并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發(fā)明其他有一定功能的服裝。
3、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
4、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5、使幼兒掌握一些服裝的基本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幾種特殊功能的服裝。
活動準備
各種服裝實物、圖片,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引導幼兒自由參觀,交流自己的感受,對各種服裝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師:“小朋友,聽說這里辦了一個服裝展覽會,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
二、結合圖片,討論各種服裝的特征、用途。
1、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了哪些服裝?那么這些服裝都有些什么特征呢,請看黑板:婚紗、迷彩、運動、警察、醫(yī)生、工人
幼兒表達自己意見。
2、師:“我們討論了這些服裝各自的特征,現(xiàn)在我們想想,所有的服裝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用途是什么?(衣服不僅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還可以給人們美的享受)
三、認識幾種特殊的服裝:太空、潛水.,討論發(fā)明有特殊功能的服裝。
師:各種服裝都有自己不同的用途,老師這里還有幾件有特殊功能的服裝,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在黑板上貼圖片。
幼兒說。
師科學家們真?zhèn)ゴ,發(fā)明了這么神奇的'服裝,小朋友,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會發(fā)明出哪些有神奇功能的服裝呢?(討論、講講)
四、初淺了解“中國服裝發(fā)展史”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的都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穿的衣服,那古代人穿什么?你們知道嗎?
貼圖片。幼兒闡述。
五、幼兒時裝表演。
六、幼兒比賽穿衣服。
七、
師:“這節(jié)課要好好學習喔!去設計更多更多的服裝
小百科:服裝,指的是衣服鞋包玩具飾品等的總稱,多指衣服。服裝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早期就已出現(xiàn),古代人把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護身。人類最初的衣服是用獸皮制成的,包裹身體的最早“織物”用麻類纖維和草制等成。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于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
2.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認識深和淺的含義,懂得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比較對象的改變而改變的,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3.遇到問題要多動腦筋,從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重點難點
在觀察圖片中,我班幼兒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能力和完整表述方面還有待加強,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及本班幼兒學習情況,確定了本節(jié)活動的重難點。
這是《綱要》中所提到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地事物和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所要求體現(xiàn)的。
重點:樂于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能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音頻故事片段《小馬過河》、多媒體課件、水槽、水、動物模型(松鼠、牛、馬)
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引發(fā)幼兒興趣(2分鐘)
師:聽音頻馬媽媽和小馬的對話,引出故事內(nèi)容《小馬過河》。
。ㄉ衩氐鸟R媽媽和小馬的對話可以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馬上進入角色,引出今天的.故事內(nèi)容《小馬過河》)。
。ǘ┬蕾pPPT,理解故事內(nèi)容(16分鐘)
1.出示PPT1圖,幼兒觀察。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2)師:“小馬的心情如何呢?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馬,你會怎么辦?”
。3)幼兒跟隨教師了解畫面內(nèi)容。
2.出示ppt2、3圖,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提問:“小馬先遇到了誰?”“他們之間會說些什么?
提問:“小馬又遇到了誰?”“他們之間又會說些什么?
。2)師:“如果你是老牛、松鼠你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幼兒,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3)帶領幼兒了解畫面內(nèi)容,請幼兒模仿他們之間的對話,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過程和對話語氣。
。4)提問:“為什么老牛說水很淺,能過去,可小松鼠卻說水很深,同伴被淹死了?”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ā毒V要》中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夠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此環(huán)節(jié)教師采用觀察、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進行回答,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的語言環(huán)境。同時通過模仿情境對話,讓幼兒投入角色,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和故事中蘊含的美)
3.實驗驗證,擴展經(jīng)驗
教師出示水槽,把松鼠、老牛、小馬分別放在水中,讓幼兒觀察、感知同樣深的水和動物身高的關系(幼兒總結:小馬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覺得河水不深也不淺。原來,在面對同一條河時,因為自身特點不同,所以它們看法也不一樣,只有試了才知道。
。ㄍㄟ^操作、觀察,幼兒會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師及時提問,并請幼兒總結,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深淺的印象。這部分采用觀察、談話、操作等多種方式促進重難點的完成。)
4.觀察PPT4圖,了解故事結果
提問:“小馬最后順利過河了嗎?”“它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克服困難后的喜悅心情。
(三)完整欣賞故事內(nèi)容,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3分鐘)
(本節(jié)活動教師有重點的講解畫面,為了讓幼兒深入理解、完成教學目標。此環(huán)節(jié)完整欣賞,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此故事產(chǎn)生美好的情感)。
。ㄋ模┬〗Y(3分鐘)
(1)師:你喜歡故事里的小馬嗎?喜歡它什么?(懂事、能干、有禮貌,勇敢)
(2)師:小馬過河的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小結:小朋友在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動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大膽地去試一試,我們應該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ńY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所表達的含義,讓幼兒懂得遇事應該如何做的道理)。
(五)活動延伸(1分鐘)
師:“小馬順利過河后,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回家請和爸爸媽媽一起講一講,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ɑ顒咏Y束是暫時的,我們將活動進行了延伸。根據(jù)教育目標,有機滲透教育內(nèi)容,達到家園共育,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jīng)驗,對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感興趣,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fā)展需求,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各環(huán)節(jié)銜接緊密,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開展活動,故事情節(jié)簡單,易于幼兒接受。通過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認識深與淺的含義,并使幼兒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多動腦筋想一想,從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的道理。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情節(jié),并和老師同伴配合按角色打電話及做動作。
2、初步學會邊長歌曲邊游戲。
3、感受歌曲輕快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教具:小動物頭飾(小老鼠、小貓、小蝴蝶、小鴨子、小狗)、音樂、圖譜、玩具電話機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歌曲前半段
1、重點前置,學習角色對話
。1)出示小老鼠圖片
師:瞧,這是誰來了?
師:(以小老鼠的口吻)我一個人在家真沒意思,哎,做什么好呢?
我們幫小老鼠想想辦法吧。
幼兒回答
。2)學習打電話
師幼練習對話
師幼再次練習對話
2、新授歌曲前半部分
(1) 欣賞音樂第一遍
提問:好聽嗎?
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2) 過渡:這么好聽的歌曲,我也想來唱一唱,聽好了
老師示范演唱歌曲,注意間奏提醒
提問:邊提問邊出示圖譜
小老鼠在做什么呀?
它為什么打電話,想做什么事情?
什么叫過家家?
那小老鼠是怎么打電話的?
電話號碼是多少?
它是怎么撥電話的?
。3) 幼兒輕聲跟唱
幼兒和老師一起唱,老師注意提醒間奏的動作
師:能輕輕得唱一唱嗎?嘗試一下,可以嗎?
幼兒和老師一起唱,老師注意提醒間奏的'動作
。4) 以角色游戲的方式,練習前半部分歌曲的演唱
A (出示小鴨子),老師做小鴨子,小朋友做小老鼠
B(請一位幼兒站在黑板后面,帶好小狗頭飾,學叫走出來)
一位能力強的幼兒做小狗,其余幼兒做小老鼠
C 過渡:看看這回又是誰來了,出示小蝴蝶
女孩做小蝴蝶,男孩站到前面做小老鼠
二、學習歌曲后半部分
1、過渡:小老鼠到底打電話給誰了呢
請幼兒說一說,為什么
2、聽音樂后半段前一部分
提問:打給誰了呢?
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小老鼠怎么會打給小貓的。
再聽一次
提問:除了小貓的叫聲,你還聽到了什么?
吱兒:小老鼠開門
嘭:小老鼠關門
老師小結,小朋友學做動作
提問:小老鼠害怕得在家發(fā)抖,它心里會想些什么呀?
聽音樂最后一句
并練習唱最后一句
三、角色游戲
1、小朋友做小老鼠,老師做小貓(鋼琴)
2、一位幼兒做貓,其余幼兒做小老鼠,老師退出(音樂)
3、一半幼兒老鼠,一半幼兒做貓
4、交換角色
四、結束
“小老鼠真粗心,居然把電話打錯了,小朋友知道正確的打電話方法嗎?”
“這樣,我們一起回去討論一下,小朋友知道了可以打電話給老師說說你的心里話,我們很期待!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nèi)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并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向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為一名小學生。
活動準備
I.參觀小學并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了解。
2.動畫《課間十分鐘》,也可以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活動過程1.認識小學生,產(chǎn)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征進行判斷。)(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jīng)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里看到了什么?(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nèi)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jié)不同的課。每節(jié)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jié)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里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一
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了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I)課間十分鐘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里會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動畫,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們?yōu)槭裁匆鲞@些事。(播放動畫,師幼共同觀看。)(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么事,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游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試著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看看誰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了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nèi)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愿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么?(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游戲。)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石頭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利用石頭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3.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毛筆均勻地在石頭上涂色。
難點:利用石頭的造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不同形狀的石頭若干。
2.顏料、毛筆、水桶、紙盤、雙面膠、塑料墊板。
3.石頭創(chuàng)意電子稿圖片若干張。
4.《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CD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交流討論師:小朋友們,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看,是什么?(石頭)你還在哪里見過它?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小朋友說出石頭有這么多用途,石頭還可以做成什么呢?
二、示范欣賞提出要求1.出示石頭范畫,說一說石頭畫是怎樣做成的。
2.教師示范 ,提出要求。
師:有些石頭畫是根據(jù)石頭形狀來想像繪畫圖案、有些石頭畫的制作是根據(jù)石頭組合粘貼造型而完成的。所以首先要選擇石頭,看看石頭像什么,能做什么畫。然后在石頭上涂一層漂亮的顏色,換顏色時一定要把筆在水桶里涮干凈,涮筆時要輕輕的,不要甩到別人的身上,把毛筆頭上的水在桶邊擋掉,再在干毛巾上把水吸干凈。再蘸上顏料畫上漂亮的圖案,如果有顏色碰到手上要用濕毛巾及時擦手。將石頭放到盤子里,添畫上漂亮的.的花邊,一幅石頭畫就畫好了。
3.播放好看的石頭畫,請幼兒欣賞石頭畫作品。
師:老師這里還有好看的石頭畫作品,我們一起看看吧。
三、啟發(fā)引導,拓展想象1.交流、想象。
師:你想做什么樣的石頭畫?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石頭造型,說給同伴聽一聽。
2.教師給予適當指導。
四、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師:石頭王國要舉辦一個"石頭創(chuàng)意展"需要許多奇特的石頭畫作品,小朋友們都是小小藝術家,快來大顯身手吧。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通過聽覺判斷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發(fā)展平衡能力和靈敏性。
2.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積極嘗試利用布袋開展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調節(jié)、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和能力。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的布置,了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的過程,布袋人手一只,打擊樂器4件,《我愛洗澡》伴奏
活動過程:
熱身運動
——播放《我愛洗澡》伴奏帶,讓我們跟著音樂做運動吧!
玩布袋
——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
兒注意安全,并注意觀察幼兒玩袋的情況。)
“蠶寶寶”游戲
——小朋友玩的真不賴,現(xiàn)在讓我們鉆進布袋,把自己變成一只蠶寶寶吧! 來,變--變--變!你們
知道蠶寶寶是怎么走路的嗎?(幼兒集體在地上做蠶寶寶走路)
——(模仿“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蠶寶寶們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那邊有桑葉,我們爬過去吃吧!
——剛才小朋友都從蠶寶寶變成了飛蛾,學的可真像!接下來我們玩?zhèn)游戲,好嗎?
“盲人聽音走路”游戲
——平時我們都是把布袋套在腳上玩的,今天我們要換種玩法,把布袋套在頭上玩。大家體會一下盲人走路時的感覺。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會觀察毛絨玩具的外形特征,了解一種新的繪畫形式——寫生,學習正面寫生畫。
2.通過觀察、比較等了解畫正面寫生畫的步驟與細節(jié)部分的表現(xiàn).,嘗試用各種線條、形狀畫背景,豐富畫面。
3.鼓勵幼兒大膽作畫,體驗寫生畫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絨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外形特征。
師:老師帶來了許多的毛絨玩具,喜歡嗎?我們來給它畫個像,好不好?怎么畫呢?(幼兒回答)
小結:先畫外輪廓再畫細節(jié)。
(二)出示圖片,欣賞寫生作品,通過觀察并討論其特征,學習正面寫生畫,引起幼兒對此種繪畫形式的.興趣。
1.教師出示寫生作品、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了解什么是寫生畫。
提問:這幅畫畫的是誰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像這樣,把我們看見的東西真實的畫出來叫寫生畫。(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毛絨玩具的細節(jié)部分)
2.幼兒嘗試畫出“毛的不同”。
師:小熊的毛有所不同,該怎么畫呢?
(幼兒嘗試、教師范畫,引導幼兒學習表現(xiàn)玩具的細節(jié)部分。)
(三)介紹創(chuàng)作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幼兒自由選擇一個絨毛玩具進行寫生畫。
師:請你們每個人選一個絨毛玩具給它畫像,摸一摸、玩一玩,看一看有沒有與別的動物不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添畫背景。
師:毛絨玩具可喜歡坐沙發(fā)了,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沙發(fā)床,請你們把它們放過來。(教師用各色毛巾、床單鋪在椅子上,幼兒自由選擇后添畫背景。)
(四)游戲“猜一猜”。
1.收集作品,個別點評,請幼兒對應找出毛絨玩具和它的畫像,重點引導:畫出玩具的細節(jié)部分。
2.共同評價,請幼兒找一位客人老師猜猜你畫的是哪個毛絨玩具。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4
(精選)大班教案08-0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10-03
大班教案(精選)09-30
大班教案(精選)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