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2-10 17:54:52 賽賽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通用12篇)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感知有余數(shù)除 法的意義。

  2、學會筆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教學重點:

  認識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老師準備了6朵小紅花,項獎勵給2名表現(xiàn)好的同學,每人獎幾朵?

  怎么算出來的?6÷2=3 (朵)

  為什么用除法計算呢?(這實際就是把6平均分成2份, 求每份是多少。)

  2、還是這6朵小紅花想獎給表現(xiàn)好的同學每人 3朵,能獎給幾人?

  怎么算出來的`?6÷3=2(人)

  為什么用除法計算呢?(這實際就是在求6里面有幾個3.)

  3、如果,我今天準備了7朵小紅花,還是獎給2名同學,平均每人能得到幾朵?

 。咳四艿玫3朵,還剩1朵)

  師:這個剩余的“1”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余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

 。ǘ┨骄啃轮

  師:今天,老師帶 來了13根小棒,我們一起來搭正方形。

  1、 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最多可以搭出幾個正方形,還剩幾根小棒?

  師: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怎樣列算式?

  2、 指名匯報:

  13÷4=

  師:為什么用除法來解決呢?

  等于多少呢?

  請大家把帶的學具拿出來,自己來擺一擺,看可以搭幾個。

  3、 學生動手操作。

  4、 匯報:(擺了3個,還多1根)

  為什么剩下的1根不搭了?

 。ㄒ驗槭O碌1根不夠組成一個正方形。)

  所以13除以4等于3余1.13÷4=3 (個) ……1(根)

  師強調(diào):這是一道應用題,應寫清單位。(搭了3個, 還剩1根)

  5、完成第5頁的練一練。

  《搭一搭(一)》練習教案

  鞏固練習

  懂得了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正確計算了,老師想要考考大家,有信心過關(guān)嗎?

  1、路邊的老樹生病了,你們能幫助它們嗎?

  2、 游戲練習,學以致用。

  師: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不好?

  “十一”國慶節(jié),同學們往教室掛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氣球,紅、黃、藍, 紅、黃、藍……一直掛下去,第7個是什么顏色?

  生:紅 顏色。

  師:第9個是什么顏色?

  生:藍顏色。

  師: 第29個是什么顏色?

  生:是黃顏色。

  師:你們是怎么猜的?

  學生匯報。

  師:真是太聰明了,不僅學習了知道,還能運用知識,學以致用,老師真是太佩服你了。

  談感受,談體會。

  通過本節(jié)課 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作業(yè)

  完成第五頁的練一練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

  (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2、能根據(jù)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10個棱長5厘米的小正方體紙盒,

  教師準備:

  10個棱長是15厘米的立方體紙盒,正方形紙板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我們在前面的知識中已經(jīng)學習了用三個或四個正方體搭成立體圖形,請大家看大屏幕的圖形,你能說出從正面、側(cè)面、上面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嗎?(展示課件)

  知道了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更加復雜的立體圖形,有興趣嗎?

  二、教學新授:(用三個比賽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比賽”情景一

  第一輪比賽:擺(如課件)

  要求學生用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任意搭,有多少搭多少,充分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小組每擺一個造型可得10分)

  時間為3分鐘

  學生出現(xiàn)了多種答案,老師巡視課堂。

  2、想一想,從正面看是什么形狀,從側(cè)面、上面看呢?

  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物入手,發(fā)現(xiàn)實物與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第二輪比賽:畫

  (1)教師大屏幕出現(xiàn)擺好的立體圖形(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讓學生仔細觀察立體圖形后集體動手單獨畫出從三個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并總結(jié)出畫平面圖形的方法!獜淖筮呴_始看,先看有幾列,再看每一列有幾個正方形。(這種方法的教學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簡單易學)

  (2)比賽:任選三位同學依次擺出三種圖形,讓全班各組的同學畫,能畫出來的小組獲得分數(shù)50分,反之扣50分。

  3、創(chuàng)設“比賽”情景三

  根據(jù)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屏幕出示,課件上從正面和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

  師:這是一個用5個小正方體搭出的.立體圖形,從上面和正面觀察所畫下的形狀。同學們,你能不能用小正方體搭出這個立體圖形?

  學生小組合作操作,(根據(jù)上面兩圖形搭出立體圖形)

  (每個小組限定在2分鐘內(nèi)擺,時間到時各小組擺出圖形來,每擺對一個可得50分,反之,擺錯了倒扣50分)

  師:請說一說你搭過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師:可以先根據(jù)正面圖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體圖形,再根據(jù)上面觀察到的圖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體圖形。也可以根據(jù)上面的形狀,知道有一塊是隱藏的,再根據(jù)正面的形狀確定隱藏在哪一塊下面。

  思考1、從二個方向觀察,能不能確定立體圖形形狀?

  (1)出示課本78頁試一試第一題圖。

  (2)師:請用5個小正方體搭出這個立體圖形。

  師:注意到各組搭出的立體圖形,形狀都不一樣,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體會,充分尊重并利用學生(讓生認識到根據(jù)從二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不能確定一個物體立體形狀)

  思考二、(二個方向觀察可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數(shù)量范圍。)

  (1)出示試一試第二題圖

  (2)師:引導生先從上面看,哪個位置有正方體,哪個位置沒有正方體。再從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幾個?最少有幾個?進行充分想象。

  (3)學生小組合作操作

  (擺放實物搭出這樣的立體圖形,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學生體會從二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雖不能確定一個物體立體圖形,但可以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shù)量范圍。

  4、計算各小組所得分數(shù),宣布獲勝小組

  三、反饋練習,深化體會認識。

  79頁練一練1、2。

  四、小結(jié)

  今天學習的觀察物體,要從幾個方向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呢?(3個)2個方向是不能確定立體圖形形狀的,但可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數(shù)量范圍。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3

  教學內(nèi)容:

  P4 ~7 搭一搭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

  2.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發(fā)現(xiàn)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重點難點:

  1.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提問:在有余數(shù)除法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

  2、練一練

  105

  165

  185

  205

  335

  二、 探索新知

  1、探究試商方法。

  (1)課件顯示P4搭一搭(一)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13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正方形?

  列算式:134

  (3)讓學生估算大約是幾個。

  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44=16 比13大;43=12 比13小。所有商3。

 。4)思考:如果商是2可以嗎?

  如果商是2,則會出現(xiàn)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2,更不能是比2小的數(shù)。

 。5)討論:怎樣估計兩數(shù)相除所得的商?

  利用乘法口訣,兩數(shù)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shù),但又要比被除數(shù)小。

 。6)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2、16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房子?

  3、填空:P6試一試。(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口述思路過程。)

  三、鞏固練習

  P7練一練的第1 ~ 5題。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4

  教學內(nèi)容:

  P6~7“搭一搭”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激烈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發(fā)現(xiàn)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準備:

  ppt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一、復習

  1.提問:如果除法計算中,余數(shù)要注意什么?

  2.練一練:13÷216÷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試商方法。

 。1)課件顯示P4“搭一搭(二)”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一個房子要幾根小棒?(學生回答:6根)

  16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房子,還剩幾根?

  (2)列算式:16÷6=()……()

  答:。

  2

  6丿16

  12

  4……余數(shù)

  (3)小組討論:二六十二,搭2個房子,還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2.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

  13÷5=2(個)……3(根)

  指名說說。

  三、鞏固練習:P7“練一練”的第1~5題。

  四、總結(jié)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5

  教材地位:

  本節(jié)內(nèi)容在全書及章節(jié)的地位是:《 搭一搭 》這課是北師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中的起始課,它主要考察學生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立體圖形,感受從不同位置觀察,觀察物體的范圍的變化。并能由觀察到的形狀還原立體圖形,它重在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能根據(jù)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教學重點:

  本課中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是重點。能根據(jù)正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是本課的難點,其理論依據(jù)是有具體圖形觀察,比較形象直觀,而由形到立體圖形則比較抽象。

  學生分析:

  心理學研究指出,小學階段是智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從經(jīng)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fā)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fā)展。從年齡特點來看,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xiàn),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fā)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fā)表見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知識障礙:

 、胖R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有的已遺忘,所以課前有必要進行復習。

 、茖W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障礙。

  立體圖形知識,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結(jié)合直觀圖形、深入淺出的分析。

  動機興趣:

  明確的學習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教學手段:

  1、采用情景教學法;

  2、“擺——畫——議——講”結(jié)合法;

  3、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討論法;

  4、教學過程中堅持啟發(fā)式教學的原則,充分運用了教具、學具、課件等手段,直觀形象展示教學內(nèi)容。

  教學方法: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即“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聯(lián)系實際安排教學內(nèi)容。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小組合作討論教學法。在采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chǔ)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培養(yǎng)其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有效地開發(fā)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欣賞古詩,激趣促學

  1、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老師總結(jié):大詩人蘇軾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在生活也看過許許多多的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也會是不一樣的。

  2、老師帶來了一個搭好的立體圖形,(出示用4個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細觀察)從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狀?

  此問題的出示,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復習的同時,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3、導入,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動一;

  1. 師:老師搭好了一個,看看你能擺好并畫出來嗎?指名演示。集體訂正。

  2.用5個小立體塊自己擺圖形,再分別畫出三個面的形狀。

  3、交流匯報

  師:有沒有小組擺得 不 一樣的,請同學到前面邊看邊說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學仔細看,認真聽。

  正面:上面:左面

  4、師:現(xiàn)在搞個小比賽,小組之間,你擺一個他擺一個,然后交換過來畫出三個面的情況,再交換過來檢查,看誰畫得準,正確率高。

  活動二:根據(jù)給出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

  1、 出示3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自己動手搭一搭。

  這個過程也就是根據(jù)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況進行推理調(diào)整的過程。

  2、再出示2個方向的平面圖形,讓學生猜一猜有幾種。再搭一搭,驗證。

  3、歸納小結(jié)。

  三、嘗試應用,深化認識

  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給出兩個方向(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搭這樣的立體圖形,最少需要幾個小立方塊?最多可以有幾個小立方塊?搭一搭。

  重視課本問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lián)、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總結(jié)反饋

  總結(jié)結(jié)論,強化認識。知識性內(nèi)容的小結(jié),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zhì);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小結(jié),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并且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目標。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6

  教學環(huán)節(jié):

  1.情景引入: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各個角度,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不同。

  2.例題講解:觀察汽車全景照片后,對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狀講解。解決書上的相應練習加上茶壺的上、側(cè)、正的觀察。

  3.情景練習:針對空間中3個不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來體會不同角度觀察的不同。(選不同位置的照片)

  4.擴展練習:欣賞風景在空間中的視角變化引起的物體形狀變化。

  本次教學我認為采用計算機網(wǎng)絡自主教學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結(jié)合,能夠在實物觀察、空間抽象、轉(zhuǎn)變視角的3個層次上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圖形、同一個實物,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夠根據(jù)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體的關(guān)系進行綜合,找到物體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間中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多個物體間的位置關(guān)系。

  4.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立體的長方體紙箱一個(每一個面粘貼不同的學生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遮蓋布一塊,實物圖片若干,屏風一個,桌子上有的茶葉筒等3種物體,網(wǎng)絡課件,計算機10臺。

  分組:4個學生一組(選出組長、信息員)。分配一臺計算機。

  學具準備:白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長方體物體,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體不同

 。▓龅夭贾茫旱首釉6個不同的地點,看到一個面的3個,兩個面的3個,看見3個面的一個人)

  1.情景設置:今天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請大家研究。這放置了一個長方體物體在各小組派來的代表中間,請從一號開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你們自由交換位置,再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回到自己的小組)

  2.同時點擊對應的課件,出示1~6號角度看到的物體。

  3.提問:為什么你們都觀察的`是同一個長方體,每個人兩次看到的卻不一樣呢?

  4.小結(jié):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只能看到物體的一部分。

  二、觀察實物,綜合表象找實物。

  1.提問:那么你們能判斷站在一個物體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嗎?

  2.出示:小明、小紅、小東在商店買鞋,他們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們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們看到的鞋和他們對應用連線表示嗎?(連線)

  3.小結(jié):你們真厲害呀!能根據(jù)他們站在鞋的正面、側(cè)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狀。

  三、綜合表象,找尋實物

  1.我這里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你有信心解決嗎?

  2.提出問題:我弟弟家要購買一輛新車,他有這輛車的正面、側(cè)面、后面的圖片資料,可是他不知道這輛車是什么牌子和型號。請你們利用網(wǎng)絡上的汽車資料和圖片幫助他找到這輛車。

  3.出示汽車的不同位置圖,提供網(wǎng)絡資料。

  4.學生自主活動。

  5.判斷和小結(jié):要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從它的每一個部分入手,綜合考慮它的全局。

  四、判斷空間中多個物體之間的關(guān)系

  1.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美術(shù)的素描課上有這樣的3樣物體(出示)這是還有一張從空中俯視的平面圖。以及4臺攝像機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攝像師助理在連接數(shù)據(jù)線時出現(xiàn)了錯誤。那么在A、B、C、D這四個點的攝像機分別拍到的畫面是怎樣的呢?請你連接上攝像機的線。

  3.提供幫助:在屏風后邊有這三樣物體的實際情況和4個對應的點。你們可以自由進去觀察找到幫助。

  4.學生自由活動。集體訂正。

  5.提問:為什么4張圖片中茶葉盒一會在杯子的左邊,一會又在右邊呢?這說明了什么?

  6.小結(jié):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不同位置觀察空間中的物體不僅是形狀不同,而且物體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也不同。

  五、欣賞空間中角度變換的風景

  1.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上學的非常的好。在這節(jié)課結(jié)束的時候,我想請你們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賞,配背景音樂。

  3.提問:在欣賞中你感覺到什么?

  4.總結(jié):在實際生活中,除了改變位置觀察同一物體,還有一種在定點變化視角的觀察,這就象我們剛才看到風景是從一個點觀察周圍。希望以后同學們能利用這兩種觀察方法觀察你看到的周圍。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7

  教學目的:

  1、在搭建立體圖形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面容、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搭建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

  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根據(jù)指令搭建立體圖形

  1、介紹游戲方法

  (1)擋住學生祖母,教師搭建一個立體圖形。

 。2)根據(jù)自己搭的方法,發(fā)出指令,讓學生搭。

  (3)看看學生是否搭的和教師搭的一樣。

  教師指名一名學生上臺,與老師一同做搭立體圖形的游戲。

  2、師生游戲

  教師發(fā)出指令,比如:“豎著擺3個,在最后面的不變價格的.右側(cè)放一個,在最前面的正方體的上面擺一個。

  學生根據(jù)教師發(fā)出的指令搭立體圖形。

  3、同桌游戲

  教師:請同學們以同桌為單位,一個發(fā)出指令,另一個來搭,互相來做這個游戲。

  教師巡視,對學生的活動進行

  學生合作進行游戲,教師巡視。

  4、學生交流

  二、教師根據(jù)學生活動的典型操作活動,組織學生用這些典型方法進行操作活動。

  1、自由搭

  教師:你從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狀完全一樣嗎?

  同桌兩人合作用小正方體搭出一個立體圖形后從不同角度觀察,分別說說從下面、側(cè)面、上面觀察所看到的形狀。

  學生:有些時候一樣,有些時候不一樣。

  2、看圖搭

  出示由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平面圖。

  學生照樣子搭,再和同桌交流,說說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所看到的形狀。

  三、全課總結(jié)

  教師:在這節(jié)課的游戲活動中,你都總結(jié)出了哪些好的經(jīng)驗?你還有什么想法和小發(fā)現(xiàn)?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立體圖形的形狀,有可能是一樣的,也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8

  教學要求:

  能讀懂情境圖中的蘊含的信息,初步學習畫圖、列表等多樣化 解決問題的策略,認識余數(shù),并經(jīng)歷探索余數(shù)和除數(shù)關(guān)系的過程。

  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在除法的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余數(sh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生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訣求商,需要“試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需要選擇,都必須理解“余數(shù)”的意義——“余數(shù)為什么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余數(shù)為什么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教材安排了“搭一搭”的活動,用一組連續(xù)根數(shù)的小棒搭正方形。在搭小棒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xiàn)小棒正好用完,沒有剩余的.情況,之后便會出現(xiàn)有剩余小棒的情況,而且剩余小棒的根數(shù)由少到多,直到又出現(xiàn)正好用完,沒有剩余的情況……把這些操作的情況用算式記錄下來,就會清楚地看到“余數(shù)都比除數(shù)小”,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借此幫助學生理解“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學情分析:

  在除法的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余數(sh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生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訣求商,需要“試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需要選擇,都必須理解“余數(shù)”的意義——“余數(shù)為什么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評價任務:

  1.借助搭正方形的操作過程,初步認識余數(shù)。

  2.經(jīng)歷在表格內(nèi)畫一畫、填一填算式、觀察對比等活動,發(fā)現(xiàn)余數(shù)與除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搭一搭,說一說

  組織學生搭正方形,邊搭邊思考:可以搭幾個?還剩幾根?

  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

  結(jié)合操作過程,表達操作中的想法。

  說一說橫式上每個數(shù)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

  認識并理解余數(shù),會結(jié)合操作,說出橫式上每個數(shù)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

  二、搭一搭,填一填

  小組合作用14、15、16根小棒搭正方形,邊搭邊畫,在表格內(nèi)依次用算式記錄。

  畫一畫:用17、18、19根小棒搭正方形

  鼓勵學生結(jié)合具體問題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操作過程及結(jié)果。

  引導:觀察操作圖,交流發(fā)現(xiàn)

  提問:為什么余下的根數(shù)都比4根少呢?

  引導觀察橫式,發(fā)現(xiàn)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guān)系

  匯報交流

  三、搭一搭,想一想

  引導學生思考:余數(shù)真的比除數(shù)小嗎?

  引導學生:用25根、31根小棒搭(畫)正方形,并寫出橫式。

  思考問題

  動手畫一畫

  寫出算式

  四、交流感受,總結(jié)質(zhì)疑

  談談感受。

  提出問題。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做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用具:

  小正方體、小黑板、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笑笑和淘氣就進行了一個游戲,非常有趣,你們想看嗎?

  二、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動一——根據(jù)指令搭立體圖形。

  1、教師通過課件演示“淘氣”和“笑笑”搭立體圖形的游戲過程。

  師:同學們剛才都認真觀察了淘氣和笑笑的搭圖形游戲,誰發(fā)現(xiàn)了這個游戲的方法。

  師:誰想為這個游戲提出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

  2、師生游戲。教師發(fā)出指令,學生嘗試搭立體圖形,進一步體驗游戲的'方法。

 。1)請橫著擺兩個正方體。

 。2)在左邊的正方體的上面放一個小正方體。

 。3)再在左邊的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小正方體。

  3、學生同桌間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做同桌兩人的游戲好嗎?請一個學生先發(fā)出指令,另一個學生搭立體圖形,然后互換。

  4、學生交流。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典型操作活動進行交流。

  師:大家剛才都做了搭一搭的游戲,你覺得游戲有趣嗎?

  你喜歡做這個游戲嗎?把你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二)操作活動二——提問、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1、師生活動師范。

 。1)師:下面我們繼續(xù)玩搭一搭的游戲,這回老師想先和一位小朋友玩,誰愿意做老師的小伙伴。

 。2)師:你先搭一個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讓全班同學都看一看老師先站到旁邊去,記得可別讓我看見喲。

 。3)師:你們都看到他搭的立體圖形了嗎?現(xiàn)在由老師向他提幾個問題,我根據(jù)提出的問題要搭出一個和他一模一樣的立體圖形,你們相信嗎?

 。4)師:剛才大家看到了老師和這位同學的游戲誰能說說游戲的方法。

  2、學生同桌間開展游戲。要求學生用盡可能少的提問來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三、拓展應用。

  師:下面請同學們4人小組合作,由學習組長安排好各人的分工,一起做這個游戲,注意在小組中盡可能多的想出別的不同方法做游戲,要求要通過盡可能少的提問,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四、全課總結(jié)。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在探索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guān)系中,初步形成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探索,能順利參與數(shù)學活動。

  教學重點:

  認識余數(shù),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探索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guān)系,體會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

  課前準備:

  課件、每人40 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課件出示情境圖),

  1、教師:小朋友們,快來看看,淘氣和笑笑正在玩小棒搭圖形的'游戲呢,你知道他們在搭什么嗎?

  學生觀察情境圖,自由回答。

  2、揭示課題并板書:搭一搭(一)

  二、操作探究

  1、動手操作

  (1)12根小棒搭正方形,能夠搭出幾個呢?

  學生動手操作,集體交流。指名匯報結(jié)果,展示搭法。

  (2)若用16根、20根小棒,又能夠搭多少個正方形呢?

  學生思考,動手操作,指名回答。

  (3)小結(jié):用12根小棒可以搭3個正方形,用16根小棒可以搭4個正方形,用20根小棒可以搭5個正方形……

  2、認識余數(shù)

  (1)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自己動手寫一下。

  學生獨立列出除法算式,組內(nèi)交流訂正。

  (2)若用13根小棒,能搭幾個正方形?

  請每個同學用小棒擺一擺,交流思考過程。

  (3)引導學生將兩種搭正方形的活動(有余數(shù)和沒有余數(shù))進行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小結(jié):當我們用小棒搭正方形時,有的有剩余的小棒,有的沒有剩余的小棒。

  (5)像這樣用小棒搭正方形有剩余的,用算式又該怎么表示呢?

  學生試寫,指名展示,集體糾正。

  13÷4=3(個)……1(根)板書

  (6)結(jié)合搭正方形的過程,想一想13÷4=3(個)……1(根)這個算式中各個數(shù)字的含義。

  學生思考,小組內(nèi)交流,全班匯報。

  (7)歸納:像13÷4=3(個)……1(根)這樣的除法算式,我們把它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把剩下的小棒根數(shù)“1”叫余數(shù),除法算式讀作13除以4等于3余1。

  3、如果繼續(xù)增加小棒根數(shù),搭一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

  (1)學生根據(jù)教材P4頁“搭一搭,填一填”處的表格獨立操作并填寫表格。

  學生匯報填寫的算式和單位名稱。

  (2)觀察表格,比較每個算式中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觀察,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

  4、余數(shù)真的都比除數(shù)小嗎?

  組織學生分別用25根、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驗證一下。

  三、練習鞏固

  1、教材p5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集體訂正。

  2、教材p5頁“練一練”第2題。

  完成練一練第2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教材p5頁“練一練”第3題。

  指名學生指出錯在哪里,并改正。

  四、拓展延伸

  你能寫出幾個不同的算式?

  □÷□=4……1

  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全班匯報。

  五、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搭一搭,同學們不僅能搭出許多種圖形,還能用語言進行表述。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用學具搭搭,好嗎?

  (二)完成練習三(1題~4題)

  先讓學生搭出書上的立體圖形,分別從正面、上面、側(cè)面進行觀察,再填一填,然后組織交流。注意引導觀察,第一個圖形從上面和正面觀察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后獨立搭一搭,看一看,連一連,再交流討論。

  通過本題練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下面的立體圖形從正面、上面、側(cè)面看到的形狀分別是什么?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教師先示范怎樣在方格紙上畫圖?再出示第4題

  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然后讓學生獨立在方格紙上畫一畫,全部畫完后搭一搭進行驗證。

  (三)課堂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 12

  教學內(nèi)容:

  搭一搭活動1

  教學目標: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感。

  重點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具準備:

  小立方體(學生用), 大立方體(教師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

  從不同方向(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

  1、拿出5個小正方體,擺成下面形狀

  觀察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想一想,從正面看是什么形狀,從側(cè)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狀?

  畫一畫,分別畫出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圖形。

  師:這個立體圖形是個長方體,從正面看和從上面看或從側(cè)面看都沒有被遮擋小立方體,所以就比較直觀,容易觀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狀。

  2、把5個小正方體,擺成下面形狀

 。1)從不同方向再觀察,想象它的形狀。

 。2)畫一畫,學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和想象的立體圖形。

 。3)展示畫出的圖形。師在黑板上畫出圖形。

 。4)師:從三個不同方向觀察,為什么只看到3個正方形或4個正方形?你想過為什么嗎?這個物體不是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嗎?應該看到5個才對呀,還有一個到哪去了呢?

  生:(很容易地指出來)被遮擋住了。

  師:雖然看不見,但它仍然是組成這個立體圖形的一部分。請分別指出從三個不同方向(正面、側(cè)面、上面)看不見的是哪一個?(從正面、右面看較難,因為有被遮住的,要注意輔導學困生)

  3、練一練

  P78練一練1: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借助學具實際擺一擺,看一看。

  4、擺一擺,畫一畫

  學生用5個小正方體任意擺出一個圖形,然后畫出從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狀。獨立完成后上臺交流。

  交流:請學生把自己擺的圖形放在講臺上,讓大家來判斷他是否畫對,并說一說判斷的理由。通過交流使學生掌握所擺圖形與所畫形狀是否一致的方法。

  二、小結(jié)

  我們今天觀察的圖形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觀察的經(jīng)驗?

【二年級下冊《搭一搭一》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搭一搭》教學設計04-28

《搭一搭》教學設計11篇04-28

《搭一搭》教學設計15篇06-13

搭一座橋作文04-20

搭蚊帳作文02-02

搭房子作文12-08

《搭石》教案07-26

紙牌搭高塔作文01-11

搭石教學設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