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09 10:07:52 教案 投訴 投稿

科學教案9篇(精選)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9篇(精選)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蛋有多種,能區(qū)分雞蛋、鴨蛋和鵪鶉蛋。

  2、嘗試剝蛋,體驗動手的樂趣。

  3、感受親子互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生熟雞蛋、鴨蛋、鵪鶉蛋若干。

  2、盤子、抹布若干。

  3、貼有雞、鴨、鵪鶉圖片的籮筐各一個。

  4、箱子一只,方巾一塊。

  活動過程:

 。ㄒ唬┫鋬让,激發(fā)興趣。

  1、出示裝有蛋的箱子請幼兒來摸一摸、猜一猜。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了許多禮物都藏在這個箱子里,它們說先讓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為什么?

  2、打開箱子并請幼兒每人拿一個蛋:原來里面藏著蛋寶寶。

 。ǘ﹪L試操作,大膽探索。

  1、給蛋寶寶分類。

  看看你拿的是什么蛋,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出示貼有雞、鴨、鵪鶉圖片的籮筐,請幼兒給蛋分類:雞媽媽、鴨媽媽、鵪鶉媽媽來了,小朋友們把蛋寶寶送到自己的媽媽那里去吧。(幼兒操作)

  檢查結果并小結。

  2、認識和區(qū)分三種蛋的外在特征。

  將三種蛋置于實物投影儀上:這三種蛋有什么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1、認識蛋黃和蛋清。

  進一步引發(fā)幼兒探索興趣:你們想知道蛋寶寶的里面有什么嗎?怎樣才

  能看到里面呢?(鼓勵幼兒交流看到里面的方法。)

  打雞蛋并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你看到了什么?(蛋黃和蛋清)

  小結:蛋里面有蛋黃和蛋清,他們都很有營養(yǎng),如果每天吃一個蛋有利于身體健康。

  相繼打開鴨蛋和鵪鶉蛋,讓幼兒感知三種蛋的蛋黃大小。

  (三)剝蛋、吃蛋。

  1、拿一個熟的'蛋作敲打狀:咦,怎么沒有蛋黃和蛋清流出來?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是熟的蛋,教師示范講解剝蛋的方法。

  2、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會吃到什么蛋。

  3、請幼兒把剝好的蛋送給爸爸媽媽吃,要求說清楚“請爸爸(或媽媽)吃×蛋”。

  引導語:平時都是誰剝蛋給你們吃?(幼兒回答)今天我們換一下,來做一回孝順的好兒子和好女兒,讓我們來剝蛋給爸爸、媽媽吃,好嗎?還有一個要求:在你送蛋給爸爸、媽媽吃的時候,要說“我請爸爸(或媽媽)吃×蛋!

  (四)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去查一查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

科學教案 篇2

  大班優(yōu)秀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石頭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石頭

  二、活動目標

  通過尋石、觀石、玩石等活動,激發(fā)幼兒了解石頭的興趣,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各種石頭的特點。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有關石頭的照片、圖片、錄像資料,各種石頭、石制品、石工藝品、石飾品等。

  五、活動過程

  看一看我收集的石頭。

  (1)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石頭,有的很珍貴。

  (2)石頭的'顏色有各種各樣。

  (3)石頭的花紋也都不一樣。

  (4)石頭的形狀很多,這是鵝卵石,是圓圓的、扁扁的。

  (5)有的石頭表面光滑,有的粗糙。

  石頭的用途有哪些?

  (1)一般的巖石、鵝卵石、大理石、花崗巖可用于鋪路、造橋、蓋房子等。

  (2)玉石、紅藍寶石、鉆石是較為名貴的石頭,可以制作裝飾品。

  (3)本地盛產(chǎn)的名石――壽山石,特別名貴,可做成工藝品。

  試一試。

  (1)把石頭、木塊、塑料、泥塊、混凝土、土塊等放人水中,會發(fā)現(xiàn)什么。

 、倌緣K、塑料都漂浮在水上。

  ②石頭、泥塊沉人水底。

 、凼^不論大小都會沉入水中。

  (2)用鐵錘敲打石塊、木塊、塑料、鐵塊,觀察敲打時會有什么現(xiàn)象產(chǎn)生。

  ①鐵錘敲打石塊后看到一丁點火花。

  ②用鐵錘敲打木塊、塑料、鐵塊沒有火花。

  (3)用石塊敲打鐵釘、木板、核桃、土塊會有什么現(xiàn)象產(chǎn)生。

 、偈^很硬,不會碎,不會變形。

 、诤颂摇⑼翂K被石塊敲打后都碎了。

  制作石藝。

  由一塊形狀特異的石頭想到了什么?運用輔助材料做出更多的東西。

  (1)單塊石頭彩繪。

  (2)多塊石頭組合彩繪。

  (3巧妙運用粘合劑彩繪。

  (4)各種石頭組合,搭建園林小景。

  展示幼兒的作品。

  幼兒自我介紹制作方法和作品名稱。

  六、拓展思路

  1.在探究石頭的特征活動中,還可以把石頭與蔬菜、魚同時放在火上燒,觀察現(xiàn)象,感知石頭不能生長也沒有死亡。

  2.可以帶幼兒外出參觀,把未受破壞的自然景觀與受到亂開采石料而破壞的景觀進行對比,再通過觀看一些有關災害性報道、錄像、資料片,讓幼兒感知和了解石頭對人類的作用。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不同的玩法,了解管子的輸送作用。

  2、在觀察操作中,探索各種彎管的作用,發(fā)現(xiàn)能使球轉彎的.秘密。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管子、乒乓球、球門、各類小玩具、設計圖、水、水盆、音樂。

  活動過程:

  一、經(jīng)驗導入

  問:你們在哪里見過這些管子?

  小結:管子無處不在。今天我們就和管子玩游戲。

  二、管子游戲

  1、玩法提示:讓小玩具和管子一起玩,讓小玩具從管子的這頭進去,從管子的那頭出來。

  2、幼兒探索不同的玩法,嘗試運用多種材料。

  3、發(fā)現(xiàn)交流。

  幼兒個別介紹自己不同的玩法,并上前演示。

  4、小結

 。1)管子平放,可以通過用力讓小玩具出來。

  (2)管子抬高,不用力也能讓小玩具直直的出來。

  三、“轉彎射門”游戲

  1、提出要求,介紹玩法:“轉彎射門”。

  2、介紹、認識管子的好朋友:各種接頭管。

  3、幼兒探索、嘗試用多種接頭管進行“轉彎射門”。

  4、探索交流,活動小結。

  四、“管子設計師”

  1、出示設計圖,引導幼兒觀察。

  問:用了幾根管子?你從哪里看出來?

  2、共同合作,(分成2組)嘗試看圖示設計連接水管。

  3、集體驗證,通水試驗,分享成功!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yè)生產(chǎn)、人的生活等。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教學準備

  1.課前觀察:當?shù)氐臍鉁亍⑻鞖、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yè)生產(chǎn)、人的衣著等,與春天相比有什么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3.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么特征。(板書課題。)

 。ǘ⿲W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也可以看課本第16、17、46、47頁的插圖)。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匯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shù)叵奶斓奶卣鳌?/p>

 、偬炜沼惺裁床煌?(夏天的天空多云。)

 、跇淠居惺裁床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厶镆袄锏那f稼有什么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萑说囊轮惺裁醋兓?(換了夏裝。)

 、藓⒆觽冊趹敉馔媸裁?(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shù)氐南奶炫c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jié)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匯報一下。

  (2)匯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傥覀冞@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個同?

 、谖覀冞@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tǒng)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yè)生產(chǎn)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征(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么樹開花、什么莊稼和果實成熟、什么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xù)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xù)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xù)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么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于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局限性。

 。ㄈ╈柟叹毩

  1.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征。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jù)當?shù)叵奶斓奶攸c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谷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ㄋ模┎贾米鳂I(yè)

  繼續(xù)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著季節(jié)的推移有什么變化。

  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活動反思:

  整節(jié)活動是以“夏天”這個主題開始的,考慮到幼兒的原有生活經(jīng)驗,讓他們總結夏天的特色似乎很難,所以我用音樂、圖片、想象、語言為孩子提供說夏天的素材,孩子的聽、說、想、讀等各種感官均被調動起來,孩子的表達欲增強了。

  孩子很喜歡音樂,當他們聽音樂時是如此地專注,聽到昆蟲的鳴叫甚至能聯(lián)想出夏天里的小動物的叫聲,生活,孩子的課堂一下子擴大了;當說比喻句時,孩子起初似乎不知從何說起,后來和大家一起看圖片,終于思路打開,侃侃而談,如“彩虹像一座橋,彩虹像滑梯,彩虹像發(fā)卡”等。孩子在學習有感情地朗讀的同時,還了解到雨前的小動物的變化,大自然的變化使幼兒感覺神氣,更多了幾分探究的欲望。

  孩子特別喜歡背誦文章,對字并不敏感,不習慣閱讀,我們要逐漸地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喜歡讀書。在背誦時,我們可以加上動作,既增強了幼兒對短文的理解又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第二課時我會采用此方法。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米的科學方法。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米,大工具運的次數(shù)少,小工具運的次數(shù)多。

  3、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米、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鉛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運米游戲,你想用什么工具來運米?

  2、幼兒第一次運米。

 。1)提出要求:兩人一組輪流運米,并記錄運米的總次數(shù)。

 。2)出示統(tǒng)計表格,記錄每組幼兒運米次數(shù),并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每組兩人使用一個工具運同一堆米,為什么次數(shù)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米:每一次要運得一樣多,通過討論、示范明確運米的具體操作規(guī)則(滿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兒第二次運米,驗證。

 。1) 統(tǒng)計運米次數(shù)

  (2) 引導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同一堆米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shù)是一樣的`。

  4、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米。

 。1) 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米,運的次數(shù)會怎么樣?

 。2) 幼兒操作

 。3)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4) 幼兒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運的次數(shù)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shù)據(jù)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shù)據(jù)大……

  教師小結: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米,大工具運的次數(shù)少,小工具運的次數(shù)多。

  5、延伸游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來運米,運的結果又會怎么樣?下次我們再來試一下。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過去春天會來。

  2、觀察春天的景象

  3、知道春天昆蟲會出來活動。

  4、享受聽故事和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冬天圖片和昆蟲圖片若干。

  3、春天背景圖。

  4、彩筆、多媒體。

  活動建議:

  一、出示冬天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并簡單了解動物的冬眠。

  二、欣賞錄象,引導幼兒觀察并描繪春天的特點。

  三、出示故事圖片,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昆蟲運動會》。

  教師提問:

  1、為什么昆蟲都躲起來睡覺了?

  2、為什么蜜蜂平平后來能到外面玩了?

  3、運動會上,平平的'朋友參加了什么比賽?

  4、如果你是平平,你喜歡冬天還是春天?為什么?

  四、教師出示昆蟲圖片,請幼兒觀察并描述昆蟲的外形特征。

  五、請幼兒為昆蟲穿上漂亮的衣服并貼到春天的大背景圖上,集體創(chuàng)作一幅合作畫。

  六、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春天。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討論一些取暖的方法。

  2、愿意積極動腦,并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樂意與同伴交流,討論一些取暖的方法。

  活動難點:愿意積極動腦,能夠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冬天到了,許多小朋友來到幼兒園,跟著老師鍛煉身體,做游戲,可開心啦!可是,有一個叫貝貝的小朋友,她的好朋友卻有點不高興了,因為她發(fā)現(xiàn)貝貝已經(jīng)許多天沒有上幼兒園了。原來貝貝沒上幼兒園是因為怕冷。他也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取暖。

  2、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貝貝為什么沒有來上幼兒園嗎? 教師:貝貝遇到了困難,你們愿意想辦法幫助他嗎? (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

  二、幼兒交流、討論,說出自己知道的取暖方法

  1、教師:故事中的貝貝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辦呢? (請部分幼兒進行回答)

  2、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畫面里都有哪些取暖的方法。

  (請幼兒根據(jù)畫面的內容,說一說圖片上的人們是怎么樣取暖的。)

  三、教師出示掛圖,鼓勵幼兒觀察圖片上幼兒的取暖方法

  1、教師:圖畫上的小朋友用了哪些取暖的方法呢? (請幼兒進行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在冬天可以多穿一些厚的衣服,多進行運動,鍛煉身體。在家和在園睡覺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開上空調來防寒。

  2、遷移幼兒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圖畫上的.取暖用具的名稱和一些簡單的使用方法。

  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一些正確的使用方法。

  四、鼓勵幼兒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防寒。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說了那么多有關冬天保暖的一些方法,那現(xiàn)在老師就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來學做防寒操。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活動。)

  2、總結:如果平時我們不挑食,身體強壯了就不會怕冷。在冬天里經(jīng)常鍛煉身體也可以防寒。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活動重點: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活動難點:能找到對應顏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么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二、尋找相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的認識

  1、游戲“小圓寶寶找媽媽”。

  先請幼兒說說身上小圓的顏色,然后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大圓顏色按照教師口令如:“紅顏色小圓寶寶學小兔跳到媽媽身邊”,“藍顏色寶寶學小鳥飛到媽媽身邊”等,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2、游戲“大灰狼來了”

 。1)、(先在地上鋪上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報紙,報紙上分別畫有三種顏色的大圓圈),小圓寶寶聽音樂在場地四周散步,音樂一停大灰狼就來了,小圓寶寶得馬上找到一個家躲起來,否則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兒游戲兩邊)

  (2)、提出新的.游戲要求,引導小圓寶寶找相應顏色的大圓媽媽。

  小圓寶寶等音樂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否則還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兒游戲兩邊)

  三、大灰狼被趕走了,幼兒聽音樂跳舞慶祝結束。

科學教案 篇9

  冊數(shù)、單元:六上第一單元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重、難點:

  1、通過探究,讓學生認識輪軸,知道輪軸的作用,以及輪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重點)

  2、通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描述等能力。(重點)

  3、通過探究,使學生感悟到周圍生活處處充滿了科學,只有掌握其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難點)

  教具準備:輪軸兩個(軸同粗,輪大小不同)、鐵架臺、鉤碼、螺絲刀……

  教學步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比賽導入、激發(fā)探究興趣

  1、教師:同學們,前兩節(jié)課,通過探究我們認識了杠桿,了解了它的一些原理。這節(jié)課起我們要來探究另一種簡單機械,接下去,先讓我們來玩一玩“小個子戰(zhàn)勝大力士”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同桌兩人一組,力氣小的同學手握螺絲刀的刀柄,力氣大的同學手握螺絲刀的刀桿,兩人向相反的方向用力,看看誰能取得勝利。

  2、教師:誰贏了?說說你們的`比賽結果?

  3、教師:為什么力氣大的同學反而輸了呢?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1、學生按照游戲規(guī)則進行游戲。

  2、讓學生說說比賽結果,并對結果做一個合理的解釋或推測。

  探究螺絲刀刀柄的秘密

  1、教師:看來,螺絲刀雖然簡單,但卻隱藏著許多秘密。下面,就以同桌為單位,仔細地觀察一下螺絲刀的構造,看看都有些什么發(fā)現(xiàn)?

  2、教師:哪組同學來描述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

  A、螺絲刀的刀柄總是比刀桿要粗一些。

  B、刀柄上有些凹槽,手握在上面時,可增加摩擦力,也就是說在用力時,能使得上勁。

  小結:像螺絲刀這樣,由一個較大的“輪”與一個較小的“軸”組合在一起的簡單機械,叫做輪軸。

  3、教師:認識了輪軸,接下去我們來體會一下輪軸的作用。出示幻燈片:

  A、用一根繩子把幾個鉤碼系在螺絲刀的刀桿上,轉動刀柄,將鉤碼吊起;

  B、把這幾個鉤碼系在刀柄上,轉動刀桿,將鉤碼吊起。

  請每位同學分別試一試,并仔細體會操作時的感受,然后跟同桌進行交流。

  4、教師:誰來談談你的感受?——用繩子將鉤碼系在刀桿上,然后轉動刀柄比較省力。這就是力氣小的同學能戰(zhàn)勝力氣大的同學的原因所在了。

  1、學生觀察螺絲刀的構造,并將發(fā)現(xiàn)用較為準確的語言進行描述。

  2、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會,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

  輪軸的研究

  1、教師出示實驗材料,介紹裝置中的軸、輪及穿線的方法,出示幻燈片:

  A、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的引線上,試試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這說明什么?

 。ó斴S上掛x個鉤碼時,輪上只掛一個鉤碼便可保持平衡了——說明手握輪那部分工作時省力,輪軸有省力的作用。)

  B、(軸不變,輪增大)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的引線上,試試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這又說明了什么?

 。ó斴S上掛y個鉤碼時,輪上只掛一個鉤碼便可保持平衡了,這說明當軸大小不變時,輪越大就越省力。)

  學生動手探究,仔細觀察其現(xiàn)象,討論其中的秘密,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課后延伸

  教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學生先說一說,然后再回家找一找。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3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9-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1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14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26

科學教案04-06

(熱)科學教案08-19

[薦]科學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