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一邊唱歌一邊大膽做動作。
2、能分辨和表現(xiàn)音的快慢。
活動準備:
1、玩過該體育游戲。
2、每人一個“樹葉寶寶”頭飾,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小朋友散步》
幼兒能聽辨不同的音樂做相應的動作,愉快地游戲。
。ǘ┙谈枨洞箫L和樹葉》
進入情景:
1、教師朗誦兒歌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2、教師帶領幼兒愉快朗誦兒歌。
學習歌曲并運用動作表現(xiàn):
1、教師將兒歌填入曲中,幼兒傾聽。
2、請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和教師一起歌唱。
3、引導幼兒跟著磁帶音樂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學習分辨和表現(xiàn)音的快慢:
1、教師用鋼琴刮奏、模擬風聲。請幼兒猜想:秋葉跳得歡時,會發(fā)生什么事?
2、再次刮奏出快慢不同的風聲。請幼兒說說這兩種風聲有什么不一樣,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示。
游戲:
幼兒頭戴“樹葉寶寶”頭飾,自由舞蹈至“秋天多么美”止。此時教師用鋼琴刮奏模擬風聲,風聲快而強時,幼兒快速地飄來飄去,風聲慢而弱時,幼兒放慢動作,風聲停,幼兒便停止動作。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動作表現(xiàn)。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的小手,手心、手背、五根手指頭的名稱。
2.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在活動中有所增強。
3.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初步掌握保護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習手指頭的名稱,知道手心、手背。
2、了解小手的本領。
3、掌握基本的護手方法。
教學難點:
1、自己動手穿鞋子、做大紅花。
2、保護小手方法。
教學方法:手指游戲,教師示范、談話,自己動手做。
1.游戲:手指變變變,導入活動。
教師帶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一個手指頭呀,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老鼠,吱吱吱。(兩個手指頭變小白兔,三個手指頭變小花貓,四個手指頭變小黑狗,五個手指頭變大老虎)。
2.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
通過觀察、感知、提問和描述,知道手心、手背、五個手指頭的'名稱。
教師:"我們有幾個手呀?""小手的手指頭叫什么名字?"教師出示大拇指,引導幼兒回答。依次出示一個手指頭,幼兒集體回答。
教師請幼兒手心向上,再請幼兒手背向上。表揚小朋友。做手指游戲,復習鞏固手指、手心、手背名稱:"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3.了解小手的作用。
游戲一:送玩具寶寶回家,親身體驗小手的作用。(請個別幼兒游戲)提問:玩具撒了,你們的小手要怎么做呢?
游戲二:讓幼兒不用手把鞋子脫出來,再穿上去。(請所有幼兒游戲)提問:不用小手可以脫鞋子嗎?那不用小手穿鞋子呢?
引導幼兒從學習、日常生活中了解小手的本領。
討論:小手除了可以玩玩具、收拾玩具以外,還可以干些什么事情?
小結:(游戲結論)我們的小手可以把玩具收到盒子里;不用小手也可以脫鞋子,但是不用小手就很難穿上鞋子了。
我們的小手還可以幫助我們拿東西、穿衣服、喝水、整理餐具……,小手真能干。
4.掌握一些基本的護手常識和簡單的護手方法。
提問:小手真能干,我們要怎么來保護它們呢?
觀看圖片和課件,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識。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干凈和美觀;天冷時給小手抹上護手霜,戴上手套,以免凍傷。不隨便將小手伸入電風扇或門縫,不拿鋒利的危險物品,使小手安全、健康長大。
5.教師帶領幼兒學習用小手來做大紅花。
教師示范,幼兒自己練習做,教師指導。
6.教師與小朋友一起做小手操:拍拍手、拍拍肩。
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樂于幫助得意識。
2.使幼兒進一步體驗樂于助人的快樂。
3.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重點
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提問,幼兒將幫助別人后的快樂情緒和體驗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可變換表情的蝸牛圖兩幅(蝸牛殼上分散貼上雙面膠)。
2.彩色皺紋紙若干張,電話一部。
3.一面鈴鼓,粘在夾子上的彩帶(同幼兒人數(shù)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 知道自己的'幫助能使別人和自己都高興
1.師生圍坐在地毯上講故事:
森林里在開動物聯(lián)歡會,小蝸牛被小河擋住了路還沒來,它很著急。
師:請小朋友幫它想想辦法。
2.繼續(xù)講述并提問:
大家?guī)托∥伵_^了河,小蝸牛真高興,臉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師:小蝸牛為什么露出了微笑?
是誰幫它想的辦法?
你幫了小蝸牛,你心里感覺怎樣?
3.小結:別人有困難時,你幫助了他,他會很高興,你自己心里也很高興。
(二) 體會自己的幫助能使別人和自己都高興
小蝸牛打電話說想?yún)⒓臃b表演,可自己的衣服不漂亮,很著急,怎么辦?
1.小蝸牛又有困難了,我們應該怎樣做?
2.幫小蝸牛裝飾衣服。
(1)觀察小蝸牛的表情(不高興)。
(2)演示裝飾方法:將皺紋紙團過后粘在蝸牛殼上有膠的地方。
(3)幼兒分兩組裝飾。
(4)觀察小蝸牛的表情(高興)。
師:小蝸牛為什么笑了?誰幫它們穿的花衣服?
你幫助了小蝸牛,他們很高興,你心里怎樣?
請你看看你身旁的小朋友臉上怎樣?
3.小結。
(三) 通過游戲,進一步體驗和表達互助帶來的愉快情緒
1.繼續(xù)敘述故事:小蝸牛的衣服最漂亮,得了第一名。
2.小蝸牛送來了許多彩帶感謝小朋友,大家用彩帶做一個《揪辮子》的游戲。
(1)出示彩帶,講解游戲方法及規(guī)則。
(2)提示幼兒互相幫助夾辮子。
(3)教師與小朋友一起用鼓聲當信號游戲。
延伸活動
到戶外繼續(xù)游戲。
教學反思:
微笑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們的交往中,都需要對別人微笑,因為微笑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讓自己和別人都感覺開心。在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中,微笑可以說是他們與人交往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們在設計這個活動時,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孩子們通過動手的操作、語言的表達等來進行活動。并運用了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微笑無處不在,同時也讓幼兒感覺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來對待每件事。
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玩一玩、看一看中,對物體下落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和探索欲望。
2、樂于身體動作表現(xiàn)物體下落的樣子,并嘗試進行語言描述
3、初步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培養(yǎng)幼兒對常見的物體掉下來的方式感興趣,以及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探究欲望。從而讓幼兒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在相互學習中提高了表達和交流的能力。
通過游戲,讓幼兒自由嘗試觀察、探索,用身體動作把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來,再將動作轉化成語言,并初步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教學準備:
1、羽毛、沙包、紙條、積木、彩帶等各種落體
2、紅、綠魔術盒各一個,籮筐若干
3、大記錄表一份,幼兒記錄表若干
4、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準備好的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ㄒ唬┙榻B材料,引出問題。
1、請幼兒在魔術盒里摸一摸、猜一猜
今天老師帶了兩神秘的箱子,里面藏著一些不同的、有趣的東西請你們上來摸一摸。
先請一個孩子來紅箱子里摸一摸(羽毛、紙條?樹葉)
拿在手上感覺怎么樣?(引導:重的還是輕的)
再請一個孩子上來到綠箱子里摸一摸(積木、蓋子、小夾子)
拿在手上感覺怎么樣?
現(xiàn)在陳老師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后一松,他們就會怎么樣?(掉下來) 那你們猜猜**掉下來和**掉下來的樣子會一樣嗎?(幼兒猜測)(**具體東西要看幼兒從箱子里摸出什么)
二、擺弄落體進行自由感性探索。
(一)第一次自由探索。
1、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玩一玩,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景。
那到底**和**掉下來的樣子是不是一樣的,請小朋友自己去找答案。
老師在后面放了**、**還有其他好多好玩的東西,請你們都去玩一玩。你可以一樣一樣地玩,也可以兩樣一起玩,看看他們落下來的樣子是怎樣的。
2、 進行討論。
。ā靶】腿硕纪胬哿耍蹅兿劝阉鼈兯突丶倚菹?記住,可別把小客人丟了呀!”)
剛才你玩的是什么呢?那請你來用動作模仿一下,他是怎么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
能不能把它掉下來的樣子說出來呢?(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描述)
3、小結:
師:羽毛、樹葉、紙條都是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具體描述語言看上課情況定)。那積木呢?積木是怎么樣掉下來的?(幼兒操作后發(fā)現(xiàn)積木是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還有我們剛才玩的還有哪些東西是和積木掉下來的樣子是一樣的呢?
4、師幼共同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羽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我們會說,也會做,真能干。咱們來做一回小小記錄員,把他們掉下來的樣子,一起和老師用學過線條把它們畫出來吧。(引導的語言把物體下落的過程和相應的線條結合起來,例:小積木是直直地落下來,我說:“噢,小積木是直直地落下來的,那它象我們學過的哪個線條呀?”當孩子們說出直線后,我們又一起用手在空中畫出了這個線條,教師并在大記錄表上做好記錄)
。ǘ┑诙巫杂商剿
1、 請幼兒玩玩桌上其他東西(彩帶、沙包、餐巾紙、拼圖碎片等)看看東西是怎樣掉下來的,可以與同伴交流、觀察東西掉下來的情景并嘗試自己用畫畫的方法把他記錄下來。(幼兒操作記錄表只有兩種需要記錄的材料)
2、評析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記錄的是什么的,是怎么樣掉下來的并再次用動作表示。
三、活動延伸
游戲:變變變
師:我做魔術師,變變變,變出什么,你們就說一說,做一做。
在我們的教室里,我們的幼兒園里,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它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上花了很多時間修改教案,自以為已經(jīng)很了解全部內容,可是哪知沒有完全的吃透。在引導幼兒在描述什么物體掉下來的樣子過于局限,限制了孩子的發(fā)散性思維,而且在擺放材料的時候沒有考慮幼兒興奮的情緒,造成擁擠。而且在前期導入部分時間有點長,自身語言不夠精煉,有點拖沓。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在蛋糕里添畫出各種自己喜歡的水果,并涂上好看的顏色。
2、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蠟筆,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5頁。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小朋友吃過蛋糕嗎?吃過什么樣的蛋糕呢?蛋糕上都有些什么?
2、引導幼兒說說蛋糕是什么樣的?自己最喜歡蛋糕的'哪一部分?
3、小結:蛋糕有各種各樣的,都很漂亮,有的蛋糕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巧可力等。
二、示范講解。
今天我們就來把蛋糕上面的水果畫出來。如果畫蘋果就拿到紅筆畫圓圓的圈表示,畫桔子就用黃色的筆畫一個半圓,這樣在蛋糕上面畫滿各種各樣的水果。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小朋友在蛋糕上畫上自己喜歡吃的各種水果、巧克力和生日蠟燭,再涂上好看的顏色。提醒幼兒作畫時,用鮮艷的顏色,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展示幼兒作品,講評。
1、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前介紹自己作品。
3、老師總結評價。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教案03-09
(精選)小班教案08-0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精選)小班教案09-06
【精選】小班教案08-2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小班教案【精選】09-1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