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材簡說
《柳樹醒了》,這是一首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霸诖禾炖,還有什么醒了呢?”課后的這個問題,打開了孩子們想象的大門。要相信孩子,孩子的眼睛里折射出的畫面,比詩更蘊含深意。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話。
學習目標
1.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3.能發(fā)現(xiàn)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教授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新課
春天來了,天氣轉(zhuǎn)暖,萬物復蘇,春天來了,耕耘播種,充滿希望,春天來了,到處冰雪消融,使人感到一股暖意。你一定用心靈去感受了美好的春天。那就請你們把用眼睛看到的、用鼻子聞到的,用耳朵聽到的,都說出來吧。
春天來了,她像一位魔法師,周圍的事物都有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板書“柳樹()了”。(醒)誰能從字卡中找到“醒”字貼上去?(補題后讓這位學生帶著大家再讀課題)教師強調(diào)“醒”是后鼻音。
二、初讀,掌握字詞
1.師范讀,學生欣賞老師配樂朗誦。說說課文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生詞。
3.哪些生字是你的老朋友呢?大聲讀給大家聽。
4.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1)偏旁識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筆)
換偏旁:操──澡
熟字加偏旁:醒,軟,雷
(2)同桌互相讀生字,比比誰讀得準。教師強調(diào)“澡”讀平舌音,“枝,樹,梢,!弊x翹舌音。
(3)小組比賽認讀生字。
(4)做“一字開花”游戲。
(5)讀詞卡(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打雷 雷雨 樹枝 樹梢 軟和 梳洗 玩耍 蘇醒
三、熟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同桌對讀,互相正音。
3.再練習讀課文,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四、觀察,正確書寫
1.重點指導兩個帶言字旁的字“說、話”。學生觀察“說、話”兩個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師示范寫,邊寫邊提醒注意的筆畫,這兩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言字旁的“點”要寫的高一些,靠右一些,與橫折提的“折”對齊!罢邸碑嬁梢詫懙寐韵蜃笮。
3.“春”字的書寫,關鍵是上半部分:三個橫不宜長;撇、捺要伸展開,蓋住下面的“日”字。
4.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5.展示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字詞
1.讀上節(jié)課學過的字:雷、澡、軟、梢、梳、醒、耍、枝
2.開火車認生字。
3.開火車形式讀詞:打雷雷雨樹枝樹梢軟和梳洗玩耍蘇醒
二、看圖,熟讀課文
1.出示掛圖:同學們,春天來了,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你們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尋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師:是的,他們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頌美好的大自然,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柳樹醒了》。
2.自由讀,讀準音,并標小節(jié)號。
3.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板書:春雷春雨春風春燕
三、細讀,理解課文
1.你從什么地方知道柳樹醒了?分小組讀書交流。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依次學習相應的小節(jié))
(1)學習第一節(jié)。
A.指名讀。
B.想像:春雷會跟柳樹說些什么話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這悄悄話說給組員們聽吧!
D.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節(jié)。
E.指名讀,評議。
F.比賽讀,評選“朗讀高手”。
(2)學習第二節(jié)。
A.指名讀。
B.教師板畫柳樹。
C.愿意上臺畫一畫柔軟的柳枝嗎?
D.你們覺得應該怎樣讀這一小節(jié)呢?
E.比賽讀,指導讀。
(3)學習第三、四節(jié)。
A.音樂聲中,教師引讀第三、四節(jié)課文。
你們瞧!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生讀)“春燕”跟柳樹捉迷藏了,藏著藏著──(生讀)。
B.春風中,柳樹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愛的樣子,你愿意讓柳樹變得更美嗎?請哪位小畫家上來畫一畫吧!
C.讓學生帶著想象好好地讀一讀課文。
D.小組匯報讀。
(4)學習第五節(jié)。
A.醒了的小柳樹可高興了,他們在干什么呢?請你們找一找讀一讀吧!(生練習讀)
B.指名讀,評議。
C.全班讀。
四、訓練,發(fā)揮想象
小柳樹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風、春燕、孩子們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出示:
春雷和柳樹_____________,小柳樹_____________,柳樹對春雷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幫助柳樹_____________,小柳樹變得_____________,柳樹對春雨說:“_____________!
春風幫助柳樹_____________,小柳樹變得_____________,柳樹對春風說:“___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樹_____________,柳絮_____________,柳絮邊飛邊說:“_____________。”
孩子們和小柳樹_____________,小柳樹──,柳樹對孩子們說:“_____________!
五、比賽,背誦課文
師:春天里的景物這么可愛,讓我們走進春天,美美地讀一讀!
1.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喜歡這一小節(jié)的其他同學可以一起讀。
2.會背課文的站起來,齊背課文。
3.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評一評誰背得好,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六、實踐活動
1.課堂活動。仿照課文編詩句,再說一說。
春天跟__________說話了,說著說著, _________。
師:(學生看著圖)柳樹醒了,春雷把她從沉睡中叫醒了。她睜開睡眼,春雨給她洗澡,春風給她梳頭,春燕跟她做游戲。柳樹醒了,她是那么柔軟,那么鮮嫩,那么活潑,那么嫵媚動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嗎?
柳樹醒了,春姑娘來了。春天閃耀著明麗的色彩,跳動著輕快的音符,彌漫著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柳樹醒了,孩子們也醒了。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又長高了。一年之計在于春,孩子們又投入新的學習中了。那讀書聲,那歡笑聲,給春天的樂譜上增添了美妙的音符。
2.課外活動。
在春天里,還有什么和柳樹一樣也醒了呢?可從動物、植物、人物、氣候等方面觀察。
七、板書設計:
春雷______________說話──柳樹──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軟了
春風______________梳頭──柳梢──綠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飛了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課題:淅瀝的小雨
課時:一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用一組較有方向性的線條來表現(xiàn)雨滴。
。、回憶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將他們表現(xiàn)出來。
教材簡析:
本課其實是在上一節(jié)基礎上進一步表現(xiàn)線條,(不規(guī)則的點線練習)采用什么材料均可。
教學重難點:
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現(xiàn)淅瀝的小雨。
課前準備:
。ǎ保┙處熞崆安贾萌蝿眨寣W生觀察雨中人物、景物、動物的特征。
。ǎ玻┙處、學生共同準備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
(3)教師搜集一些有關雨景的照片、錄像。
教學活動過程:
(1)引導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討論并交流雨中實物與平時不一樣的地方:在雨中,人們是什么樣子的,小動物怎么樣了,樹木、花草有沒有變化,汽車開過積水的路面會出現(xiàn)怎樣的景象?
用噴壺向打開的雨傘上灑水,引導學生聽雨聲、觀察雨水順著傘流下的樣子;向裝有水的水盆里灑水,引導學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樣子;向花盆里灑水,看泥土淋雨后顏色的變化。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與眾不同的雨景特征。教師在適當時機出示相應圖片、錄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
(2)發(fā)展階段:
建議學生將向要表現(xiàn)的主體畫在畫面的顯著位置,而且要畫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與主體有關的背景。添加背景時,教師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現(xiàn)物體的`前后關系。如:雨傘將人頭遮住一部分。
鼓勵學生將畫面自認為最滿意的部分或自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用彩紙剪貼、色紙畫等形式表現(xiàn)畫面。
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嘗試在深色的紙上用銀色中性筆畫出雨滴的樣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傘邊上,轉(zhuǎn)動傘,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學評價:
。、是否表現(xiàn)出了下雨的主題。
。、是否從與眾不同的角度來表現(xiàn)雨景。
。、能否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札記:
在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人們的反應時,我請一位學生上來學學下雨刮風時的各種聲音,另一位學生拿著雨傘配合著聲音表演風雨中行走的困難。學生們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學生通過觀看,發(fā)現(xiàn)了在雨中走路的樣子與平時的不同之處,在繪畫時自覺地將之表現(xiàn)了出來。回憶以往教學時教師反復強調(diào),學生卻不能準確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的情況,我深切體會到了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帶來的好處。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是4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寫數(shù)字4.
2.了解4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4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掌握4的組成.
3.初步建立序數(shù)概念,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4的含義,掌握4的組成.
教學難點
掌握4的組成.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三個數(shù)字娃娃,你們看,誰來了?
演示動畫3的組成
生:1來了.
問:1的后面應該是幾?
繼續(xù)演示動畫3的組成
師:對!現(xiàn)在2也來了.誰說說2是由幾和幾組成的?
繼續(xù)演示動畫3的組成
問:2的.后面是誰呢?
師:對!是3,看3也來了.
繼續(xù)演示動畫3的組成
問:幾和幾組成3?
繼續(xù)演示動畫3的組成
問:你們知道3的后面是誰嗎?
師:對!就是數(shù)字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4的認識.(板書課題)
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圖片4的主題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輛拖拉機在收割,后來又開來1輛,一共是4輛.
我還看到有4位農(nóng)民伯伯.
師:4臺拖拉機、4位農(nóng)民等,它們的數(shù)量都是4,都可以用4來表示.(出示4)
師:這就是印刷體的4.你能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嗎?請你試一試.
請你用掌聲表示4.
問:誰愿意模仿小動物叫4聲?
4里面有幾個1?幾個1是4?
2.了解4以內(nèi)的數(shù)序
演示:先撥3顆珠子,再撥1顆珠子,現(xiàn)在一共撥了幾顆珠子?
問:3添上1是幾?4去掉1是幾?(再撥去1顆珠子)
出示圖片:點子圖.
問:3的后面是幾?4的前面是幾?
讓學生從1數(shù)到4,再從4數(shù)到1.
3.比較大小
出示圖片:方塊圖
問:左邊的圖可以用幾來表示?右邊的呢?
比較3和4的大小用怎樣的符號連接?為什么?(板書:3<4=)
問:由3<4你能想到什么?(板書:4>3)
4.教學4的組成
學生擺學具:將4個小圓片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匯報,總結(jié)出:
師生對口令,練習4的組成.
5.建立序數(shù)概念
演示動畫序數(shù)
問:這些人在干什么?
師:他們多有秩序!
問:誰排在第一個?小朋友排在了第幾個?
師:聽口令:這一行第4個同學起立,前4個同學起立
6.指導書寫
演示動畫4的寫法:學生練習描紅,然后獨立寫一行4.
鞏固練習
1.填空
2.按順序擺出1、2、3、4的數(shù)字卡片.
3.劃掉任意4個圓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課堂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一、教材思路:
本課是屬于“造型
表現(xiàn)”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圓的,滾動的和轉(zhuǎn)動的,都是圓的。優(yōu)美、柔和、活潑,是圓的感覺,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大膽用彩筆表現(xiàn)這圓圓的可愛世界。
課時:1~2課時
二、1、教學目標:
*說說對圓形物體的感覺,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想象力。
*啟發(fā)學生認識圓形,認識各種圓形物。
*用線條或顏色畫出生活中的圓形物并添畫有趣的細節(jié)。
三、重、難點:
認識圓形,找出生活中的圓形物并能用彩筆表現(xiàn)。
巧妙畫出圓形物,并運用恰當?shù)臉媹D和色彩。
四、教學準備:
教師:一些球、鐘、游泳圈、紐扣、葡萄實物及圓形物圖片、范圖,吹泡泡物品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生活用品線描寫生稿及圓形物實物等。
五、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談談生活中有哪些圓圓的物品,如鍋、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時鐘等。
。、欣賞實物及圖片、感受圓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圓的,圓形給人優(yōu)美、親和、活潑的感覺。
。、世界上的許多東西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呢?(方便,靈活)
4、說說自己對圓形物的感覺。
——游戲及體會
。、師生玩游戲”吹泡泡”,體會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賞及評述
出示范圖,了解作品在造型、構圖、色彩幾方面的特點。
要求造型生動,構圖飽滿,色彩豐富。
——展示及介紹
六、板演示范
徒手畫圓,添畫,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畫圓的'幾種方法,如上半圓,下半圓;左半圓,右半圓;一口氣畫一個滾溜園等。
——討論與練習
。薄嫵鰩追N你知道的圓形物,要求用線條色彩來表現(xiàn)。
對部分同學進行面對面的指導。
。ㄌ嵝炎⒁鈭A形的畫法,添畫的構思、操作等。)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可用用勾線平涂方法畫生活中的圓形物;也可用運用身邊的線、繩等材料排一排,擺一擺,擺出美麗的圖形;亦可用彩紙撕剪等法表現(xiàn)圓形。圓形的相互重疊亦很有趣!
我們不僅要動腦筋想畫什么,還要想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xiàn)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對造型飽滿、作業(yè)細心,添畫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們常說:畫無定法,就是說,畫畫沒有一定的方法,關鍵是看完成后的藝術效果,鼓勵學生多去嘗試。
七、小結(jié)與評價
。、作業(yè)展評、小結(jié)。讓部分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畫的。
。、課后作業(yè):多去畫畫周圍的圓形物,讓圓圓世界變得更有趣。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1-20之間物體地個數(shù),認識11-20各數(shù),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shù),初步掌握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shù)的十進制,知道10個1是一個十、2個十是20.
3.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獲得初步的數(shù)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實踐操作、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10個1是一個十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
教學難點:
建立記數(shù)單位十的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師:小朋友們,今天茄子老師又來到了我們數(shù)學課中,他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演示課件:出示茄子老師和20個排列整齊的五角星)。茄子老師帶來這么多的五角星有什么用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茄子老師是怎樣說的。
茄子老師:我知道一(1)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又愛動腦筋。今天我?guī)淼倪@些五角星叫做智慧星,是用來獎勵學習認真的小朋友的。在這些智慧星里還藏著一些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五角星上出現(xiàn)1-10各數(shù))
師:原來這些智慧星里還藏著數(shù)呢,這些數(shù)可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請小朋友們一起讀一讀。猜一猜,其他智慧星里藏著哪些數(shù)呢?(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猜得很對,在后面的這些星里藏著比10大的數(sh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shù)的認識。(板書課題:11-20各數(shù)的認識)
11-20的數(shù)小朋友們都認識嗎?我們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
。ㄒ来纬霈F(xiàn)11、12、13、15、18各數(shù),讓學生讀一讀,并說出其他星上是哪些數(shù),認一認、讀一讀。)
【評: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形式呈現(xiàn)1-20各數(shù),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了解了學情,以利于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活動】
二.實踐操作,探索新知
。ㄒ唬┙⒂洈(shù)單位十地概念
師:茄子老師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智慧星,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請小朋友們解決,你們愿意嗎?聽一聽,茄子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
茄子老師:請小朋友們數(shù)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W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電腦里的小朋友東東也擺了一些小棒,我們一起來幫他數(shù)一數(shù)。
。ㄕn件演示12根小棒,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
茄子老師:小朋友們真是心靈手巧,不僅自己能正確地數(shù)出12根小棒,還能幫東東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墒且獢(shù)出十幾根,每次都這樣數(shù),太麻煩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數(shù)出的'有12根嗎?
師:你們聽明白了嗎?下面就請你們想一想、擺一擺,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學生操作活動后,進行師生交流。學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幾種:
1. 每2、3、4、6一份地擺。
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電腦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辦法,
我們來看一看,她是怎樣擺的。
課件演示:數(shù)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師:你們的想法和玲玲一樣嗎?比一比,誰的方法好?請小朋友們也數(shù)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師:這一捆是幾個一根呀?是多少根?10個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們說10個一是1個十。(板書并讀一讀:10個一是1個十)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
師:(指對1捆帶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個十,和旁邊的2根合起來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誰來說說幾捆和幾根合起來是12根?
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小朋友們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擺了多少根小棒嗎?
。ㄑ菔菊n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說一說是幾捆帶幾根,是多少根?)
【評:采用人機對話的方式,提出數(shù)學問題,通過數(shù)一數(shù)、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捆一捆、拿一拿等活動,自然形成10個一是1個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變得具體生動,易于學生接受!
。ǘ⿺[擺、說說,理解2個十是20
師:想一想怎樣擺出11根小棒,再動手擺一擺。
(學生操作后進行交流說一說是怎樣擺的。再依次擺出14根、18根)
師:請小朋友們很快地擺出19根小棒。
學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擺法,有兩種可能:
1.先擺出一捆,再數(shù)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τ趯W生的兩種擺法予以肯定)
師: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樣擺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請小朋友們與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擺一擺。
師: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幾捆帶幾根?單根的又滿了10根又可以怎樣了?現(xiàn)在有兩捆小棒,是2個十,2個十就是20。(板書:2個十是20)
【評: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充分展現(xiàn)學生各自的聰明才智,在較短的時間里靈活運用已有知識理解了2個十是20】
。ㄈ11-20的數(shù)序
。ㄕn件切換到茄子老師和五角星畫面)
師:小朋友們這么地聰明,學得又這么地認真,頑皮的小猴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課件演示;出示小猴)他看到茄子老師帶來了這么多的智慧星,高興得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把擺放得整齊有序的智慧星打亂了。(課件演示出凌亂的五角星畫面)茄子老師會對小猴說些什么呢?
茄子老師:你這小猴真調(diào)皮,請你趕快幫我把這些智慧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在直線的下面(出示數(shù)軸)排放整齊。
猴:茄子老師,對不起!我馬上就排一排。
。ㄕn件演示:標有1-10的五角星消失,并把1-10在數(shù)軸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該怎樣排呢?請小朋友們幫幫我吧!
師: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數(shù)軸上依次出示11、12、13)
師:(分別指著15、18處)這里該放哪個數(shù)?13和15的中間是多少?15和18的中間是哪兩個數(shù)?18的后面呢?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直線下面的數(shù)越往右邊越怎樣?比10大的數(shù)有哪些?我們一起把11-20讀一讀。
【評:讓學生在幫助小猴解決問題的活動中體驗并獲得11-20的排列順序,學生學得生動有趣。在觀察數(shù)軸上數(shù)的變化過程中,使數(shù)的順序更加清晰!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2題。
茄子老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很快就認識了11-20各數(shù)了,看一看我今天還給你
們帶來了什么?(課件演示:出示草莓和雨傘圖)
師:先猜一猜是草莓的個數(shù)多還是雨傘的把數(shù)多?草莓大約有多少個?雨傘大約有多少把?再數(shù)一數(shù)草莓和雨傘各有多少。
(學生活動后進行師生交流,指導學生有序地數(shù)數(shù),并與估計的結(jié)果比一比)
師:這么多的草莓,數(shù)完以后怎樣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個了?
。ㄒ龑W生數(shù)一數(shù)、圈一圈)
2. 想想做做第3題。
師:我們今天學過的數(shù)在你的文具盒里能找到嗎?看著自己尺子上的數(shù)從0讀到20。
師:誰能從7數(shù)到17?誰能從11數(shù)到20?
師: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18的前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16的鄰居是哪兩個數(shù)?
3. 想想做做第4題。
4. 生活中的數(shù)。
師:小朋友,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11-20各數(shù),看看教室里的人和物,你喜歡什么,就去
數(shù)一數(shù),數(shù)到20個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5. 猜數(shù)游戲。
【評:練習形式多樣,在猜一猜、數(shù)一數(shù)、圈一圈等活動中鞏固新知,培養(yǎng)數(shù)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四.全課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11-20這些數(shù),在我們的尺子上有,在我們的書上有,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這些數(shù)?請小朋友們課后做個有心人,注意觀察和思考,這樣我們就會越來越聰明。
【總評:這節(jié)課教師在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緊扣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讓學生認識了11-20各數(shù)、掌握了2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排列順序、培養(yǎng)了數(shù)感。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易于接受。在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學生學得生動有趣、學得輕松活潑。教師的點撥引導恰到好處,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繼續(xù)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松鼠的尾巴的用處。
2.了解別的動物的尾巴的`用處,擴展學生視野。
3.鞏固字詞,完成課堂作業(yè)。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暽衷~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擴詞。
能()()()身()()()
原()()()別()()()
。ǘ┚毩暦纸巧首x課文
自由讀--指名讀--分四人小組讀。
(三)課文,擴展視野
。1)說話訓練:用“松鼠的尾巴用處真大啊”這句話開頭,
說一說松鼠的尾巴的用處。
。2)你還能說說別的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處嗎?
(3)念兒歌(邊拍手邊念)
老黃牛,尾巴趕蠅子,
小鯉魚,尾巴當船槳,
小燕子,尾巴是個方向盤。
小小動物真有趣,
認真觀察長知識。
。ㄋ模┳鳂I(yè)
課堂作業(yè)本第5、7題。
課后作業(yè)第3題:把“暖”和“軟”、“能”和“扔”、“身”和“生”作比較,重點區(qū)別n和r兩個聲母,以及前后鼻音,自己試讀,糾正。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學階段美術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認識相關的工具材料,明確美術課應準備的常規(guī)工具。
2.通過看看、說說,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兒童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通過畫畫、玩玩,大膽嘗試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幾種基本用法。
3.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愛護和靈活運用美術工具材料的意識,為后續(xù)的美術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是一堂小學新生開始美術學科學習的始業(yè)教育課。有許多一年級新生在幼兒園時期已進行了一些美術活動,也多少接觸和使用過彩色水筆、油畫棒等美術工具材料,對美術繪畫、手工等造型手段也有了一些嘗試。本課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對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印象,對相關的美術工具材料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嘗試,讓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為學習美術打下良好基礎。本課有兩頁版面。第一頁展示了水墨畫、水粉畫、線描畫、油畫棒畫等繪畫形式的美術作品及相應的工具材料;介紹了彩色水筆、油畫棒的一些基本用法,并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嘗試,玩出新花樣。第二頁展示了兒童紙工和陶藝等美術作品,讓學生通過看看、說說,欣賞兒童作品的美麗創(chuàng)意,感受作品的有趣好玩;同時,通過活動圖片進行課后拓展,讓學生知道更多的美術活動形式,如寫生、參觀畫展等。感受美術課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
2.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美術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工具材料,激發(fā)學習美術的興趣。
難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欣賞作品的能力及靈活運用美術工具材料的意識。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美術課本、畫紙、彩色水筆、油畫棒等美術工具(教師)課件、一只裝有各種美術工具材料的“百寶箱"。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1)借助動畫人物“喜羊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創(chuàng)設參觀美術館情境,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2.欣賞體驗。
“喜羊羊”帶領小朋友參觀美術館三個展廳:繪畫廳、制作廳、體驗廳。
(1)繪畫廳,展示繪畫作品及相關工具。交流討論:小朋友,你知道哪繪畫兩種類?它們都用什么工具來畫畫?
課件展示:水墨畫、水粉畫、線描畫、水彩筆畫、油畫棒畫畫繪畫種類及其工具。
結(jié)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對不同的繪廁進行初步的認識,了解不同之處。
小結(jié):繪畫種類形式不同,工具豐富,畫面效果也不同。
(2)制作廳,出示各種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及相關工具。
結(jié)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欣賞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紙藝、陶藝、生活中各種廢舊物創(chuàng)意造型等。
小結(jié):原來生活中的普通材料,通過手工制作,也能變成美妙的藝術品!
(3)體驗廳,了解并嘗試油畫棒、彩色水筆的'用筆方法
采用先學后教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體驗學習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各種用筆方法,可以大膽嘗試新花樣。教師適當小結(jié)。
3.快樂涂鴉。
出示米羅繪畫作品,如《太陽與鳥》等,啟發(fā)學生想象點、線、面可畫成什么,鼓勵學生進行大膽作畫,快樂涂鴉。
4.展示評價,交流拓展。
(1)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并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養(yǎng)成評價、交流的習慣。
(2)課后拓展:美術活動豐富多彩,美術創(chuàng)意精彩無限,課外還可以外出寫生或參觀畫展。
(3)明確美術課所要準備的常規(guī)工具,如:繪畫工具主要有油畫棒、彩色水筆;手工工具主要有手工剪刀、固體膠和雙面膠等,提醒學生做好相應準備。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都了解了美術的基本內(nèi)容,認識了相關的工具材料,并大膽嘗試畫筆的幾種基本技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部分學生在思維上還停滯幼兒園,非常好動、不能約束自己,之后的課上我還需要加強管理。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13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01-13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1-12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12-05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3-07
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03-16
小學一年級的音樂教案03-03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