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6-02 08:00:26 教案 投訴 投稿

【精華】大班社會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大班社會教案匯總8篇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知道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回的規(guī)律。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敏捷的反應能力、培養(yǎng)簡單的推理能力。

  3、知道屬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風格。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生肖鐘自制一個,每人一套十二生肖圖卡,每人一個生肖胸飾,"爬大山""鉆山洞""繞跨步""比跳高"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了解十二生肖的12種動物,引起興趣。

  1、誰知道自己是屬什么的?

  2、師逐一出示十二生肖圖卡。一共有幾個屬相呢?十二個屬相分別是哪些動物呢?

  二、聽故事《十二生肖》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動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

  1、十二生肖包括哪些動物呢?

  2、它們的順序是怎么樣的?(幼兒操作十二生肖排隊)育嬰 會

  3、小結:十二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風格。

  游戲:"仔細聽"。

  三、理解生肖的含義同一年出生的人屬相是相同的,十二生肖12年輪回一次的規(guī)律。

  1、小朋友的屬相為什么有的是豬,有的是老鼠,不一樣呢?(幼兒交流討論)老師小結:同一年出生的孩子屬相就一樣,豬年生的屬豬,鼠年生的屬鼠,一年一個屬相。

  2、出示生肖種觀察。

  一共有多少屬相?12種屬相一個個輪下來要多少年?

  3、發(fā)現感受十二生肖12年輪回一次的規(guī)律。

  活動反思:

  課堂上,在如何將知識,技能講清楚上做文章,下功夫,學生只要全神貫注的聽,就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細致入微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感悟和認識。因此,學生始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傾聽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還需要動腦筋思考嗎?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必須讓孩子善于發(fā)現問題,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是最重要的。

  用剪紙的方法,有主題的來表現十二生肖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時先畫后剪,畫很重要,畫時要抓住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征,類似剪影的效果,然而光靠教師不斷強調,教學效果不佳,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

  先讓學生自由的畫出動物的外形,請幾位學生在黑板上繪畫,接著我來進行修改,我輕輕擦去所有生肖動物的五官、身上的花紋,只剩下外輪廓,有點象影子的效果,我再請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生肖動物還象嗎?有的還象,有的卻面目全非了,我趁勢發(fā)問:“為什么擦去一部分后,有的生肖動物還能那么明顯,而有的卻看不出來了呢?”學生開始思考起來,經過激烈的討論,達成了共識:剪紙生肖動物繪制的關鍵是五官、花紋,而是外形,要想剪出的動物更生動有趣,更要突出、夸張的表現動物的外形特征如,大的更大,長的更長,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教師將答案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給他們自主探究的空間,通過思考和討論,他們自己就能發(fā)現問題,并找到答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也就格外注意得之不易的制作要領,掌握的更迅速準確,教學成效更加顯著。

  小百科: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各行各業(yè)勞動對社會及人們生活均有獨特的意義。

  2、會用恰當的句式表達自己對成人勞動的認識。

  3、具有理解和想像各種職業(yè)與人們生活間相互關系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有關故事內容的掛圖;

  2、交通警察、醫(yī)生、園林工人等職業(yè)人們工作時圖片;教學重點與難點會用恰當的句式表達自己對成人勞動的認識,具有理解和想像各種職業(yè)與人們生活間相互關系的能力。教學方法與手段談話法、游戲法。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以指偶皮皮自我介紹導入

  師:(出示指偶皮皮)大家好,我是皮皮,我也是一名大班的小朋友。我平時最喜歡吃糖果、做游戲,經常纏著媽媽到兒童樂園去玩。我總想著,要是長大了也能這樣多好,不用去工作,吃吃玩玩多快樂!幼兒觀看指偶表演。通過指偶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師講故事《皮皮的夢》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1、設想和討論。

  師:夢里皮皮到了哪里?

  (1)馬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怎么會這么亂?

 。2)皮皮來到醫(yī)院看到了什么?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為什么?

 。3)花園里是怎樣的景象 ?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怎么會這么臟亂?

 。4)師:你喜歡這樣的地方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了解交通警察、醫(yī)生、園林工人的工作內容及與我們生活的意義

  我們的生活中,交通警察、醫(yī)生和園林工人可以做些什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結合PPT著重讓幼兒了解三種工作的意義。)回答問題,參與討論。通過講述故事,讓幼兒對故事感興趣,通過討論談話等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理解各行各業(yè)勞動對社會及人們生活均有獨特的意義,并會用恰當的句式表達自己對成人勞動的認識。三、拓寬延伸

  師:我們的小記者們已經做過調查,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新聞發(fā)布會”說一說你身邊的人是從事什么工作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回答問題。引導幼兒了解每一種工作與人們生活的獨特意義,激發(fā)幼兒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情感。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目標

  1、欣賞全班幼兒的瓷泥作品,感受瓷泥造型的變化多樣。

  2、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去評價他人的作品所用到的技能。

  3、遵守參觀規(guī)則,分享大家的作品,激發(fā)今后創(chuàng)作的欲望。

  準備

  1、全班幼兒制作的瓷泥作品,并將它布置成瓷泥作品展覽會。

  2、全班幼兒自由結伴,分成小組,準備參觀展覽會。

  過程

  1、引發(fā)參觀的欲望。

  2、活動室已布置好了全班幼兒的瓷泥作品展覽會,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3、交代參觀要求。

  4、按順序參觀,參觀時不要擁擠,不用手摸,以免碰壞作品。參觀完之后回到老師身邊集合。

  5、參觀欣賞作品。

  6、看看、猜猜別人將瓷泥變成了什么物體?它用了什么技能?

  7、邊看邊和同伴說說作品的.成功之處。你覺得作品哪種技能用得很好?為什么?

  8、你喜歡哪些作品?它們哪些地方做得很漂亮?

  9、在參觀過程中,教師留取影象資料。

  10、集中討論、共同欣賞經典作品。

  11、展示部分經典瓷泥作品,大家共同欣賞,評價。

  12、談談看了作品展后有什么想法,激發(fā)今后創(chuàng)作的欲望。

  

  1、建議學習末將每個人的作品布置成展覽會,讓大家共同觀摩、欣賞。這樣既能借鑒別人的經驗,又能從別人的作品中獲得啟發(fā),引發(fā)再次創(chuàng)作的欲望。

  2、布置作品展時還可以設置小游戲“我給作品取名”,選取一些有創(chuàng)意,外觀看上去又不明顯的作品,讓大家來取名,名字被選上頒發(fā)小獎品。這樣更能激發(fā)大家參與活動的興趣。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教育幼兒要從我做起,注意保護環(huán)境,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大圖片兩幅(美麗的家園圖和被污染的家園圖)

 。、小貓的信一封;空白的地球圖四張;勾畫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嗎,現在在我們周圍有一種非?膳碌牟《荆鞘裁?

  2、小貓也不幸染上了"病毒",它被送進了醫(yī)院,正在接受治療。它給我們小朋友寄來了一封信。

  二、教師念"小貓的信"(附后),同時出示兩張大圖片。

  三、討論:小貓的家園環(huán)境的'變化

  1、小貓的家原來是怎么樣的?(青青的山,藍藍的天,綠油油的草地,魚蝦肥又壯,空氣新鮮……)。

  2、后來又怎么樣了?(天空灰蒙蒙,河水又臟又臭,還漂著油和死魚,河邊堆滿了垃圾,空氣也不新鮮了……)。

  3、小貓的家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工廠的污水排在河里,空氣中的黑煙,機器產生……)。

  4、環(huán)境的變化對小貓有什么影響?(小貓睡不好覺,也吃不到新鮮魚,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病毒滋長了)。

  5、我們是喜歡怎樣的小貓家呢?為什么?

  四、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展開討論,使幼兒知道環(huán)境污染會給人類和動植物帶來很大的災難,從而教育幼兒要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

  1、環(huán)境的污染給小貓帶來了很大痛苦,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是喜歡怎樣的環(huán)境呢?為什么?你不喜歡怎樣的環(huán)境?為什么?

  2、你還知道污染的環(huán)境會帶來哪些災難?

  3、那么,怎樣才會有新鮮的空氣,美麗的風景,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呢?我們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

 。ㄈ纾旱厣嫌泄、紙屑時怎么辦?在綠化帶上玩時,看見有人在搞破壞該怎么辦?…….)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jié)的經驗,體驗端午節(jié)的民俗氛圍。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jié)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叫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jié)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jié)。

  (2)交流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jié)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jié)的經驗。

  3.節(jié)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jié)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措施,提供了大班社會實踐活動的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殘疾人,了解并體驗殘疾人的不易。

  2、培養(yǎng)幼兒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幫助他們。

  設計意圖:

  現代社會生活中,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得到家庭、社會的關愛多,照顧多,而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意識比較淡漠。在我們身邊有一些殘疾人他們身體有缺陷,在生活中人們不理解甚至嘲笑殘疾人,歧視殘疾人,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殘疾人,讓他們從小學會關心、愛護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我設計這次活動就是想通過和幼兒一起關注殘疾人,讓幼兒感受殘疾人失去健康的痛苦,學習和生活的艱難,萌發(fā)他們關心和幫助殘疾人的感情。

  活動準備:

  1.游戲教具:沒有鼻子的娃娃,和貼紙鼻子圖片

  2、課件《千手觀音》:殘疾人圖片若干。

  3. 音樂《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組織游戲《貼鼻子》規(guī)則,:教師出示沒有鼻子的娃娃,讓幼兒蒙眼貼鼻子。通過活動提出問題“我們 玩蒙眼

  貼鼻子時是什么感受?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卻享受不到這樣的快樂。他們有的看不見鮮花和美景,有的聽不到歌聲與歡笑,有的無法開口說話,有的行走不方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都是身體有缺陷得人,我們叫他殘疾人。

  二、觀看課件和《牽手觀音》

  讓幼兒知道有的殘疾是能看出來的,有的殘疾額是看不出來的,如啞巴,腦癱等殘疾人。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如何幫助殘疾人、學習他們的勇敢堅強,知道我們都是健康的人,多多關心別人,尊重殘疾人,謙讓殘疾人。這樣你會在快樂中成長。

  三、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請一位幼兒扮盲人走路。

  請小朋友說說盲孩子走路的樣子。

  小結:是!走路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來卻那么難,那么的.不容易。

  2、游戲 “單手剝糖”

  師: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會怎么樣呢?現在我們大家都來當一回斷了手臂的殘疾人,請將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來剝糖。

  師:今天有些小朋友為什麼剝不下糖紙呢(原來一只手不好剪)

  四、討論怎樣幫助殘疾人。

  提問:殘疾人這么可憐,他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做點什么呢?

  師: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幫助他們,現在全社會的都在關心幫助殘疾人,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擁有美好的生活。擁有愛你們的老師父母爺爺奶奶,您們真幸福,你們應該感謝身邊的人,應該有一顆感恩心。大家一起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活動反思

  1、活動以幼兒的生活為基礎,貼近幼兒,真實而又親切。幼兒在熟悉而又被忽視的事情中喚起了他們應該重視的問題——關心殘疾人,幼兒興趣高漲。 以活動為主線,注重讓幼兒參與和體驗。

  2、本節(jié)活動注重讓幼兒多感官的參與,關注幼兒的體驗和感受,講求體驗的深度和效果,力求體現活動教學是幼兒的生命的歷程。以引導幼兒學會做人,學會關心他人,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活動中給了幼兒發(fā)展的空間,幼兒的活動、活動之后的感悟和體驗的表達給予了幼兒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的空間。幼兒在用心體驗、真情表白之中,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fā)展。給予了幼兒更多人文的關懷。幼兒在思考、交流、體驗中得到了感情的升華,也學到了學習方法。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了解樹與人類的關系,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

  樹木,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墻面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有關綠化的錄象,照片,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沒有綠化的圖片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

  二、觀看錄象

  1、引導幼兒說說在畫面上看見了什么?

  2、畫面上的環(huán)境帶給你什么感覺嗎?表現在什么地方?

  3、為什么種這么多樹?

  三、再次觀看錄象

  1、工人叔叔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噴藥水?

  2、這些木樁有什么用?

  3、除了剛才我們說的保護樹木的方法,你還知道哪些方法嗎?

  四、觀看圖片

  你覺得這些人的.做法好不好?為什么?

  五、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樹木能給我們帶來新鮮的空氣,

  可以美化我們的居住環(huán)境,而且還能減少大自然

  帶給我們的危害,所以我們要愛護和關心樹木和

  周圍的環(huán)境,除了這些,樹木在我們的生活中作

  用也很大,你們回家去找找看。

  六、延伸活動:

  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為墻面環(huán)境的小樹林進行植樹活動。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木棉花的特點(形狀、花瓣、顏色)。

  2、教育幼兒認識木棉花的重要意義。

  3、指導幼兒看中國地圖,讓幼兒認識到廣東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實物的紅色、橙色木棉花各20朵。

  2、畫有中國地圖的A4紙30張,每個幼兒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在我們操場升國旗的地方有兩棵大樹,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幼1:不知道。

  幼2:木棉花/木棉樹。

  師:他的名字叫木棉樹,那么在他身體上開的花叫什么名字?

  幼:木棉花。

  二、基本部分。

  1、把紅色的木棉花發(fā)到每張桌子上,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木棉花的特點。

  師: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看看木棉花長得怎樣的。

  幼(大多數):紅色的、大大的'。

  師:小朋友很聰明,木棉花是大大的、紅艷艷的。但小朋友再看清楚,木棉花有幾塊花瓣啊?是不是全部木棉花都是有一樣多的花瓣?

  幼:五塊花瓣,全部木棉花都是有五塊的。

  師:那么他的花托是什么顏色的?是不是全部木棉花的花托都是一樣的顏色?

  幼:綠色,全部木棉花的花托都是綠色的。

  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木棉花是否只有一種顏色。

  幼1:是。

  幼2:我看有一棵不是紅色的。

  師:對。世界上的木棉花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紅艷艷的,一種是橙色的。小朋友看一看,紅色和橙色的木棉花,除了顏色以外,是不是都是一樣的。

  幼:是。都是有五塊花瓣,花托都是綠色的。

  2、教育幼兒認識木棉戶的重要意義,指導幼兒看明白廣東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師:小朋友,老師考一考你們,廣州亞運會的標志是“五羊”,那么你們知道廣東省的省花是什么嗎?

  幼1:不知道。

  幼2:木棉花。

  師:小朋友,廣東省的省花是木棉花,木棉花是很重要的,他代表我們廣東省,所以我們要做文明的好孩子,要保護好木棉花,愛護我們的國家。

  師:你們知道廣東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什么位置嗎?

  幼:不知道。

  師:小朋友,請看黑板(黑板貼著一張全開紙,上面畫著中國地圖)

  師:小朋友,請猜一猜。這是什么?

  幼1:不知道。

  幼2:中國地圖。

  師:這是中國地圖,他看起來好像什么的形狀。

  幼:公雞。

  師:對。我們的廣東省就在“雞的小腳”那里,小朋友,請你們用手指指著廣東省讓我看一看,我看看小朋友找到沒有。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你們還記得,廣東省的省花是什么嗎?

  幼:木棉花。

  3、發(fā)給小朋友一張用鉛筆畫有中國圖形的A4紙,引導幼兒使用大頭筆描出中國地圖的形狀。

  師:對了,F在我請小朋友用大頭筆把我畫的中國地圖描出來。

  三、結束部分。

  師:現在,請小朋友,用你喜歡的顏色,把“廣東省”涂上顏色。

  師:既然木棉花是廣東省的省花,我們就花一朵木棉花送給我們的廣東省,好嗎?

  幼:好。

  師:請把你的紙翻到背面,我們一起來畫木棉花。(指導幼兒畫木棉花的圖案,并讓他們涂上喜歡的顏色(紅色、橙色))。

  師:小朋友請你們把你自己畫的“中國地圖、廣東省和木棉花”帶回家給你爸爸媽媽看一看,并可以考一考她們“廣東省的省是什么?看看你的爸爸媽媽是不是比你聰明。”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認識中國的國花。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寶貴的時間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沙上年俗_大班社會教案07-13

大班社會教案11-30

大班社會小年教案12-28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12-07

大班社會《家鄉(xiāng)》教案04-08

大班社會象棋教案06-10

社會健康大班教案01-31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1-24

大班社會《龍》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