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1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過渡)既是哲學就在我們身邊,那么它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呢?
1、哲學與生活的關系
。1)生活需要才智,需要哲學
舉例:學生用水擦黑板,是從上往下擦,還是從下往上擦,為什么?(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水是往低處流的,假如先擦了下面的黑板,當再擦上面的時候,擦黑板時的臟水可能就會流到下面已經(jīng)擦潔凈的黑板上,結果就造成了重復勞動,所以從上往下擦更具有科學性。
人們對問題的高超熟悉、解決問題的奇妙方法,都和肯定的哲學才智聯(lián)系在一起。
。ㄟ^渡)可見我們的生活當中到處都有哲學,同時我們的生活也是需要哲學的,那么哲學是從何而來的呢?
(2)哲學的才智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土暸f課)人類的實踐活動包括哪兩方面的內(nèi)容——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人類的兩項根本活動)(同時展現(xiàn)相關的圖片)
既然是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畢竟什么是世界呢,在哲學當中所講的世界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
哲學中所講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和意識。(同時可以幫學生進展歸類:這三者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物質(客觀)世界;思維和意識——精神(主觀世界),兩者是相互對立存在的。)
(過渡)在人類熟悉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人們就會進展思索,便產(chǎn)生了哲學。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索
插播“瘋牛病視頻”
所以說,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索。即:哲學起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對生活、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索。
得出結論: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不是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并不是很高深,也沒有遠離現(xiàn)實生活)
。ㄟ^渡)哲學就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那么哲學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ㄟ^渡)要了解哲學如何來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首先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哲學?
1、哲學的本義是什么
。ㄕ宫F(xiàn)相關資料)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才智或追求才智。
在漢語中:哲學就是才智,哲學就是才智之學或追求才智之學,即愛智之學。
馬克思說:哲學是現(xiàn)世的'才智,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提問學生)哲學是愛才智=哲學是才智?
兩者有重大的區(qū)分:我們成認“哲學是才智”但更強調(diào)“哲學是愛才智”。
學問的總和不是才智,學問是“既成的”,才智是“敏捷的”因而博學雖有利于提高才智,但博學不是才智。才智偏重于對將來的想像和制造。哲學更是對才智的“愛”和“追求”。
哲學才智不是現(xiàn)成可得的,要獲得它,首先必需對它有執(zhí)著追求之心,無限喜愛之情。愛的丟失,就意味著才智的消滅。
2、哲學的任務是什么
——p5即:查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學的功能有哪些
哲學的功能:
第一:作為世界觀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
其次: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第三:哲學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功能,它是指導人們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幫忙人們確立人生觀、價值觀和抱負觀念。
板書設計。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1、哲學與生活的關系
。1)生活需要才智,需要哲學;
。2)哲學的才智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索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1、哲學的本義是什么;
2、哲學的任務是什么;
3、哲學的功能有哪些。
課后小結。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2
。ㄒ唬、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課堂探究:
。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往往各不一樣,這是為什么?
。2)為什么我們應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3)聯(lián)系生活中類似的事例,談談生活與哲學的關系。
◇探究提示:
。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不同,主要是由于人們的思維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要求我們一分為二地來對待。片面地對待排名問題,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3)全面的思維方法本身就是一種哲學才智,對待別人、分析自己等都應當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這說明生活與哲學親密相關。
1、哲學的才智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1)、熟悉世界、辦好事情,都需要才智。生活需要才智,需要哲學。人們對問題的高超熟悉、解決問題的奇妙方法,都和肯定的哲學才智聯(lián)系在一起。
哲學的才智不是從人們的主觀心情中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人們在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進展起來的。一句話,哲學的才智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應當供應讓人驚異、驚異、驚醒的創(chuàng)新論斷。
國外一本工具書說,哲學家是那些愛提出令人苦惱的問題,并給出稀奇奇怪答復的人。人們未必能夠同意這個稀奇奇怪的定義,但它傳達出的哲學應當讓人驚異的信息,則是人們必需充分留意的。
討論哲學需要驚異。驚異不同于被事物外部表象所吸引的奇怪心,而是為事物深層神秘所激起的深思。柏拉圖認為,哲學根源于驚異。亞里士多德說:由于驚異,人們不僅現(xiàn)在,而且一開頭的時候,就去進展哲學討論。在社會實踐根底上,哲學思想起于對問題的驚異,進而以讓人感到驚異的思維方式來思索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必定能起到驚醒世人的'作用。驚異的核心是思想創(chuàng)新。面對問題(新問題和老問題),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不以尋常眼光對待問題,不以尋常思維考慮問題,不以尋常語言談論問題,不以尋常方式解決問題。
哲學讓人驚異,但反對故弄玄虛。使人驚異的深刻的推斷內(nèi)涵,只要找到一個適宜的表達方式,是不會脫離群眾的。
◇名言題化:(結合課本P2名言)
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轉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進展起來。這句話主要說明()
A。哲學才智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B。熟悉世界需要才智
C。哲學是從人們的主觀心情中憑空產(chǎn)生的D轉變自然界,需要進展人的智力
答案:A
解析:引文的本義是說人們轉變自然界的程度打算人們的智力程度,即說明哲學來源于實踐,即是實踐打算熟悉。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索。
◇補充:哲學上說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前兩者是客觀世界后者是主觀世界。
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
◇課堂探究:
(1)你在童年時代是否也思索過類似的問題?
。2)杞人憂天的故事能夠給我們什么啟發(fā)?
。3)你現(xiàn)在常常思索哪些問題?為什么?
◇探究提示:
。1)一般人在童年時代都思索過類似的問題,同學們可以依據(jù)自己的實際狀況談體會。
(2)杞人憂天的故事當然不行取,但它反映出一種追問和思索,而這種追問和思索特別珍貴,它使我們的思想進發(fā)出哲學的火花。
(3)此題特別開放,要依據(jù)每個同學詳細的狀況來探討。
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索世界,思索四周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索中形成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在這些思索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在這一意義上,我們說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索。
教材通過兩句名言說明白哲學并不是懸浮于高空的思想樓閣,而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會親密相關。
3、結論: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只要留心思索,就會發(fā)覺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親密相關,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名言題化:(結合課本P3名言)
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jīng)辯證地思索了。這說明()
A、辯證法是原來就客觀存在的B、哲學思想與人們的生活親密相關
C、思索的力氣是巨大的D、哲學就是辯證法
答案:B
解析:A、D兩項說法有誤,C項不能反映題意。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相關文章:
生活處處有學問作文03-22
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02-13
生活處處有溫暖作文02-28
生活處處有真情作文03-20
生活處處有科學作文03-22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作文03-03
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精選15篇05-16
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15篇)04-19
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15篇03-06
有哲學的句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