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8-02 08:19:31 教案 投訴 投稿

【精品】大班科學教案模板匯編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大班科學教案模板匯編5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手機的構造和功能,感受手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與客人老師進行交流,并能運用簡單的圖案進行記錄。

  3、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收集有關手機的信息,觀察家長的收集,收集手機模型。

  2、手機店:擺放各款玩具手機。

  3、幼兒人手一份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手機店,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教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周老師剛開了一個店,開了一個什么店呢,先不告訴你們,現(xiàn)在跟著周老師一起去參觀一下吧,好不好?(播放音樂,參觀手機店)

  二、了解手機的構造。

  1、教師:剛剛參觀了周老師的.手機店,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手機,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看到的手機是什么樣的?

  2、(出示翻蓋手機和直板手機)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款手機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原來有蓋子的叫翻蓋手機,打電話時需要打開蓋子的。沒有蓋子的叫直板手機,打電話時不需要打開蓋子。

  3、(出示滑蓋手機)教師:看,這款手機好奇怪啊,沒有蓋子,但是能往上推,你們知道這種手機叫什么名字嗎?原來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滑蓋手機。

  4、教師:工人叔叔真聰明,設計出了翻蓋手機、直板手機、滑蓋手機等這么多不同款式的手機,真了不起。

  5、(投影儀出示手機實物)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手機上面都有些什么啊?手機上面有屏幕,下面有鍵盤,鍵盤上有數(shù)字,這些事數(shù)字鍵,還有是表示功能的,是功能鍵。

  6、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手機里還藏著秘密呢!(拆開手機)原來手機里還藏著電板和SIM卡呢,手機要有了電板和SIM卡才能使用。

  三、了解手機的功能。

  教師:你們在家里玩過爸爸媽媽的手機嗎?他們的手機有什么本領呢?(打電話、發(fā)短信、玩游戲、拍照…)手機有很多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手機到底有哪些本領。你們想先試一試手機的什么本領呢?(打電話)(請一個小朋友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跟爸爸媽媽聊一聊)剛剛小朋友打了一個電話給媽媽,我們知道了手機有打電話的功能。(接著試一試拍照、錄音等功能)

  四、學當小記者。

  1、教師:手機又很多的本領,今天請你來當一回小記者,去采訪一下客人老師的手機有什么本領?

  2、教師:這里有一張調查表,上面有很多圖片,你們認識嗎?(介紹各種圖片代表的意思:信封圖片表示可以發(fā)短信,鐘的圖片表示時間,話筒圖片表示可以錄音,照相機圖片表示可以拍照)如果你采訪的客人老師的手機有這種本領,就在圖下打√,沒有就空著,如果客人老師的手機還有新本領,就請你用你看得懂的圖畫畫在下面空格里。

  3、幼兒找一位客人老師進行采訪并記錄。

  五、集中討論交流。

  1、教師:現(xiàn)在請小記者到前面來介紹一下,你采訪的客人老師的手機有哪些本領。(幼兒介紹)

  2、教師:通過采訪,我們知道手機一般都有拍照、發(fā)短信、聽音樂、攝像等本領,手機的作用可真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手機還有更多的新本領等著我們去發(fā)明呢,相信我們小朋友肯定能做一個小發(fā)明家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該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本著體現(xiàn)了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與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思想。再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大班幼兒越來越喜歡擺弄和操作,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判斷等活動,尤其對周圍生活中各類不同物品的輕重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fā)現(xiàn)其差異。針對這個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并通過目測、手掂一掂、借助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用具(橡皮筋)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并感知物體輕重的相對性,發(fā)展感知和判斷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幼兒親身體驗比較物體的輕與重,并感知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2、在能用簡單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并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準備:

  大小蘋果各一個、足球和泡泡球、裝有不同東西的鞋盒、供幼兒操作的多種物體若干、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

  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呢?(大蘋果和小蘋果;足球和泡泡球)

  師:你們?yōu)槭裁茨芤幌伦优袛喑鰜砟兀?/p>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用眼睛來看就能看出哪個重哪個輕。

  二、想一想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用我們的眼睛看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扁擔、推一推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三、掂一掂

  1、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那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感受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呢?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怎么樣?(請幼兒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2、哎呀,還有很多東西都想來比一比他們的輕重呢?幼兒分成四組,每個小組的三樣物品相同。請小朋友用掂一掂的方法,來比一比誰比誰輕?誰比誰重?比好后,請派一個代表來說一說比的結果。(要求:每組小朋友對三樣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并說一說,感知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

  3、教師小結:

  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對于比他重的物體來說,他就是輕的,對于比他輕的物體來說,他就是重的。

  四、吊一吊

  1、師:(出示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用手好象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所吊的物體越輕,橡皮筋拉得越短。

  五、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進一步感知輕重的相對性

  1、師出示四個瓶子里面裝有不同的東西。

  師:現(xiàn)在我們在這四個瓶子當中任選其中的兩個用手掂或用皮筋來吊一吊的方法來比一比誰比誰輕,誰比誰重?并把他們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3、幼兒動手操作并記錄

  4、教師總結記錄。

  說出誰最重?誰最輕?誰比誰重又比誰輕?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區(qū)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實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大班科學教案1:有趣的藕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數(shù)數(shù)、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征,體驗藕中有孔這一有趣的現(xiàn)象。

  2.樂于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情況。

  3.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藕的有趣性。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段鮮藕、藕的圖片一張;

  2、吸管、水(裝在小塑料瓶里)、玻璃絲帶、電線人手一份;

  3、焐熟藕、炒藕絲、嫩藕絲每組各一盆。

  活動過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征(出示一節(jié)藕)

  1.今天我們帶來了什么?(藕)

  2.請小朋友看看、摸摸、聞聞、藕是怎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可以從顏色、形狀還有氣味等方面來說。)

  (1)白白的,長長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聞著感覺有點臭。

  小結: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二、感知藕的內部特征

  1.發(fā)現(xiàn)藕中有孔這一現(xiàn)象

  師: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樣的呢? 請阿姨和老師幫忙把藕切開,看看里面是怎樣的?(當老師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開來時,一陣陣的清香溢滿了整個教室,教師急忙抓住這個契機,再請小朋友仔細聞一聞,現(xiàn)在的藕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一陣陣:好香啊!……終于還了藕的“清香”之身!)

  (1)里面有一根長長的絲連在一起。

  (2)藕里面還有孔。

  2.數(shù)數(shù)藕有幾個孔

  (1)藕里的孔排成了什么形狀的隊伍呢?象什么? (排成了一個圓形,象一朵花。)

  (2)你藕里面的這朵花有幾片花瓣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看得仔細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藕里除了有排成圓形的,象花瓣一樣的孔以外,邊上還有很多不規(guī)則的,象很多小氣泡一樣的小孔,這對問題“數(shù)數(shù)藕中有幾個孔”帶來了很大的干擾。為了能排除這些小氣泡的干擾,于是我設計了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藕中有幾片花瓣這個問題,使得每個幼兒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數(shù)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數(shù)的。)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結:藕切開來里面有長長的細細的絲,里面有孔,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狀,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個藕都有9個孔。

  三、試試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師: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

  1.介紹材料(玻璃絲線、電線、吸管、水)

  2.怎樣才能證明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這個問題的設置,是為了讓幼兒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么是通,什么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針對這一標準作出準確的判斷。)

  3.請小朋友自由選擇工具,以證明藕的孔是通的還是不通的。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評講:你選的是什么材料,證明是通的了嗎? (個別幼兒上來示范。)

  小結: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細,是短是長,是老是嫩,我們都能用各種材料證明,藕中的每一個孔都是通的。

  四、介紹藕的出處和功效。

  師:你吃過藕嗎?你吃過的藕是怎樣的呢? (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介紹。) 那吃藕有什么好處呢?

  五、品嘗——品嘗用不同烹飪方法制作的藕的味道。

  活動延伸:和個別種植藕的家長取得聯(lián)系,帶孩子們到藕池觀看藕的'出泥過程,同時培養(yǎng)孩子尊重勞動的情感。(江蘇省蘇州市東山實驗小學幼兒園 邱紅艷)

  大班科學教案2: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jīng)驗。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發(fā)對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欲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欲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幼兒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個別幼兒演示并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ㄊ緢D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ㄊ緢D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jīng)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志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shù),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們什么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制作影子鐘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chǎn)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大班科學活動3:小小橋梁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培養(yǎng)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yǎng)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梁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fā)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qū)別?

  3、它們來到了現(xiàn)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xiàn)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xiàn)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xiàn)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xiàn)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小熊現(xiàn)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梁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梁。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后一起送給小熊。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4:有趣的螃蟹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于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jié),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著強烈的興趣。于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為幼兒提供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1、四十只小螃蟹,兩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里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么?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說: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著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說: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只腳。

  幼兒4,不對,有四只腳。

  4、教師說:螃蟹到底有幾只腳?大家去數(shù)一數(shù)。

  5、教師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shù)。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后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shù)活螃蟹腿”這個環(huán)節(jié)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為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并沒有什么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xiàn)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欲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鑒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fā)求知欲望,萌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為小班設計,現(xiàn)設計為大班活動,你認為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圖意對加法算式含義的討論,讓幼兒了解5以內加法的實際意義。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分析圖意,并能根據(jù)圖意列式。

  準備:

  1、船不同顏色衣服的宇航員,大小、形狀不同的宇宙飛船。

  2、寫有5以內加法的.算式的鑰匙。

  3、5以內數(shù)字若干。

  重點:

  了解圖意對加法算式含義、了解5以內加法的實際意義。

  難點:

  仔細觀察、分析圖意,并能根據(jù)圖意列式。

  過程:

  一、導入主題

  1、出示飛船,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宇宙飛船)

  2、宇宙飛船能上太空,讓幼兒觀察宇宙飛船上有幾個宇航員,再讓幼兒觀察有幾個宇航員在太空采標本,文友而一共有幾個宇航員在太空,請幼兒列式計算。

  3、讓幼兒觀察宇航員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在進行列式計算。

  4、出示圖片太空上有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宇宙飛船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意,在進行列式。

  5、小結:看懂圖意,不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

  二、游戲:為宇宙飛船找鑰匙

  1、出示鑰匙引導幼兒觀察

  2、討論:怎樣為飛船找鑰匙。

  3、幼兒游戲

  三:延伸活動

  送宇航員回宇宙飛船。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經(jīng)常喝果汁、飲料,見過不同大小的瓶子。有的瓶子又粗又矮,有的又細又高,到底哪個裝的飲料多那,孩子們一時想不出答案來。針對以上的情況,設計了此次活動。其間,把實驗和認識容量巧妙的融合,通過猜想、實驗、驗證的方法了解液體的測量,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完成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容量。

  2、提高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瓶子若干

  2、水盆及不同的測量工具

  3、果汁及學習單,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比比說說兩個瓶子的不同。

  師:這兩個瓶子一樣嗎?哪不一樣?(幼兒自由討論)

  師小結:噢!這兩個瓶子有高、有矮、有粗、有細。

  二、探索操作,尋找比較瓶子大小的方法。

  1、幼兒猜想,猜猜哪個瓶子大。

  師:那這兩個瓶子一樣大嗎?

  師:你們猜猜哪個瓶子裝得多,哪個瓶子裝的少呢?

  2、動手操作,比較兩個瓶子的大小。

  師: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個瓶子裝得多,哪個瓶子裝得少?

  師:我們先看看桌子上的材料,有瓶子、有水、有小杯子。

  師:一會請你們自由結組試一試,試之前我要提醒你們,要先想辦法再去操作。

  師:好,我們行動吧!(幼兒自由操作)

  3、教師小結,知道比較容量的方法。

  師:誰來說說你們組想到了什么辦法?

  師小結:要想知道那個瓶子大,有很多辦法:

  第一種是用一個瓶子裝滿水,然后倒入另一個瓶子中,看看剩下水了嗎?

  第二種是把兩個瓶子都裝滿水,然后把水分別倒入相同的小杯子中,看看哪個倒出來的數(shù)量多。

  第三種是用相同的小杯子把水倒進兩個瓶子,看哪個裝得多,那個裝的少。

  三、引導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相關。

  1、動手測量,測出容量有多少。

  師:我們知道了這個藍色的瓶子大,他盛的`多,它到底能盛多少呢?

  師:請你們三人一組,自己選擇測量工具,量量看這個瓶子能盛多少?(幼兒操作)

  2、集體比較,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結果不同。

  師:那組用的是這種測量工具?請每組派個代表到前面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測得的結果。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ㄓ祝航Y果不一樣。

  師小結:測同樣一瓶水,測得的結果不一樣。

  師:那為什么呢?

  師小結:原來測同樣的東西,我們所用的工具不同,所測的結果也不同。

  四、大膽嘗試,幫助動物測量果汁的多少。

  1、大膽嘗試,幫助動物測出誰的果汁多。

  師:小動物們吵起來了,為什么呢?原來他們三個剛剛到超市去買果汁,獅子買了瓶橙汁,狐貍買了瓶草莓汁,大象買了瓶蘋果汁,它們都說自己的果汁多,所以才吵了起來。它們想請我們來幫助,幫它們測出誰的果汁多。請你們想一想,再試一試,記住要填好學習單!好,我們快行動吧!(幼兒動手操作)

  師:請每組派一名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結果。

  師:看看我們的結果一樣嗎?誰的果汁多?

  師:你們可真能干,要記住要想比多少一定要用一樣的測量工具呀。

  師:小動物們你們知道了嗎?

  小動物:知道了、知道了,要想比多少一定要用一樣測量工具。孩子,謝謝你們,我們決定請你們喝果汁!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的教育實施,重點體現(xiàn)了《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1、猜想活動:剛開始,教師為幼兒設置了一個懸念,通過猜測活動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2、嘗試比較活動:幼兒想出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瓶子的大小,通過實踐驗證比較出那個瓶子的容量大。

  3、操作活動: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引導幼兒分小組進行嘗試,完成學習單共同總結比較,得出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結果也不同。

  4、體驗活動:通過幫助小動物測得誰的果汁多,來嘗試測量,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重點突出測量工具的一直性,以及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從而鞏固了測量的注意事項及重點。

  幼兒對這次活動自始至終有著濃厚的興趣,都能大膽嘗試,但有些細節(jié)還需要今后在活動中處理好,比如:活動前材料的投放,不應直接放在幼兒的桌子上,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教師怎樣有效指導才能讓幼兒做到有效嘗試,避免活動時間過長收效甚微,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在今后的活動中進一步完善。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下科學教案01-30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10-18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10-03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10-05

關于大班的科學教案10-0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27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5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