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4-12 08:19:52 教案 投訴 投稿

【推薦】大班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大班教案集錦8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我國民間兒歌“顛倒歌”的特點。

  2.體驗將一件正常事情說顛倒的感覺。

  活動準備:

  中華文化:“顛顛倒”,錄音機;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教師示范念兒歌《顛顛倒》,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有趣的兒歌。運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中華文化:“顛顛倒”畫面內(nèi)容,教師示范念兒歌《顛顛倒》,“你們?yōu)槭裁葱ρ??/p>

  二、欣賞兒歌《顛顛倒》,感受相反事的幽默感。

  老師再次念兒歌《顛顛倒》,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老師哪里念錯了?引導幼兒回憶并用兒歌中語句講述。

  集體用《顛顛倒》兒歌中的語句連起來完整講述。

  引導幼兒認識我國民間兒歌“顛倒歌”的特點,體會“顛倒歌”把事情倒過來說的幽默感。

  師:你們把正常事情倒過來說時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體會有趣,學習詞語“幽默”。

  請幼兒說說這些事不顛倒應當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把對的說一說。引導幼兒逐句倒過來說一說。

  鼓勵幼兒獨自試著把整首《顛顛倒》兒歌內(nèi)容倒過來說一說。

  集體念倒過來的兒歌內(nèi)容。

  三、啟發(fā)幼兒遷徙經(jīng)驗,自由想象創(chuàng)編新的顛倒歌。

  師:你還知道哪些顛倒的`有趣的事情?引導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進行自由創(chuàng)編。幼兒交流。

  組織幼兒把剛才自由創(chuàng)編的語句連起來編成新的《顛顛倒》兒歌。

  四、玩“說相反”游戲。

  告知幼兒今天是“相反日”,請大家做一件與平常不一樣的事情(教師適當提示一下),如:

  1.將自己或好朋友的名字倒過來念。

  2.教師說短句,幼兒將短句反過來說。

  3.教師或個別幼兒做一個動作,其他幼兒做與其相反的動作。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生養(yǎng)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

  2.發(fā)現(xiàn)自己在成長變化,體驗成長的快樂。

  3.探索身體動作的變化,嘗試用身體進行造型。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一:我從哪里來?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體驗生長的快樂。

  2.了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西游記》第1集;活動室墻上張貼著有關胎兒生長(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錄像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播放《西游記》動畫片,讓幼兒欣賞“石猴出世”畫面,了解孫悟空的來歷。

  2.引導幼兒討論:我從哪里來?

  二、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胎兒的生長變化過程。

  1.幼兒自由結伴去看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探究: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長大的?

  2.啟發(fā)幼兒想一想:除了圖片上的,你還知道些什么。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

  三、交流分享,了解胎兒的生長變化過程。

  1.請幼兒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一些秘密。

  2.鼓勵幼兒質疑,教師直接回答或把問題反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3.教師結合圖片介紹胎兒的生長變化過程。

  四、肢體表現(xiàn),體驗生長的快樂。

  1.鼓勵幼兒想像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呆了10個月都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動作及生長變化:

  3.教師小結,讓幼兒了解媽媽懷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愛媽媽。

  【活動延伸】

  1.制作小禮物送媽媽。

  2.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二:我長大了

  【活動目標】

  1.探索成長的秘密,發(fā)現(xiàn)自己在成長變化。

  2.感受成長的不易,體驗成長的快樂。

  3.學習按順序排列物品。

  【活動準備】

  1.教師從小孩到大人的一組照片。

  2.收集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穿戴過的衣服鞋帽等。

  3.制作幼兒成長課件,水粉顏料,樹和小路形狀的紙。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一猜”,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出示一張教師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孩是誰。

  2.逐一出示教師從小孩到大人的照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人是慢慢長大的。

  二、觀看幼兒成長錄像,引導幼兒感知、討論成長的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討論、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

  2.啟發(fā)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自己身體(身高、體重等)的變化。

  3.鼓勵幼兒講一講自己在生活自理及知識經(jīng)驗積累等方面的變化。

  三、利用舊物、照片排序,讓幼兒了解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

  1.引導幼兒按時間順序,擺放個人照片,幼兒間互相觀看、議論。

  2.組織幼兒將收集的小時候的衣服鞋帽等物品和照片,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布置“我在變”的主題展板。

  四、肢體表現(xiàn),體驗生長的快樂。

  1.鼓勵幼兒想像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呆了10個月都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動作及生長變化:

  3.教師小結,讓幼兒了解媽媽懷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愛媽媽。

  【活動延伸】

  1.制作小禮物送媽媽。

  2.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三:身體變一變

  【活動目標】

  1.探索身體動作的變化,嘗試用身體進行造型。

  2.學習合作并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一個雜技小人偶,一根魔法棒。

  2.多媒體教具。

  3.“行為藝術”作品錄像片。

  【活動過程】

  一、雜技表演,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操作雜技小人偶進行表演,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雜技小人偶每個身體動作的變化,會變出一種有趣的身體造型。

  二、幼兒嘗試人體造型創(chuàng)作。

  1.幼兒自由動動自己的頭、手、腳及各關節(jié),嘗試擺出幾種模擬造型。

  2.快速變形:教師手執(zhí)魔法棒扮演魔法師,口中念:“魔法魔法變變變……定!”此時魔法棒指向哪位幼兒,該幼兒就要快速擺出一種人體造型。

  3.分享交流:說說擺出的造型名稱和變動的身體部位。

  4.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采用站、蹲、坐、躺、彎腰、屈膝等姿勢變化進行人體造型創(chuàng)作。

  三、賞析“行為藝術”作品。

  播放“行為藝術”作品錄像片,引導幼兒欣賞成人的人體造型藝術創(chuàng)作,感受人體造型藝術的魅力。

  四、幼兒自由分組,嘗試合作創(chuàng)作人體造型。

  1.幼兒自由結成合作小組,共同討論、協(xié)商、合作擺出造型,教師用數(shù)碼相機將幼兒各組的造型拍攝下來。

  2.利用視頻轉換儀欣賞幼兒的作品,并請各組介紹作品的構想及名稱。

  活動四:表情變變變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的各種表情,知道不同的表情表達不同的情緒。

  2.關注他人的表情變化,學會關心他人的感情。

  3.體驗積極的情緒,鍛煉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布置一間“表情屋”:在舞蹈室內(nèi)的墻鏡上貼一些表現(xiàn)快樂、生氣、悲傷、驚訝、害怕、緊張等表情的大圖片。

  2.表情小圖片若干。

  3.動畫片《毛毛生氣了》、《表情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帶幼兒進入“表情屋”,認識不同的表情和情緒。

  1.引導幼兒欣賞墻鏡上的表情大圖片,與同伴說一說表情圖片所表達的情緒,并在鏡子前模仿各種表情動作。

  2.組織幼兒交流:這些人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認為他們現(xiàn)在心里的感覺是什么?你什么時候會有和他們一樣的表情?當你和他們有同樣感覺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二、播放動畫片《毛毛生氣了》,引導幼兒學習識別他人的情緒變化和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的方法。

  1.觀看動畫片,觀察毛毛生氣的原因和表現(xiàn)。

  2.請幼兒說說自己曾經(jīng)為了什么原因生氣?感覺是怎樣的?怎樣表示?

  3.教師小結:人很多時候生氣只是因為一些小事情,人生氣時心情就不快樂,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利,而且會影響到他人的心情。

  4.組織幼兒討論讓自己或他人不生氣的辦法。

  三、游戲《表情變一變》。

  1.根據(jù)教師出示的表情圖片,集體做出相應的表情,比比誰的反應快。

  2.猜表情:請個別幼兒上前抽取表情圖片,并根據(jù)所抽的圖片做出相應的表情、動作,請大家猜他所抽到的是哪一種表情圖片。

  3.翻牌游戲,讓幼兒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各種表情圖片牌隨意蓋住,一人一次翻牌機會,隨機翻出一張表情圖片牌,對方說出并做出相應表情,說錯做錯的讓“翻牌人”刮一下鼻子,說對做對的刮“翻牌人”一下鼻子。

  四、播放歌曲《表情歌》,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各種表情所表達的情緒。

  大班主題活動設計——《我會變》

  1.幼兒聽歌曲自由照鏡子做“變臉”游戲。

  2.鼓勵幼兒運用肢體語言配合臉部表情來表達不同的情緒。

  【活動延伸】

  在活動室一角創(chuàng)設“心事傾訴屋”,引導幼兒對著自己喜愛的玩偶訴說心事,緩解不良情緒。

  活動五:七彩的心情

  【活動目標】

  1.在音樂中感受各種情緒。

  2.嘗試用肢體動作和繪畫的形式來表達情緒。

  【活動準備】

  1.不同類型的音樂錄音磁帶。(節(jié)奏舒緩、明快、喜氣洋洋等各種音樂)

  2.布置“七彩心情谷”,里面有不同內(nèi)容的場景。(布滿星星的夜空、春暖花開的山野、喜慶中國民俗年、 熱鬧的森林等)

  3.圖畫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七彩心情谷”,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帶領幼兒參觀“七彩心情谷”,引導幼兒參觀各種場景。

  二、表達體驗“七彩心情”。

  1.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

  2.鼓勵幼兒根據(jù)音樂自由選擇場景,在場景中用肢體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三、分享交流“七彩心情谷”的經(jīng)歷。

  1.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我在七彩心情谷里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2.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一段音樂和場景。

  四、畫一畫七彩心情。

  1.播放音樂,讓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根據(jù)自己的心情畫畫。要求每聽一段音樂,就畫一張新的圖畫,直到音樂播放完畢為止。

  2.分享交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畫的是哪一段音樂,心情是怎樣的?用什么形象或顏色來表達的?

  活動六:未來的我 【活動目標】

  1.愿意用美術創(chuàng)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現(xiàn)未來的自己。

  2.體驗長大的快樂,對未來的自己充滿憧憬。

  【活動準備】

  1.“哆啦A夢”和“時光機器”玩具。

  2.一間操作室,有用來裝扮角色的半成品材料。

  3.多媒體教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畫人物“哆啦A夢”,激發(fā)幼兒興趣。

  鼓勵幼兒交流:“哆啦A夢”有許多寶貝,這些寶貝有什么用?重點引導幼兒說說“時光機器”的作用——可以看到未來的自己。

  二、幼兒討論,展望未來。

  1.假如坐上“哆啦A夢”的“時光機器”到達未來,看到長成大人的自己會是什么模樣的,可能做什么工作。

  2.講講未來自己的服飾、工作環(huán)境、工作用品等。

  三、坐上“時光機器”——扮演“未來的我”。

  1.幼兒圍成圓圈轉動,模仿“時光機器”的運行到操作室。

  2.幼兒選擇半成品材料裝扮自己(如:配套的服飾和工作用品)。

  3.布置工作環(huán)境,扮演角色,進行“我是××,我在……”的游戲。{教師用數(shù)碼相機將幼兒的扮演游戲情況拍攝下來}

  4.“哆啦A夢”提醒幼兒時間到,坐上“時光機器”,卸裝變回原來的自己。

  四、分享交流:

  1.利用視頻轉換儀讓幼兒看看他們的扮演游戲。

  2.隨時定影,讓畫面上的幼兒介紹“未來的我”。

  【活動反思】

  首先,是體育課中的一些基本的`隊列和口令及手勢沒有很規(guī)范和明確,幼兒在排隊時有一些混亂。這一點也可能是平時訓練的不夠多,或者不夠正規(guī),孩子們在聽到老師排隊的口令后出現(xiàn)不同的列隊方式。他們大多是按照平時散步或者外出活動的排隊方式,或者是三兩個好朋友站在一起的方式。

  其次,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還是缺乏一定的細心觀察和總結的能力。在練習轉圈和玩“風車轉轉轉”游戲時,我要求孩子們觀察別人的動作,通過對比總結哪一種轉圈的方法好,試圖讓他們自己總結出轉圈要求的動作要領,但是在實操中孩子們雖然能區(qū)分誰的方法好,但是卻不能自己獨立用語言組織說出動作要領。這一點跟老師的語言引導有很大關系,很多時候重點讓幼兒觀察某一個部分可能會更快得到答案。

  再次,對課程的游戲部分的預知和估計不足。游戲中出現(xiàn)孩子們轉圈數(shù)不清,旁邊的小朋友亂數(shù)的情況,往往要求轉5圈,每個孩子都只轉了4圈就停止了,我在上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的,但是卻沒有很好的方法去解決,只能老師在旁邊數(shù)圈數(shù)。而且在游戲中,幼兒在找圖方面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因為著急,很多孩子對圖片的指認能力下降,找一幅圖片需要很長時間,這也可能是跟圖片擺放的位置和圖片的色彩有關,如果我把相同圖片分開在兩張桌子上,并且每張圖片打印成彩圖可能會有所改善。

  回想這節(jié)課,孩子們的表現(xiàn)也有很多讓我很欣慰的地方。我特意選了兩個比較調(diào)皮的小朋友去參加課程,本來擔心他們會搗亂,但是一節(jié)課下來,我感覺他們的表現(xiàn)還比較好,對游戲也很感興趣,勝負心很強。在比賽的時候兩次都是紅隊和藍隊打成了平手,因為好勝孩子們都還要繼續(xù)比賽,甚至有兩個孩子在輸?shù)舯荣愔蠹拥囊蘖恕F鋵嵠骄謱Υ蠹襾碚f并沒有什么不好,反而是激發(fā)了孩子們對接下來的比賽更有信心和欲望了。孩子們能在轉完5圈后依然能完成走獨木橋、奔跑等動作,讓我對他們刮目相看。這次的課程中的游戲是他們能力內(nèi)的挑戰(zhàn),大班的孩子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旺盛的精力和豐富的體能,讓我的體育課堂活力四射。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依木偶的形象創(chuàng)編歌詞,并即興演唱歌曲。

  2、學會操作木偶的技能:搖頭、點頭、做操的動作。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磁帶(木偶模仿音樂、雜偶的音樂、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樂)、錄音機。

  創(chuàng)設情景:使班級每個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線偶、桌面偶等),數(shù)量超出幼兒的人數(shù)。

  技能準備:幼兒已學過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幼兒有初步的創(chuàng)編舞蹈的技能。

  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欣賞過歌曲,并對歌曲較熟悉。

 。2)幼兒初步會創(chuàng)編簡單的歌詞。

  【活動過程】

  1、律動:木偶模仿音樂,教師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依音樂做木偶人的動作人室,要求幼兒動作要合拍,要像木偶人的動作。

  2、練聲:木偶學唱歌,教師示范講解,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練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師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念兒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兒眼睛看著木偶,邊念兒歌邊練習“套木偶、走路、搖頭、做操”的動作。

 。2)復習歌曲兩遍,教師同樣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導幼兒邊唱邊操作木偶,要求幼兒要唱準,還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動作。

 。3)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俳處熗瑯右孕∠蟮'身份引入,引導幼兒說說要怎樣根據(jù)小象的樣子編歌詞?如:可愛的小象套在手,我們把它逗一逗,拍拍手,點點頭,搖搖腦袋點點頭,跟著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擺擺手,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谝龑в變鹤杂蔀樗矚g的動物編歌詞,并可適當改變動作。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chuàng)編出順口的歌詞;引導能力一般的幼兒為所喜歡的動物木偶創(chuàng)編歌詞;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歌詞。

  ③在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啟發(fā)引導幼兒練習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搖頭、點頭、做操……

  ④待幼兒仿編后,教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木偶(提線偶、掌中偶、桌面偶),邊操作邊唱仿編的歌曲。教師全面巡視,引導幼兒依據(jù)木偶的角色進行操作、仿編、演唱。

 、菡垈別幼兒上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教師、幼兒根據(jù)同伴編的歌詞進行講評。及時表揚編得順口、有進步的幼兒。

  4、復習舞蹈:雜偶。

  教師引導幼兒練習舞蹈的動作,要求:

 。1)動作要像木偶,彎腰、雙臂側平舉并放松。

 。2)動作要合拍,符合音樂形象。

  5、舞蹈:“雜偶”出室,要求幼兒的動作要合拍。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看有關木偶表演的節(jié)目,讓幼兒對木偶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音樂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木偶的動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升入大班,幼兒都愿意帶領弟弟妹妹進行活動。究竟怎樣做才是有愛心、有責任心、會照顧弟弟妹妹的好哥哥、好姐姐。幼兒并不知曉。通過“大帶小”,增加任務意識,嘗試按照計劃完成任務。讓幼兒在真實情景中完成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的任務,體驗其中的快樂、樂趣,甚至是煩惱。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

  2、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體驗責任感。

  3、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活動準備:

  1、紙、筆。

  2、事先聯(lián)系小班。

  3、幼兒園簡易地圖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

  出示圖畫書。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故事講了什么呢?

  野田是好哥哥嗎?為什么?

  你愿意當哥哥姐姐嗎?小班小朋友剛來幼兒園,有許多地方都不認識,你愿意帶他們參觀幼兒園嗎?你能像野田 樣照顧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快樂嗎?

  (2)討論:大帶小

  剛進幼兒園的小班弟弟妹妹都非常小,還沒有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會做,要帶好他們可不是 件容易的事情啊!

  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要做些什么事情呢?說些什么話呢?(引導幼兒從安全、情緒等方面考慮。)

  介紹自己,知道弟弟妹妹的班級和名字。

  介紹幼兒園的設施。

  保護好弟弟妹妹,不做危險動作和事情。

  (3)記錄:參觀路線

 、俪鍪居變簣@簡易地圖。

  上面的活動室和教室,你都認識嗎?知道它們在哪里嗎?

  請你設計 條“參觀線路”。

 、诜纸M設計“參觀線路”。

  可以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要簡單明白,讓別人 看就知道。

 、嘟涣饔懻摚m當修正。

  小結:按照設計的“參觀線路”,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讓他們知道更多幼兒園的事情。要像哥哥姐姐 樣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感到快樂!

  (4)實踐:參觀幼兒園

  ①參考流程

  A.互相認識:大班幼兒主動介紹自己,詢問并知道弟弟妹妹的名字。

  B.大班幼兒依次介紹帶弟弟妹妹可能去參觀的地方。

  C.安全提醒。

  D.大班幼兒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

  ②注意事項

  A.事先在走廊、樓梯等地方增加教師,以保護幼兒的安全。

  B.提醒幼兒慢慢走。

  活動延伸:

  1、表演區(qū):提供頭飾、錄音、圖畫書等,供幼兒表演。

  2、語言角:提供圖畫書讓幼兒繼續(xù)閱讀。

  活動反思:

  外表再陽光的孩子也會出現(xiàn)不良的情緒、陰暗的心理。故事里,野田找回善良、重獲自信的經(jīng)歷正是孩子們自我認識、自我修正的心路歷程,可能是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的成長磨難。

大班教案 篇5

  要求:

  1、圍繞主題展開想象,大膽設計,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

  2、能用語言比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萌發(fā)幼兒的愛心,體會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準備:

  1、事先通過新聞已了解各地發(fā)生海嘯的情況;

  2、幼兒自己尋有關預防洪水的資料。

  過程:

  一.討論

  師:今天早上老師收到一封信,上面寫著幼兒園大二班全體小朋友收。(教師打開信充滿感情地朗讀)

  幼兒園大二班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我們是泰國的小朋友。海嘯淹沒了道路、房子,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家,有的甚至失去了爸爸媽媽,成了孤兒?吹侥銈冊谟變簣@里幸福地學習、游戲,我們真羨慕!我們有一個愿望,請你們幫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戰(zhàn)勝海嘯這個惡魔。

  師:大家從電視中了解到我們國家許多地方海嘯,損失嚴重,心里非常著急,也很難過。所以我們“金點子公司”又要召開緊急會議,請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怎樣戰(zhàn)勝海嘯?(幼兒自由議論)

  二繪畫

  師:你們的辦法真好,用什么方法記錄下來告訴災區(qū)的孩子?

  幼:打電話。寫信。先畫下來,再寄給他們。

  師:大家討論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讓別人容易理解,一看就明白?(幼兒結伴討論,分析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最后大家一致決定采用畫畫的形式。)(幼兒用畫畫的形式記錄下來,教師此時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

  三.介紹

  師:剛才在畫畫時,有的小朋友又想出了好辦法,我們再請他們來介紹一下,好嗎?

  幼:我要發(fā)明一種“潛水房子”,海嘯來了也不怕,住在里面還能看風景呢!

  幼:我想在房子上裝上翅膀,海嘯一來就可以飛著離開。------

  師:你們想的辦法很多很好,是一群有愛心、樂意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你們想出的方法中有的馬上就可以實現(xiàn),像種樹、種草、不亂扔垃圾等,而有的“金點子”要你們現(xiàn)在學好本領將來才能實現(xiàn),老師祝大家夢想成真!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受味道,并進行聯(lián)想,感受味道與表情的互通性。

  2、發(fā)展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活動準備:

  1、布置供幼兒品嘗的食品(檸檬、糖、苦瓜、辣的花生米)分別分成小份。

  2、各種表情卡、小圓鏡若干。

  3、《找朋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導入主題。

  教師講故事——《躲在哪里》

  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進行以下提問:

  1、四個好朋友的名字是誰?(酸酸、甜甜、苦苦、辣辣)

  2、玩隱身術的游戲藏到哪里去了?(杯子的水里)

  3、大廚師用什麼辦法找出來的?(嘗一嘗)

  二、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并交流。

  1、兒隨意品嘗食物。

  這些好朋友不但和大廚師玩游戲,又要和小朋友玩游戲了,這回他們會藏到哪里呢?快到這邊來找一找。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找到呢?

  2、鼓勵幼兒交流:

  (1)他們藏到哪里去了?你們是用什麼辦法找到的?

  (2)你品嘗了什麼?什麼味道?

  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都用嘗一嘗的辦法很快找到了四個好朋友。這些好朋友呀,不但藏在了我們剛才品嘗到的食品里,還會藏在我們平常吃的東西中,小朋友快動動腦筋想一想。

  (3)你還吃過哪些食品的味道是酸酸的?什麼是甜甜的?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他們的味道有的是酸酸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苦苦的、有的是辣辣的,那麼你在品嘗不同味道的食品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表情會怎麼樣呢?請小朋友們再去嘗一嘗,這會呀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面小鏡子,你們一邊對著鏡子一邊品嘗食品,仔細的觀察一下自己的臉部表情,并根據(jù)自己的表情來選擇表情娃娃。聽明白了嗎?

  3、、讓幼兒每人選擇一個表情娃娃,帶在自己的身上,到老師身邊。

  教師提問:

  (1)吃酸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2)吃甜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3)吃苦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4)吃辣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然后分別讓幼兒舉起來,讓教師看一看。

  三、游戲“表情娃娃找朋友”。

  1、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第一次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自己身上戴的娃娃表情一樣。

  第二次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自己身上戴的娃娃表情不一樣。

  小結:玩的開心不開心?我發(fā)現(xiàn)表情娃娃的肚子餓了,小朋友們趕快幫表情娃娃找到自己喜歡吃的食品好嗎?快行動起來吧。

  2、給表情娃娃送食品。小結:小朋友們的眼睛可真亮,表情娃娃非常感謝咱們小朋友。我看小朋友們都有點累了,快過來坐下休息一會兒。

  四、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教師提問:

  (1)食品除了酸、甜、苦、辣這四種味道,還有什麼味道?

  (2)你們最喜歡吃什麼味道的食品?

  小結:吃甜食多了容易壞牙,小朋友們應該好好保護牙齒,不能多吃甜食。各種味道的東西都要吃,還要注意多做運動,身體才會長的棒棒的。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塑料袋的一物多玩。

  2、發(fā)展發(fā)散型思維能力,培養(yǎng)幼兒動腦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塑料袋人手一個

  2、寬闊的活動場地

  3、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出示塑料袋,告訴幼兒塑料袋不但可以用來裝東西,還可以用來做游戲,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語言導入)

  2、教師與幼兒共同利用塑料袋做準備活動(動作導入)。

  (二)游戲活動

  1、幼兒嘗試探索新玩法,看誰想的'辦法最多最好玩,教師巡回觀察。

  2、幼兒介紹新玩法。

  3、請幼兒表演新玩法,教師引導幼兒記錄這些新玩法。

  4、分組練習,教師鼓勵幼兒互相學習。

  5、師幼共同總結塑料袋游戲的玩法,并記錄在班級戶外游戲檔案中。

  (三)結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共同回顧玩法,收拾器材回教室。

  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塑料袋與其它材料組合,玩出新花樣。

  附塑料袋的部分玩法:

  1、吹塑料袋

  2、向上扔塑料袋

  3、放在胸前跑

  4、系上小石塊做降落傘

  5、系上繩子放風箏

  6、在里面裝水,提水向前走

  7、裝水用針扎洞做噴壺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會用形容詞說完整的句子。

  2、根據(jù)老師提供的材料,能創(chuàng)編出完整的故事。

  3、喜歡并能運用這種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活動準備】

  圖片,膠棒,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ǚ謩e出示小烏龜和小蝸牛的圖片,請小朋友分別和這兩個小動物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小烏龜和小蝸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傾聽故事

  1、觀察圖片,通過觀察了解故事

  (1)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烏龜和小蝸牛出來玩了,看,他們來到了哪里?

 。ǔ鍪颈尘皥D片,相機把小烏龜和小蝸牛的圖片貼上去)

 。2)師:哇,在這么美麗的地方,他們會說些什么?干些什么呢?

 。3)師:他們玩得開心嗎?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感受故事

  3、幼兒練習說話:小烏龜和小蝸牛還會去哪?干什么?

  三、創(chuàng)編故事

  1、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紙,引導幼兒說話:小烏龜和小蝸牛來到了什么樣的什么地方。

  2、幼兒根據(jù)教師提供材料,分小組活動,創(chuàng)編故事

 。1)分組,提出活動要求。

 。2)幼兒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幼兒上臺展示創(chuàng)編的故事

  3、教師小結,并根據(jù)幼兒創(chuàng)編的故事把故事完整地講述一遍

  播放音樂,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4、為故事起名字

  三、教師總結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編出了一個很棒的故事,這個故事還沒有完呢!小烏龜和小蝸牛還會去哪里呢?還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們可以開動自己的小腦子,用自己的畫筆把這個故事接著畫下去!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綜合教案:好吃的雞蛋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有趣的輪子_大班其他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水果拼盤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游戲教案:好玩的繩梯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藝術教案:捏面人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_大班健康教案07-07

大班體育教案:跳短繩_大班健康教案07-07

大班藝術教案:歡樂秧歌_大班藝術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