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動物之間互相制約和互相依存的關系,引起學生觀察周圍動物之
間關系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愛護各種動物的好習慣,進行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教育。
教學重點:了解動物之間互相制約和互相依存的關系
教學難點:培養(yǎng)愛護各種動物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到森林動物園去,你最想見到誰?為什么?
2、今天,我們除了看動物還要給動物找出它的朋友和敵人,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敵人呢?
二、學習新課
1、觀看多媒體畫面一:
這是一頭怎么樣的'獅子?動物們都排好隊出來了?說說有什么動物?為什么獅子要站在中間?
2、觀看多媒體畫面二:
下面,我們幫動物把它的敵人找出來,看看是誰把誰給吃了?
3、討論: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互相是敵人?
(2)動物里它吃誰?又被誰給吃?
(3)動物之間這樣吃來吃去好不好?為什么?如果沒有ХХ,會怎么樣?
4、介紹電腦畫面三:食物鏈圖。
5、引導學生觀察電腦多媒體畫面四:
討論動物之間的朋友關系。(犀牛與犀牛鳥,鯊魚與向導魚)三、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2
教學目的:
1、了解水污染、水體污染、水體污染元的含義,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
2、理解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原因、過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則及其含義
重點難點:
水污染的類型、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
教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利用價值,危害人體健康和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2、水體的自凈能力
物理凈化:混合、稀釋、揮發(fā)、擴散、沉淀等
化學凈化:氧化還原、酸堿反應、分解、凝聚等
生物凈化:水生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體污染物水體污染源
4、水污染的類型
。1)化學性污染
、贌o機污染物質:酸、堿和一些無機鹽類;主要是污染使水體的PH之發(fā)生變化,阻礙水體自凈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跓o機有毒物質:重金屬中具有潛在長期危險的物質-汞、鎘、鉛、砷等元素
、塾袡C有毒物質:化肥、農藥、多環(huán)芳烴、芳香烴-人工合成,很難被分解
、苄柩跷廴疚镔|: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yè)廢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葜参餇I養(yǎng)物質: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業(yè)污水中的含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余的氮磷物質。
、抻皖愇廴疚镔|: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是海洋采油和郵輪事故
。2)物理性污染
、賾腋∥镔|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融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跓嵛廴荆簛碜怨I(yè)的冷卻水,沒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毒性增加等現象。
、鄯派湫晕廴荆悍派湫缘V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廢水、廢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別是醫(y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yè)廢水污染水體后,往往帶入一些病原體生物,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體健康
。2)對工農業(yè)生產的危害。
7、水體富營養(yǎng)化水體富營養(yǎng)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長的營養(yǎng)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類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達到一定的濃度,藻類就會瘋長,他們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華赤潮不僅發(fā)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也發(fā)生在溫帶甚至寒帶地區(qū),尤其是封閉的港灣更有利。
水生植物瘋長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強,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動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營養(yǎng)成分進入水體;
。2)控制水體中的藻類繁殖。
、賹嵤敖住。
、诳刂妻r田污染。
、畚鬯幚聿捎谜麴s、電滲析、離子交換等化學方法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進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苋斯にw凈化。
、葜参飪羲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則:預防、治理和管理預防主要是指通過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減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過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確保污水在進入自然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管理就是對污染源、水體及處理設施的管理。
2、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huán)境策略持續(xù)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便減少對人類和環(huán)境的風險性。
3、清潔生產的特點。
(1)清潔生產提倡的是以預防為主。
(2)清潔生產體現的是集約型的增長方式。
。3)清潔生產體現了環(huán)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
4、常用的污水處理方法基本方法。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3
一、教案背景
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基礎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
新的課程改革力圖逐步改變這種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局面,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與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教案中主要采用以下學習方式:
1.合作的學習方式。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廣泛的合作與交流,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他人共享學習資源。這樣的學習方式能有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溝通,形成學習的責任感,培養(yǎng)合作的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質
2.基于絡的學習方式。它有助于將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及時傳遞到學生的學習內容中來,極大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有助于構建豐富的、反思性的學習情境,為學生的自由探索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有助于實現學習資源的合理整合,為學生的學習豐富的選擇余地,增強學習的主體性。
二、教學課題
《拯救野生動物》
三、教材分析
《拯救野生動物》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初步學會根據動物的共同特征進行分類,認識一些家里飼養(yǎng)的動物的基礎上,加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知道保護野生動物要從自己身邊做起。這一課的安排主要分為四部分:
1.學生知道自然界中有很多的野生動物。
2.了解古代的一些動物現在已經滅絕。
3.了解現在有些動物越來越少,已經瀕臨滅絕。
4.引導學生組織宣傳活動,保護野生動物。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課標中強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既是科學教育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動力因素。它影響著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投入、過程和效果。作為單元的最后一課,怎樣通過千姿百態(tài)、引人入勝的自然現象的學習,改變學生的行為傾向,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教學方法
已往在教授《拯救野生動物》一課時,我采取的教學方式是課前搜集一些珍惜野生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課上采取閱讀、交流討論的方式。學生們看到了介紹野生動物被獵殺的文字資料后,能積極熱烈的發(fā)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認識了很多的野生動物,也能夠認識到要保護野生動物。但是,從學生發(fā)言時的語氣、表情中,我發(fā)現學生只是表面上了解到“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這一點并沒有真正觸動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真正的感悟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怎樣才能觸動學生呢?”我認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不能像傳授知識一樣直接“教”給學生,而是要創(chuàng)設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驗和內化。教學的'目的就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fā)展。教學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行為,但應更多地視為是一項人際互動的過程。因此,再次上這一課,我決定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直觀、形象的優(yōu)勢,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引發(fā)教師角色改變,使學生的學習更自由,更主動。
五、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1)知道有些動物已經滅絕,有的動物正在瀕臨滅絕。
(2)能舉實例說明人與動物的關系
2.科學能力
。1)能通過討論歸納出“人類生活離不開動物”的結論
。2)能通過分析調查資料,發(fā)現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生自然感悟到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動物。人類要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六、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分析調查資料,發(fā)現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識到人類要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七、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家庭調查:你家里有哪些來自動物的產品呢?
2.教師準備
動物與人類的關系資料、記錄卡。
八、教學過程
。ㄒ唬⿲W生認識到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動物
談話:你家里有哪些來自于動物的產品呢?
以類似“頭腦風暴”的形式活動。學生按順序,每人說出一種,不重復。這樣,可以加快課堂節(jié)奏,同時為每一個學生都了發(fā)
言的機會。40多名學生發(fā)言后,學生會初步感悟到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根據情況引導學生例舉飲食、學習、保健、休閑、居住等和動物有關的各個方面。
講述:同學們搜集了資料,老師這也有一些資料請你們看一看。
談話:聽了同學們的介紹,看了老師的資料,現在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可能會想到動物為人類作出了貢獻,人類離不開動物等。
(二)學生認識人類要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談話:動物給人類了衣、食、藥等生活的必需品,他默默無聞地為人類做著貢獻,可稱得上人類之友,我們人類是怎樣對待它們的,是怎樣和他們相處的呢?
1.引導學生看“人與動物”虛擬站。
2.引導學生上查詢自己感興趣的動物的資料。
3.鼓勵學生邊看邊把自己的印象最深的資料和自己的感受、體會和同學進行交流,并把它們利用電子文檔記錄下來,發(fā)送給老師。
電子文檔表格:
關于動物與人的關系,你知道些什么?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段資料粘貼到這兒(不超過50字):
看了這段資料,你的感受、體會、想法是什么?快快寫在下面。
談話:誰來說一說你印象最深的資料和你的感受?
學生在站中找到自己所要匯報的一頁,邊展示邊談感受。這樣可以使其他學生再次加深印象,受到震撼。
教師引導學生不僅看到人類對動物的捕殺,同時也要看到人類對動物所采取的各種保護措施。例如;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動物生存的環(huán)境;發(fā)起各種捐款、活動,提高人們保護動物的意識等等。
談話;同學們談了這么多感受,現在你最想對周圍的人說一句什么話?學生發(fā)言
(三)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情況)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如果失去了這個朋友,人類就難以生存。所以我們要善待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保護動物,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資料:生活中來自動物的產品:
1.人類所吃肉、蛋、奶等各種食物,幾乎全來自動物。
2.許多無脊椎動物的貝殼可加工為藝品,也可制成石灰,供建筑業(yè)使用。
3.胭脂蟲是生物染料的材料,可在食品、飲料、生物醫(yī)藥及化妝品上應用。
4.鯡魚、沙丁魚和鯖魚等肉中含有大量脂肪,榨出的油可作為機械潤滑油或制肥皂,榨油后渣子,除去水分后能制魚粉,用于魚、家畜、家禽的飲料,魚皮、魚鱗、魚鰾可制魚膠,魚鰾膠為高級粘合劑,精制皮可制皮革,用來包車箱、刀鞘等。
5.蛙皮可制粘膠,大張的牛蛙皮可制精雅小皮包。鱷魚和巨蜥的皮可做皮鞋、皮帶等。蟒皮可制琴鼓。
6.獸類中毛皮獸種類多、產量大可加工制裘革,初步統(tǒng)計我國毛皮獸有80種左右。此外,獸類油脂可制肥皂、臘、機械潤滑油、化妝品原料,鼬毛、羊毛可制毛筆。
7.觀賞動物。
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列舉人類對動物的需要,展示列舉的結果,將使學生自然生發(fā)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動物的感慨。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4
全學年教學目標總要求:
。ㄒ唬╇p基:
1、讓學生了解一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產生和發(fā)展,感知這些環(huán)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huán)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huán)環(huán)境的生活方式。
2、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ǘ┙逃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huán)境。
2、樹立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ㄒ唬┙虒W內容:
1、大樹的功勞。
2、找尋珍稀動植物。
3、紙張的自述。
4、畫出秋的絢爛。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與動物交朋友。
7、大樹爺爺多少歲。
8、感受冬的寧靜。
9、過個環(huán)保的春節(jié)。
10、聆聽春的腳步。
11、室內花卉本領大。
12、鳥是人類的朋友。
13、爭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進昆蟲王國。
16、是誰阻擋了飛機的起飛。
17、擁抱夏的熱情。
18、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
(二)重點難點: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對動物與人的關系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理解愛護、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3、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懷得到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從小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huán)境的認識轉變?yōu)楸Wo地球的具體行動。
4、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5、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體的措施
1、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置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品德教育。
五、問題研究與教改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激發(fā)學生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決心。
六、執(zhí)行說明:
1、學生組成若干調查小組,選定調查主題。
2、廣泛閱讀報刊雜志,借助豐富的絡資源搜集環(huán)境污染及如何保護環(huán)境的資料。
七、課時安排:
本學期教學第1——9課,下學期教學第10——18課。
第一課 大樹的功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樹木與人類的基本關系,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2、引導學生認識大樹的`價值。
3、引導學生關心周圍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關心自然界,培養(yǎng)學生愛護樹木的情感。
內容分析
由六個板塊構成。
1、引出大樹的功勞。讓學生思考這首兒歌表達了什么意思,重點討論大樹在保護環(huán)境中做出的貢獻。
2、創(chuàng)設情景設立探究園地,讓學生課本中出現的情況,說己的做法。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居住的社區(qū)鄉(xiāng)村或者校園有沒有毀壞樹木的現象。
3、介紹植樹節(jié)。
4、號召學生愛護樹木,組織一個護綠小組,征集愛護樹木的語。
5、呼吁學生將對樹木的愛落到實處。
教學建議
1、教學準備
選取有大樹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圖片、大樹底下乘涼的圖片、描寫大樹的詩或者兒歌等。
2、教學過程
。1)課程引入:樹可為人類氧氣,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樹木有光合作用,樹木在光合作用下會釋放氧氣,就像“綠色工廠”。當我們吸進氧氣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時,樹木會把我們吐出的氧氣吸進去,然后釋放出清新的氧氣,讓我們健康、幸福地成長!據統(tǒng)計,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蔭避風、樹木呼吸和蒸騰作用,因此有成片樹林的地方冬暖夏涼,可以避暑療養(yǎng),是我們休息渡假的首選。樹木還具有粘附空氣中的塵埃的作用,使空氣清潔、新鮮。科學測試表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塵埃20噸~60噸。此外,樹木在呼吸過程中,產生大量特殊空氣,能治療一些疾病,對人體有良好作用,比如,樺樹、楊樹、檜樹等能分泌出植物雜菌素,可以殺死白喉、肺結核、傷寒、痢疾等病原菌。樹還可以降低工業(yè)區(qū)內發(fā)出的噪音,在道路兩旁栽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還可以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理想化環(huán)境。植樹造林對人類生活也很重要,我們的課桌、書柜、紙張等,都是用木材制作的,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極大的幫助。它還能防止水土流失。在山西、陜西以及邊新疆一帶,水土流失異常嚴重!
(2)轉折 由于人們對大樹的認識不足,或者由于人類的貪婪導致出現很多毀壞大樹的情況。說一說都有哪些?你覺得該怎么辦?
。3)過渡 我們能為大樹做什么呢?
第2課 找尋珍稀動植物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認識我國的幾種珍稀動植物。
2. 讓學生了解保護珍稀動植物的意義和措施。
3. 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保護珍稀動植物,加強對學生進行保護珍稀動植物的教育。
4. 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資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由五個板塊構成。
1. 開動腦筋,通過展示讓學生多多認識珍稀動植物。
2. 沉思默想,通過一些數據的對比,引出一些珍稀動植物正在瀕臨滅亡或者數量急劇減少。為什么會成為珍?一個是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一個是人類活動的影響。
3. 暢所欲言,思考保護瀕危生物有什么意義。
4. 齊心協(xié)力,結合圖片,學生從身邊做起,如何 保護珍稀生物。
5. 走出校園,了解一種珍稀生物的生存現況,提出保護性建議。
教學實施
1. 教學準備
我國珍稀的動植物的圖片及生活習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動植物。
2. 教學過程
(1)課程引入 課件演示情景,使學生入情入景。
A.課前唱《一個真實的故事》第一段。提問 愛看動物世界嗎?認識哪些動物?
B.課件演示,創(chuàng)設情景 我國豐富自然資源以及遭到破壞的情景。
教師 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問題?
。2)開動腦筋。教師展示一些珍稀動植物的圖片,結合圖片讓學生認識我國的珍稀動植物。
首先認識大熊貓,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同學們都認識它,請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大熊貓可愛的樣子。教師提問:關于大熊貓,你知道哪些?你還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國特有的哺乳動物,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大熊貓體胖,長約1.5米,身體像熊,臉像貓,所以人們稱之為熊貓。生活在0-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小動物為食。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加之人為破壞,造成了大熊貓越來越少,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活化石之稱。1980年我國在四川的臥龍建立了保護區(qū),成為世界熊貓研究中心。
第二個認識白唇鹿,為我國特有動物。簡單介紹外形 生活習性 數量 分布區(qū)域等。
第三個認識朱鹮,教師展示圖片。朱鹮號稱國際保護鳥,是國際上一級瀕危動物。
第四個認識桫欏,教師展示圖片,提問:這是什么植物?對它了解多少?
第五個認識銀杉,教師展示圖片,提問:大家認識這種植物嗎?人們?yōu)槭裁捶Q它為銀杉?銀杉葉背面那兩條銀白色的帶子閃閃發(fā)光,非常漂亮,全世界僅存于我國,且只有0多株,被人們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
提問:你們知道在我國,哪些是珍稀的動植物嗎?組織同學匯報,學生匯報時,師生可以及時點評,對匯報有新意的組給予鼓勵表揚。
。3)沉思默想板塊,提問:為什么會這樣稀少?分組講座并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另一個方面是人的亂捕亂殺和亂砍亂伐。
(4)暢所欲言板塊,過渡:生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必須保護他們,提問:保護珍稀動植物的重要意義是什么?是特別富貴的自然資源,數量正在減少,有的已經瀕臨滅絕。
。5)齊心協(xié)力板塊,教師提問:怎樣保護珍稀的動植物?組織學生集體討論,記錄學生的發(fā)言。頒布相關法律,設立自然保護區(qū),從自身做起。
。6)走出校園板塊,倡議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現狀,重點是提出保護性建議。
[1][2][3]下一頁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5
主題來源: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社會因素中,環(huán)境對學生心理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有段古文這樣寫道:“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边@短短數語,表明了周圍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之大。因為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教室中度過的,所以教室環(huán)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而從一個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教室布置在教學情境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它具有欣賞、教學及創(chuàng)作的功能,若能發(fā)揮得當,更能激勵人心,鼓動、激勵學生之功用。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教室里環(huán)境問題的種類,以及這些環(huán)境問題帶來的影響。
2、讓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你身邊的小事做起。
3、通過各種活動,學生了解解決教室環(huán)境問題的方法,開展創(chuàng)建綠色教室行動。
活動課時:2——3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一、引出話題
師:學校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教室中度過的,所以教室環(huán)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而從一個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有沒有環(huán)境問題?如果有,有哪些?
學生小組討論。
二、確定活動內容
根據學生討論環(huán)境問題,同時結合《環(huán)境教育》六年級下冊P29上圖,啟發(fā)學生歸納到以下幾個主題:
1、噪聲問題
2、光污染問題
3、垃圾問題
4、粉塵問題
5、其它
三、根據學生的.討論主題,結合自己的喜歡的情況進行分組。
四、各小組根據自己的主題,制定活動計劃、。
師重點指導:(出示活動計劃的表格)第一欄內填寫組員分工情況,第二欄內寫下小組成員討論出的活動步驟與策略,第三欄內確定活動所用的方法……
小組活動
活動主題:
活動地點:
活動方式:
時間安排:
小組分工:
活動準備:
第二階段:
1、各小組按各自的主題進行活動
2、老師及時了解各組學生活動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第三階段:
1、各小組交流活動所得
2、全班一起討論如何解決教室里的環(huán)境污染,怎樣創(chuàng)建綠色教室?你為創(chuàng)建綠色教室做了些什么?
各組展示一些有特色的成果。
3、說說活動后的體會。(先由說代替寫,在說的基礎上再過渡到寫體會)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6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讓學生觀察周圍環(huán)境,說說環(huán)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課前準備:
1、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粘貼好)
2、地球圖片、文字、雙面膠帶、鋼筆。
3、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
活動過程:
一、計算導入:算一算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怎么樣?
1、出示題目:
某市約有180000戶家庭,如果每戶家庭每天產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內,這個市會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計算,每個月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計算,這個市每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日180000千克180噸
月5400000千克5400噸
年65700000千克65700噸
3、“看了上面的數據,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4、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敖裉,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有沒有信心挑戰(zhàn)這個難題?”
二、說一說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某市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中去看看某市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1、學生觀看錄象。
2、“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某市正在爭創(chuàng)省級文明城市,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響某市的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huán)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已經產生的垃圾?能接受嗎?”
三、研究方案:(寫一寫)
1、學生研究,教師巡回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提要求。
交流建議:
(1)、其他小組在匯報方案時,所有的同學都要做個文明的小聽眾。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同一小組的成員要補充的話,請等這位同學匯報完再發(fā)言。
(2)、如果你們組的方案和前面小組的方案相同或類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復。
3、隨機補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中國國家環(huán)?偩纸障蛏鐣剂颂幚沓鞘欣膰倚袆臃桨。這個方案規(guī)定:今后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并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fā)電。
四、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
“讓我們?yōu)橥瑢W們這些創(chuàng)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國際上還沒有采用的話,你還可以申請專利!除了為環(huán)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這些處理垃圾的辦法外,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么呢?”
1、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評價。
五、活動延伸:(試一試)[機動]
“剛才我們的同學都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但是光靠我們班的同學,畢竟力量有限。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辦法能使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環(huán)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去?(宣傳)你們想怎么宣傳?(指名說)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發(fā)揮集體的智慧,把想宣傳的內容寫下來,好嗎?”
六、活動小結
。裕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
2.使學生知道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3.使學生增強節(jié)約意識,改變不合理的消費觀念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
教學難點:
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教學設計:
一、教學引入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環(huán)境問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對商品進行合理而適度的包裝,可以在運輸,儲藏過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損傷并便于消費者攜帶。但超出了保護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
(板書課題:過度包裝浪費大)
二、學習新課
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商品,記錄它們的包裝有幾層,是否屬于過度包裝。
2.想一想,過度包裝會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哪些危害。
3.我們用計算來看一下過度包裝的危害,
生產8億件包裝盒耗費紙張多少萬噸?
需要砍伐直徑10厘米的大樹多少萬棵?
3.暢所欲言
分小組討論,選擇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長購買的商品,分析其包裝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環(huán)保的包裝建議。
三、小結
我們要認識到過度包裝的危害,自覺杜絕過度包裝,為保護環(huán)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環(huán)境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環(huán)境教育的教案12-21
環(huán)境教育教案02-20
環(huán)境教育教案15篇01-17
精選環(huán)境教育教案四篇01-02
環(huán)境教育教案(精選6篇)11-24
環(huán)境教育教案(15篇)03-17
環(huán)境教育的教案15篇01-02
環(huán)境教育教案15篇03-16
環(huán)境教育教案匯總八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