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

時間:2023-03-15 18:19:39 教案 投訴 投稿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兒歌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5篇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

  活動目的:

  1、在看圖講述的基礎上,理解兒歌的內容,并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

  2、能正確發(fā)出:“摘”、“啥”。

  3、進一步激發(fā)參與六一活動的興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圖片三幅,每個幼兒一片“彩云”。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的內容,并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流程:提問——學習兒歌——創(chuàng)編

 。ㄒ唬└鶕(jù)圖片內容講述。

  老師帶來了三幅畫,你看看圖片上說了什么?

  出示圖片一,提問:你認為圖片上什么最美麗?為什么?

  出示圖片二,提問:你知道小朋友摘下一片彩云做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幫助幼兒發(fā)準:“摘”。

  出示圖片三,提問:圖片上的小朋友穿上花衣去做啥?你是怎么知道她穿上花衣慶“六一”的?糾正“啥”的發(fā)音。

  (二)學習兒歌。

  1)老師完整朗誦一遍兒歌,邊朗誦邊指著圖片。

  2)幼兒學習兒歌。

  3)分組和個別幼兒朗誦。

 。ㄈ﹦(chuàng)編兒歌。

  1)給每個幼兒一片彩云,引導幼兒想象,假如你摘下一片彩云,你最想做什么?把你想的方法編進兒歌里。

  2)先請個別幼兒示范。

  3)每個幼兒一片彩云自己練習創(chuàng)編兒歌。引導編號的誘餌,先把自己的兒歌編給好朋友聽。

  4)請幼兒大聲地朗誦自己編的兒歌,給大家聽,引導大家相互學習。

  5)同伴間相互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

 。ㄋ模┭由旎顒樱

  回家之后,請爸爸媽媽把你朗誦的兒歌記下來,以后我們再請你教給大家。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找出蔬菜的主要特征并清楚表達

  2、知道蔬菜中營養(yǎng)豐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3、學習兒歌,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幼兒操作材料(蔬菜圖片、水彩筆)

  活動重點:能發(fā)散思維大膽用語言表達對蔬菜的認識

  活動難點:遷移經驗運用兒歌中的句式小組合作進行仿編蔬菜兒歌

  活動流程

  一、我來介紹蔬菜

  導語:蔬菜是我們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一種蔬菜,請你來說一說你對你帶來的蔬菜的了解,向我們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

  提問:它的.外形是怎么樣的?味道如何?(教師引出這個蔬菜XXX…..)小結:正如小朋友所介紹的,蔬菜既美味營養(yǎng)又豐富,特別是維生素含量高,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能使我們更健康。

  二、猜謎——菜地歌謠

  導語:牛老師這里有一首歌謠,它的前三句都是向大家來介紹這個蔬菜,最后一句才把謎底揭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根據(jù)關鍵詞,破譯歌謠。

  提問:這個關鍵詞提示我們蔬菜的什么?

  2、跟著節(jié)奏,念念歌謠。(口齒,速度)

  第一遍:教師問幼兒答

  第二遍:幼兒開火車問答

  第三遍:幼兒點名問答打節(jié)奏。

  過渡: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們想不想將其它品種的蔬菜也編進菜地歌謠呀?

  三、結合經驗,仿編歌謠。

  1、小組合作,仿編歌謠。

  提問:可以從哪些方面考慮關鍵詞呢?(顏色、外形、口味、生長位置)

  要求: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四人合作,人人都要出力

  2.你可以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記錄(文字,圖案)把創(chuàng)編好的歌謠卡貼在黑板上,讓別的幼兒根據(jù)自己寫關鍵詞猜猜答案是什么。

  3、小組介紹,幼兒猜猜,把所有創(chuàng)編好的歌謠組成一個新的菜地歌謠,帶領幼兒齊聲念。

  歌謠:這個蔬菜紅又紅

  這個蔬菜圓又圓

  這個蔬菜酸又甜

  這個蔬菜是番茄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在了解詩歌畫面內容和相關事物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兒歌。

  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材料準備

  春景圖、 錄音機、《春雨》板書

  詞卡:春雨 種子 麥苗

  活動過程

  一、出示春景圖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課題。

  師;春天來了,你在這幅春景圖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二、感受詩歌的意境

  學會句式:“,......說,下吧下吧,我要......”。

  1、欣賞詩歌《春雨》了解詩歌的內容。

  2、語言提示:下雨的聲音是怎樣的?詩歌里說了誰?他們都說了什么?心情是怎樣的?

  3、找個別小朋友朗誦兒歌。

  4、其他小朋友學著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三、出示字卡

  讓幼兒試著讀出字卡上的字詞。

  四、觀察周圍生活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仿編部分內容。

  1、引導幼兒用適當?shù)脑~替換詩歌中的詞。

  如:柳條說:下吧下吧,我要發(fā)芽。

  2、通過反復出現(xiàn)的詞:說 我要 。。。讓幼兒能夠熟悉仿編部分內容。

  五、引導幼兒把幾個段落串起來

  形成一首較長的`春雨的詩。

  教師小結幼兒編出的詩歌段落后,串成一首完整的詩。

  六、表演詩歌

  鼓勵幼兒在朗誦自編詩歌時,加上適當?shù)谋砬楹蛣幼,把仿編的詩歌大膽的表演,展示給大家聽。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4

  《盆和瓶》

  桌上放個盆,盆里放著瓶。乒乓一聲響,不知是盆碰瓶,還是瓶碰盆《月光幻想曲》

  月光流進池塘里發(fā)亮,我口渴了,想舀一杯月光來喝,讓肚子里藏著嫦娥的微笑。

  月光躺在院子里發(fā)亮,我的口袋破了,想剪一片月光來補衣裳,讓口袋里藏著桂樹的花香。

  《秋天》

  朵朵白云漂浮在藍天,陣陣秋風吹拂著大地。

  梧桐穿黃衣,楓樹披紅袍,風把落葉吹的滿天飛舞,風把菊花吹的四處飄香。

  雪白的棉桃,金黃的稻谷,飽滿的大豆,成熟的`果子…..一派豐收的景象,帶給人們豐收的喜悅。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蒲公英》

  你打著一把小傘,要飛向哪座上崗?

  要為嬌嫩的小草,遮住發(fā)燙的陽光?

  還是要在雨天 , 撐在螞蟻的頭上?

  你悄悄告訴我吧,我不會跟別人講…….

  《風在哪里?》

  風在哪里?樹兒說:

  "當我的枝葉翩翩起舞,那是風吹過。"風在哪里?花兒說:

  "當我的花朵頻頻點頭,那是風在吹過。"風在哪里?草兒說:

  "當我的身體輕輕晃過,那是風在吹過。"風在哪里?風就在我們身邊。

  春天,它吹綠了大地,夏天,它送來了涼爽。

  秋天,它飄來了果香,冬天,它帶來了銀裝《好孩子》

  張家有個小胖子,自己穿衣穿襪子,還給妹妹梳辮子。

  李家有個小柱子,天天起來疊被子,打水掃地擦桌子。

  王家有個小妮子,找個釘子小錘子,修好課桌小椅子。

  周家有個小豆子,撿到一個皮夾子,還給后院大嬸子。

  小胖子,小柱子,小妮子,小豆子,他們都是好孩子。

  《落葉》

  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的落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

  樹葉落在溝里,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小船。樹葉落在河里,小魚游過來,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小傘。樹葉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見了說 信催我們到南方去呢。

  小鹿》

  小鹿小鹿樂呵呵,天天都把還好事做。幫小兔,找蘿卜 ,小兔獎給花一朵。幫山羊,拔青草 ,山羊獎給花一朵。

  小鹿做的好事多 ,身上藏滿花朵朵。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辨別音樂的大小,能以不同的聲音及樂器來演奏區(qū)分大貓和小貓的聲音。

  2、學習用其它動物形象創(chuàng)編新詞。

  3、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舞板、小鈴、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

  出示小貓。

  這是誰呀?它的媽媽是誰?(大貓)出示大貓。

  它們在唱歌,聽是誰在唱呀?(教師范唱)它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

  哦,小朋友說的真不錯,大貓唱的聲音大,小貓唱的聲音小。

  2、探索樂器演奏的不同力度。

  小貓和大貓在唱歌我們用樂器來給它們伴奏吧!看今天的樂器是什么?是小鈴和圓舞板。請小朋友去用樂器試一試怎樣是大貓唱,怎樣是小貓唱。請幼兒個別演奏。

  小結:大貓的聲音大,我們就敲重一點,小貓的聲音小我們就敲輕一點。

  下面我們拿好自己選的樂器來為歌曲伴奏吧!

  3、學唱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剛才小朋友為歌曲進行了伴奏現(xiàn)在我們分大貓小貓來唱一唱做大貓的在這邊,做小貓的`在這邊我們一起來唱。

  大貓小貓一起向前走,看見了一群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動物有什么特點?(大小不一樣)

  這些小動物也想來唱歌,我們就自己選一個小動物,然后按照大的小的來唱。幼兒演唱。誰愿意上來把你的小動物唱一唱。提醒幼兒注意聲音的大小。

  現(xiàn)在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換一個小動物來唱一唱。

  4、用樂器伴奏。

  過程小朋友都唱了,你們想為自己來伴奏嗎?現(xiàn)在請小朋友選一種樂器和小動物自己邊唱邊進行伴奏。還可以唱給其他的小朋友聽。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兒歌欣賞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2、通過借助拍節(jié)奏、輪流接說兒歌等形式,進一步感知兒歌重復對稱的句式結構。

  3、通過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并能大膽參與組詞和仿編。

  活動準備:

  1、課件:《數(shù)花燈》。

  2、花燈圖片:雞娃燈、鴨娃燈、青蛙燈、桃花燈、蓮花燈、牡丹燈、南瓜燈、西瓜燈、瓜果燈、汽車燈、火車燈、飛機燈。

  3、制作幻燈片。

  活動過程:

  1、故事情境導入。

  2、展示幻燈片內容,請幼兒觀察幻燈片。

  (1)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請幼兒講述。

  3、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進行兒歌朗誦。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2)教師:你聽到了什么?

  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3)鼓勵幼兒跟著教師看圖有序地朗誦兒歌。

  4、借助拍手、拍腿的方式,引導幼兒感知兒歌的結構。

  (1)教師:你覺得兒歌的第一句和第幾句相似?(第1、3、5、7句式相同)

 。2)師生一起念兒歌,再幼兒念單句,練習做拍手動作。

 。3)教師:你覺得兒歌的第二句和第幾句相似?(第2、4、6、8句式相同)

 。4)引導幼兒念復數(shù)句子,并做拍腿動作。

  (5)帶領幼兒完整地兒歌,前8居分別做拍手和拍腿動作,最后4句,大家一起念兒歌。

  5、根據(jù)兒歌中不同的句式特點,變換方式,輪流接說兒歌。

 。1)請幼兒念兒歌的單句(第1、3、5、7句),教師念兒歌中復數(shù)句子(第2、4、6、8句)師生輪流接說兒歌,并做相應的拍手和拍腿動作。最后四句大家一起表演。

  (2)交換角色,教師念兒歌的單數(shù)句子,幼兒接說兒歌中的.復數(shù)句子……

 。3)分男女角色輪流接說和表演兒歌。

  5、正確感知量詞,學習詞組:—X—X。

 。1)教師:聽了這首兒歌,你覺得在這首兒歌里,哪些詞語是相似的?

  (2)教師在黑板上書寫:—□—□,啟發(fā)幼兒讀一讀,說說:在兒歌中哪些地方有“—□—□”?

  (3)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在黑板上書寫量詞:“—X—X”,并帶領幼兒讀一讀詞組。

  (4)教師:除了兒歌中的“一架一架”、“一朵一朵”等詞組,還可以用“一、一”說什么燈呢?假如是汽車燈,怎么說?(一輛一輛汽車燈),火車燈呢?(一列一列火車燈)……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開展“一X一X”組詞接龍游戲活動,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并仿編新兒歌。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7

  設計思路:

  通過這節(jié)課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意識和動腦思考的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其次讓幼兒學習正確運用量詞

  活動目標:

  1.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計數(shù)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2. 培養(yǎng)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

  3. 學習運用量詞:一只、一張、四條腿

  活動準備:

  課件、青蛙頭飾、響板

  活動過程:

  1. 律動:小蜻蜓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益蟲小客人,你們猜猜他是誰?幼兒猜

  師:我們現(xiàn)在來看大屏幕,看看他究竟是誰?(大屏幕顯示青蛙)

  2. 與幼兒一起分析青蛙的樣子(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師:這只青蛙真可愛呀,還穿著漂亮的小衣服呢,誰能描述一下他長的.什么樣子啊?

  3. 利用課件逐步增加青蛙的數(shù)量,讓幼兒學會正確運用量詞

  4. 分析兒歌內容,根據(jù)內容出示相應的課件圖片

  師:我們的青蛙小客人肚子餓了,你們想用什么來招待他呀?一定是他最喜歡的才行呢!――青蛙捉害蟲不怕累(圖片:青蛙捉蟲)

  師:你們看這只小青蛙吃飽了多么美啊!(圖片:青蛙吃飽摸肚子)小青蛙吃飽了要去運動運動了,你們知道他要干什么去嗎?――游泳姿勢多么美(圖片:青蛙游泳)

  5. 教授兒歌

  今天我們班來了這么多的青蛙,我們一起來聽兒歌《數(shù)青蛙》好不好?

  幼兒學習兒歌。

  師:老師有一種新方法來念這首兒歌,小朋友你們仔細聽劉老師跟剛才念的有什么不同。

  教師拿響板打快節(jié)奏念兒歌

  師:你們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了嗎? 幼兒答

  師:這個方法好玩嗎?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6. 續(xù)編兒歌

  a.請出幼兒扮青蛙,其余幼兒念兒歌

  b.幼兒討論續(xù)編

  師:哇!你們看我們班又來了一只青蛙,現(xiàn)在有四只青蛙了! 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自己數(shù)一數(shù)他們一共有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

  師:小朋友我們現(xiàn)在看大屏幕,看看正確答案是什么?

  師: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想想來了四只青蛙,這兒歌該怎么編呢?

  幼兒討論續(xù)編

  7. 幼兒隨音樂學青蛙跳回家

  師:小青蛙現(xiàn)在要回家喝水了,我們一起來扮小青蛙回家喝水吧(音樂起)

  課題:兒歌――數(shù)青蛙 設計教師:劉麗 班級:大班 設計單位:濟南市槐蔭區(qū)實驗幼兒園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

  2.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發(fā)展想象力,。

  3.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樹立愛護鳥的意識,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幻燈片若干(配樂朗誦散文),錄音機一臺、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根神奇的魔術棒,看一看它會變什么小動物?(教師變魔術)對了!是小鳥。”

  2.師:“在大森林里,有許多許多大樹,大樹上有許多許多小鳥,小鳥都愛唱歌,小鳥的歌會落在什么地方?(幼兒想象表述)

  3、過渡:“小鳥的歌真美!真神奇!讓我們來聽一聽散文里是怎么說的?”

  [放音樂1]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內容。

  提問:(1)小朋友,剛才聽的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聽了這首散文,你覺得怎么樣?

  (2)散文里你聽到了什么?

  過渡語:小鳥的歌會落在什么地方?那里變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聽散文。

  [放音樂2]

  三.分段感知散文內容。

  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并朗誦散文。

  第一段提問:森林里有什么?大樹上有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第二段提問:小鳥的歌灑向哪里?在樹枝的縫隙里瀉成了什么?

  小鳥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結出了什么?

  小鳥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長出了什么?

  第三段提問:小鳥的歌投進溪水里,游成了歡蹦亂跳的什么?

  師:“你聽,森林里到處都是小鳥的歌。”

  教師小結:小鳥的歌真好聽,落到哪里,哪里就會變得很美、很美!

  四.幼兒學習朗誦散文。

  (1)幼兒觀察畫面,一起輕輕地念散文。

  師:“我們用優(yōu)美的聲音輕輕地念一念散文!

  (2)啟發(fā)幼兒根據(jù)畫面大膽講述來散文內容。

  師:“小朋友念的真不錯!下面請小朋友拿著圖畫紙,按著1、2、3、4的序號把這首好聽的散文念出來,你可以念給自己的好朋友聽,也可以念給后面的老師聽。

  (3)幼兒完整念散文一遍。

  五.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1)討論:小鳥的歌還會落在哪里?長出什么?

  (2)師:“下課后我們把小朋友說的話,畫成美麗的畫,然后編進散文,好嗎?”

  六.結束部分。

  師:“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喜歡小鳥嗎?我們應該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快樂的小鳥吧!”

  音樂《小鳥飛》走出教室。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習邊唱邊用動作表演。

  2、在間奏處,創(chuàng)編不同的刷牙節(jié)奏和快樂的象聲詞。

  3、體驗牙齒健康和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有正確的刷牙習慣和保護牙齒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小手歌》。

  (1)齊唱歌曲。

  (2)為歌曲創(chuàng)編新的替換詞,并邊唱邊用動作表演。

  2、熟悉《刷牙歌》樂曲旋律。

  合著音樂拍手、做刷牙動作。

  3、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幫助幼兒理解歌詞,聽出間奏。

  (2)聽教師唱歌,在第一段歌曲的間奏處做刷牙的動作,在第二段歌曲的間奏處,發(fā)出表示漱口和牙齒健康的快樂象聲詞。如:咕嚕嚕,哈哈哈等。

  (3)跟教師學唱歌曲,并在間奏處做刷牙動作以及漱口聲,快樂象聲詞。

  4、創(chuàng)編刷牙節(jié)奏和象聲詞。

  (1)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除了歌曲中×××××地刷牙,還能怎么樣刷?用動作做出來,大家學一學!(2)創(chuàng)編漱口的水聲,如“咕嚕咕嚕!薄肮緡!钡,創(chuàng)編表示快樂的象聲詞和節(jié)奏。如“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

  (3)教師選用幼兒的創(chuàng)編,集中并反饋,完整地唱歌,注意交換間奏中的節(jié)奏和象聲詞。

  5、邊唱邊表演。(1)教師唱歌,幼兒按歌詞內容做動作。

  大班音樂活動 刷牙歌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比較數(shù)種常見車輛,發(fā)現(xiàn)它們明顯的不同。

  2.了解特殊車輛各有不同的本領,體會它們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活動準備:

  1、幼兒對消防車、灑水車、救護車等特殊車輛有初步的認識。

  2、制作多媒體課件。

  3、收集各種特殊車輛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辨聽車的聲音,引出特殊車輛

  1、聽聽是什么聲音?(喇叭聲)

  今天開來了許多不同的汽車,你們想認識嗎?

  2、那我們就做一個聽聲音猜汽車的游戲。猜對了,汽車會開來的;猜錯了就沒有汽車,想玩嗎?聽仔細了……

  3、聽聲音猜汽車。幼兒猜對了,出示車輛。

  消防車:

  1、它有什么特殊本領?

  2、消防車在滅火的時候,水是從哪里來的?(消防車上面有一根管子,把馬路上的消防栓門打開以后,水就會流動起來,就可以滅火了。)

  3、為什么消防車上有梯子,它有什么用處?(因為樓房太高,人爬上去很危險,用很長的梯子就可以滅火了)

  4、為什么消防車的身上涂上紅色?(因為紅色是很鮮艷的,人家很遠就能看見消防車身上的顏色,別的車子就知道是消防車開過來了,趕快讓開,讓它開過去救火)

  救護車:

  1、救護車有什么本領?

  2、為什么救護車上的燈會閃,還發(fā)出嘀嘟嘀嘟的聲音?(因為救護車里的病人病得很嚴重,所有發(fā)出嘀嘟嘀嘟的聲音讓人家讓開,這樣救護車開得快讓病人早點去醫(yī)院看好病)

  3、你們知道救護車里面有什么嗎?它們有什么用?(因為救護車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車上要放一個床,讓生病的人可以躺下來)

  灑水車:

  1、為什么馬路上需要灑水車?什么時候你們會看到灑水車?(因為天熱的時候,馬路上的溫度很高,灑水可以讓馬路降溫,保護馬路)

  2、為什么灑水車可以灑水?水藏在哪里?怎樣撒水?(因為灑水車有兩根像排氣管一樣的小孔,這里面可以灑水,灑水車的水就藏在車上的桶里)

  3、灑水車為什么會有音樂?(如果灑水車沒有音樂,人家就不知道了,水噴出來就會灑到人的身上,衣服都濕了,有音樂,別人就不會灑到水了)

  三、特殊車輛大換班

  1、著火了——迅速趕到的'是灑水車。

  討論:灑水車也有水,為什么不能救火?

  2、受傷了——迅速趕到的是消防車

  討論:消防車為什么不能救人?

  3、天氣太熱,地面溫度升高,誰能來降溫?

  四、尋找會唱歌的朋友

  1、出示三種車, :我們都是特殊的車輛,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領,都會“唱歌”,可是我們還想多交一些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會唱歌的車?你們還見過哪些特殊的車呢?

  2、幼兒介紹,演示。

  大班科學 會唱歌的車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1

  教學目標:

  “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小朋友能找到無窮的樂趣,并樂此不疲。這說明游戲與幼兒之間有著固定的,天然的聯(lián)系。這也是新綱要中所指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充于各項活動之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整個活動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游戲中進行,把枯燥的教學過程穿插在游戲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知識。

  活動目標:

  1、通過文字想象葉子隨風飄蕩的畫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

  2、學習運用各種感官進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戲中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兒歌《小動物去旅行》。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布置:活動室內布置有小河、草地、馬路。小蟲、小魚、螞蟻若干。

  2、材料準備:人手一把夾子(課前分給幼兒)、人手一張不同形狀的樹葉。

  3、事先教唱歌曲《小樹葉》。

  活動過程:

  1、游戲:“撿落葉”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樹媽媽的小寶貝,你們猜猜是誰?

  幼:是小樹葉。

  (2)師:一陣風吹過來,小樹葉吹走了,趕緊去撿起來吧。幼兒每人撿一片自己喜歡的落葉。

  師:張老師請每個小朋友撿一片自己喜歡的落葉。都撿到了嗎?

  (3)請幼兒描述一下自己的落葉長得什么樣?并用形體動作表現(xiàn)出葉子的造型。(長長的、寬寬的、尖尖的、圓圓的、破一個洞的------)

  師:瞧!老師撿到的樹葉是尖尖的。

  你們撿到的樹葉長得是什么樣的'呢?誰來說說?(簡單評價幼兒回到的情況。)

  2、游戲:“風中之葉”

  (1)幼兒圍坐在“草地”邊上,邊聽教師的提示,邊用形體進行表演。

  師:你們喜歡自己撿到的樹葉嗎?(喜歡)

  請你們來當小樹葉好嗎?(好)我們一起來當吧。瞧!

  教師示范把小樹葉夾在身上。

  師:都準備好了嗎?

  秋天到了,小樹譯開媽媽去旅行,我們一起出發(fā)吧。小樹葉先來到草地上。葉子被微風吹得輕輕動了幾下(教師和幼兒做相應的動作)。風越來越,葉子也飄動得更厲害(改變動作)。終于葉子被風吹落下來,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再次改變動作)。風輕輕吹過,葉子的腳被風輕輕吹起,稍稍一動,又不動了(進行表達)。然后,一陣風,葉子被吹得滾來滾去,飛揚起來,最后,緩緩地落到地上(幼兒進行表演)。

  師:小樹葉休息一下,剛才我們去旅行飄到哪里?草地上有什么?(小蟲)小樹葉變成它的什么?(發(fā)揮幼兒想象,引導幼兒回答。)

  (2)幼兒扮“小樹葉”飄到“小河”里。

  師:呀!風又來了,小樹葉被風吹到小河里,飄呀飄,飄呀飄。小樹葉被風吹到了哪里呀?(小河里)小河里有什么?(小魚)變成了它的什么?(發(fā)揮幼兒想象,引導幼兒回答。)

  (3)幼兒扮“小樹葉”飄到馬路上。

  師:小樹葉順著小河飄到“馬路”上,飄呀飄,飄呀飄。

  小樹葉被風吹到了哪里呀?(馬路上)馬路上有什么?(螞蟻)變成了它的什么? (發(fā)揮幼兒想象,引導幼兒回答。)

  3、游戲:“樹葉找家”

  (1)請幼兒描述自己飄到了哪里,變成了什么,并用形體語言進行表達。

  師:小樹葉飄呀飄又回到草地上,風停了,我們休息一下。

  師:A、剛才小樹葉先飄到哪里呀?(草地上)變成什么?(小蟲的屋子)

  B、小樹葉又飄到哪里呀?(小河里)變成什么?(小魚的小傘)

  C、小樹葉最后飄到哪里呀?(馬路上)變成什么?(螞蟻的汽車)

  (2)集體進行創(chuàng)編兒歌。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小樹葉”去旅行的事變成兒歌,好嗎?

  師:我們一起再兒歌取個好聽的名字吧。(請幼兒來編。)

  (3)完整朗誦兒歌兩遍。

  4、游戲:“葉子寶寶與樹媽媽”

  師:這么多的葉子離開了樹媽媽,樹媽媽好擔心哦,讓我們用歌聲來安慰樹媽媽,好嗎?

  幼:全體幼兒一起唱歌曲《小樹葉》。結束。

  點擊此處查看兒歌:小樹葉去旅行

  活動反思:

  1、整個活動過程幼兒的學習興趣相當高,他們是在快樂中學習。

  2、整個活動師生互動配合默契,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給了幼兒足夠的發(fā)揮空間。

  3、整個活動下來,幼兒學的開心,是在玩中學,學中玩。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2

  活動設計背景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好奇好問是幼兒的特點。這篇兒歌以簡單的語句,啟發(fā)性的提問激發(fā)幼兒展開大膽的想象,鼓勵幼兒嘗試用兒歌的語言表達奇思妙想和對動物的喜愛。同時,在欣賞和創(chuàng)編兒歌的過程中,幼兒可以觀察、發(fā)現(xiàn)、認識小動物的不同特征,豐富一定的科學知識,萌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

  2.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chuàng)編兒歌

  3.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3.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2.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若干 自制紙箱1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觀察動物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請幼兒從紙箱中依次摸出一張動物圖片,互相進行觀察。

  2.圖片上的動物叫什么?它什么地方最特別?這些特別的地方能干什么?

  3.假如你像動物一樣有這些特別的地方,你想做什么?

  4. 有一首兒歌,寫的就是剛才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ㄒ唬┮龑в變盒蕾p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兒歌的排列句式

  2.問:兒歌的題目是什么?有哪些詞重復出現(xiàn)?

 。ǘ┕膭钣變簞(chuàng)編兒歌

  1.如果你是小鳥(小兔小魚),你想做什么?

  2.鼓勵幼兒展開想象,為每段兒歌續(xù)編一句話,如:我想有對翅膀,我用翅膀飛翔。

  (三)導幼兒根據(jù)兒歌句式創(chuàng)編新的兒歌

  1. 還喜歡什么小動物?你想變成什么?想做什么?

  2. 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如:我看見小鴨,我想有雙鴨蹼,我用鴨蹼游到海里玩。

  3.以4人一組合作創(chuàng)編一段兒歌。(討論)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1.每組選一代表進行創(chuàng)編一段詩歌。(創(chuàng)編)

  2.師幼整理詩歌。

  五:活動延伸

  1.教師與幼兒共同歸納,整理所編的兒歌,然后用大字書寫出來,掛在語言區(qū)中,供幼兒隨時閱讀

  2.引導幼兒在美工區(qū)活動時畫自己最喜愛的動物,以自己最喜愛的動物為素材繼續(xù)創(chuàng)編兒歌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通過幼兒游戲,欣賞,續(xù)編,創(chuàng)編來內化兒歌的思想情感。再通過自己的多種表達方式把它真誠地表露出來。使兒歌的情感得以深化升華,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時能注重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互動,既有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又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使每個學生能正確接受學生與教師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

  本節(jié)課教學從始至終都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教師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聽、說、讀、寫、畫、演等一系列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一個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氛圍中學習,使學生真切感受課文的熏陶。盡管本課進行了充分的備課,精心的準備,但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盡管設計過程中一再努力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但在有些環(huán)節(jié)還是指導的不到位,對幼兒的引導性語言不夠到位,幼兒理解的不夠透徹,在創(chuàng)編時幼兒的興趣不是很濃厚。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3

  語言活動:兒歌——大街上

  班級:大(四)時間:04.3.31(周三)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對兒歌的興趣,感受其節(jié)奏、韻律。

  2.認讀漢字:雜 貨 店 洗 鐘表飯

  3.激發(fā)幼兒仿編兒歌的.愿望。

  活動準備:帶有節(jié)奏型的兒歌

  活動過程:1.談話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2.欣賞兒歌--大街上

  提問:(1).兒歌里人們開了那些店,這些店與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認讀:雜貨店、洗、鐘表、飯

 。2).如果讓你開一家店,你最想開什么店?為什么?

  3.再次欣賞后

  提問:這首兒歌與我們平時學的兒歌在念法上有什么不同?

  讓幼兒跟隨錄音學習兒歌,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韻律。

  4.出示帶有節(jié)奏型的兒歌內容讓幼兒學習

  流程:由慢——快——用鈴鼓伴奏

  5.集體仿編一首長長的兒歌《大街上》

  6.延伸活動:

  創(chuàng)造、想象畫——大街上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4

  設計意圖:

  《福建省幼兒園教育指南》在語言領域的指導要求中指出“注意挖掘本地區(qū)民間優(yōu)秀的童謠、民謠,引導幼兒欣賞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感受文學作品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闭Z言領域《孫悟空打妖怪》這首兒歌作為教學內容,這是一首頗具情趣、易唱易記的中國傳統(tǒng)連鎖調兒歌,這種兒歌在民間流傳廣泛,但在教材中出現(xiàn)的.較少,同時,本兒歌取材于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和興趣的。把出自中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同時又以中國傳統(tǒng)兒歌形式來體現(xiàn)的兒歌讓孩子們來學習和理解,很有意義。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中國傳統(tǒng)兒歌連鎖調的特點,并能大膽地朗誦兒歌。

  2、初步能分角色表演兒歌,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唐僧師徒及老妖婆的木偶;兒歌《孫悟空打妖怪》的圖譜、唐僧師徒的小卡片。

  2、知識經驗準備:了解《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了解唐僧師徒弟的人物形象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偶情境引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木偶,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來了幾位特別的客人,它們是誰呢?一起來看看。

  二、欣賞木偶表演,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1、完整欣賞兒歌,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師:唐僧師徒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聽聽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2、幼兒再次欣賞兒歌內容,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師:唐僧師徒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們一個個是怎么出場的?

  三、分段學習兒歌,運用圖譜讓幼兒感受兒歌連鎖調的特點。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習兒歌的第一段。

  師:剛才兒歌里說到了唐僧師徒去打妖怪,他們是按什么順序出場,怎么出場的?

  2、利用圖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兒歌連鎖調的特點。

  師:請小朋友認真看看圖譜,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圖譜上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3、利用圖譜,學習兒歌的第二段。

  師:出現(xiàn)了老妖怪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4、分組輪流朗誦兒歌,引導幼兒伴以動作、表情進行朗誦。

  四、運用多種方式朗誦兒歌,學習分角色表演兒歌,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1、教師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現(xiàn)唐僧師徒出場的動作等。

  2、分角色朗誦兒歌,提醒幼兒表現(xiàn)角色中人物的特點。

  3、分角色表演兒歌,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神態(tài)表現(xiàn)兒歌的內容,引導幼兒合作表演。

  師: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是什么樣子的,用什么的動作和語氣來模仿它們會會更形象?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做一做。

  五、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活動自然結束。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15

  教育目標:

  1、感知兒歌的節(jié)奏以及押韻方式。

  2、理解詩歌的結構,大膽嘗試按照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

  3、感受仿編滑稽詼諧的民間兒歌的樂趣;顒訙蕚洌簣D片十幅、書

  活動過程:

  一、復習拍手歌,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語:前兩天,我們玩了很有趣的游戲,《娃娃拍手歌》還記得嗎?

  2、幼兒游戲

  二、逐一觀察圖片,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

  1、師語:今天還有些小動物它們也會玩,你們看看來了哪些動物啊?

  你們會用剛才的句子念一念嗎?

  2、逐一出示圖片,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

  3、教師嘗試創(chuàng)編。

  師語:你們編了3句,我也忍不住了,要編一編

  4、幫助幼兒一起感受創(chuàng)編的規(guī)律

  5、師語:剛才只念到5,現(xiàn)在我準備了一些圖,你們可以試一試,用拍手歌的方法來繼續(xù)編一編,你喜歡哪幅就編哪幅?

  6、、師語:從1——10全編了,還記得嗎?試一試

  三、欣賞圖書《拍花籮》

  1、其實這些圖都藏在圖書里,有的和我們編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2、老師和幼兒邊翻書邊念。

  四、游戲

  《拍花籮》活動評析:

  根據(jù)一幼趙初老師的《拍花籮》,我重新對兒歌進行了設計。

  1、 保留了原有兒歌實施中遷移經驗的運用。

  在活動前,孩子已經掌握了《拍手歌》的韻和節(jié)奏,所以幼兒很快就能將《拍手歌》的節(jié)奏遷移到新的兒歌學習中。

  2、1——5嘗試創(chuàng)編

  在實施中,1—5的.圖片,我采用了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的方式,引導幼兒逐幅圖片觀察,根據(jù)圖片內容創(chuàng)編。再遷移《拍手歌》的節(jié)奏,編出自己的兒歌《拍花籮》。

  3、6——10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在6——10的圖片創(chuàng)編中,我注意到幼兒自己的選擇和喜好,所以采用了自由創(chuàng)編的形式,幼兒喜歡哪幅圖就編哪幅圖,最后將編的兒歌匯總。

  4、欣賞圖書,游戲結束

  因《拍花籮》本身就是一本圖書,所以在學會了兒歌后,幼兒集體閱讀,共同閱讀圖書《拍花籮》。最后一幅圖是青蛙跳水,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參加到游戲中,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中,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師生互動,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兒歌活動教案02-27

大班語言兒歌活動教案03-02

大班語言活動兒歌教案03-26

大班語言兒歌教案04-01

大班優(yōu)秀兒歌教案08-26

大班語言兒歌活動反思02-22

大班語言兒歌活動反思04-01

大班語言教案:《兒歌》02-22

大班語言兒歌教案《小水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