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合集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千奇百怪的動物歷來是孩子們的最愛,他們對神奇的動物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探索欲。尤其是到了大班,孩子們對動物的興趣顯得更加濃厚,于是,我們和幼兒共同開展為期三周的動物之旅,讓孩子們感受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初步具有保護動物的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
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幼兒和家長熱情高漲,提供了很多圖片資料、文字資料,我們把這些資料集中在區(qū)角內,誰知幾個孩子在大背景圖上(老師設置的局部區(qū)角環(huán)境)擺放起動物圖片來,說是玩動物園的游戲。我突然眼前一亮,有一首繞口令《動物歌》不正是眼前的情景嗎?繞口令是語言訓練的好教材,認真學習能使幼兒口齒靈活,在我們花園幼兒園以語言為特色的背景下,繞口令正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因此,我們在主題和幼兒的雙重背景下生成了此次教學活動,繞口令《動物歌》。
二、活動設計目標:
1。在看看、講講及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嘗試講述繞口令,學習發(fā)清讀音相近而且易混淆的音:虎、鹿、豬、兔、鼠。
2。初步掌握繞口令的講述方法,激發(fā)學習繞口令的興趣。
準備:
教具:背景圖與插入角色(虎、鹿、豬、兔、鼠);相聲演員表演繞口令的視頻。
學具:幼兒人手一套指偶(帶有方位圖的`手套和帶有刺毛皮的動物指偶)過程:
。ㄒ唬⒖纯、找找、說說1。在這片美麗的地方你們看到了什么?(搞清方位)2。這里躲著一些小動物,在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請你們把眼睛閉起來,等我數(shù)到三,再把眼睛睜開(幼兒閉眼的同時,教師抽露動物的頭部)。
3。"一、二、三!"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著誰?(以幼兒的話自己說,教師用兒歌詞句小結。)4。大家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動物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
5。我會用一個字來說這些動物的名稱(示范:老虎,我會用一個字說"虎")。誰的本領大,也會用一個字來說?(集體練習相似音)(二)、聽聽、念念老師把動物和我們捉迷藏的事編成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動物歌》。
1。教師示范朗誦。(平常速度)2。幼兒練習。
(1)看誰本領大,會看著圖片,自己讀這首兒歌。(教師按照順序點圖,幫助幼兒自己練習兒歌)(2)重點練習五個動物名稱的發(fā)音。
。ㄈ⒅览@口令的特點1,F(xiàn)在老師來念《動物歌》。這回請你們仔細聽,老師念的時候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教師快速示范,讓幼兒在感受的基礎上念得更快)2。你們會像老師一樣念得又快又對嗎?(請個別幼兒表演)小結:原來兒歌里有些字的發(fā)音很像,很難讀,念這些字時,舌頭動來動去很拗口,念得快容易出錯,這種兒歌,我們叫它繞口令,繞口令雖然難念,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學,經常練,舌頭就會變得很靈活,就會練得又快又對。我們一起來看看相聲演員他們的表演。
3。播放相聲演員表演繞口令的視頻。(讓幼兒從規(guī)范的表演中得出繞口令的特點)他們表演得好嗎?好在哪里?(又快又對)他們也是慢慢練才會越說越棒的。
4。引導幼兒又快又對地念繞口令。(用拍手的節(jié)奏)(四)、示范仿編過渡語:小動物說小朋友的本領真大,會把捉迷藏的事念成繞口令。這次小動物要重新?lián)Q個地方躲起來,看誰本領大,能找出來,還能用繞口令的句子進行回答。
教師更換動物躲藏的位置。(虎鹿對換,鼠兔對換,豬不變)1。一、二、三,眼睛睜開來,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著誰?
2。老師把小動物捉迷藏的事,重新編成了一首新的繞口令。(示范編的同時,暗示幼兒按方位學習仿編)(五)、在動手操作中學習仿編,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的本領真大,學會了自己編兒歌,老師很高興,現(xiàn)在獎勵你們每人一套指偶,請你們自己和小動物玩捉迷藏的游戲,一邊玩,一邊編一編。
2。幼兒人手一套學具,自由擺放動物,自己用兒歌的語句進行表達。
3。請兩名幼兒(與教師排序不一致的)表演自己編講的繞口令。
還有好多小朋友想玩一玩,念一念,我們把它們帶到區(qū)角里去玩吧!
附:繞口令《動物歌》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屋里一只豬,大家數(shù)一數(shù),一二三四五,虎鹿兔鼠豬。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兒歌,讀準"菜、奶、衣、鳥、噥"的發(fā)音。
2.運用看圖講述的方法,通過"連環(huán)式"地擺放圖片學習兒歌的內容。
3.體會兒歌詼諧、風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1.小圖片:板凳、娃娃、小猴、公雞、豆蟲各兩張。
2.將圖片以"連環(huán)"的方式排列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兒歌中的物體、動物、人物。
1.教師用夸張的動作出示、擺放圖片。
2.教師用對話的方式引導幼兒一一認識圖片中的物體。(正確說出兒歌中的物體、動物、人物的名稱和他們相應的動作。)
3.讓幼兒準確地練習講述。
二、教師通過"抽"、"擺"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邊擺放、抽取相同內容的圖片,邊朗誦兒歌。
教師:今天這些好朋友在一起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來聽一聽。
2.教師強調操作教具的動作,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動作,自然地感知兒歌連環(huán)式的結構。
3.教師在幼兒有節(jié)奏地拍手伴奏下,再次朗誦兒歌一遍。
三、多種方式學習朗誦兒歌。
1.師幼之間開展接口朗誦。
2.幼幼間開展對口朗誦。
四、鼓勵幼兒通過"給你給他朗誦"的方式再次朗誦兒歌。
教師自然地引導幼兒相互對同伴念兒歌。
小板凳歪歪(兒歌)
小板凳歪歪,里面坐個乖乖;乖乖出來買菜,里面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梳頭,里面坐個小猴;小猴出來穿衣,里面坐個公雞;
公雞出來打鳴,里面坐個豆蟲;豆蟲出來咕噥,咕咕——噥!
活動反思:
《小板凳歪歪》是一首詼諧有趣的.繞口令式的兒歌。兒歌的內容生動活潑,雖然有點長,但是每句都有押韻,念起來也很容易上口,很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活動時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導入。我說:“今天又許多好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啦,看看有誰呢?”然后出示圖片,第一張是一張小板凳,以前我也碰到過這個問題,在問小朋友“這是什么時”小朋友就說這是“椅子”不會說“板凳”(在我們這個地方很少說“板凳”的),但是這次問下來,李惠媛說這是“板凳”,于是我就接著引導下去。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學念兒歌,這是兒歌學習活動中重要而又枯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很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而且兒歌的語言情感可跨性大,這就要求朗誦應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以往活動中,我也明顯的發(fā)現(xiàn),朗誦的次數(shù)多了孩子就沒有興趣,可是不進行集體朗誦孩子無法感受兒歌的語音、語調、語氣…… 于是,我通過“抽”、“擺”圖片的方式來引起孩子的注意,讓孩子覺得這是圖片在和自己捉迷藏,幫助孩子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學習兒歌內容。孩子們通過趣味的朗誦,學習和體驗著兒歌的趣味,不知不覺中走入到兒歌的美妙境界中。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圖片線索進行思考,并嘗試用完整、清楚的語句進行表達。
2、鼓勵幼兒借助繪畫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體驗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快樂。
3。 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鞋子背景圖一張,兔子、公雞、小老鼠圖片各一張。
2、勾線筆、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呈現(xiàn)故事的發(fā)生
1、出示鞋子背景圖,引導幼兒思考
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只鞋子,這是一只怎樣的鞋子?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自由講述。
2、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教師講述時注意語氣。
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只鞋子,這是一只怎樣的鞋子?(教師盡量用小朋友的話來介紹,注意用好的詞匯。)這時,小兔子蹦蹦跳跳地來到了草地上,咦!這是什么?哦,原來是一只(用幼兒的語言說)鞋子!哦,這樣又臟又破的鞋子有什么用呢?我才不要呢!一會兒,來一只威武的大公雞,這只神氣的大公雞,抬著頭,挺著胸,直前走呢?咦!是什么?哦,原來是一只(用幼兒的`語言說)鞋子!哦,這樣又臟又破的鞋子有什么用呢?我才不要呢!大公雞抬著頭,挺著胸,繼續(xù)朝前走……這是吱吱吱,誰來了?(出示老師圖片)哦,是小老鼠來了,咦!這是什么?哦,原來是一只鞋子,小老鼠圍著鞋子走了一圈又一圈,看了又看,自言自語地說,我想把這只鞋子可以變成有用的東西,可是我能把他變成什么呢?請小朋友幫幫我!
提問:請你們幫助小老鼠,把這只鞋子變成有用的東西? 可以變成什么呢?
讓幼兒自由地說一說。教師注意拓寬幼兒的思路。
(二)畫故事:小老鼠把鞋子變成有用的東西
教師出示紙張和畫筆,引導幼兒畫出鞋子可以變成的物品。
(三)講故事
1、幼兒之間自由編講故事
師:草地上的鞋又破又臟,小老鼠把這只又臟又破的鞋變成了這么多有用的東西,請小朋友把你們想出來的辦法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把鞋子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了,這些東西可以用來干什么?
請幼兒之間互相講述。
2、講述分享
請幼兒個別講述,請個別幼兒講的時候注意引導幼兒專心傾聽。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動畫片是孩子生活中的好伙伴,他們不但喜歡看,而且喜歡哼唱片中的插曲,喜歡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的一言一行!毒V要》中強調:“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备鶕(jù)幼兒的興趣和語言發(fā)展的特點,我選擇了幼兒非常熟悉的經典動畫片《白雪公主》中的“皇后誘騙白雪公主吃蘋果”的片段,設計了《為影片配音》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在欣賞、感受、模仿的過程中,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來為白雪公主和皇后配音,通過對不同的人物特點的表現(xiàn)(皇后的陰險狡猾,白雪公主的善良天真)獲得語境與語用之間關系的感悟力,提高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感受語言藝術的魅力,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目標的設計
發(fā)展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jù)《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根據(jù)畫面內容,嘗試用恰當?shù)腵語詞、語音、語調為動畫片中人物配音。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不同人物特點、大膽表述人物語言,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現(xiàn)力。
3、感受配音活動的樂趣。
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
三、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的分析
1、教材內容的分析:
《白雪公主》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畫片,凡是所有喜愛童話故事的人都知道《白雪公主》這一篇童話故事,3~6歲的孩子們更是喜歡根據(jù)故事改編的動畫片《白雪公主》,孩子們對動畫片中的皇后和白雪公主這兩個人物非常的熟悉和感興趣,他們憎恨皇后的惡毒和喜歡白雪公主的美麗善良。本著“為了一切的幼兒,為了幼兒的一切、為了一切幼兒的發(fā)展!钡脑瓌t,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爭取做到:(一)即合適幼兒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二)即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的是幼兒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
2、幼兒分析:
3-6歲是人的一生中詞匯數(shù)量增長最快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幼兒生活空間的日益擴大和與人交往的機會的增多,同時,有了一定的接受外界語言的基本能力,幼兒的詞匯量明顯增長。特別是大班的孩子,他們運用故事語言以及動畫語言的能力正逐漸加強。他們在接觸大量的動畫片、科幻片、電視廣告等媒體和社會活動中的事物、信息中,自然而然地,發(fā)展了語言,發(fā)展了思維。根據(jù)孩子這一階段的語言發(fā)展特點和年齡特點我選擇和設計了這一活動。
3、重點、難點的分析:
大班幼兒雖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相應的詞匯積累,但他們還沒有配音的經驗,所以我將了解配音的基本要求,能根據(jù)畫面為影片配音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而如何用恰當?shù)恼Z調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白雪公主的天真、善良,皇后的陰險、狡猾),配音時的語速和畫面保持同步,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4、解決措施:
由于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為影片配音,孩子們雖然對此學習內容很感興趣,但缺乏相關的學習經驗,所以在活動中教師通過情境的渲染、示范配音、讓孩子在情境表演中來幫助孩子了解配音的方法、基本要求,并利用多媒體課件畫面的多次回放和定格來鞏固幼兒對畫面的理解,以便引導孩子在配音時能和畫面保持同步。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準備:
1、幼兒已經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情節(jié)。
2、多媒體課件。
過程:
一、欣賞無聲的電影小片斷。
1、觀看無聲電影片段。
。1)這個電影和我們平時看的電影有什么不一樣?
。2)如果我們想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怎么辦呢?
。ù谁h(huán)節(jié)的設計即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又引出了配音的課題)
2、老師示范為無聲電影片段配音,引導幼兒了解配音的要求。(注意不同人物語氣的變化,以及語速和畫面同步、聲音要響亮。)
3、幼兒嘗試為無聲電影片段配音。
(1)集體配音。(集體配音后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
在配音時要注意不同人物要用不同的語氣說話,說話時要和動畫片的畫面保持同步。
。2)個別配音。
提問:你覺得他們配音配的好嗎?好在什么地方?教師再次強調配音的基本要求。
。ù谁h(huán)節(jié)以教師的示范為主,以孩子的體驗來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表現(xiàn)渴望)
二、為動畫片《白雪公主》中的片段配音。
1、欣賞該片段的有聲畫面,初步了解角色以及角色間的對話。
提問:片段里有誰?她們說了些什么?初步了解該片段的內容。
2、定格欣賞該片段的無聲畫面,進一步了解畫面內容,體現(xiàn)角色對話之間的特點。
。1)皇后會對白雪公主說些什么?白雪公主是怎樣回答的?皇后會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說?你能學一學嗎?白雪公主說話的語氣和皇后一樣嗎?白雪公主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說?你能學一學嗎?
。2)皇后拿出蘋果會怎樣勸說白雪公主來嘗蘋果?白雪公主說了些什么?(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
。3)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皇后會說些什么呢?白雪公主說了些什么?(分小組練習和個別練習)
3、集體嘗試完整為這個片段配音。
4、自選角色完整配音。
5、請兩位孩子分角色來配音。
。ù谁h(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體驗教學法“的理論,孩子用語言和動作來為影片配音其實就是一個體驗和嘗試的過程,這一過程讓孩子充分體驗到了配音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延伸。
在平時的生活中嘗試為自己喜歡的其它動畫片配音。
【活動反思】
大班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敏感期特別是語音發(fā)展的敏感期,他們語言模仿能力強,尤其體現(xiàn)在語音學習上,他們的發(fā)音器官達到靈敏的極限,耳朵能辨別語音、語調上的細微差別,口舌能準確地模仿各種聲音。抓住語言發(fā)展的這個關鍵期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適當?shù)慕逃,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在活動的開始我讓孩子欣賞無聲的電影片段,孩子的興趣和關注點很快就吸引過來了,同時也揭開了今天活動的主題—配音。在老師示范指導下,孩子們初步嘗試為無聲電影配音,在老師的示范指導、孩子的初步嘗試、評價中,孩子們加深了對配音基本要求和方法的了解,為下面《白雪公主》片段配音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次配音活動雖然是全市青年教師評優(yōu)課的一次大膽嘗試,但比較成功。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和認知特點,調動了孩子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表演等方式使幼兒感受詩歌的美。
2.能和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詩歌并樂意當眾朗誦。
活動準備:
圖片《風在哪里》、鋼琴曲磁帶、大操作圖、樹、花、草的標記、操作紙,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趣:“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是誰呢?” (教師打開門)
“誰來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和一起尋找教室里的風,引導幼兒用各種感官感受風。
二、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語來講述自己看到過的風。
“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風?”
三、請幼兒欣賞詩歌:《風在哪里》。教師在鋼琴曲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在詩歌里,風吹到了哪兒?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為什么?
。ㄒ龑в變焊惺堋棒骠嫫鹞琛薄ⅰ邦l頻點頭”、“輕輕晃動”)
——朗誦詩歌的時候和我們平時說話與什么地方不一樣?
。ㄒ龑в變簭穆曇簟幼,表情,配樂四方面談。)
四、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邊朗誦詩歌邊表演,教師扮成風,鼓勵幼兒邊朗誦邊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
五、出示詩歌圖譜:
——猜猜看,圖上是什么意思?
師生一起讀圖,鼓勵幼兒說出圖譜中相同的地方,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結構。
出示操作圖:圖中少了什么?請幼兒將自己感受到的風填入圖中空白的地方。
六、幼兒進行操作。
1、 先完成的幼兒老師鼓勵他們互相朗誦。
2、 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操作圖按小組粘在一起,變成一首比較完整的詩歌,感受合作創(chuàng)作的快樂。
七、請先完成的幼兒合作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風在哪里?》。
詩歌:風在哪里?
推薦閱讀:
層次一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以及風與樹、花、草和四季的關系,大班語言教案:風在哪里。
學習新詞:翩翩起舞、頻頻點頭、涼爽、銀裝。
2。引導幼兒感覺詩歌的意境,學會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一幅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圖畫。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你們通過用眼睛看,發(fā)現(xiàn)風從什么地方來了?讓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
2。教師富有感染力地朗誦一遍詩歌,要求幼兒仔細聽,詩歌里說了些什么?是怎么說的?
3。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詩歌內容,理解詩歌語言。可提下列問題:①風在哪里?詩歌中有誰回答了這個問題,它是怎么說的?②誰知道“翩翩起舞”“頻頻點頭”是什么意思?(可借助動作幫助幼兒理解)③為什么說“春天,它吹綠了大地;夏天,它送來了涼爽;秋天,它飄來了果香;冬天,它帶了銀裝”?
4。借助圖片,幼兒學習詩歌?膳渖鲜闱榈腵音樂,注意指導幼兒正確地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5。幼兒朗誦詩歌。可邊朗誦邊做動作,也可以分角色表演,如四人一組,一人扮尋找風的人,另外三人分別扮樹、花、草,最后一段大家共同表演。
層次二
活動目標
1。圍繞詩歌內容,豐富幼兒有關風的知識,培養(yǎng)幼兒探究自然界奧妙的愿望。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用優(yōu)美的語句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小風車;幼兒自帶可產生風的工具,如小扇子、小氣筒等;幼兒已認識過空氣,教案《大班語言教案:風在哪里》。
活動過程
1。小實驗:風是怎樣產生的。
、儆變河檬衷谀樑陨葎,產生風,從而知道空氣流動形成了風。
、诶眯★L車的轉動,讓幼兒了解到:空氣流動得越快,風就越大,反之風就越小。
、酃膭钣變河貌煌姆椒ㄗ屔磉叺目諝饬鲃悠饋,產生風,如用扇子扇,壓打氣筒。
、芡橹g互相交流:怎樣才能產生風?
2。戶外觀察。
、僦笇в變河^察風來時天空、陸地、水的變化,并聯(lián)想這些變化的形態(tài)像什么,學習用詩歌的語句描述出來,如彩球說:“當我在天空中輕盈地飛舞,那是風在吹過。”
、诠膭钣變夯丶液螅芽吹降、想到的風來時引起的變化畫出來,教師要布置一個“風來的時候”小畫展。
層次三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分析詩歌的結構及語言運用方面的特點。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采用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活動。
活動準備
抒情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詩歌內容,并在音樂的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誦。
2。幫助幼兒分析詩歌的結構。提問:詩歌共有幾段?前三段有什么地方相同?讓幼兒清楚地知道,前三段首、尾句結構相同,句子的數(shù)量也相同。
3。教師示范仿編詩歌,然后請幼兒說說老師編的詩歌與原來的詩歌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幫助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
4。指導幼兒進行仿編活動。
、儆變鹤杂傻刈谝巫由戏戮,教師注意觀察指導。②請一二名幼兒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教師引導幼兒評價,幫助幼兒正確仿編。③幼兒自由地選擇朋友,互相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④請部分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朗誦新詩。
(建議:仿編活動的安排可視幼兒水平做適當調整,如可看圖仿編,也可三人聯(lián)合仿編)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感受兒歌優(yōu)美的語言和意境。
2、學會朗誦兒歌,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3、幼兒養(yǎng)成安靜傾聽他人的好習慣,發(fā)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能完整地朗誦兒歌,,學著仿編兒歌。
2、活動難點: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活動準備:掛圖、小草頭飾、MP3碟片、畫紙、電子琴、《搖籃曲》碟片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早就聽說大四班的小朋友都是愿意幫助別人的好孩子,現(xiàn)在老師就遇到了一個難題,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老師解決嗎?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個非常奇怪的聲音,請小朋友們仔細聽并動腦想,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錄音)指幼兒回答:人睡覺打呼嚕的聲音。咦,這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師戴小草睡著的頭飾)原來是小草正在睡大覺。
二、說夢:
1、過渡:“小草”伸懶腰醒來,說:“好香甜的覺,好美的一個夢!毙∨笥褌,你們想知道我做了一個什么顏色的夢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好聽的兒歌彩色的夢(揭示課題并粘貼)請小朋友們動腦猜想一下小草做的夢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回答,師,并出示掛圖一,近而學習第一句兒歌: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2、過渡:不光小草愛做夢,就連漂亮的小花也睡著了,好像也在做夢,你們看(出示掛圖二)小花的夢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大膽猜,教師歸納出第二句兒歌: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3、除了小草和小花還有一個寶寶也睡著了,它是誰呢,請小朋友們發(fā)揮想象力,猜一猜它會是誰?(出示半遮掩半露的掛圖三)引導幼兒說并出第三句兒歌:云兒愛做夢,夢是白白的.。
4、小朋友們你們做過夢嗎?都夢到過什么?幼兒回答,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都夢到什么了?(出示掛圖四)幼兒觀察并回答,出第四句兒歌: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5、用不同方法唱誦兒歌。
三、編夢:
1、 游戲:抽卡片,仿編夢
教師先示范抽一張卡片并編出一句兒歌。
指個別幼兒到黑板前來抽取卡片,抽到哪張卡片就編出相應的兒歌,其他幼兒可適當做補充。
2、除了這些東西,還有好多寶寶都喜歡做夢,請小朋友們大膽想象一下,還有誰可能會做夢,它們的夢是什么樣的?
四、畫夢:
1、碟片播放《搖籃曲》,引導幼兒安靜入睡,一覺醒來,讓幼兒把自己夢到的東西畫到紙上。
2、展示孩子的“美夢”。
3、:童年的夢是一首詩,童年的夢是一首歌,童年的夢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就讓我們一起為了這最真最美的夢而努力吧。。
五、找夢:
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喜歡做夢?它們的夢是什么樣的?讓我們一起也為他們編一首兒歌,好嗎?(全體幼兒在老師帶領下走出教室,至此全課結束)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強了,這首動物猜謎歌內容比較的簡單,朗朗上口,相信是孩子們所喜愛的。我在設計的時候就主要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孩子們。一進入就用聊天的方式讓孩子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小動物的主要特征,這樣為之后的活動內容做好鋪墊工作。整個活動在愉悅的氛圍中開展起來。孩子們的參與是主要的,所以老師說的量要控制,把話語權交給孩子們。幫助幼兒理解猜謎歌的主要格式句型之后就放手讓孩子們自己來介紹了。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傳一傳的游戲方式。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
語言活動對于大班的孩子我們要鼓勵她們勇敢大膽的說,我在設計的時候就想請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大家都是好朋友,你說說,我說說,提高口語表達的機會。通過游戲,我們一起在活動中成長,進步。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動物的主要特征,能夠參與猜謎活動,并嘗試創(chuàng)編謎語。
2、鼓勵幼兒勇敢、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圖片,獎勵小貼紙,小鈴鼓
活動過程:
一、利用聊天的方式介入主題。
今天來到我們大班,看到你們真開心,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關于小動物的話題。誰來介紹一下你所認識的小動物,它都有哪些主要的特征。(鼓勵孩子能說一說兔子、大象等等小動物的主要特征)
二、開展猜猜樂的游戲活動
1、剛才寶貝們都介紹了自己所認識的小動物,你們的見識真廣。我這里有一個小謎語想讓大家來猜一猜。猜猜謎底是啥?
2、教師引出第一個謎語: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兔子。。ê⒆觽,你們真棒!)
3、教師再出一個謎語,大伙來猜一猜。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鼻子長長的,身體大大的,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大象!
:剛才兩個謎語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呢?
4、幼兒嘗試開展猜謎語活動:
請一名幼兒來嘗試做出謎語面的人,請其他幼兒來猜一猜。
誰愿意來做出謎面的人,我這里有好多小動物,請他來說,大家來猜。
說的'寶貝要聽清楚要求,用我剛才提到的句子: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后面加上自己的語言哦!說完整之后請大家來猜一猜。猜對有獎勵哦!
5、鼓勵孩子們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這次猜謎的活動中來,第三個小動物是誰呀?(小豬。┑谒膫動物呢?第五個呢?
三:開展小動物傳傳樂游戲活動
這么五個小動物歡歡喜喜和大家一起來玩游戲。我們帶這些小動物來玩一個擊鼓傳卡片的游戲吧。當你手上傳遞到哪個小動物的時候,你就站起來說一說謎語,大家就跟著說: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
通過游戲傳遞,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能夠掌握兒歌中的主要內容,理解句式,為后面的創(chuàng)編活動打好基礎。
四:鼓勵幼兒根據(jù)動物的主要特征開展創(chuàng)編活動。
剛才開始的時候就有很多小朋友介紹了各種你所知道的小動物,今天我們學習了剛才的小動物猜謎歌,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編到里面來呢?一點時間,說一說,講一講吧。
鼓勵孩子大膽創(chuàng)編,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
五:活動延神
我們學習的兒歌叫《動物猜謎歌》,班級里的小朋友還不知道呢,等大家回去以后一起去告訴她們吧。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1-17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小兔逃跑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我快樂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旅行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借傘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菜地里的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青蛙賣泥塘_大班語言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