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健康教育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健康教育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健康教育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幼兒很喜歡游戲,它是幼兒獲得愉快體驗的有效途徑。而顏色鮮艷的圈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器械,它的可塑性強,玩法多樣,可以利用它來發(fā)展孩子走、跑、跳、鉆等運動能力,激發(fā)幼兒學習和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探索精神,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體驗合作玩圈的樂趣
4、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性。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
幼兒探索圈的多種玩法,體驗玩圈的樂趣。
教學難點:
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動準備:
1、呼啦圈若干、沙包若干、平衡木、小椅子、紙箱。
2、背景音樂和課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帶幼兒去郊游,通過和幼兒一起模仿各種小動物動作來活動上肢、腰和下肢的肌肉及各個關節(jié)。
師:“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吧!”隨音樂入場,放課件,來到樹林,依次出現(xiàn)小鳥、小花貓、青蛙、大象、小白兔等小動物,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和小動物一起玩,學學小動物。
二、引導幼兒嘗試探索圈的多種玩法,體驗玩圈的樂趣。
1、提供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玩圈
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可以怎么玩?現(xiàn)在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圈,找一個碰不著別人的地方去玩玩,看看和別的朋友玩得有什么不一樣。
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情況進行適當?shù)囊龑А?/p>
2、交流嘗試呼啦圈的多種玩法。
讓孩子說出并演示自己的玩法,大家一起學一學、做一做
3、幼兒探索大家一起合作玩圈
(1)剛才我們是自己玩的,現(xiàn)在請小朋友兩個人一起玩玩,看看還能怎樣玩?
(2)現(xiàn)在請小朋友許多人一起玩玩,看看還能怎樣玩?
三、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游戲,讓幼兒進一步體驗玩圈的快樂。
1、組織幼兒玩“運糧食”的游戲。
小朋友們,今天森林里還來了一位朋友小豬,它知道小朋友們都喜歡幫助人,所以想請小朋友們幫一個忙,把糧食運回家。但是去小豬家很難走,要鉆過山洞、跨跳小土坑,走過獨木橋才能到達,你們怕不拍呀?那我們就幫小豬開始運糧吧!
動作要求:
(1)在鉆山洞時,應把頭低下,身子卷縮成團。
(2)跳越小土坑時,應兩腿半蹲,兩腳并攏,雙腳同時跳。(3)走過平衡木時,應兩個胳膊打開伸平。
2、加大難度(雙腳分合跳)
3、繼續(xù)加大難度(雙腳左右行進跳)
四、放松運動:
師幼一起隨音樂做放松運動。
今天我們和圈玩了那么多好玩的游戲,還幫小豬運糧食了,開心嗎?剛才玩的太累了,現(xiàn)在跟著老師一起聽音樂休息休息吧:睡覺——起床打哈欠深呼吸——伸懶腰——揉眼睛——轉轉脖子——錘錘胳膊——錘錘腿——錘錘腰——轉轉膝蓋——加上手的動作慢慢地走一走。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基本活動能力比較差,動作不夠平穩(wěn)、靈活和協(xié)調。而單純讓他們跑跑、跳跳對幼兒來說沒有太大的興趣,也得不到更好的發(fā)展。在整個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小班的孩子雖然不會轉圈,但他們非常喜歡跟圈做游戲。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以玩圈為主線,根據(jù)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先讓孩子自由探索,再集體練習。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圈的多種玩法,孩子們互相學習、分享,大大提高了孩子玩圈的興趣!教師適時引導孩子進行鉆、跳的集體游戲,讓幼兒在愉快、合作的氛圍中,既愉悅了身心又使幼兒的動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這節(jié)活動比較成功。
健康教育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對即將到來的青春發(fā)育期作好充分心理準備,學會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心理健康的標準要求自己。
教學過程:
一、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
二、教師講2-3個青春期到來的男女生心理問題的個案;成長的煩惱,請2-3個同學發(fā)言并分析,并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他們自己的看法。
三、講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女生的變化;男生的變化1、自我意識增強。2、情感豐富多采。
四、講述青春期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1、注意學習中的心理健康。
2、培養(yǎng)良好性格。
3、增進自我了解。
4、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5、培養(yǎng)健全的情緒生活。
五、作業(yè):
怎樣保持青春前期的心理健康?
教學后記:通過個案研究與討論式相結合的方法學習,學生了解了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懂得青春期應怎樣保持心理健康。青春前期的心理健康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對即將到來的青春發(fā)育期作好充分心理準備,學會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心理健康的標準要求自己。
教學過程:
一、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
二、教師講2-3個青春期到來的男女生心理問題的個案;成長的煩惱,請2-3個同學發(fā)言并分析,并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他們自己的看法。
三、講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女生的變化;男生的變化1、自我意識增強。2、情感豐富多采。
四、講述青春期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1、注意學習中的心理健康。
2、培養(yǎng)良好性格。
3、增進自我了解。
4、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5、培養(yǎng)健全的情緒生活。
五、作業(yè):
怎樣保持青春前期的心理健康?
教學后記:通過個案研究與討論式相結合的方法學習,學生了解了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懂得青春期應怎樣保持心理健康。第2課:青春期的心理健康(2)教學目的:1.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認識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并確立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2.讓學生意識到關注生命、珍愛生命,珍惜生存權利,產(chǎn)生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就應該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情感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激情導入態(tài)度決定一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篇用昂揚、引人怦然心跳的樂曲伴隨著教師的開場白:每個人都有生活的權利,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自己,珍惜生命,我們怎么做,才能讓健康、快樂相隨呢?就要選擇合適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影響身體健康嗎?讓我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來解決上述問題。(從學生的身邊事入手,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導入新課。)
二、表述交流 資源共享前后桌4人學習小組的發(fā)言人匯報本組收集的資料教師對學生收集的資料、各組發(fā)言人的匯報給與積極的評價,并趁機引導提問:同學們能不能嘗試分析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呢?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使大多數(shù)學生初步認識到,可能是吸煙和被動吸煙、經(jīng)常過多地食用一些高脂肪或高熱量的食物等飲食習慣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疾病的發(fā)生。
三、分析討論 解決問題討論:在我們同學中間有沒有因生活方式而影響健康的情況呢?你喜歡吃“洋快餐”嗎?你喜歡吃蔬菜嗎?當餐桌上有肉還有蔬菜,你同常會選擇肉類食品還是蔬菜食品?你喜歡運動嗎?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方面呢?1.營養(yǎng)是生命的物質基礎2.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3.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4.培養(yǎng)健康,穩(wěn)定的心理5.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四、得出結論 總結評價教師最后總結評選出本節(jié)課的最佳組合給予表揚,帶動全班級的學習熱情。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最后教師以“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生存的權利,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健康、快樂的生活伴隨永遠。第3課 小學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⑴、知道青春期里的“想入非非”是青少年性生理發(fā)育提前,受性激素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心理變化,即生理變化而引起的心理變化。⑵、樹立心理咨詢意識,知道遇到心理問題時能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自我調節(jié),減少煩惱。2、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活動(如表演、辯論等)認識“想入非非”不是錯,了解自我,培養(yǎng)他們把握尺度的能力。3、情感目標:讓學生把握與異性交往的情感和行為尺度,使其獲得積極、愉悅、健康的成長體驗。小學青春期教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⑴、知道青春期里的“想入非非”是青少年性生理發(fā)育提前,受性激素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心理變化,即生理變化而引起的心理變化。⑵、樹立心理咨詢意識,知道遇到心理問題時能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自我調節(jié),減少煩惱。2、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活動(如表演、辯論等)認識“想入非非”不是錯,了解自我,培養(yǎng)他們把握尺度的能力。3、情感目標:讓學生把握與異性交往的情感和行為尺度,使其獲得積極、愉悅、健康的成長體驗。教學重點:認識“想入非非”不是錯,培養(yǎng)他們正確把握好尺度的能力。教學難點: 樹立對“性”的正確認識。教學準備:多媒體設備;;文字卡片若干;心理醫(yī)生一名;有關個案、資料等。
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后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重點難點: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地點:娃娃家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過故事導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討論:
(1)這個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啟發(fā)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 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 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zhèn)?為什么?(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么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yī)生處理。)
(3)手包扎后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里,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yī)生換藥等。)
小結: 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jīng)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健康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健康教育教案11-04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08-03
小學健康教育教案09-09
有關健康教育教案02-08
健康教育小班教案03-22
健康教育活動教案03-24
健康活動教育教案02-13
關于健康教育的教案03-16
飲食健康教育教案03-17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