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社會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xué)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xué)質(zhì)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biāo):
1、知道樹林是小鳥的家。
2、有愛護小動物、愛護小樹的情感。
二、活動準(zhǔn)備:
小鳥、大樹的圖片,制作一棵小樹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dǎo)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每天放學(xué)后,爸爸媽媽接你們回哪里去呀?
2、出示圖片:“小鳥”、“大樹媽媽”
1)有位動物朋友看到我們小朋友這樣開心,想來看看我們,你們看看這是誰呀?
2)你們知道小鳥的家在哪里嗎?小朋友一起學(xué)小鳥飛的動作。
3)原來小鳥也很開心,大樹媽媽是它們的家。
3、聽一段錄音故事,一邊出示圖片,并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提問
1)故事里面是誰在哭呀?
2)你知道小鳥為什么哭嗎?
3)可是大樹媽媽被人家砍了,小鳥沒有了家,怎么辦呢?誰能來幫幫它嗎?
4)我們來聽聽故事里面是怎么說的?
4、聽下半部分錄音故事,出示圖片
1)故事里面說小鳥笑了,為什么呀?
2)哦!原來故事里面講的和我們小朋友說的一樣,所以小鳥開心的'笑了。
3)這么多的大樹媽媽還會是誰的家呢?
3、游戲“愛護樹媽媽”
1)今天我們來玩?zhèn)與樹媽媽有關(guān)的游戲,名字叫“愛護樹媽媽”。
2)游戲玩法:小朋友手拉手,站在線上,圍成一個圓,老師把小樹放在中間,因為風(fēng)好大,小樹快被吹倒了,所以請一個小朋友站在圓內(nèi)用手扶住小樹,圈上的小朋友邊走邊念:“小樹,小樹,我們都愛護!边@時,扶樹的小朋友可以隨便叫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如:“XX,請你來護樹,一,二,三!”說完就松開手,被叫的小朋友就要馬上去扶小樹,兩人交換位置。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目標(biāo)
1,認(rèn)識電話,知道電話的用途。
2,打電話時會用禮貌用語。
二,核心要素:認(rèn)知;情感。
三,準(zhǔn)備:電話;各種電話圖片;音樂《大電話》。
四,活動過程:
1,以表演形式引入課程
。ㄉ窖颍├蠋煟航裉,小熊生病了,住在醫(yī)院里,不知道他怎么樣了,我現(xiàn)在要去幼兒園,不能去看小熊,真著急。怎么辦呢?【這時,“山羊”的手機響了】
。ㄉ窖颍├蠋煟骸究词謾C,做出興奮的表情邊做邊說:啊!時小熊打來的電話。】“你好!小熊,我是山羊老師,你現(xiàn)在怎么樣啦?只是普通的感冒?那我就放心了,祝你早日康復(fù)!再見!【配課老師與主老師配合】
2,老師:小朋友們,剛才老山羊打電話說了一件什么事?(幼兒隨意回答)都說了哪些話?(幼兒隨意回答)
老師:通過打電話,山羊老師知道了小熊的病沒事。前幾天,xxx小朋友沒有來幼兒園,他的媽媽打電話給小朋友請假。這兩件事都是用電話知道對方的情況。電話的本領(lǐng)大不大呀?
幼兒:大。
老師:【出示電話】告訴幼兒電話是由聽筒,話筒,數(shù)字按鍵組成的。
3,老師:小朋友們有沒有打過電話呢?都給誰打的.電話?在什么時候打的呢?(引導(dǎo)幼兒說出在問候,祝賀,想念,由事情想要表達的時候可以打電話)
【老師與小朋友練習(xí)打電話】引導(dǎo)幼兒運用禮貌用語,認(rèn)識數(shù)字,記住電話號碼。
4,放音樂,分散活動【小朋友嘗試互相打電話】
5,教師出示電話圖片,讓幼兒認(rèn)識各種電話。
七,結(jié)束課程, 律動《小小手》。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biāo):
1、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
2、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介紹自己。
3、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別特征,學(xué)會判斷性別。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比較連貫說話。
活動準(zhǔn)備:
男、女布娃娃。
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導(dǎo)入
出示男女兩個布娃娃,請幼兒說說性別,并說出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二、認(rèn)識自己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姓名、性別、年齡、喜歡什么?
2、請全體幼兒找到旁邊的同伴,相互說說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告訴同伴自己喜歡什么?
三、游戲互動
幼兒在活動室自由站起, 在《找朋友》歌聲里,隨歌詞提示找一個同伴,歌聲停止后相互介紹自己。游戲重復(fù)多次,引導(dǎo)幼兒找不同的`朋友相互介紹。
四、結(jié)束活動
1、幼兒隨歌聲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采訪個別幼兒:你在游戲里認(rèn)識的新朋友有誰?叫什么名字?幾歲?喜歡什么?
3、任務(wù):回家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介紹自己。
活動反思:
少一半的幼兒對教師的提問能積極反應(yīng),大部分幼兒比較被動,需要鼓勵和再次引導(dǎo)。大多數(shù)幼兒能簡單自我介紹,在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里,幼兒都能參與活動,在旦表述時語句單一,缺完整、連貫說話的表達能力。所以,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述還需要在不同的領(lǐng)域教學(xué)中滲透能力培養(yǎng),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biāo):
1、 感受廚房里叔叔阿姨的辛苦,懂得要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2、 初步認(rèn)識廚房里的主要設(shè)備,初步了解廚房工作人員的勞動。
活動準(zhǔn)備:
1、教師事先與廚房聯(lián)系好參觀的具體時間。
2、幼兒已學(xué)習(xí)兒歌《炊事員》。
活動過程:
1、幼兒閱讀食譜。
教師組織幼兒到食譜前觀看、閱讀,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每一天菜式的不同,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引發(fā)“到廚房參觀”的小區(qū)興趣。提問:
(1) 看看我們每天都吃些什么?
(2) 這些好吃的食物是誰做出來的?
(3) 想知道這些好吃的食物是怎么做出來的?
2、教師組織幼兒參觀食堂,觀察廚房里的叔叔阿姨的工作情景,感受他們的辛苦。
(1) 了解廚房里主要設(shè)備的名稱、用途,知道這些東西很大很笨重,使用起來很累,初步感受叔叔阿姨的辛苦。
(2) 觀察叔叔阿姨各自的工作,垃圾他們的.工作流程,知道他們每天為小朋友開餐很忙碌、很辛苦。
指導(dǎo)語:大家看看,叔叔阿姨在做什么?他們是怎樣做的?
(3) 討論:叔叔阿姨除要做飯、做菜,還要干什么?
3、幼兒嘗嘗飯菜。
教師請幼兒聞聞菜和飯的香味,嘗嘗菜的味道,告訴幼兒這些都是叔叔阿姨辛勤工作做出來的,建議幼兒用掌聲謝謝叔叔阿姨,并說說叔叔阿姨這么辛苦,我們小朋友應(yīng)該怎么做。(引導(dǎo)幼兒說出對他們有禮貌,愛惜他們做的飯菜,不剩飯,不撒飯,不挑食等。)
4、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兒歌《炊事員》,表達多廚房叔叔阿姨的感激之情。 教學(xué)隨筆:
教學(xué)反思;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社會教案:水果大家嘗_小班社會教案07-13
小班社會教案12-31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1-22
小班有關(guān)社會的教案03-24
小班社會課教案03-26
小班社會安全教案03-31
小班社會教案12-18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03-24
小班社會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