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音樂教案(通用1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奧爾夫音樂教案(通用1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英語單詞donkey和童謠。
2、學習歌曲的兩個聲部和三個聲部的演唱形式。
3、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合唱表演,體驗合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歌曲《小毛驢》、單詞donkey、英語童謠。
2、教具準備:驢的圖片、雙響筒、電子琴。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復習英語單詞與童謠
1、教師運用圖片,激發(fā)興趣。
。1)、師問:看,我今天把誰請來了?(小毛驢)
。2)、讓我們用英文來跟他打個招呼吧!
(3)、師問:這驢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叫什么?(donkey)
2、鞏固英語童謠:donkey。
。1)、還記得關于小毛驢的英語童謠嗎?(雙響筒伴奏)
。2)、xx xx x x | xx xx x x|
I ’m alittledonkey donkey donkey donkey donkey
xx xx x x | xx xx xx|
I ’m alittle donkey donkey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3)、師生分句朗誦英語童謠或幼兒分組朗誦英語童謠。
二、復習歌曲、學習兩個聲部地演唱
1、復習歌曲,電子琴伴奏。
(1)提問:真棒!英語童謠朗誦地真好聽,小毛驢的歌曲會唱嗎?一起來唱一唱!
(2)師生進行鞏固歌曲,集體唱歌曲《小毛驢》(電子琴伴奏)
。3)這首好聽的歌曲除了可以唱出來還可以怎樣?(還可以說、念出來)
。4)師生進行說歌詞,用雙響筒伴奏!
2、學習兩聲部演唱形式。
(1)我想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演唱形式,把唱歌曲和說歌詞合成起來變成兩個聲部來唱就像唱小烏龜那樣分聲部來唱。
。2)還記得誰來做第一聲部的主旋律的?是唱歌曲還是說歌詞做音樂的主旋律?
。3)誰來做第二聲部的襯詞?
。4)要求:堅持自己的聲部,不要讓襯詞或主旋律唱丟了。
。5)集體嘗試兩個聲部的演唱形式,再進行個別分組兩個聲部演唱展示。
。6)交換聲部練習兩個聲部合唱,并評價提醒不足之處。
三、認識加花、學習三個聲部地演唱
1、欣賞師幼表演的三個聲部合唱。
你們唱得真好聽,我也想來唱一唱,邀請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來合唱。請仔細聽好,我們唱得是不是都一樣?哪里不一樣?
2、發(fā)現第三聲部的不同,認識加花:不騎不騎,趕集趕集,哎
3、提問:在什么時候唱第三聲部的加花。
4、將幼兒分成三部分,進行嘗試三個聲部的`演唱形式。
要求:掐準唱第三聲部加花的時間。
5、交換聲部練習三個聲部合唱,并評價提醒不足之處。
四、活動升華、體驗分聲部合唱的樂趣
1、今天我們學習兩種合唱方法,有分兩個聲部的唱法,還有分三個聲部的唱法,讓我們的歌曲變得更加好聽有趣了。
2、邀請客人老師在舞臺上進行正式的合唱表演,體驗合唱的樂趣。
3、今天唱了這么好聽的歌曲,現在可以讓我們的嗓子休息一下,保護好嗓子,爭取下次唱得更好更完美。(輕音樂聲中結束)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鮮明的形象、內容、情感,喜歡用動作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
2、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的`興趣與能力。
3、使幼兒體驗在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磁帶、頭飾、積木
活動流程:
嘗試感受創(chuàng)編——重現欣賞——交流討論——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一、活動指導過程:
1、舞蹈〈快樂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2、教師以蝴蝶仙子的角色進入游戲。
二、欣賞活動:
(一)、嘗試創(chuàng)編活動:
1、幼兒建設花園:“蝴蝶仙子最喜歡去哪兒玩呢?”(花園------)“那的花園在哪兒呢?你們快快來幫造個美麗的大花園吧?”——幼兒在音樂背景中造大花園。教師共同參與。
2、“這么美麗的花園,一只蝴蝶玩,真孤單!薄白寕冸S著音樂一起到花園里玩吧!”——放音樂錄音,音樂中,幼兒隨音樂的性質自由表演。
。ǘ┲噩F欣賞:蝴蝶仙子給小朋友準備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小朋友一起來聽。
。ㄈ┙涣饔懻摚
1、了解: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國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國人也都喜歡。一般都喜歡用小提琴、鋼琴演奏。
2、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
3、音樂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兒討論,放背景音樂。
(四)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1、幼兒編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蘇醒了,她出門去找花姐姐們玩,突然發(fā)生了(------),后面速度快了,聽上去歡快地,她看她們勝利了,歡快地在一起玩了。結尾部分又慢慢靜下來,好象太陽下了,她們休息了。)
2、分段聽音樂表演
3、再次創(chuàng)編表演:幼兒根據故事分配角色,選頭飾聽音樂表演。比比哪個小朋友最會聽音樂表演,要求根據音樂的故事發(fā)展,動作隨意,注意不碰總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們回家,邊聽音樂表演邊離開活動室。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應× × × O 的節(jié)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
2、皮質樂器音效探索與聽辯;
3、感受利用肢體表現休止符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鼓、小鼓各五個,鈴鼓人手一個,軟墊人手一份,配套圖片、CD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寶寶很乖的睡著了,小精靈想試試寶寶是不是真的睡著了,他演奏起了動動鼓……
二、音色聽辯,暖身
1、完整欣賞兒謠一遍后提問
有哪些樂器?
2、介紹大鼓、小鼓、鈴鼓及感知三種樂器的音色,并且為每種樂器制定一個動作。
3、第二遍欣賞兒謠,拍膝念語詞一遍,“敲三下”時根據音色做指定動作。
4、音色聽辯游戲
幼兒做睡著狀,老師邊問“小××小××睡著了沒?”邊用不同的鼓敲節(jié)奏。學生敲不同音色的鼓用指
定動作做回應“小××小××沒睡著!”
三、感應× × × O 的節(jié)奏
1、肢體律動,感應節(jié)奏
。1)來了哪些動物呢?誰會學他們的叫聲和動作?
(2) 配合語詞,作出動物的動作,并將語詞替換成動物的叫聲,空拍處做不發(fā)聲,躲起來狀。
2、道具操作,感應節(jié)奏
。1)配合語詞念兒謠,于“敲三下”時用正確的.演奏方式,按節(jié)奏敲奏軟墊,空拍時捂住軟墊,做不出
聲狀。
大鼓:軟墊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軟墊平放,雙手輪奏
鈴鼓:一手拿軟墊一手拍奏
3、樂器演奏,感應節(jié)奏
分三種角色按語詞節(jié)奏演奏三種鼓,空拍處抱住樂器。
四、皮質樂器音色探索
1、音色模擬與創(chuàng)編
人手一只鈴鼓,師幼共同討論如何模擬演奏出三種動物的叫聲,幼兒創(chuàng)編出后教師進行總結。
2、根據上一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編的音色為兒謠伴奏
老鼠:點點點——吱吱吱
花貓:抓抓抓——喵喵喵
小狗:搥搥搥——旺旺旺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2、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賀瓊一、 生活活動
1、午睡:
提醒幼兒起床,穿好衣服,鼓勵幼兒主動整理自己的床鋪。
提醒幼兒喝水。
2、午操:
做徒手操時動作到位、精神飽滿。
3、午點:
提醒幼兒洗手,排好隊擦手。
要求幼兒吃點心保持安靜,盡量快點吃完自己的一份點心。
有特殊飲食需要的孩子能主動與老師溝通(換牙、身體不舒服的孩子)。
4、餐后活動:學習玩安靜的.游戲,會主動找同伴下五子棋。
二、音樂活動:Old MacDonald教學目標:
1、感受Old MacDonald的樂曲曲式,了解樂曲形式為:A-A-B-A2、初步學習Old MacDonald的輪奏與合奏的節(jié)奏型。
合奏的節(jié)奏型:XX XX X輪奏的節(jié)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X輔導能力強的幼兒用沙錘左右手輪流打擊樂器。
3、愉快地與同伴玩音樂游戲《帆船》,體驗與老師們分享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已學習過Old MacDonald的歌曲。節(jié)奏圖譜掛在奧爾夫主墻。
2、音樂準備:Old MacDonald、《帆船》的音樂。
3、樂器準備:手鼓、單響筒、響棒、沙錘教學過程:
一)、歌曲Old MacDonald:
1、幼兒欣賞音樂,啟發(fā)幼兒隨音樂一起唱歌。
2、了解樂曲形式為:A-A-B-A分句感受Old MacDonald的樂曲曲式。
二)、學習合奏和輪奏的節(jié)奏型1、合奏的節(jié)奏型:XX XX X1、用身體樂器練習。
結合圖譜,練習打擊節(jié)奏。
2、輪奏的節(jié)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將歌曲中B段的節(jié)奏單獨用身體樂器練習。
三)學習Old MacDonald的輪奏與合奏。
將幼兒分成四種不同的小雞,用樂器配合音樂敲奏。
三)、音樂游戲《帆船》
1、傾聽音樂。
2、隨音樂拍手,拍肩,踏腳。
3、圓圈游戲。
4、自由找同伴游戲。
5、鼓勵幼兒邀請老師參與。
三、體育活動:圈圈樂一)、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嘗試圈的不同玩法,發(fā)展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 2、學習雙腳分合連續(xù)跳圈的方法。
3、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圈;錄音機、磁帶;劃定池塘的場地。 三)、教學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幼兒做準備活動: 幼兒人手一個圈,聽音樂按節(jié)奏做圈操2、初步探索圈的多種玩法: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圈有很多玩法,你想不想和它做游戲?比比看誰的辦法最多。"(2)幼兒分散玩圈,教師觀察指導。
。3)分享玩法:"誰來當小老師,把自己的好辦法教給小朋友?"3、深入探索圈的多種玩法,并嘗試合作玩圈:(7-8分鐘)(1)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請你試一試自己沒有玩到的方法,并且嘗試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圈。"(2)幼兒深入探索、嘗試: 教師引導探索嘗試用多種方法跳圈。
(3)練習雙腳分合連續(xù)跳圈的方法: "一個圈的時候,兩只腳并起來跳到一個圈中;兩個圈的時候,兩只腳分開,一個圈中跳入一只腳。"4、游戲:網小魚(1)交待游戲規(guī)則:教師做漁翁,用圈做網,小朋友做小魚,在池塘里游,被漁翁網住的小魚,站到池塘邊。
。2)師幼輪流做漁翁,進行游戲。
5、放松活動《小魚游》:
教師和幼兒做放松活動,并聽音樂離開場地。
四、離園。
1、提醒幼兒入廁,喝水。
2、提醒幼兒整理著裝、書包。
3、組織未回家幼兒玩自帶玩具、看書。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主要使幼兒可以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通過各種模仿表演,讓幼兒從單一感官到多個感官體驗到音樂中的快樂,自然進入全身心的音樂體驗,并感受到原野風生活的熱情奔放。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應音樂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風樂曲的節(jié)奏明快和熱情奔放。
2、嘗試發(fā)明不同的歡呼聲,體驗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經驗 口哨、道具火堆、手偶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聽辯音樂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熱情奔放的樂曲。
難點:能聽辨特定音效變換動作。
四、活動過程:
。ㄒ唬┞犚魳纷哌M活動室“草原上的小騎手” 師:—— 剛才小朋友們聽到這首歌感覺像到了哪里?
。ǘ 以小客人進行導入 ——(出示手偶娃娃)今天有位從草原上來的小客人我們一起來歡迎她。 老師模仿手偶娃娃說話:“小朋友們好,我叫點點,我有一件高興的`事情告訴你們,我家今天來了許多客人,媽媽說要舉行一場篝火晚會,可是媽媽問了我一個問題:什么是篝火晚會,可是我就就是不知道,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幫我們嗎?你們知道什么是篝火晚會嗎?篝火晚會都有些什么呢?”
。ㄈ└惺芤魳
1、第一遍音樂:幼兒安靜欣賞,教師動作提示。 導語:聽!點點家的篝火晚會開始咯!篝火晚會開始的時候會有一個特別的聲音,一起來聽聽是什么聲音。 提問:在音樂里你們都聽到了什么聲音?(哨聲、呼應聲) 音樂讓我們感覺怎么樣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2、第二、三遍音樂:手足律動 導語:你們想參加篝火晚會嗎?音樂里有一個哨子聲,當你聽到哨子聲時把你的手舉起來打招呼(喲呵~)。
a、音樂:(坐)拍身體各部位 哨聲:做舉手狀(歡呼) 導語:你們的歡呼聲真好聽,我再站起來表演一次。
b、音樂:(站)拍身體各部位 哨聲:做舉手狀(歡呼)
3、第四遍音樂:動物律動 導語:你們的歡呼聲把小動物都叫來了,我們來看是誰來了?(老師逐一出示動物手偶像幼兒打招呼) (學動物律動)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當聽到哨聲的時候就變成一種小動物,再聽到哨聲就再變成另外一只動物。(老師先示范一遍) 音樂:模仿動物特征 哨聲:舉手 呼喚聲:動物的叫聲。
。ㄋ模┛诩急硌 師: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音樂中點點開心的時候是怎么喊的?我們也來學學吧(喲呵 ~)。除了可以這樣叫,還可以怎樣叫呢?配上相應的動作(發(fā)出各種聲音練習)。 音樂:做舞蹈動作 哨聲:舉手 呼喚聲:小朋友自己開心的叫聲 。
。ㄎ澹艋鹩螒 導語:我發(fā)現你們參加篝火晚會的時候會唱會跳了,我呀給你們準備了篝火晚會里必須有的東西,你們猜猜是什么?(火堆) 注意:交代游戲規(guī)則,練習一遍 音樂:手拉手跳舞。 哨聲:舉手歡呼聲
。┙Y束活動。 今天我們大家玩的開心嗎?我們該回去休息了,下次再玩。(聽音樂出場)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和即興舞蹈,體驗樂曲《葡萄牙舞》歡快跳躍的情緒。
2、通過故事和圖形譜,了解音樂結構和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3、讓幼兒感受樂于助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圖片、黑板、圖形譜
活動過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聲勢律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樂。(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1、欣賞音樂。
提問:你聽了這首音樂有什么感覺?聽音樂時你想到了什么?
2、即興舞蹈。(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師;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東西跳出來。
三、聽故事。
有個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圖片)她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這兩個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飯,還一起睡覺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著急的時候,來了一個老婆婆,她告訴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來丫丫到一個國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來的路,回不來啦!丫丫跟老婆婆說:“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個國家去!逼牌耪f:“這個國家很遠,只能走路去,還要鉆山洞。還有那個國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丫丫說:“再遠我也要去!逼牌啪透嬖V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發(fā)了。
四、分段了解音樂結構和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1、 出示兩段紙做的道路的圖片。
教師提問:丫丫出發(fā)了,丫丫走了多遠,請小朋友把手指伸出來一起幫她數數?
教師拿著丫丫的圖片在圖形譜上走八下,教師告訴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還要繼續(xù)走,又接著走了800里。
2、 拉拉是怎樣走路的?請小朋友創(chuàng)編丫丫走路的動作。
聽音樂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動作。(放主旋律音樂的第一部分音樂)
3、出示兩座山的圖片。
教師提問:丫丫前面有幾座山?(兩座山,過一座山還要走一 段
路。)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鉆山洞了。
3、啟發(fā)小朋友創(chuàng)編丫丫鉆山洞的動作和走路的動作。
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表演動作(鉆山洞——走路——鉆山洞——走路),教師示范動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動作。
4、聽音樂小朋友和教師一起做丫丫鉆山洞和從山洞出來走路的動作。(放主旋律音樂的第二部分音樂)
5、丫丫終于到了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都歡迎丫丫到他們家里去做客,他們一起說了句話歡迎丫丫,你們猜說的什么呢?
這句話就是:歡迎你,歡迎你,歡迎你,歡迎你。節(jié)奏為(歡迎 你—︳歡迎 你——︳歡迎 你—︳歡迎 你——)這個國家的人很熱情,還做了動作表示歡迎,按節(jié)奏拍手。
教師帶小朋友根據節(jié)奏拍手并說歡迎詞。
6、丫丫進了這個國家的人家里去做客,她發(fā)現這個國家的房子很奇怪,房子的門很矮,要鉆進去,鉆進去之后又發(fā)現房子里面很大,很高。
(出示房屋的圖片)
7、請小朋友創(chuàng)編丫丫鉆進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動作。
教師示范動作(鉆門——走路——鉆門——走路),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動作。
五、聽音樂完整地走圖形譜、做律動和舞蹈。
1、 請小朋友聽音樂看老師走圖形譜,老師拿著丫丫的圖片走圖形譜。(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2、 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走圖形譜。(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3、 老師帶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動。(加上丫丫走路的動作和鉆山洞、鉆 門的動作)(放第主旋律音樂兩次)
4、課室內放有用積木搭成的山洞和門,孩子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舞蹈。使舞蹈具有流動感。(放完整音樂)
5、滲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個門里終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教師提問:丫丫很艱難才找到哈哈,哈哈應該說什么?我們應該向丫丫學習什么?教育小朋友們要團結友愛,樂于助人。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個旋律回旋重復了8次組成。旋律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兩句相同的樂句組成,沉穩(wěn)而又歡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個樂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線形,兩句旋律線象兩條寬寬的道路。第二部分也是由兩句基本相同的樂句組成,急促而歡快,每個樂句感覺前兩拍象人蹲著在鉆山洞,后兩拍象人站起來昂首挺胸走路。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7
活動名稱:奧爾夫音樂
活動內容:teddy的發(fā)現
活動目標:
1、聽辨一種聲音的音源;
2、增強幼兒聽辨音色的能力
活動準備:碟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帶領幼兒一起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讓幼兒對以前所學的知識加深印象;
提問:
。1)、小朋友們你們以前都玩過哪些游戲?帶領幼兒一起回憶,讓幼兒對自己所玩的.游戲能夠有更深層的認識;
。2)、我們所玩的游戲都分別叫什么名字呢?(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來)如:捉迷藏、搶椅子……
同時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想到的這些游戲的玩法也告訴我們,對于能夠大膽說出來的小朋友,教師應表示認可,給予鼓勵。
2、對我們剛才回憶到了我們以前所玩的游戲中,捉迷藏,通常我們所玩的過程中,都是一個人藏起來,而另一個人去找,今天我們換一種方式,我們把一個小朋友的眼睛蒙起來,讓他去抓他身邊的伙伴。
3、規(guī)則:
。1)、教師播放出音樂《聽》,先讓幼兒聽音樂,感受其中的節(jié)奏;
。2)、教師出示鈴鼓,將一名幼兒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兒都圍在他的周圍,教師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鈴鼓,讓蒙眼的幼兒聽隨聲音的方向去抓身邊的小朋友,鼓勵每位幼兒都參與游戲中去,反復練習,互換游戲角色,感覺其中的樂趣。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蚊子是害蟲。
2、鍛煉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打蚊子。
3、剖析節(jié)奏ta ti-ti,并用樂器拍奏全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 錄音機、鈴鼓、 蚊子圖片 、其他昆蟲圖片、手搖鈴若干個、捕蚊拍。
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1、故事引導:今天森林里要舉行一場很大的音樂會,為了防止擾亂,所以青蛙兄弟負責守衛(wèi)。就在大家都沉醉在美好的音樂中的時候,突然飛來了一群搗鬼的家伙,他們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小蚊子是害蟲還是益蟲“害蟲”“為什么”“它叮人、會傳染疾病”
3、你認識哪些益蟲呢?“青蛙、蜜蜂……”
二、幼兒肢體表演
師:負責守衛(wèi)的青蛙兄弟,也為了怕蚊子來搗鬼而傷透了頭腦
1、感受特定拍
我們來聽一下音樂會上的蚊子是怎么擾亂的,欣賞全曲。
2、分段欣賞感應蚊子飛行“飛”的次數。
3、“如果有蚊子叮你,你會……”“拍死它”。
4、“拍死蚊子你高興嗎?”“高興”大聲的笑一下“哈哈”。
5、“如果你是小蚊子,請你做一個死翹翹的動作和大家的肢體動作不同”。
6、幼兒自學蚊子飛,可以根據兒謠做不同于他人的動作,到“飛”時要拍手,最后做“死翹翹“的動作造型!和大家不同的動作就一起來學學!
三、游戲“打蚊子”
1、除了用手拍蚊子還可以用什么打死蚊子!半娢门、蚊香”。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蚊拍,來拍蚊子,可是在這些蚊子中間有一些益蟲,小朋友千萬要看清楚。不要打死益蟲噢。
3、幼兒聽到“啪”時候才能打蚊子,其它時候就學小蚊子飛和做死翹翹肢體造型。
4、幼兒游戲,教師察看是否有幼兒拍錯蚊子。
5、師:蚊子的家族是很大的.,我們把中國的蚊子消滅了,蚊子的外國親戚又來了。我們一起把它們都消滅光!
四、節(jié)奏練習ta ti-ti ,并用樂器演奏
1、幼兒練習徒手拍節(jié)奏(根據幼兒的情況是否再次練習)。
2、音樂會要開始了,請我們去演奏,我們先練習一下,請小朋友叫醒你的小樂器。
3、一半幼兒拿領鼓,一半幼兒拿木魚,聽音樂練習演奏全曲。
4、交換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5、教師組織幼兒收樂器。
結束語:好了,剛才小朋友們都很棒,都把小蚊子這些搗鬼的家伙打死了。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ㄒ唬┲R技能目標:通過蜻蜓紙偶及教師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記憶歌詞。
(二)情感態(tài)度目標:愿意大聲跟唱,體驗飛行游戲帶來的快樂,通過飛行游戲( 咻~停)感受節(jié)奏及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三)能力目標:通過反復的欣賞和吟唱,能基本的學會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通過觀察和模仿老師的動作知道每句歌詞相對應的動作,在進行歌唱時能夠根據動作想起歌詞。
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旋律和歌詞,并學會歌唱歌曲。
難點:能用飛行游戲,較好的去表現音樂的進行和停止(咻~停)。
活動準備
。ㄒ唬┙涷灉蕚洌河變褐莉唑咽且环N能夠飛行的昆蟲。
。ǘ┪镔|準備:
1、教具:較大蜻蜓紙偶(1 個);老鼠按鐘(三個:mi、sol、la);hello 歌、花花綠綠的蜻蜓、收發(fā)樂器、再見歌音樂。
2、學具:蜻蜓手偶(數量大于幼兒人數);蜻蜓翅膀(3 個);手搖鈴(數量大于幼兒人數)。
3、環(huán)境準備:奧爾夫音樂教室;坐墊圍圓圈(幼兒與教師盤腿圍圈而坐);音響。
活動過程
(一) 熱身活動:hello 歌(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ǘ 音感練耳(老鼠按鐘)。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好朋友,它們會是誰呢?(出示三個老鼠按鐘) 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鐘(教師有節(jié)奏的說出,再用手勢示意幼兒說出)。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鐘。
師:聽聽它的聲音(教師按照 mi sol la 的順序按響老鼠按鐘)它要教小朋友們幾個動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一一展示每一個老鼠按鐘相對應的動作并帶領幼兒練習,邊唱邊做出相應動作 mi:小手摸眉毛 sol:小手舉起來 la:小手拉一拉)現在呀,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老鼠按鐘告訴老師說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了(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帶領幼兒進行音感練耳游戲: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并且不發(fā)出聲音,聽到哪一個老鼠按鐘的聲音便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師從mi 到 la 的順序按一次再從 la 到 mi 的順序按一次,幼兒做動作,在兩次中按最后一個音時讓幼兒保持動作不變,睜開眼睛看著老師再按一次,進行動作確認) 好了,老鼠按鐘說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們一起跟它說再見吧。
幼:老鼠按鐘再見(教師收回老鼠按鐘)。
(三) 傾聽音樂
1、導入:故事導入,介紹朋友蜻蜓,通過蜻蜓紙偶讓幼兒觀察蜻蜓的外貌特征,教師用歌詞語言進行總結,幼兒熟悉歌詞內容初步理解記憶歌詞。
師:老師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里邊老師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老師正在玩耍的時候啊,身邊來了一位朋友,老師一看!誒,這個朋友長著長尾巴、圓圓的眼睛還有一雙好長的翅膀!它會是誰呢?
幼 1:小鳥! 幼 2:蝴蝶!
師:(教師出示蜻蜓紙偶)有沒有認識的(幼:蜻蜓。┰瓉硎俏覀兠利惖尿唑蜒剑銈兛此惺裁?(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利用蜻蜓紙偶,引導幼兒說出蜻蜓的外貌特征)。
幼:長尾巴!。
師:還有?(用手在蜻蜓紙偶的眼睛上畫圓) 幼:圓圓的眼睛!
。ㄓ靡陨舷嗤k法,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
師:它呀對老師說想跟老師一起玩,帶老師去它的蜻蜓世界飛一飛,你們想知道蜻蜓是帶著老師怎樣飛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嗎?
幼:坐在蜻蜓身上飛的!
師:那到底怎樣飛的呢,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一起來飛一次吧!
2、播放音樂:幼兒欣賞音樂,熟悉旋律和律動,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師:(播放音樂,音樂分兩段,先放 A 段,教師跟著音樂坐著邊唱邊做動作,音樂無歌詞時開始飛停(老師自己配音“咻~!保┣皟纱物w停到自己身上,后兩次站起來飛停到小朋友身上與小朋友互動,再站著邊唱邊做動作一次結束)。
。ㄋ模 感受音樂。
1、分發(fā)蜻蜓手偶,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動作, 音樂 A 段中無歌詞部分(“咻~!保┱驹谠煌5阶约荷砩匣蚱渌∨笥训纳砩希珺段中無歌詞部分(“咻~!保╅_始在教室自由飛停。
師:蜻蜓是帶著老師怎樣飛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導幼兒說出“咻~!辈⒆龀鱿鄳獎幼鳎╋w到目的地之后呀!老師都被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美的驚呆了。ń處煼磫栍變菏裁礃拥腵蜻蜓世界?引導幼兒說出“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經知道蜻蜓是怎么飛的的了,那你們想去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嗎?。
幼:想!
師:老師邀請了蜻蜓來和我們的小朋友一起玩(分發(fā)手偶,讓幼兒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動作,音樂第一段中的“咻~!蓖5阶约荷砩匣蚱渌∨笥训纳砩,第二段中的“咻~!遍_始在教室自由飛停)讓我們張開翅膀翩翩飛舞吧!
2、分組進行飛行游戲:將幼兒分為三組,每組由隊長來帶領飛和停,隊長怎么飛停, 隊員就怎么飛停(隊長需帶上蜻蜓翅膀)
師:我們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師怕你們飛丟了!想要安全的飛到我們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隊長來帶著我們飛(請三名幼兒戴上蜻蜓翅膀當隊長) 請我們的小朋友飛到隊長身后去吧。ㄓ變鹤灾鬟x擇隊長)
師:待會呀,你們的隊長是怎么飛的,后面的隊員就要跟著怎么飛(教師做動作進行示范)你們的隊長怎么停的,后面的隊員就跟著怎么停(教師示范)我們看看是哪一隊先飛到我們的蜻蜓世界。úシ耪滓魳罚變哼叧呑鰟幼,飛停時跟著隊長)
(五)表現音樂:利用樂器手搖鈴(飛時進行,造型停止)
師:(引導幼兒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還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們一起飛一飛(出示手搖鈴并向幼兒介紹)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用手勢示意幼兒重復)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
師:你們看它像什么呀?(讓幼兒觀察手搖鈴)。
幼 1:皇冠!
幼 2:項鏈!
師:(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幼兒傳遞樂器)現在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帶著樂器朋友一起飛一次吧(播放音樂,幼兒帶著樂器自由飛,結束后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引導幼兒收樂器)。
。┰僖姼瑁ㄓ變赫{整位置、坐姿,跟隨老師一起邊唱邊做律動)。
師:我們今天跟著蜻蜓朋友飛了那么久!還去參觀了漂亮的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現在到了該和它們說再見的時候啦!(播放再見歌,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律動)。
活動總結
。ㄒ唬┱麄活動過程中,都是緊緊圍繞活動目標來的,活動過程的環(huán)節(jié)從并列關系再到遞進關系,比較適合中班幼兒。
。ǘ┩ㄟ^此次活動,幼兒基本能達到目標,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在老師的語言提示下,能較好地去表現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ㄈ┱麄活動幼幼互動(飛停游戲)比較多,讓幼兒體驗到了與同伴交流玩耍的快樂。
(四)教室空間有限,幼兒飛停游戲玩的不盡興,如果活動實施當天天氣較好,還可帶領幼兒去操場進行飛停游戲。
。ㄎ澹┰陲w停時,幼兒比較依賴教師的語言提醒(教師配音“咻~!保⿷诨顒舆^程中引導幼兒感知音樂中無歌詞部分的長短,以及可以“咻~!睅状危層變涸陲w停游戲過程中能夠自己獨立表現進行和停止。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0
目標:
1、 了解杜鵑花與玫瑰花的顏色及形狀。
2、 通過肢體游戲感應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 在創(chuàng)編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動準備:
掛圖P3、各色杜鵑與玫瑰幻燈片、塑料花、風車花、呼啦圈、CD。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引導
師:小草在陽光仙子和鳳姑娘的幫助下,慢慢的`長大了。這時候,春姑娘帶著她漂亮的彩帶來了,她把彩帶一揚,。。。〔粌H小草長大了,看,還有很多漂亮的花都開了;ǖ念伾烧娑喽加行┦裁椿?
二、 認識花
師:小朋友,你們想去花園賞花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 杜鵑花
放映幻燈
幼兒觀察,教師介紹杜鵑花的別名、顏色,并告訴幼兒杜鵑花在每年的春天才會開。
2、 玫瑰花
師:花園里的杜鵑花真美,我們再看看,還有什么花呢?誰會認識這種花?
觀看幻燈,教師介紹玫瑰花的葉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顏色。
三、 花的游戲
1、 手腕花
師:春姑娘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花,你們喜歡花嗎?我們一起來和花玩游戲吧!
教師扮演春姑娘給幼兒送花。
教師清唱,快板部分幼兒依樂句在自己不同肢體部位開花,慢板部分變成花仙子依樂句左右搖擺。
2、 風車花
師: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開心,瞧!這是什么。颗,風車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戲,那我們先來看看老師是怎么和風車花玩游戲的,風車花會聽音樂哦!
播放音樂,教師示范。再次播放音樂,幼兒與風車花游戲。
3、 花朵與蝴蝶
師:風車花好玩嗎?蝴蝶仙子聞到了花香,也飛了過來,原來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們有沒有好朋友呢?
請兩名幼兒示范,一名幼兒扮演花朵,快板部分變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圍著花朵繞飛。
全體幼兒表演。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庫乞乞》感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初步感受樂句,并按樂句做動作。
2、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反應力及專注力。
3、在自由活動的情況下,通過音樂游戲促進幼兒的空間方位感及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找寶貝》引起幼兒興趣及學習欲望(故事略)。
二、感受區(qū)分樂句,并按樂句做動作。
1、傾聽音樂感受,說說多多是騎馬上山還是走路上山的?為什么?
2、傾聽音樂做騎馬動作一遍。
3、傾聽音樂,說說多多共上了幾座山,教師根據音樂畫圖。
4、傾聽音樂用手指畫圖,并引導幼兒感受樂句的第一拍重拍。
5、啟發(fā)幼兒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動作表示。
6、創(chuàng)編騎馬動作。
7、根據不同樂句,在每一個樂句第一拍換騎馬動作。
三、完整欣賞樂曲,區(qū)分樂段。
1、引導幼兒即興用敲打身體發(fā)出的聲音代表上樓梯的聲音,要求跟別人不一樣。
2、山洞念咒語庫乞乞,要求聲音整齊節(jié)奏明確。
3、完整欣賞音樂,說說多多一共找了幾個山洞?
四、音樂游戲《找寶貝》。
1、傾聽音樂,根據樂句變換騎馬動作,教師指不同的地方為山洞,以發(fā)展幼兒的方位。
2、創(chuàng)編庫乞乞動作。
3、自由結伴,互指新創(chuàng)編的庫乞乞動作,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4、以聽課老師為山洞,參與到游戲中來,促進師幼互動。
五、結束。
1、出示盒子,拿出“寶貝”書,并說說為什么是書?
2、進行德育教育。
3、贈送書本,勉勵幼兒好好學習。
活動反思:
教師精神飽滿、神采奕奕,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音樂旋律歡快、節(jié)奏鮮明,富有感染力,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整個活動以魔法故事展開,把節(jié)奏《庫企企》說成是一句咒語,學會咒語才能打開魔法大門去尋寶。這種形式能激發(fā)孩子學習的欲望,產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還能結合圖譜和音樂,創(chuàng)設一個去尋寶的情景,帶領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
不足之處:老師念節(jié)奏《庫企企》念的是對的,但出示的節(jié)奏卡是錯誤的。還有圖譜的出示和擺放有點亂,看不明白。圖譜的作用有沒有在這里充分體現?幼兒是否真的在主動學習?在創(chuàng)編動作時,教師能否適當的放手,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創(chuàng)編動作?
建議:音樂教材還要吃透點,提問還需設想的周全點,如提問:還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咒語?可以改問:還能用什么動作來表現這個節(jié)奏。也許幼兒能更明確你的提問意圖。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認識樂器——碰鐘
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小碰鐘、碟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小碰鐘,先敲擊幾下,讓幼兒聽,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樂趣;
2、教師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請幼兒觀看圖片,看一看圖中都有些什么?他們都在干些什么?他們都用了些什么東西?
3、請小朋友們模仿一下這里面的動作,所做的動作
4、請小朋友用拍打來敲擊,并有節(jié)奏的讀兒歌
讓小朋友們多動手鍛煉幾次,讓幼兒體會音樂中的.節(jié)奏感。
5、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玩游戲,并能夠通過游戲,感受其中的樂趣。
游戲規(guī)則:
(1)、小朋友們自由結伴,分別都找到一個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仔細的聽,同時能夠有節(jié)奏的和好朋友對手拍掌,在拍掌的過程中,教師先示范,幼兒在第一次游戲的過程中,只需拍手,教師念兒歌,慢慢的等熟練了以后,就請幼兒領讀兒歌,反復的鍛煉,以便加深幼兒的印象。
6、教師小節(jié):針對幼兒所學的加以鞏固。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感受ABACA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認主題音樂,感受古典音樂的優(yōu)美旋律;
3、嘗試多種樂器合奏,感知多種樂器的音效。
活動準備:
農夫、小鳥、小魚流水、雷電圖片;響棒、手搖鈴、沙錘、鈴鼓、三角鐵;配套音樂CD和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春天來了,所有的小動物都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教師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講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樂
師:春天的到來大家都很開心,連森林里都想起來春天的聲音……(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出示不同動物的圖片)
師:剛才有哪些小動物來慶祝春天的到來了?
2、隨故事情景感受音樂曲式
(1)肢體動作創(chuàng)編
師:小動物們看到春天來了都做了點什么漂亮的動作?你們來做一下試試……
(2)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講故事,伴隨肢體動作。
3、角色扮演——辨別主題、感受情境
。1)教師和幼兒合作扮演
農夫:學農夫耕田和播種
小鳥:學小鳥捉蟲、戲水、梳理羽毛、飛翔、玩耍
小魚流水:學流水中的小魚戲水
打雷閃電:用手抱住頭或兩人相擁
。2)幼兒自主扮演
三、樂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樂器音響效果
師:今天哪些樂器寶寶來了?
(教師分別演奏各種樂器,讓幼兒感受不同樂器的`音響效果,了解樂器音響之間的區(qū)別)
師:你們來聽一聽,今天來的樂器寶寶像什么聲音?
。ń處熞灰谎葑鄻菲鳎堄變翰孪霕菲骱蛣游镄蜗蟮呐鋵Γ
2、教師示范樂器操作
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變化操作各種樂器。注重樂器的正確操作姿勢。
3、幼兒分組操作
四、導出活動
——律動結束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4
一、奧爾夫音樂體態(tài)律動教學產生的歷史條件
20世紀20年代初,歐洲的新思潮層出不窮,人體學興起,哲學、心理學也取得了新的成果。人們更關注人和人自身的發(fā)展,一種“回歸自然”的思潮產生了,影響著社會,也影響著藝術的發(fā)展。在藝術領域,對人體以及相關的體操、舞蹈藝術,都在尋找著一種新的感覺;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的新音樂教育體系風靡歐洲……這些都給了年輕的奧爾夫以很大的啟示。他開始產生摸索“動作與音樂教育彼此交融和補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一種“新的節(jié)奏教育”。1924年成立的京特音樂舞蹈學校,既是實現這種想法的開端。奧爾夫從這兒開始了音樂教育的改革實驗。
二、音樂體態(tài)律動教學概念及教學目的
1、體態(tài)律動教學概念
體態(tài)律動教學,原來是指有音樂伴奏,以身體動作做出反應,從而訓練音樂的節(jié)奏感的教學方法。
2、奧爾夫音樂體態(tài)律動教學目的
a) 身心平衡發(fā)展
b) 培養(yǎng)敏銳的聽力、注意力、反應能力
c) 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d) 節(jié)奏感訓練
e) 發(fā)展音樂感的基礎教育
三、奧爾夫音樂體態(tài)律動的聲勢教學
1、聲勢概念:是用身體作為樂器,通過身體動作發(fā)出聲響的一種手段。奧爾夫的《學校兒童音樂教材》5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稱為“古典聲勢”。
2、聲勢的基本形式與方法
基本形式4種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腳
3、四個聲部聲勢的記譜方法:
右手、右腳(符干朝上)
左手、左腳(符干朝下)
拍手標記只記在一行譜上,符干都是朝上。捻指、跺腳標記也是記在一行譜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別表示右左和腳。只有拍腿標記是記在雙行譜上,分別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別表示右手和左手。
4、闡述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的方法
1) 節(jié)奏訓練
2) 用聲勢伴奏-固定音型
3) 為奏樂(音條樂器、鍵盤樂器)準備-拍腿練習
4) 為學習曲式結構的練習4種形式完成
5、聲勢節(jié)奏訓練中的“節(jié)奏模仿教學”(由教學或學生拍一個節(jié)奏型,其他學生模仿)
6、體驗拍手的'節(jié)奏模仿譜例游戲
譜例1(四拍子)
譜例2(三拍子)
7、體驗拍手、拍腿、跺腳聲勢譜共同進行的節(jié)奏模仿游戲
譜例一(四拍子)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腳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腳
譜例二(三拍子)
8、節(jié)奏模仿教學提示
所謂節(jié)奏教學模仿,即不看譜,通過動作和聲響的模仿進行的節(jié)奏訓練,這是節(jié)奏教學入門的教學,不要急于進行看譜練習,這種練習最易把握節(jié)奏型的感覺和訓練聽覺的聽辨與記憶能力
9、聲勢中十六宮格節(jié)奏訓練
這種練習是對四拍子的節(jié)奏及拍率進行訓練,對孩子的反應能力,特別是各種走向對思維方式的多向進行,也是很好的訓練方法,孩子對于各種走向的可能性探
索也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鍛煉
10、固定音型(固定節(jié)奏)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的價值
。1)、闡述固定音型定義:源于意大利文ostinato,原文為“頑固”意指一個音樂動機,或小型樂句(4-8小節(jié))不斷重復貫穿于一段音樂,甚或全曲。
(2)、了解固定音型(固定節(jié)奏)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的價值
a、它可以作為一種節(jié)奏基石,從孩子最熟悉的語言、身體動作、日常生活中的音響很自然的獲取
b、減少了技巧學習的難度,使多聲部教學變成極簡單、極方便的事,以極小的成本獲得較高層次的多聲部的合說、合唱、合奏的教學效果
c、形成一種非常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最接近人本身,最自然、也最體現奧爾夫教育觀念
d、培養(yǎng)了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又訓練了孩子一腦多用的能力和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同時也使唱、動、奏于一身的綜合訓練成為可能。
。3)體驗用聲勢伴奏-固定音型(提供四拍子固定音型的伴奏)游戲
譜例一(四拍子的固定音型)
11、闡述聲勢中為奏樂(音條樂器、鍵盤樂器)做準備的拍腿練習的意義
。1)介紹拍腿練習的方式:雙手拍雙腿、單手拍單腿(左右手交替或單手連續(xù))、雙手在腿上交叉拍打(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或雙手在一條腿上交替拍打)
。2)體驗拍腿練習游戲(奧爾夫.凱特曼編寫)
四、奧爾夫音樂中的身體動作教學
1、逐一闡述奧爾夫音樂教學中的身體動作教學主要內容
a、節(jié)奏訓練
b、身體與動作認知
c、空間運動
d、即興創(chuàng)作
e、群體關系訓練
f、空間時間距離感的訓練
g、聽力訓練
2、身體與動作的認知游戲
游戲名稱:《熟悉身體部位的游戲》
游戲目的:
a、培養(yǎng)反應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b、學習處理人際關系,如何與他人默契配合
c、對身體部位的認知,活躍課堂氣氛
游戲準備:鼓
游戲過程:
a、教師擊鼓,學生跟著鼓點走,隨著音量速度變化動作也要做出反應。 b、接下來聽教師的鼓點,鼓停時按口令要求身體某部位做動作。
c、自由組合(兩人或三人一組)按教師口令用身體,某部位組成一個造型。如“頭碰頭”“膝對背”“腳對肩”造型要美,要有特點。
d、老師小節(jié)。
3、即興創(chuàng)作游戲
游戲名稱:《用身體擺圖形》
游戲目的:通過用身體姿勢創(chuàng)造(形成)各種圖形,培養(yǎng)群體協(xié)作能力。 游戲過程:
a、用自己的身體(站立或躺臥)寫阿拉伯數字1-9。
b、用自己身體擺出圖形(適于學成人)
c、教師出示圖形卡片,全班分幾組各組自組的圖形,一起商議怎樣用身體合作擺出圖形,其他組做出評價。
4、群體關系訓練
游戲名稱:《照鏡子》
游戲目的:領頭與跟隨的體驗,培養(yǎng)對群體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群體內部自己的行為的責任感。
游戲過程:
a、兩人為一組,甲當照鏡子的人,乙當鏡子。
b、甲對著鏡子做各種動作、姿勢,乙要跟著模仿甲的動作,然后交換角色。
5、一顆豌豆(創(chuàng)造性形體律動)
。1)教師用吉它彈奏一首溫柔的搖籃曲,讓幼兒想象自己是一顆圓圓的小小的豌豆種子,正靜靜躺在泥土中睡覺。
。2)教師邊用吉他彈奏一首輕快優(yōu)美的舞曲,邊用語言暗示幼兒想象:下小雨了,小豌豆醒了,喝下了甜甜的雨水;小豌豆慢慢地發(fā)芽、長葉、伸展枝蔓;葉蔓爬上了豆架,在微風、細雨、陽光中越長越粗壯,越長越茂盛;新開出的花朵和蜜蜂、蝴蝶一起跳舞;胖鼓鼓的豆莢長出來了,越來越多,終于把豆架壓倒了;最后,許許多多的新豌豆一顆顆地從開裂的豆莢中滾出來……
。3)教師彈奏起一首溫柔的搖籃曲,并用溫柔的語調說:下雪了,小豌豆們蓋著暖和的雪被子,做著甜甜的夢,等待著下一個春天……
。ㄕ麄活動中,教師怎么說,幼兒就自由地按教師的暗示去怎么想、怎么做) 分析:對于正式的舞蹈練習來說,這僅是一個準備性活動。其目的是讓幼兒將全身的肌肉、關節(jié)都活動開。但這個活動,充滿了浪漫的藝術氣息,充滿了天真的體驗和主動的表達。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十分獨立、完整的創(chuàng)造性形體律動教學活動。另外,教師即興彈奏的音樂,簡單而富于表現力,為幼兒的想象和表現,提供了一個充滿美和激情的背景。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5
設計意圖
唐老鴨和米老鼠是中班孩子較為熟悉和喜歡的動畫人物,從這兩個人物導入出發(fā),采用音樂《開火車》這個具有鮮明特點的音樂來作為活動主體音樂,該樂曲為三四拍子,風格鮮明,旋律輕快活潑,帶有童趣的色彩,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次音樂活動主要引導幼兒通過欣賞,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特點及舞步。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四分之三拍子音樂,并認知三拍子音樂的特點及舞步;
2、感受音樂中的顫音;
3、鍛煉幼兒肢體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坐墊、紙、筆(均為各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律動
1、手指跳動;
2、圍圓圈走動;
3、兩兩拉手。
二、有節(jié)奏地問好
介紹自己的名字向大家問好。
三、活動主體
1、看圖問答
問:“唐老鴨和米老鼠要坐小火車去迪斯尼樂園玩,小火車前進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學習小火車,模仿動作。
2、兩兩相對坐好,隨音樂做動作。
3、游戲
老師做火車頭,鳴笛處邀請一對不同顏色的寶寶接火車。
4、任務交接
每到一處鳴笛,任務交接,前一個火車頭向下一個火車頭敬禮交接。
5、畫火車輪
活動延伸:
樂器操作、合奏:三角鐵、碰鐘。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2、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jié)奏
3、培養(yǎng)幼兒親自參與音樂表演,感受音樂的愉悅情緒
教學重點:
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jié)奏
教具準備:
1、CD:《蛙蛙快樂頌》、《粉刷匠》、《律律動音樂》
2、樂器:節(jié)奏棒
3、舊報紙做的刷子、畫好的粉刷圖片、彩色貼紙
教學內容:
A.音樂熱身律動:《蛙蛙快樂頌》
1、主班老師請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貼好的標記)
2、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帶領小朋友隨音樂一起做音樂律動
3、做完音樂律動后,主班老師請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樂提示:剛開始,小朋友只要跟著音樂動起來就可以
B.音樂聆聽游戲
1、唱名字
老師依次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請小朋友用動作或聲音作出回應
例如:(老師)× × × ×│× × ×(幼兒)做動作:站起來、舉手;
貝貝 貝貝 在哪里?
或者說“哎”“到”“這兒”等話回應
2、音樂問候
老師和小朋友拍手互相進行音樂問候
例如:(老師)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師好老師好
3、聽《粉刷匠》伴奏音樂
、賻煟豪蠋煹腵手真靈巧,喜歡跟著音樂跳。小朋友認真聽,認真看,老師的手跟著音樂怎么跳舞的?一會兒老師請你們的小手跟著音樂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手有節(jié)奏的做動作
、劾蠋熣埿∨笥岩黄鸶魳纺7伦鍪值膭幼
④老師鼓勵、表揚小朋友們的表現
附手的律動:
第一個樂句:胸前拍手
第二個樂句:前平舉左右晃手
第三個樂句:前平舉雙手交替上下做刷墻動作
第四個樂句:伸出食指,雙手分別交替點自己的鼻子
C.音樂語言游戲
1、猜謎語:
①師:喜歡猜謎嗎?我說你們猜一猜,仔細聽好了“兩棵樹,十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手)
、趲煟赫f說你們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賻煟合旅婵纯蠢蠋煹氖帜芨墒裁?
(拍手、掃地、洗衣服、刷牙、洗臉、粉刷)
、趲煟盒∨笥颜媛斆鳎豢淳椭览蠋煹氖衷谧鍪裁?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3、音樂語詞節(jié)奏
①師:小朋友,老師把剛才粉刷墻壁的動作編成了一首動聽的兒歌,你們仔細聽 (邊念邊拍語詞節(jié)奏)
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頂又刷墻,刷子飛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
(語詞節(jié)奏型)×× ××│×× ×│×× ××│×-‖
、诶蠋熣f一句,小朋友模仿說一句(邊念邊拍語詞節(jié)奏)
、鄄シ乓魳,老師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樂語詞
D.音樂節(jié)奏快車(20分)
1、聲音配合動作節(jié)奏
(教師用舊報紙折成刷子在墻壁上做粉刷的動作)
①師:小朋友,看看老師粉刷房子時的動作請你們給我的刷子配上聲音,先瞧瞧Ⅹ老師(配班)是怎么給我的刷子配聲音的?(刷的長,配上唰-的節(jié)奏;刷的短,配上唰的;總的節(jié)奏型:
×× ××│×× ×│×× ××│×-‖)
唰唰 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谡埿∨笥岩黄鸾o我的刷子配上更好聽的聲音(還可以用嚓、沙沙替換)
③老師給粉刷時配上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和老師邊手做粉刷地面動作邊跟唱歌詞(雙跪坐,雙手隨音樂節(jié)拍前后刷動)
2、老師介紹樂器節(jié)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項
3、播放音樂,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用節(jié)奏棒為音樂配上好聽的伴奏(重復2遍)
E.音樂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兒平時下課前常用的音樂作為結束。
F.愛的叮嚀(4分):
老師表揚每位小朋友的表現,并親手為小朋友貼上代表榮譽的彩色貼紙
G.再見歌(1分):
1、音樂中老師和大家一起唱再見歌.
2、送園環(huán)節(jié):兩位老師面帶微笑向每位家長和小朋友說再見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7
一、教材剖析:
這是一首ABCA的樂句曲式,音樂一共有三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唱詞,第二段則是念詞。
二、教學目的:
1、感受詩詞的意境美,學習有情緒地朗讀古詩。
2、初步引導幼兒感受ABCA的樂句曲式,學唱唱名旋律。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詩詞的意境美,學習有情緒地朗讀古詩。
難點:初步引導幼兒感受ABCA的樂句曲式,學唱唱名旋律。
四、活動籌備:
古詩VCD碟和音樂CD碟各一張、錄音機、水袖若干、寫有唱名旋律(每句唱名旋律都用色紙遮蓋住)的大白紙一張、3種顏色的水彩筆各一支。
五、活動過程:
1、故事引導:
一天早上,寶寶從甜美的夢中醒來,他把小手從被窩里伸了出來,咦,氣象變得好暖和呀!怎么啦?原來是春天已經來到了,寶寶從床上站起來伸了個大懶腰,他開心腸念起詩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之多少!
2、情境拼圖。
(1)觀看古詩VCD碟,引導幼兒從中感受詩詞的意境美。
——春天來了,春天的景象是怎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說出春天里常見的景象,如:很多花開了、小鳥飛來了、會下細細的小雨等等。同時請幼兒用動作把述說到的事物表現出來。
——詩人給我們朗誦了一首古詩,這首古詩的名稱是什么?
(2)請幼兒依照詞意用手舞出“春眠、鳥啼、風雨、落花”的動作。
3、完全欣賞音樂一遍。
(1)幼兒完全欣賞音樂一遍后,教師接著再朗讀一遍古詩,提問:古詩中有幾句話?
(2)聽音樂(音樂播放兩遍)做動作。唱詞時用水袖扮演古人穿的衣襟隨樂句起舞;念詞時用水袖做毛筆隨樂句畫出線條。
4、旋律曲式。
教師:“剛才我們唱的古詩,它們還有另外一種好聽的唱法,我們來聽一聽,它們是怎么唱的。
(1)出示寫有唱名旋律的'大白紙,教師邊唱唱名旋律邊掀開遮住唱名旋律的色紙,引導幼兒學唱唱名旋律。
(2)請幼兒察看唱名旋律,并說說這四句唱名旋律有什么異同。
(3)畫出旋律線條。
教師在寫有唱名旋律的大白紙上,邊唱旋律邊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畫出樂句,同時引導幼兒知道這是ABCA的樂句曲式。
5、停滯: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做“春眠、鳥啼、風雨、落花”的舞蹈動作走出活動室。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 復習肢體律動,有節(jié)奏的模唱唱名旋律的。
2、 通過樂器演奏與肢體游戲感應斷奏與圓滑奏。
活動準備:
掛圖P3、手搖鈴、橡皮筋、CD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引導
師:花朵和春姑娘一起跳舞,他們展開了一場花兒的宴會,所有的小動物也來了,他們都想和春姑娘在一起,呼呼呼~寶寶正在吹泡泡呢?原來泡泡也想過來玩游戲。
二、 旋律模唱
師:你們還認識唱名泡泡嗎?
1、教師畫唱名,幼兒依老師所畫的.順序,念出唱名。
師:泡泡飛呀飛,飛到了黃花的旁邊,唱m s l。
2、教師在唱名旁貼磁鐵,畫出旋律,引導幼兒再唱出其它幾個旋律。
3、教師帶領幼兒復習肢體律動,并唱出唱名。
三、 雙人肢體游戲
師:請小朋友找一位好朋友,帶著唱名泡泡來玩?zhèn)好玩的游戲吧!
教師示范,斷奏依節(jié)拍兩人互點對方肢體,唱出唱名,圓滑奏兩人互推手掌。
配合鋼琴唱唱名,幼兒與好朋友游戲。
四、 樂器、道具演奏
1、 橡皮筋
師:春天到了,寶寶在家里正和唱名泡泡玩游戲,這時候,他們家里的物品聽到了好聽的音樂,也跑來一起唱歌跳舞,看看,是誰呢?
出示橡皮筋,教師清唱示范撥奏與拉奏。斷奏部分依拍子撥彈橡皮筋,圓滑奏隨樂句拉長橡皮筋。
播放CD,幼兒演奏。
2、 手搖鈴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樂器和你們一起賞花。樂器寶寶怎么賞花呢?
斷奏敲奏拍子,圓滑奏搖奏樂句。
師:我們一起去給寶寶送手搖鈴花吧!
請幼兒聽音樂把樂器送回。
【奧爾夫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奧爾夫音樂》教案08-12
奧爾夫音樂教案01-02
中班音樂奧爾夫音樂教案06-21
奧爾夫音樂教案大班01-11
奧爾夫音樂教案15篇02-08
奧爾夫音樂教案(15篇)02-08
奧爾夫音樂教案(通用15篇)05-04
奧爾夫音樂《驚愕》09-02
奧爾夫音樂《蝴蝶》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