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學瓊林》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學瓊林》讀后感(精選8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學瓊林》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1
《幼學瓊林》被古人稱為“小型百科全書”。書名中的“瓊林”二字有兩層意思:一是源于唐代皇家內(nèi)庫瓊林庫,寓意本書堪稱典故寶庫;二是源于宋代皇帝設宴款待新科進士的瓊林苑,寓意學童早日金榜題名。
因為這本書的原名是《幼學須知》,所以它可以告訴我們許多道理,比如:“兩刖卞和之足”告訴我們,不要總覺得自己說得一定是對的,也要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中的“披星戴月”和“沐雨櫛風”都被用來形容人辛苦勞作,所以我們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不懶惰的好習慣;“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這句話告訴我們,人不能不自量力,但還是應該給自己更多的.挑戰(zhàn)!
這本書里的每一句話幾乎都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想:如果一個人能符合這本書的全部道理,那么這個人肯定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人。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2
懷著好奇的心態(tài),我也翻開了這本書。《幼學瓊林》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開篇講到了天文地理知識,盡管其中有些認識在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顯得樸素粗淺,但也算是總結(jié)了古人對世界的認識。歷代簡史、君臣父子、家庭倫常、文史名人、衣食住行、鬼神傳說等等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xiàn),可以稱得上是我國古典文化的集萃,是一部微型的百科全書。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知識必不可少。從書中,可以深刻感受到知識分子對后輩的殷切期望。內(nèi)容上,《幼學瓊林》力求兼容并包,形式上,此書對仗工整,簡潔優(yōu)美。
書中既有文化精華,也有封建糟粕,諸如“牝雞司晨,比婦人之預事”這樣的'封建思想,以及曾子因蒸梨不熟便離棄妻子,卻被贊美為全心盡孝等等不尊重女性獨立地位的言論。閱讀古典作品,以批判繼承的心態(tài)去選擇性學習,方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收效。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3
這個寒假,我讀的好書是《幼學瓊林》,全書共四卷,從天文地理、歷史人物、典章制度到婚姻家庭、風俗禮儀和鳥獸花木等方面來寫的。最初此書稱《幼學須知》又叫《成語考》、《故事尋源》編著者是明朝的程登吉,清朝嘉慶年間經(jīng)鄒圣脈補充。
《幼學瓊林》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故事和道理。如:“年”的傳說使我了解了很多的知識。傳說很久以前,每到大年三十的夜晚,“年”獸都要去村中吃人,人們?yōu)榱吮苊狻澳辍鲍F的襲擊,每年的大年三十都要逃到山上躲避。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有個人經(jīng)過村子,了解此事后留了下來,到了夜晚時分,“年”獸又來到了村莊,此時村中燈火通明,并響起了噼嚦啪啦的鞭炮聲,把“年”獸嚇的魂飛魄散,狼狽地逃竄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聲。從那以后每年的除夕,家家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戶戶燈光通明、守更待歲。
還有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告訴我們,朋友間心心相印、志同道合,這些都是朋友關系的理想狀態(tài),正因為其難得才特別的'珍貴,我們要更加的珍惜友情,好好對待朋友。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蒙學讀本之一,我一定要認真讀這本書,從書中找到更多的知識,大家不妨也去看看。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4
我讀了《幼學瓊林》。小的時候這本書是我的睡前小故事,媽媽講,我聽,朦朦朧朧地知道了一些歷史故事,F(xiàn)在我認識字了,自己讀起這本書,另有一番,懂得了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理解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幼學瓊林》初為明人程登吉編著,全書分為四卷,涉及天文地理、歲月時辰、朝廷內(nèi)務、文臣武職、家庭婚姻、親眷有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內(nèi)容,如一幅長長的畫卷,集中展示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各個側(cè)面。中國一直流傳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足見《幼學瓊林》的影響力之大。
讀完這本書,我首先了解了許多歷史人物和他們的'故事。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我為項羽壯懷激烈的英雄氣概所折服;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傲骨,要做品德的人;韶華不再,吾輩須當惜陰,我為匡衡珍惜的行為所,體會到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真正含義……
其次書里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介紹,可以讓我們掌握了不少的成語典故和四字詞語,對我們今后的有很大。其中有杞人憂天、少見多怪、精衛(wèi)填海、朝三暮四、前倨后恭、鑿壁偷光、毛遂自薦、言過其實、破釜沉舟、盲人摸象、刻舟求劍、前車之鑒、飲水思源、才高八斗等等。另外我還了解了一些民俗,如牛郎織女、正月十五畫門神、的傳說、重陽登高等。
最后書里展示的處事哲學讓我受益匪淺。精衛(wèi)填海告訴我們做事要有不畏艱難、堅韌不拔、不達目的是不罷休的執(zhí)著精神;朱熹拜師求學告訴我們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只有虛心好學,向人請教,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狀元可丟,不能棄告訴我們在世界上最值得珍惜擁有的不是官祿,而是情義。唾面自干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寬廣的心,一定能取得他人的敬重。曹操不違生死約展示給我們守諾如金的高尚品德。
書中的精彩篇章不勝枚舉,令我如同置身于悠悠中華古代文化的長廊中。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5
寒假,我讀了半本《幼學瓊林》。這本書是明朝程登吉編寫的。它是一本古代的'百科全書。全書分四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有。因此,有句俗語流傳至今:“讀了《增廣賢文》會說話,讀了《幼學瓊林》走天下。”
讀了這本書,我收獲良多:古人稱錢為“孔方兄”“阿堵物”;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是倉頡;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孫策和周瑜從小一起長大,古人稱為“總角之好”......
讀到“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我仿佛看見農(nóng)歷七月初七夜晚,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讀到“錦心繡口,李太白之文章;鐵畫銀鉤,王羲之之字法!蔽曳路鹂吹皆娤衫畎壮隹诔烧,下筆成文,寫出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書圣王羲之手揮大毫,寫下了剛勁有力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立雪程門,游楊敬師之至!彼v的是宋朝著名學者楊時和學友游酢一起到老師程頤家求教,發(fā)現(xiàn)老師正坐在書桌旁打瞌睡。楊時和游酢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候。老師醒來時,門外的積雪已有一尺多深,楊游兩人身上也積滿了雪。
看完“程門立雪”這個故事,我被楊時和游酢尊師重教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老師教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老師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我們要尊敬老師,關心老師,并虛心求學。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6
在《幼學瓊林》這本書里面有一章師生的內(nèi)容,它講了師傅和弟子之間的感情,比如毛主席和他的老師,華羅庚和他的老師之間的感情......
長大成名之后必須感謝老師!氨谒谒薄ⅰ氨葘W生過于先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位弟子優(yōu)于師傅”,這些話的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吧!
我還用“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边@句話來形容師生的關系,它的`意思是,幾個人中,每個人都有他的優(yōu)點,他就可以當我的老師。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7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原著是明代的程登吉,清人鄒圣脈做了增補,后改名為《幼學瓊林》,也叫《幼學故事瓊林》。這本書囊括了當時的自然知識、歷史傳說、生活常識,可以稱得上一部微型的百科全書。
五年級新學期開始,我發(fā)下了一本新書名字叫《幼學瓊林》,我迫不及得地翻開這本書看,發(fā)現(xiàn)它既不是寓言故事也不是童話故事,充滿了陌生感,好多字不知道其讀音,好多句不知道其意思,挫敗感油然而生,我就把書放在了一邊,便失去了讀它的興趣。
直到有一天,我參加學校的一個班會活動,要在全校師生面前朗讀幼學瓊林,老師對我提出了高要求,為了完成任務我做了充足準備,先把不認識的字,查字典后注上拼音,再把原文、注釋、譯文相互對照著仔細地閱讀著、理解著,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我如同置身于中華古國悠悠的文明長廊中,舉凡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制作技藝、神仙傳說,在幼學瓊林中無不涉及,的確不愧有“瓊林”之美譽。
通過閱讀《幼學瓊林》使我掌握了書中許多成語故事,而且還知道其出處,以后運用這些成語時一定是輕車熟路。班門弄斧,不知分量;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將進好處,曰漸入佳境;無端倨傲,曰旁若無人,書中上千個成語典故,令人眼界大開,極具吸引力。
書中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有的'代表著偉大的母愛、有的代表著忠孝、有的代表著英雄氣節(jié)、有的代表著勇敢,這些精神鼓舞著我、激勵著我、指引著我的學習與成長,一股向上的正能量終生與我相伴,讓我受益終生。()慈母望子,倚門倚閭,我仿佛看見一位慈祥的母親倚在門前,盼望著兒子平安歸來;韓信受跨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我仿佛看到了兩位忍辱負重終成大將的兩位志士;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我被項羽的英雄氣概所折服,至若緹縈上書而救父,盧氏冒刃而衛(wèi)姑,我被她們的勇敢孝順而感動。
通過閱讀學習《幼學瓊林》,我們收獲了知識,陶冶了情操,樹立了信念,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來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幼學瓊林》讀后感 篇8
早年在學習《三字經(jīng)》的時候,我們就曾驚嘆古時的人們學習果真是從娃娃抓起啊,那時的社會遠沒有現(xiàn)在的這般燈紅酒綠,更沒有這許多擾人心志的霓虹斑斕,人們的生活對于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就是一個極度缺乏的過程。更多的人只是希望圖的三餐溫飽,稍有些賢人傲骨,致力功名,寒窗苦讀,只是終究,功成名就的是少數(shù),更多的文人則是被歷史掩埋。
或許是時代的緣故,那是的人們多是空有滿腹經(jīng)綸,卻無處可施,現(xiàn)在的社會確是處處需要人才,但真正有才的卻少之又少。事件無疑是一枚催人淚的炸藥,想必那九泉下的文人墨客們只得長嘆一聲無奈了,處處皆是傷心。 然而,同樣來源于古代的《幼學瓊林》,一本沒有多少人能記住作者名字的古籍再次給向我們這樣的號稱現(xiàn)代文明人致力的一擊。不要說是現(xiàn)在的小孩子,就是那些拿著極高的文憑,甚至號稱某某名校的某某教授一類的人物尚且不知道這些幾經(jīng)歷史洗禮的經(jīng)綸,汗顏哪,現(xiàn)代人的伶牙利劍眼看就要輸給歷史的文明。
童年,在現(xiàn)代人眼里,早已被附上“無憂無慮”的標簽,如果問一個人什么樣的童年是好的,那么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會說是“快樂的,沒有煩惱的”童年才是好的童年,終究,人們忘了,正確的`成長才是童年的根基。我想古人們學《三字經(jīng)》的年級時,我們現(xiàn)在的人更多的還是在努力地思索如何才能吃到媽媽手上的那塊糖,而當古人們游弋于諸如《幼學瓊林》的經(jīng)典中時,恐怕現(xiàn)在的人還在咿呀念字,卻依舊發(fā)音不準,寫字更是天方夜譚。
現(xiàn)代人在孩子童年的時候給予白班的呵護,不加導入,卻在孩子稍有記憶的時候強加不止,逼的孩子們一個個驚訝于大人們的轉(zhuǎn)變而殘喘不已。早在孩子本該樹立觀念的時候,我們的家長卻怕那還不知情的孩子接受不了,卻不知當他們在孩子毫無興趣的時候卻推進大人們爭奪臉面的時候,更可笑的事還打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荒唐口號。既為人,首先自然是要學會如何做人,一味的以為既有所長,鳳毛菱角才是做人之道便是我們現(xiàn)在家長的心之所向。
而這個時代的孩子,看似在尋找著快樂豐富的童年,實際上卻是實踐著家長們不曾完成的夢,現(xiàn)在孩子的童年,更多是在照著父輩們的意向逼迫的走著。 現(xiàn)代社會中的孩子,被各種所謂的身體技能左右著,卻無人識得為人處事的深意,就像那許多的自詡是學富五車的“人才”們,對于那些被前人們反復驗證了千百年的道理卻是不識一丁。我們的社會早已隨著文明的進程遠離了歷史的軌跡,現(xiàn)代人的童年更是被現(xiàn)代的社會剝落了,剩下的不過是跟著時代的腳步亦步亦趨罷了。
【《幼學瓊林》讀后感】相關文章:
《幼學瓊林》讀后感(通用9篇)02-10
本·瓊森的名言02-22
秦瓊賣馬的故事(精選5篇)11-12
尊老愛幼的經(jīng)典名言10-05
尊老愛幼作文02-07
尊老愛幼的名言02-02
桃花林作文03-09
林夏的語錄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