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范文1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是生本教育體系實驗教材語文第八冊第三十一課的課文,“為中華崛起讀書”這句話是新中國第一個總理周恩來說的。讀了這篇課文后,我的心被周恩來總理的讀書目的強烈地刺激著。
周恩來總理說:“為中華崛起讀書”這句話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小學生。他是靈機一動隨便說出來的嗎?不是。因為周恩來生于1898年,那時正是清朝末年,中國已經(jīng)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貧弱不振,強烈地刺激著他的'心。在這種情況下,周恩來明白了這樣的一個道理:只有國家獨立富強了,個人才能有前途。
多么遠大的理想。≌驗橹芏鱽硇睦镅b著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所以成就了偉大的事業(yè)。今天,中國人不再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欺負,中國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強,就是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shù)革命先烈,浴血犧牲,艱苦奮斗的結(jié)果,也是全中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
在還沒有讀這篇文章前,我的讀書目的是很渺小的。自從讀了這篇課文后,我才認識到讀書不僅為了自己掌握知識,還要為了國家的強大。我也要像周恩來總理一樣,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掌握好知識和為國家建設的本領,將來使自己成為一名對國家有所作為的人。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范文2
用故事化形式來講歷史,有它的局限性。通過故事,讀者只能了解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動的片斷;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現(xiàn)象。至于它的經(jīng)濟、政治的背景(特別是經(jīng)濟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關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來詳細論述。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為一種學習歷史的輔助讀物,不能代替歷史教科書。
寫歷史讀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觀點問題,在這方面,仍舊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盡量不發(fā)議論,少作分析;有些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當然,在材料的取舍上,語氣的褒貶上,作者實際上已經(jīng)表示了自己的態(tài)度。
我覺得還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在運用原史籍材料的時候,作者力求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加以選擇、剪裁。但是不用現(xiàn)代的'觀點去修改史料。故事中人物的活動、語言,基本上是按照原來的歷史原樣寫的。
第二,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離開具體的歷史條件,也不能輕易地全盤肯定或者全盤否定。不能一說好人,就什么都好;一提壞人,就壞到底。本書里的每則歷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個側(cè)面,一個片斷,不能憑它來對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評價。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上下5000年》讀后感02-28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09-01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02-24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04-18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精選20篇)02-18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300字01-20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書心得模板09-14
上下前后教案02-02
《上下前后》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