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終身學習》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終身學習》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終身學習》有感 篇1
“不能跟你再一起共事”被自己最好的朋友及合作伙伴告知這一消息后,作者的反應是反思思考,然后做一系列的重新開始,這得是有多強大的內心和自信?!不能想象,但看到那些一項一項繞在作者身上的光環(huán),又覺得那么理所當然,是這樣的人可以做到的。所以書中后面作者一系列重新學習塑造自己仿佛也是情理之中的。
他思考自己自身的問題在哪,思考成功人共性,一項項羅列出自己所需所學,繼而行動……
超強執(zhí)行力有木有?!
第一章講健康,對,就是常人“理都懂,難做到”的健康修煉之道——吃,很重要。怎么吃才健康。把“營養(yǎng)金字塔”升級為屬于自己的“能量金字塔”后,根據(jù)專家的建議,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就規(guī)劃制定好了自己的飲食方式,并且按照自己的喜好,把不同的食物適當?shù)胤诺嚼锩妗?/p>
睡,很重要。怎么睡才是高質量才是健康。睡前的“晚間程序”可以幫助提高睡眠質量,醒來后的“早晨程序”可以帶來更好的狀態(tài),如果不能連續(xù)睡眠也可以直接冥想以保證睡眠、心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有了很大的提升。
運動,很重要。運動會激發(fā)人體分泌一種叫胺多酚的物質,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人體補充更多的精力,使人在運動之后感覺并不像想象的那樣疲累,反而是更有精力。
潛能,很重要。怎么激發(fā)潛能鍛煉出健康。我們常常會對某些事物產生恐懼,當你開始恐懼的時候,你的大腦就給身體標上了底線。比如當你怕冷的時候,大腦就會給身體發(fā)出限制的指令,而在一定程度上,你的免疫系統(tǒng)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很可能身體也會開始“響應”,例如發(fā)抖和打噴嚏,而這些只是你內心的`恐懼。實際上,你身體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所以,想要引爆它真正的潛力就必須克服恐懼。
心態(tài),思維很重要。畢竟思維是健康的核心和關鍵。精神壓力,想了太多的事情,產生了各種情緒。而這些因素往往會讓大腦給身體發(fā)出負面的指令,限制我們自己,甚至縮小自己潛能的范圍。
沒錯“理都懂”!怎樣讓自己“能做到”,作者給了很好的榜樣!所以,在看書時,我在想,如果是我,我能做到什么程度?
我該怎樣正確管理自己的健康?
吃,睡,運動,潛能,心態(tài)各方面我能做哪些調整和改變?
讀《終身學習》有感 篇2
《終身學習:哈佛畢業(yè)后的六堂課》,一看到書名,便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也想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人一輩子可以有很多選擇、做很多事情,但是唯獨學習這件事,可以做一輩子。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最深切的感受。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最終的結果是一致的,都可以讓我們受益終身。
本書的作者黃征宇先生,他在五年里走遍全球70多個國家,花費超過50萬美元,向世界上在身體健康、情緒把控、思維突破、人際關系、事業(yè)工作、財富管理這六個方面最好的老師和最權威的人物學習,并將所學自我實踐后得到的收獲分享給每一位讀者。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用切身的經歷和感受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地、全方位地成長和進步,在終身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當有人問:“你幸福嗎?”這個問題,恐怕沒人敢給一個肯定的回答,即使幸福就是能讓自己盡可能的時刻擁有好情緒那么簡單。
我們不是圣人,誰都會有壞情緒,對未知總是會有莫名的恐懼、會不由自主地生氣,會不自覺地陷入各種焦慮和不安,甚至自暴自棄……當意識到這些情緒的時候,應該盡快分析情緒誘因,并想好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壞情緒的“死循環(huán)”。唐僧西天取經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所以偶爾的挫折、失敗算不得什么。人生中的每一次歷練,就好比一次“英雄征途”,碰到的問題就是神話故事里的“惡龍”。這樣想,或許問題就沒那么討厭了。還可以學習書中多次提到的托尼·羅賓斯的“15秒”原則,就是不論心情多么糟糕,只給自己15秒時間,迅速作出調整。也可以運動一下、出一身汗,看一場電影,或者來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排解、轉移原本的壞情緒,堅決不能讓壞情緒過夜,更不能把壞情緒帶給身邊的人。
黃征宇先生因為自己特別畏寒,專門報名了“冰人訓練營”?隙〞腥苏f:“他瘋了吧?”“有錢人閑得吧?”因為光聽名字,就已經讓人渾身不舒服,內心、身體都開始不自覺地抗拒。訓練營老師給出的'答案:“這是我們的大腦在過度保護我們的身體”,說法有些奇怪,但好像不無道理,最后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沒有一個人中途退出,而且大家從一開始對寒冷的不友好,慢慢地克服恐懼,逐漸可以感受到身體釋放的熱量。
所以,不是我們不行,是我們給自己貼上了“我不行”、“我不會”、“我做不到”的“標簽”,也許很多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是思維限制了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行動。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既定思維和既定策略中,要善于、勇敢跳出自己的思維盒子,打破習慣,重塑自己,不斷激發(fā)自己的無限可能。就像本書最后一章第2節(jié)的標題一樣,“走向未來的第一步是離開舒適區(qū)”。
最后,用一句話概括,幸福就是:擁有健康的體魄,好的情緒,還有不斷學習、突破、進取后獲得的滿足感、快樂感和成就感。
讀《終身學習》有感 篇3
黃征宇的《終身學習》不厚但信息量很大,個人感覺很有價值。美籍華人黃征宇小時學霸,斯坦福、哈佛名校就讀;長大精英,英特爾、白宮學者、自創(chuàng)公司CEO.像這樣光環(huán)環(huán)繞的人我個人平時是接觸不到的,這次卻通過他的書有了近距離接觸,感覺很慶幸。那些社會頂層的1%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他們如何應對每日的焦慮?怎樣學習成長的?在這本書中作者進行了詳盡的描述。
首先是關于學習。離開了學校該怎樣學習呢?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其實方法很簡單,都是我已知的,包括:讀書、參加各類培訓、旅行等。作者特地空出一年時間,花費50萬美元參加五花八門的培訓。說“五花八門”一點也不為過。如果只是參加需繳納天價會費、入門標準極高的、全球只兩萬人的CEO精英培訓也就罷了,可黃征宇參加的培訓真的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有一群家庭主婦參加的情商培訓、也有世界最強冰人的雪地徒步訓練;有不許鼓掌只能吶喊和擊鼓的印第安人的男性計劃、也有完全免費的'寺院內觀禪修;有FBI的身體語言和微表情訓練,也有德州撲克的心理戰(zhàn)。所以這本書讀來一點也不枯燥。有些培訓在我看來實在無用,比如一群陌生人參加的組建社群培訓。20個陌生人關在一個房間內要求自發(fā)組建社區(qū),組織者只是在一旁觀察,自始至終不加任何干涉。這種模式的培訓在中國肯定會被認定為騙錢了,可在美國卻能開辦下去,且作者還能在其中深受啟迪,真是不可思議。
我想這就是差距。和普通人一樣,精英也有煩惱。會為工作失眠、會因家庭落淚,關鍵是如何應對。在上本書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寫道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惟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寫這本書時,作者剛被好朋友從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公司中踢出,可他沒將時間和精力花在頹廢和消沉上,而是馬上反思自己,且聽從自己的內心踏上了周游列國之旅,一邊學習一邊發(fā)現(xiàn)自己。如果哪天他再一次創(chuàng)業(yè)成為知名公司的CEO,我不會感到一絲驚訝,因為這樣的人東山再起只是時間問題。
最后是總結在此書中應用到和學到方法。一是讓身體帶動大腦。當感覺煩躁、重壓或失去方向時就多多運動。想我當初剛開始讀書也是因為之前半年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然后才開始讀書帶動心靈成長。二是給一年后的自己寫信,明確自己這一年的努力方向。好吧,已經立下了目標,只看明年是否實現(xiàn)吧!
讀《終身學習》有感 篇4
這一代人的學習:第一:人格。跟人學的效率更高。第二:概念。通過不斷搜集概念高效地學習。第三:縫合。把知識合起來。第四:碎片(現(xiàn)代人不得已,但作者認為其實沒什么)。第五:目標。人間有兩種人:第一種人世界里是三個詞:立場、感受、意見。第二種人世界里也是三個詞:目標、方法、行動。
一只眼死,兩只眼活&兩種人生策略。同時擁有超過別人75%的`技能比只掌握一個超過99%的技能的人更厲害。知識的農耕民族:找一個學科,像種地一樣,精耕細作,最后熬成專家教授。知識的游牧民族:不斷激發(fā)興趣,四處尋找自己可能感興趣的領域。哪里水草豐美,就像哪里遷徙。一旦覺得這個領域了解的差不多了,就又收拾行囊,專場更新的領域。
博物學精神的回歸。最初的哲學包含了科學。物理、化學,在這些問題保準化后,獨立出來自立門戶。博物學就是認識世界的像素越來越高。孵化出了地質學和生物學。博物學不是對知識科普,二是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管理者。
【讀《終身學習》有感】相關文章: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總結07-20
讀《終身成長》有感11-23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總結(精選13篇)11-30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總結10篇02-16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總結14篇02-22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總結(14篇)02-22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總結6篇12-23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總結(6篇)12-23
終身學習心得體會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