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仨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時只道是尋常,古往今來,離愁也好,歡聚也罷。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合上書,摩挲著它略帶粗糙的紙質(zhì),心中的思緒涌上,看著楊絳與愛女,丈夫的生離死別,不禁想起我們初三畢業(yè)時那六月的陽光。或許我們經(jīng)歷的別離的程度不一樣,但當我們回想起以前與別離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我們仨》是楊絳記述他們一家三口的往事。楊絳女士在寫這本書時已經(jīng)是九十多歲的高齡。在寫這本書時,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傷。就像我們現(xiàn)在翻開在書桌上占一席之位的同學錄,看著同學以往的筆跡,看著哪張照片將你帶入回憶的漩渦,既甜又苦。
在書中楊絳主要記述的是一些生活瑣事,其實與我們也沒有特別大的,在性質(zhì)上的差別。楊絳會收拾錢鐘書的殘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婦,為錢鐘書燒紅燒肉,做出血牛肉給阿瑗吃。在當時這些只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小事罷了,但在阿瑗和鐘書的相繼離開后,這一切都變得奢侈。不,確切地說,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們從前,和同桌爭論著題目的對錯,即使上一秒面紅耳赤,下一秒臉上便是晴空萬里?涩F(xiàn)在,我們也沒有那個機會了,我們只有回憶,回憶著回憶,笑著笑著,哭了。
我們總希望我們當下的某個時間會是永恒的,可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沒有海枯石爛的愛情,沒有永不凋謝的鮮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時間如同白駒過隙,時光荏苒。我們眼前的時光都是可貴的,無論是與誰度過,都是我們最美好的年華。
我們所以為的永恒,會是后人的歷史。
《我們仨》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文學之家的生活,更讓我們明白,何人都畏懼別離,偉人也好,平民也罷。我們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將我們以后會懷念的現(xiàn)在的尋常日子,在以后懷念。
【我們仨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們仨作文03-20
《我們仨》的讀后感09-20
《我們仨》讀后感08-26
我們仨的讀后感09-20
我們仨滿分讀后感10-18
我們仨初中讀后感09-20
我們仨的好句好段01-12
《我們仨》讀書筆記09-15
我們仨讀后感15篇03-18